APP下载

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3-11-18征,肖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学分制导师制发文

张 征,肖 雪

(中南民族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因其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而广为人知。民国时期,大夏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先后试行本科生导师制,然而,不久即因政府的干预而废止①刘连环、王晓洁:《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年版,第6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部分大学再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为我国本科教育改革积累了大量经验素材,也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②孙丽爽、宋元元、谢博英等:《高校导师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CNKI核心期刊、CSSCI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年第24期,第71—73页。迄今为止,学者们对本科生导师制展开了大量研究与探索,但尚未有人系统梳理该领域的文献概貌。因此,本文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深入探讨进入21世纪以来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以便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一、研究数据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登录中国知网,选择学术期刊,采用高级检索方式,以“本科生导师制”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至2022年的文献。数据检索时间为2022年10月18日,共采集到3055篇文献,以此作为本研究的样本。

本研究采用陈超美教授开发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5.7R5),分析该研究领域的演化路径、热点主题及未来趋势。将主题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在CiteSpace运行窗口选择时间范围为2000年1月到2022年10月、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为1年,“Links”为默认值,阈值策略(Selection Criteria)选择g-index,K=25,使用Cosine 算法,topN=30。选择Prunning 中的路径找寻(Pathfinder)和修剪切片网络(Pruning Sliced Networks)选项,依次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作者”(author)、“关键词”(key word),最终得到作者、关键词图谱。然后,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解读结果,以发现文献的外显特征与潜在内容,以期全面客观地展现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热点及未来趋势。

二、数据分析

(一)文献发表数量分析

文献发表数量是观察研究主题热度的外显指标。2000 年以来,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发文数量迅速上升;2012 年之后,文献数量处于高位波动状态,但整体平稳(见图1)。因此,从时间维度来看,可以将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 年到2011 年,此阶段发文量迅速攀升。发文量持续增长的外部原因首先是200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实行导师制。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探索本科生导师制。其次,高等教育理念从以专业教育为主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转变。①严燕、耿华萍:《论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制度的建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144—146页。本科生导师制是实施个性化培养、提升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且该时期缺乏相应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成果,因此,学者们研究热情较高,研究成果数量增长较快。第二阶段从2012年到现在,这一阶段年均发文量在200篇左右,起伏不大。相对第一阶段来说,第二阶段的研究热度趋于平稳。随着更多高校加入到本科生导师制改革中来,多样化的实践样态为导师制研究提供了鲜活土壤,使得该研究主题趋于多样化,涵盖的问题及范围也愈加宽泛。

图1 本科生导师制文献数量趋势图

(二)文献作者分析

每个研究领域都会有一批具有较大贡献的研究者,分析这一群体有利于了解该领域的主要研究人员和整体研究态势。②刘奉越、符莘悦:《国内成人学习共同体研究态势与发展趋向的共词分析》,《教育学术月刊》2019年第5期,第23—30页。在某个学术领域贡献比较大的人,被称之为核心作者,一般而言,他们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学术领域的核心作者可以根据普赖斯定律计算获得,即。M代表核心作者发文量,Nmax代表该主题所有研究者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的发文数。根据本次研究的样本数据可知,学者黄锁义发文量最多,高达13 篇,故。因此,发文量在3 篇及以上的作者,可视为该主题的核心作者。统计发现(见表1),有53位学者发文量在3篇以上(含3篇)。然而,普赖斯定律还指出,核心作者发文量达到研究发文总量的50%,才算真正形成核心作者群。计算发现,核心作者发文量还未超过发文总量的一半,这表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领域尚未出现核心作者群。发文数量只是研究者在某一主题研究广度的数量表现,然而,同样不能忽视发文的质量。h指数是指发表的论文至少有h篇的被引频次不低于h次,是衡量作者发文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高被引频次作者统计数据显示,发文量最高的黄锁义,其被引频次为125 次;其次为赵文艳(72 次)、王宏坤(63 次)、胡善菊(46次)、魏亚茹(37次)等,这些核心作者的被引频次较高,是本科生导师制研究领域的活跃学者。

表1 文献作者发文数量统计表(发文量在6篇以上)

尽管作者群体分布离散,但是部分核心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却比较紧密(见图2)。比如,黄锁义和赵士博之间的学术合作十分密切,王宏坤、赵文艳、魏亚茹三人的学术交流频繁,胡善菊和董毅的学术联系较多,朱郴韦、常维亚和邢鹏合著论文。这些学者在导师制研究方面的学术产出相对较多,贡献了不少学术成果。从期刊论文的署名合作关系来看,合作者大多来自同一所院校的同一学科专业,表明该主题研究领域尚未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

图2 研究者网络图谱

(三)研究机构分析

研究机构分布的网络图谱节点数量(N)为2230,节点连线(E)为0,密度(Density)为0。由此可知,这些研究机构之间没有合作关系。发文量较多的机构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发文量达到52篇;右江民族医学院发文46篇、扬州大学发文35篇、首都医科大学发文31篇、南京医科大学发文25篇、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发文22篇、安徽财经大学和苏州大学各发文21篇、浙江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各发文20篇。按照赖普斯定律计算,发文数量在6篇及以上的机构可以称为核心机构。除上述院校外,贵州大学、佳木斯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也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机构。总体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研究领域尚未形成核心研究机构群,这与各研究机构以本校或本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实践探索为研究对象有重要关系。

(四)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的核心词汇,统计关键词词频,可以快速把握某个研究主题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概貌。分析关键词图谱和共词频次图谱可知(见图3),“本科生导师制”“学分制”“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等词汇出现频率极高。例如,“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出现的频次分别高达1037次、1036次,中心性为0.42、0.77;其次是“本科生”,出现频次为653次;“人才培养”的频次为211次;“培养模式”的频次为117次。综合考虑这些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分析认为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七个核心词上(见表2)。

表2 共词频次和中心度

图3 关键词图谱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把所收集的主题数据予以分类,并将类似的研究对象进行集合分组,以此呈现该研究领域的主题结构,从而推断研究热点。①倪慧丽、刘睿声:《“双高计划”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基于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的应用》,《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6期,第92—99页。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简称Q值)和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简称S值)是衡量聚类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经过比较,本研究采用LLR(对数似然率)算法,选择8个聚类生成图谱(见图4)。该图谱的聚类模块Q值为0.7223,大于0.3,说明聚类结构显著;S值为0.9487,大于0.5,说明聚类比较合适。聚类分析有助于概括研究热点,聚类标签的值越小,其所包含的关键词就越多。将本科生导师制研究主题大致分为8个聚类,分别是:#0本科生导师制、#1导师制、#2本科生、#3培养模式、#4教学管理模式、#5人才培养、#6创新能力、#7学分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展开二次文献探析,发现研究热点主要是本科生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培养模式、创新能力研究和学分制。

图4 关键词聚类图谱

三、研究热点分析

本科生导师制是此研究领域的最大热点,共包含156个关键词,重要关键词有“本科生导师制”“创新人才”“有效模式”“体制建构”等。在此研究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容及其教学管理模式。从研究视角来看,又可将本科生导师制研究成果分为三类。一是探讨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此属于实践视角的研究。学者认为,目前存在导师职责不明确、生师比过高、生师交流互动不足、激励和评价机制欠缺等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例如细化制度、规范遴选机制、完善师生互选机制、建立激励和评价机制等。①李青:《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12期,第69—73页。二是从类型学的视角,分析本科生导师制的类型,由于学者们的定义标准各不相同,所以其分类相对多元,如生活导师制、学习导师制、德育导师制等。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本科生导师制,其着眼点都聚焦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为院校视角,即从学校层面探讨如何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例如,以湖南大学肖永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提出,要将书院制与本科生导师制有机结合起来。上述这些研究视角并非完全独立,往往有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可能会同时涉及上述的2~3个研究视角。另外,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大部分学者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潘彬等根据本科生入学适应情况展开问卷调查,并采集数据予以分析,发现生活导师制有利于学生发展。②潘彬、肖永明:《生活导师制:本科生入学适应教育新模式》,《大学教育科学》2016年第03期,第74—78页。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理论创新不足,应用创新不多,未来应加强理论创新研究力度。

第二大研究热点是教学管理模式,共有38个关键词,包含“本科教学”“创新教育”“实践与创新”“实施效果评价”等。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管理模式,本科生导师制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和增进师生关系的一项改革举措,是高校践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③扶雄、周恒洋、曾新安:《研究型大学“三位一体”精准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视角》,《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第12期,第58—62页。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当前本科生导师制管理模式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聚焦人才培养,二是关注管理绩效提升。不管是上述哪种类型的研究成果,均普遍认为目前部分高校教学管理方面存在教师责权利不清晰、考核机制不完善、教学组织混乱等问题。研究指出,各高校首先要转变教学管理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其次,要完善教学管理评价标准,建立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再次,要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也就是说,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改革落后的教学管理模式。

第三大研究热点是培养模式。该领域包含27 个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有“制度化”“人才培养”“学生为本”等。人才培养模式指向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集中体现高校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学者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关注集中在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上。在培养目标方面,学者们认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应侧重培养“高精尖”创新人才,应用型大学则应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培养内容上,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导师制主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或交叉学科素养,应用型大学则应奉行“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养规格上,两类培养模式均强调要拓宽学生的专业口径,优化课程体系。在评价方式上,两者都重视多元评价,尤其是应用型大学更强调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实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本科生导师制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或完善的问题。研究指出,高校应改革现行人才培养制度及教学管理体系,使本科生导师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人才培养流程中,各高校要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给予本科生导师更多的学业指导权限,落实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鼓励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管理方面,要推行完全学分制,改革与本科生导师制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优化教学管理队伍,下放教学管理权限,给予本科生导师及学生更多的教学空间。④闫守轩、王少奇:《我国本科教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及其演进——基于2000-2017年CNKI数据库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第51—58页。

创新能力研究是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第四大研究热点,共涵盖26 个关键词,主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育人”“导师素质”“学校归属感”等。梳理相关文献发现,此类研究成果大体上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论述本科生导师制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及其培养路径等。有学者认为,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有教育教学体制、校内外教育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素质,并提出要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培育校园文化,弘扬学生个性品质,以此提高学生创新能力。①周宏军:《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因素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5年第05期,第15—16页。在实践探索方面,相关研究成果采用定量或定性研究的方法揭示了不同地区、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并据此提出发挥本科生导师制以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当然,影响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本科生导师制是否必定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有待更多的研究深入探讨。

第五类研究热点是学分制研究,共涉及22个关键词。从时间线谱来看,该主题的关键词比较稀疏,有“管理模式”“实践模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等。相关研究发现,学分制存在的问题与本科生导师制面临的问题呈互嵌状态,要全面实施学分制,就必须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②卢言红、钱宇光、金天明:《对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天津农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第110—112页。可见,学分制与本科生导师制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学者们却认为,学分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凸显了学生个性发展的价值。③郭方铭:《学分制下的选课改革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第2期,第20—21页。通过二次文献检索和分析,发现学分制研究大体呈现总体集中、多元发散的研究态势。有学者提出,要借鉴国内外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加强导师对学生的考核与激励,为完全学分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④马韦伟、钟燕瑾:《创新学分制下的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教育与职业》2017年第7期,第54—58页。也有学者指出,实行导师制的学校,导师的教学科研资源向学生完全开放,学生可以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分制规定的学习任务。⑤刘红梅、李可意、韩永萍等:《完全学分制下多层次实践教学运行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19期,第157—158页。在我国现行教学管理制度环境下,众多研究者认为导师制与学分制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要达到学分制改革的应有效果就必须同时推进导师制,而导师制的个性化培养效果又要以学分制为前提。

四、研究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Trend Analysis)是按照时间线统计前沿关键词的分布情况、阶段性特点和走向。时区图谱能够清楚直观地展现研究热点的分布情况,该图谱与研究热点的关键词基本保持一致,说明了图谱的可靠性,也说明了聚类图谱的合理性和研究热点的重要价值。图谱显示(见图5),2000—2011年间本科生导师制研究领域的关键词有“学分制”“教学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创新能力”“素质教育”“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等。可见,此阶段研究成果较为关注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类型、影响因素等。2012 年至今的重要关键词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双导师制”“全程导师制”“实践教学”“科研能力”“科研导师制”等。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更加注重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及其科研能力。

图5 关键词的时区图谱

绘制关键词突现图谱,有助于挖掘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检测突发性关键词,本研究遴选出十个强度较高的关键词,分别是“素质教育”“学分制”“地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全程导师制”“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新工科”“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全育人”(见图6)。其中,“素质教育”和“学分制”突现强度大、时间长,这说明推行导师制要以学分制为基础,学分制与发展学生素质关系密切。此外,“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全育人”,为近期突现词,这表明今后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趋势可能趋向于这些方面。在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将会是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议题。

图6 突现性关键词图谱

五、研究结论

本文运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分析了2000年以来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以及关键词图谱,结果显示:第一,从发文量来看,期刊发文数量先持续上升、后有所波动。第二,从发文作者和机构来看,涌现出了一批核心作者,但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群。第三,学者之间的合作一般以院校内部合作为主,且合作关系不多,几乎没有跨校学术交流与合作。学术交流与合作是学科发展、知识创新、学术影响力提升以及学术成果数量与质量增长的重要方式。①张征、陈凤菊:《民族教育研究可视化分析: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民族教育研究〉的分析》,《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第39—47页。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就必须搭建学术交流平台,集思广益,加强研究者之间的联系与合作。

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热点聚焦于本科生导师制、教学管理模式、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学分制等五大方面。本科生导师制聚类主要关注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与对策等问题;教学管理模式聚类主要讨论教学管理模式的路径及改革;培养模式聚类则重在探索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创新能力聚类主要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方面展开研究;学分制聚类则涉及范围较广,内部联系稀疏。另外,关键词趋势分析揭示了热点主题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特点,本科生导师制研究已从早期关注其内涵、类型、影响因素,转变为关注创新能力。“新工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三全育人”等高突现词还预示着今后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的热点。

猜你喜欢

学分制导师制发文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