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51A 的选育与应用研究
2023-11-18李会霞王振华郑向阳
李会霞 田 岗 刘 鑫 刘 红 王振华 郑向阳
(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长治 046000)
谷子(Setaria italica(L.)P.Beauv.)是C4作物,但是与玉米、高粱等C4作物相比产量偏低。利用杂种优势是大幅度提高谷子产量的有效方法之一,20世纪60 年代育种家们就开始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谷子每穗颖花数量大,开花不整齐且花器很小,人工去雄生产杂交种极其困难,同时利用化学杀雄也存在很多弊端,如杀雄效果不理想或多次杀雄影响柱头正常授粉结实等。因此,选育不育系是谷子利用杂种优势最有效的手段,但目前为止,谷子还未做到三系配套。现有谷子不育系大多属于高度雄性不育系,有5%~10%的自交结实率,可以用来繁殖不育系;生产上生产谷子杂交种只有不育系和恢复系,故称之为高不育“二系法”杂交种生产[1-3]。
在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选育方面,张家口农业科学院和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原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做了大量工作[4-7]。2000 年以前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也选育出多个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8-9],但因不育系大多属于春播中晚熟类群,与恢复系类群基本一致,配置的杂交种杂种优势不明显;后来利用河南、河北等夏播类型品种进行杂交转育,选育出多个夏播类型的不育系,提高了杂交种的优势幅度。这些不育系中就包括配合力高、抗逆性强的不育系高51A。
1 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高51A 的选育
1.1谷子高抗、高配合力高度雄性不育系选育思路2000 年前后育种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育种科研人员根据亲本来源及株高、抽穗期等农艺性状表现,对亲本种质进行了大致的类群划分,把谷子种质资源划分为两大类,夏播早熟类群和春播中晚熟类群。然后筛选夏播早熟类群中抗病性好、农艺性状优良的亲本对高度雄性不育系进行杂交转育F1,选可育株(真杂种)自交转育F2,尽量多地筛选性状优良单穗套袋自交,在后代中系谱法选育新不育系;也可筛选农艺性状表现接近原父本的优异不育单株与原亲本回交,BC1F1选择可育株自交,BC1F2筛选优良不育单株自交多代,系谱法选育新不育系;不育株系从F4筛选优异穗行与春播中晚熟、抗拿捕净除草剂谷子品系进行测配,结合一般配合力筛选优异高抗穗行自交,稳定后即为稳定不育新品系。然后用其与春播中晚熟恢复系大量测配组合,鉴选高抗、强优势杂交组合参加区域试验,登记并应用于生产。此技术选育谷子不育系,采用边分离、边稳定、边测配的方法筛选高配合力强优恢复系,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育种年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1.2谷子高抗、高配合力高度雄性不育系高51A选育过程高51A 是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2015 年选育的谷子高度雄性不育系。2012 年利用高236A 不育系为母本材料,与矮秆、抗病优良品种(系)安5498 进行杂交,冬天在海南种植F1,选可育单株收获。F2出苗后随机留苗,开花期观察花粉育性,将植株较矮、性状优异的不育单穗套袋自交,成熟后单株收获、单穗脱粒,收获后对米质进行鉴定。2013-2015 年种植其F3~F6穗行(冬天海南加代)。2014 年筛选出本组合的5 个穗系与6 个西北中晚熟区抗拿捕净谷子品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出30 个组合。2015 年根据各组合产量结果测定不育穗系的一般配合力(表1)。2015 年选择优异、高配合力且表现稳定的穗系定名为高51A。2016 年对高51A 进行扩繁,同时进行强优组合选配工作(图1)。
图1 高51A 的选育过程
表1 2015 年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测定结果
2 高51A 的特征特性
幼苗深绿色,叶鞘绿色,株高中等,约120cm;生育期118d,中晚熟类型;穗型筒形,穗长22.0cm,穗粗2.8cm,穗子松紧度中等,短冈毛。叶片细长,上冲性好。分蘖数1~2 个,分蘖成穗率高,自交结实率8%~10%。籽粒浅黄色,米色亮黄、粳性。田间表现中抗白发病,高抗谷瘟病、黑穗病。
3 高度雄性不育系高51A 的应用研究
3.1高51A所配组合的整体表现2016 年利用高51A 与西北中晚熟抗拿捕净除草剂品系配置组合103 个,2017 年种植F1,间比排列,2 次重复,小区面积12.6m2。3 叶1 心期田间喷施拿捕净去除假杂种苗,成熟后小区全部收获测定产量。小区产量高于对照长农35 号的有64 个,其中产量高于对照15%以上的组合有8 个(表2),高51A 表现出了良好的配合力。
表2 高51A 的优势组合
3.2优势组合筛选与登记经2017-2018 年田间农艺性状、抗病性调查和产量结果测定,高51A×K410 是一个抗病性好、丰产性好的理想组合,其穗子长筒形,成熟期上籽好,绿叶黄谷穗,熟相好。2017 年田间鉴定和2018 年所内品比试验,分别比对照长农35 号增产18.3%、22.8%,定名为长杂谷333。2022 年9 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谷子(2022)140131;2023 年3 月转让给山西德利农种业有限公司进行开发推广,转让费20 万元。
长杂谷333 的抗逆性优良。联合鉴定试验中,田间自然鉴定抗旱性、耐涝性均为1 级,抗倒性、谷锈病、纹枯病均为2 级,谷瘟病为3 级,白发病发病率为2.32%,红叶病发病率为1.33%,线虫病发病率为0.56%,蛀茎率为5.42%,其他病害未见发生。2021-2022 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抗病鉴定,该品种抗白发病(R),中抗谷瘟病(MR)。
长杂谷333 于2019-2020 年参加国家西北区中晚熟组联合鉴定试验,2 年每hm2平均产量6249.8kg,比对照长农35 号增产26.83%,居参试品种第1 位;2019 年联合鉴定试验中,平均产量5866.5kg,比对照长农35 号增产26.67%,居参试品种第1 位;2020 年续试,平均产量6633.0kg,比对照长农35 号增产26.98%,居参试品种第1 位;2 年14点区域试验全部增产,增产幅度为1.44%~59.27%,增产点率100%。2022 年长杂谷333 在吕梁、忻州等地示范20 多hm2,平均产量7950kg/hm2,表现优良。
4 高51A 的改良方向
降低株高是高51A 的主要改良方向。高51A株高120cm 左右,在常规种生产中,此株高为适宜类型,但在不育系中,株高属偏高类型,因为不育系在配置组合时,父本株高要求高于母本20cm 以上以便于异交授粉,有利于制种产量提高,而株高又是加性效应为主的农艺性状,杂交种的株高较高,不适于机械化收获。因此,下一步研究中,应在保持高配合力的前提下,适当降低高51A 的株高,以便鉴选中矮秆、宜机收的杂交种用于生产。
降低株高可以通过与矮秆品系进行杂交,在F2中选择优异矮秆不育单株,连续自交5~7 代完成;也可以采取理化诱变的方法进行,其中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10-11],从诱变后代中鉴选优异矮秆不育单株自交多代,即能选育出与原不育系近似的矮秆不育系,以便组配出更具市场潜力的杂交种用于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