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路径探析
——以河北省沧州市为例
2023-11-18王圣鑫
王圣鑫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70)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作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窗口,能够对临港产业产生集聚效应,在推动全球资源配置合理化,以及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港口的建设,主要港口在世界港口中的地位也不断攀升,港口的建设发展速度位居世界榜首。港产城协调发展是指港口、产业与城市三者相互带动的一种发展模式。三大子系统根据产业区位选择原理和产业聚集规律,通过统筹规划、优化组合、分工协作、共同形成一个“港产城”复合系统,最终实现各方共赢、运行均衡、效益最优的发展格局(王艳利,2016)[1]。
目前,对于港产城融合发展的评价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对比分析法的理论分析,如李占才(2017)通过此方法对茂名市港产城融合进行了研究[2];战炤磊和李芸(2014)对江苏省沿海开发过程中的港产城联动发展做出了全面的论述[3]。吴晓磊等(2022)提出了港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三个关键问题:空间尺度、核心要素以及用地统一,并对青岛港等港口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分析[4];李翠娟(2019)和孙静(2015)都对唐山市的港产城融合情况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融合水平的对策[5-6]。另一种是采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胡笳(2018)从耦合度等五个方面从理论上构建了港产城融合水平的评价模型[7];蒋柳鹏(2011)和周艳等(2019)分别将其运用到了连云港、天津港等城市的评价和分析中[8-9];沈兆楠和李南(2017)运用二元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秦皇岛港口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情况做出了评析[10]。现阶段国内研究已较为丰富,但是大多都是以某省或某区域内所有港口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讲,专门对于河北省沧州市港产城协调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在现有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上,将港产城融合观念具体运用到了沧州市的发展中。2011年12月《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颁布标志着河北省沿海开发的地位大大提升。在此背景下,对于沧州市港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的探讨,符合沧州市未来建设更高水平港口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一)港口与产业的互动关系
港口是临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基础。现有研究将临港产业分为两类:直接产业与关联产业。直接产业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共生产业和依存产业,共生产业代表由于港口建设而直接建立的产业,如运输、仓储等行业;依存产业是由共生产业和港口衍生出来的,如船舶维修以及零件加工制造业。关联产业也可被看作间接产业,其中主要包括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周艳等 ,2019)[9]。关联产业的发展对直接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临港产业是城市产业的一部分,对城市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一方面,临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城市产业结构也能影响临港产业结构的变动,此外,城市三次产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港口吞吐量的大小。
(二)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港口与港口城市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城市与港口的同时扩张必然会导致土地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矛盾。另一方面,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为港口的建设提供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平台和保障,同时,港口功能的完善对城市的发展也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港口通过产业的纽带作用以及集聚效应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港口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加了该城市的人均收入(张丽君,王玉芬,2008)[11];港口能推动城市向外向型经济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三)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产业与城市共同发展,二者缺一不可。首先,产业会影响城市的发展。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集聚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直接与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相关联。倘若城市出现“产业空心化”“有城无产”的情况,城市的吸引力将大幅下降,进而形成一座座“鬼城”。港产城融合发展理念中的产城关系还包括临港产业与城市的作用关系。第一,临港产业的集聚会产生集聚效应,在促进整个地区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影响该城市的环境。制造业的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呈“倒u型”,随着制造业的不断集聚,城市污染水平先增后降。第二,临港产业的集聚会带来外部经济效应,使得产业内各企业的成本降低、收益提高,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其次,城市中聚集的经济资源可以为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数据标准化
借鉴邵贞和战炤磊(2018)的研究,本文考虑了沧州市相关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指标的可代表性,从港口、产业、城市三个子系统中共选取以下11个指标[12],选取指标均为正向指标,详见表1。该模型的原始数据来自于沧州市统计年鉴、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国家统计局和沧州市统计局网站。由于不同指标的数量单位不同,为了方便进行模型的计算,本文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为保证可算性,标准化后的结果0均用0.000001代替。
表1 沧州市港产城耦合系统评价指标及权重
表2 沧州市港口、产业与城市子系统发展水平
表4 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的评价标准
(二)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熵值法计算指标权重,能有效避免赋权的主观性,降低主观赋权的偏差,计算步骤如下所示:第一步计算出在第j个指标下第t年的比重;第二步计算出第j个指标的熵值;计算第j个指标的差异系数;最后计算第j个指标所占的权重,计算结果详见表1最后一列。
(三)综合贡献指数、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的计算
港产城复合系统中的综合贡献指数是指港口、产业与城市这三大子系统对于三者有序化的贡献程度。其中使用UI、UP与UC分别代表产业、港口与城市的综合序参量,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参考周艳等(2019)的研究成果,本文所使用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公式如下,其中T表示三个序参量的平均和。
耦合是一种物理学概念,它具体是指一个复杂系统中不同的子系统互相影响而推动整个系统优化演进的状态;耦合度主要用于测算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耦合协调度则用于衡量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程度(朱喜安,魏国栋,2015)[13]。上表为沧州市港产城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根据已有文献的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可进一步对沧州市港产城融合现状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和评价。已有的评价标准如上表所示。
(四)融合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首先,从耦合度方面来看。2015年沧州市港产城呈现低水平耦合的状态,2016~2018年,耦合水平在磨合耦合与高水平耦合之间徘徊,但耦合度总体较为稳定。进一步来看,在这四年中,沧州市城市的序参量明显高于港口与产业的序参量,这表明沧州市所达到的耦合度主要是由城市拉动的。2018年,产业对总系统有序度的贡献较为明显,但仍低于城市。由于耦合度只能对港产城三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做出评价,而无法对三者的协调性以及融合状况做出描述,这就无法避免三个序参量都较小而出现“伪耦合”的现象,故对耦合协调度的分析是十分关键且必要的。
其次,从耦合协调度来看,2015年沧州市处于极度失调阶段,2016~2018年处于轻度失调阶段。虽近几年仍然处于失调的范畴内,但沧州市港产城耦合协调度是在逐年增长的,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且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港产城相互推动、融合发展的效应开始显现。另一方面,港口对城市和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弱,严重限制了整个系统融合水平的提高。总体来看,沧州市港产城融合水平虽然有提高趋势,但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三、沧州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现有问题
(一)港口功能单一,难以发挥“引擎”作用
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港口序参量一直处于低位状态且提高不明显,对三者的协调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一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港口功能单一的影响。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港口的运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2019年,黄骅港煤炭吞吐量高达1.99亿吨,位于全国煤炭港口第一位,而集装箱吞吐量仅为57万TEU,这与其他综合实力较强的港口相差甚远(王印杰,2009)[14]。当前黄骅港功能仍以运输煤炭为主,货源结构单一,商贸功能发挥不充分,制约着临港产业结构的优化与集聚,以及城市产业的优化升级,也使得港口与黄骅新城、滨海新区以及沧州市中心城区的联系不显著。
(二)产业结构不完善,“纽带”作用不显著
一方面,环境污染制约严重。沧州市油气资源较为丰富,化工产业以及能源产业发展时间长,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黄骅港是西煤东运的交通枢纽,一批大型化工能源企业以及制造企业集聚在临港地区,不可避免地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沈兆楠,2018)[15]。政府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局限性,倘若政府在考虑经济损失的情况下,对当地经济起明显拉动作用的企业的排污不监管,这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路亚欣,2019)[16]。产业发展无法和城市环境的治理相协调,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受到阻碍。另一方面,受经济效益低下制约。城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低、速度迟缓,临港企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企业间独立性较强,经济效益低下,难以形成强有力的扩散效应,对城市经济与港口功能拓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未能充分发挥出港产城融合发展中的“纽带”作用(韩红莲,李惠茹,2013)[17]。
(三)地缘分割与经济水平较低,限制城市的“支撑”作用
首先,沧州市中心城区与黄骅港空间位置分隔,这使得一些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红利无法惠及港区。其次,城市经济水平与科研水平较低,导致“支撑”作用不显著,沧州市的总体经济水平与一些发达沿海港口城市如天津市、青岛市等相差较大,且渤海新区正处于建设时期,黄骅新城作为沧州市下辖县级市城市化水平低,基础设施与配套政策不完善,阻碍人口、资源和产业的流动;缺少具有雄厚实力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科研水平整体不高,难以吸引第三产业和人才的集聚。以上问题限制了临港产业的集聚与结构的升级,制约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同时城市对港口的支撑作用不明显,没有为港口提供高效的平台。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市辖建成区面积以及市辖建成区内绿化覆盖率对沧州市港产城的融合发展有显著的影响;近几年沧州市港产城融合水平虽有上升趋势,但港产城耦合协调度较低,港口、产业与城市一直处于失调状态,港口子系统对港产城复合系统有序化作出的贡献很少,复合系统内部港口、产业与城市三大子系统存在显著问题,沧州市港产城融合水平仍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和空间。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完善港口功能,推动建设现代国际化综合大港。与邻近港加强合作,扩展港口功能,形成区域性港口群(刘邦凡等,2018)[18];提高港口建设速度和效益,合理扩大港区规模;增加数字投入,积极探讨智慧港口数据综合解决方案,建设统一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安全的融合共享;优化港口运营模式,引入专业化人才(眭素芳,2014)[19],着力打造“数字港口”;兴建“无水港”即通过交通运输系统,使港口功能惠及一些没有港口的地区,同时要根据货源结构和类型设计交通布局,增强港口与腹地间的经济联系。其次要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国家应该强化中央监管权威,建立科学的官员激励机制,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力度;通过“引入”“培育”与“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主动承接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等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转移(高圆等,2017)[20];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与新兴海洋产业。加快临港服务业发展,助力中高端服务业培育;加快转型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再次,要加快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的滨海之城。推动“两城一区”的城市发展模式,以中心城区为基石,推动其与黄骅新城及渤海新区的协调发展;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效应;加快推进渤海新区和黄骅新城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和教育体系,增强城市软实力;着重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加快城市绿地与生态区建设;优势互补构建环渤海城市群,推动环渤海经济带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后要强化动态协调能力。要在思想意识层面树立起“面向海洋发展”的观念以及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思路,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发展沿海经济;政府制定并完善相关人才、资金引进等政策,落实国家对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成立港产城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进行统一领导和部署;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平台以及资源整合平台打通三者之间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