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基于新文科背景
2023-11-18张凤翠侯蕴桐
■张凤翠,侯蕴桐
(1.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延边大学,吉林 延吉 133002)
新文科强调“求新图变”,培育具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文化,准确把握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要求,打破学科和专业之间的限制,实现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1]。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将思想价值引领融入学科教学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随着新文科建设的积极推进,对课程思政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提升课程思政能力,满足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要求。
一、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理论依据
(一)隐性教育理论
1968 年,美国学者杰克逊[2](P.W.Jackson)提出“隐性课程”概念,指学校以隐蔽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的非学术性的教育经验,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20 世纪80 年代,隐性课程开始引入中国,随后国内学者开始对隐性课程进行深入研究。尽管国内学者对隐性课程概念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其中仍存在共同之处,即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是相对的,隐性课程对学生施加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对隐性课程产生的影响是无意识的。随着隐性课程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开始出现隐性教育理论。隐性教育是相对显性教育而言的,指的是通过隐性教育要素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对受教育者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方法和手段[3]。课程思政属于隐性教育的范畴,将思想教育内容融入专业课程讲授过程,在知识的传授中实现价值引领。这要求高校教师以专业课程为载体,挖掘专科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因素,通过间接的方式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而实现隐性教育的目标。
(二)终身教育理论
1965 年,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4](Paul Langrand)提出“终身教育”概念,指出终身教育是个体人生中接受的各类教育的总和。教育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教育认定为学校教育,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受教育对象就是青少年。个体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获取不同类型的教育,以此适应不同的生活。终身教育理论始终倡导不同领域教育的结合,不同阶段教育的衔接,其根本宗旨是学会学习,即帮助个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持续学习所需的各种能力,以此面对各种挑战,提高个体的本领。
终身教育理念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面对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教师应当持续学习,以此满足课程思政教学需求。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要以课程思政为重要手段,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种持续性、长期的过程,伴随着高校教师教学生涯的全过程,更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打磨课程思能教学能力。
二、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教师提升课程思政能力的现实依据
(一)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为新时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单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高校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科学知识、先进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关键,能够不断拓展高校德育工作的领域,高校德育工作不仅是思政课程教师的责任,其他课程的教师同样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在教学层面,价值观教育和知识教育始终处于被割裂的状态,部分教师育人的自觉性较低,或者不知道如何开展育人工作,工作中标签化、功利化现象较为严重,制约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高校教师是课程思政教学的践行者,因此其应运用课程履行育人职责。
(二)满足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要求
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推进,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应清晰地认识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道路,忠于教育事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承担起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任。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高等教育的知识更加专业化。高校教师作为专业知识的传授者,不仅要为学生答疑解惑,而且要为学生的成才发展指明方向,因此,高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各项能力的综合表现,过硬的政治素质是课程思政教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保证,精湛的业务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顺利实施的基础,较强的育人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核心。课程思政并非将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简单地融合在一起,而是要找准二者的契合点,实现二者基因的融合。由此可见,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专业化发展水平以及育人能力,进而满足建设高素质高校教师队伍要求。
(三)满足引领大学生价值观要求
新文科的发展推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高校教师在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首先,高校教师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主体。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拥有各种类型的课程,如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思想政治课程等。思想政治课程多数安排在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而其他课程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学业的重头戏。因此,高校教师在课堂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是高校课堂的主阵地,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在大学生价值引导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高校教师在价值观引领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大学生渴望掌握专业知识,渴望学习专业技能,容易对高校教师产生崇拜,因此,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载体进行价值观教育更具有说服力,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可见,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可以帮助高校教师最大程度地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统一,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构成要素
(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能力,指高校教师以课程思政教学认知为基础,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具体包括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编制能力、思政元素挖掘能力、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选择能力。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编制能力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编制,内容上要符合学生的成长实际,突出学生学习课程思政的效果;二是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编制,表述上要具有可操作性、语言恰当,增强其指导价值。思政元素挖掘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学对高校教师提出的核心能力要求,要求高校教师准确把握思政元素的内涵,掌握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遵循科学的逻辑精准挖掘思政元素。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选择能力,指高校教师能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使学生接受思政教育。这要求高校教师要遵循课程思政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二)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能力,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实施及课程思政教学问题的解决能力,进而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第一,课程思政教学语言表达能力。高校教师要掌握基本的教学理论,提高课程思政教学的说服力,增强话语内容的渗透力,以透彻的分析说服学生,创新话语呈现形式,避免空洞的灌输及生硬的说教。
第二,课程思政教学组织能力。高校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学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多元化教学活动,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增强课程思政的学习体验。
第三,课程思政教学调控能力。针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在维护正常课堂秩序的基础上,高校教师要因势利导,妥善处理突发情况,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合理调控教学过程。
(三)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能力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能力,指高校教师站在研究者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总结课程思政教学规律,指导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能力。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能力的高低,一般通过高校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数量、撰写课程思政教学论文数量进行衡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多数以课题项目的形式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研究。这要求高校教师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精准把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矛盾,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此获得相应的立项。课程思政教学论文,指高校教师有意识地分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针对性地寻求解决措施,进而将学习过程整理为研究论文进行发表。这要求高校教师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拥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能够对相应的问题进入深入的理论研究。
四、新文科视域下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策略
(一)提高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养
新时代,国家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此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这也符合新文科的发展要求。落实到高校教师层面,要求高校教师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结合,实现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这就迫切需要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第一,提高政治觉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目标,高等教育要为其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因此,高校教师的政治觉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落实到教学层面,高校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从政治角度看问题,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拥有全局意识,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高度看待课程思政教学;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站在集体利益角度看问题,拥有终身为教育事业服务的思想。随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高校教师要坚持德育和智育的统一,正确看待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之间的关系,培养自身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
第二,及时将责任意识转化为行为自觉。教学实践中,仍有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教学理念的认识存在偏差。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深化认识,严格落实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持续强化责任意识,明确自身应当承担的育人责任,强化“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对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育人,落实课程思政教学行为自觉,做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高校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拥有较强的政治执行力,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而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二)提高高校教师的知识储备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自身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一方面,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不断拓宽专业视野,拓展专业知识结构,以此满足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念,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润物无声。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储备思想政治理论,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刻关注时事政治,养成关心时事政治、了解国家政策的习惯。
第二,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是高校教师知识储备的基础,要求高校教师能够掌握专业知识背后的价值观,能够实现价值观的延伸和拓展。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为依托,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要求高校教师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同时了解专业知识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前沿理论知识,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文化知识的融会贯通。这要求高校教师广泛涉猎,充分挖掘科技发展历史、科技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而增强专业课程的人文性、知识性,以此实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三)提高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意识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持续推进,师生关系发生了转变,高校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提高育人意识,创新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
第一,培养育人和育才统一的自觉意识。人才培养过程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中育人是根本,而育人根本在于立德[5]。作为高校教师,要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在育才的过程中坚持育人的根本性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在提升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学生的政治觉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的责任,更肩负着塑造灵魂的时代责任。因此,高校教师要自觉地肩负起育人和育才统一的责任,提高自身的课程思政育人意识,准确把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之间的关系,使得课堂能够承担起育人的功能,为国育才。
第二,培养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自觉意识。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后现代社会文化现象愈加明显。反映到高等教育上,便是高等教育改革趋势愈加明显,开始从教育哲学角度审视高等教育,这符合新文科的发展要求。作为高等教育主导因素的高校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角色。这要求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自觉意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做学生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品格的引路人。
五、结语
大学生承载着党和国家的期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因此,只有将大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期望。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高校教师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最为密切,因此,高校教师在引导大学生健全人格、提高自身修养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新文科要求创新文科教育,课程思政在新文科的推动下开始进行变革,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才能承担起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职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要求高校教师回归育人初心,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及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育人和育才统一的自觉意识,培养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自觉意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巧妙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以此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