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中国式现代化维度析论
2023-11-17高芳
高 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院新疆工作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是关乎祖国统一和边疆地区稳固的根本所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直接路径,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39。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民族工作已经由政策层面上升到了国家情感和国家文化的层面,已经将民族的集聚式发展上升到了共同体的高度,即从心理和情感的维度为我国的民族工作构建了新的发展模式和工作理念。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新特点、新维度和新阶段,对于民族工作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更是为其深入发展取得时代化成效明确了维度、指明了方向。因此从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视角分析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维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民族工作的具体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人口发展维度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组成部分,这个基本元素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一方面,人口是市场规模的基本衡量标准,多人口意味着市场规模具有不断壮大的基础和机会,少人口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区域发展市场的形成规模。另一方面,人口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终目的。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那么民族地区人口发展同样适用于这种社会矛盾,即要满足民族地区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所以人口越多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压力就越大,反之则相对较小。由此,可以说从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维度看存在着一对矛盾体,即人口多则有利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反之市场规模较小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人口多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相对较大,人口少压力则相对较小。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已经成为了当前民族地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思考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给出了明确的解决路径,即发展途径和方式要有自己的特点,实现“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1]22。我国民族八省份截止到2021年共有人口20 25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4.36%。八个省区的人口数还不到全国的15%,由此可见民族地区人口规模较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由近五年民族八省区人口情况变化表(表1)可以看出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近一段时期以来,民族八省区的人口基数在不断减少,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二是八省区的人口总数在全国排名靠后,其中仅有广西和云南人口相对较多,在全国排名为11和12(2021年数据),其余省份排名非常靠后,甚至于宁夏、青海和西藏全国人口排名在后三名,排名分别为29、30和31;三是近五年来八省区的人口规模、全国排名变化不大,虽然呈现出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平稳态势的背后却是人口在逐步减少的社会现实。
表1 2017—2021年民族八省区人口情况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针对以上民族地区人口发展的社会现实,为促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加快推进筑牢民族共同体,可从三个方面提升区域民族的人口发展能力。一是在区域民族自治的基础上细化和优化生育政策,统筹全国区域的同时对于民族地区实现区域倾斜,确保民族地区人口出生率的切实提升。二是提升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构建“教育造血”体系,进一步夯实民族地区的认知基础和价值基础,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的适应现代化生活的能力和技能。三是通过政府政策实现两个“吸引”:吸引已经走出的民族群众子女归巢建设家乡,提升学生以及外出人员的“回流率”;吸引民族地区以外的人才流入,以优越的人才政策、政治发展条件、经济发展环境吸引外省区的人才入驻民族地区,进而增加外来人口的“流入率”。
2 共同富裕的维度
我国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一起享有的共同富裕,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攻坚区和短板区,因此,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都下足了功夫,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更是成为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要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近年来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已经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2013年民族八省区的贫困人口达到了2 562 万人,贫困发生率是17.1%,高于全国平均贫困发生率8.6 个百分点。不到全国人口15%的人口比例却占了全国贫困人口的30%以上。由此可见,当时我国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脱贫攻坚的基数之大、任务之艰巨。经过7年的艰苦奋战,到2020年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彻底实现了两千多万人口的脱贫,取得了世界瞩目的脱贫成效。
二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2019年民族八省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00 427.2 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了7.18%,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0.82 个百分点。分省区分析,2019年八个省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了增长,虽然,其中新疆(5.79%)、内蒙古(6.23%)、宁夏(6.36%)、青海(6.57%)低于全国平均值的6.96%,但是其余四省区均高于全国平均值,云南的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0.09%,高于全国平均值3.13个百分点①。
三是兴边富农行动成效显著。兴边富农行动实施以来,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成效显著。2014—2019年,新疆、内蒙古、西藏、云南、广西的公路里程增长率分别达到了14.03%、17.65%、22.54%、19.24%即25.81%[3]58-59。其中,广西截止到2018年底公路总里程就已经达到了8 287 公里,实现了边境地区乡镇和村硬化路通达率100%[3]59-60。西藏解决了边境一线地区以及人口较少的民族地区的公路问题。内蒙古更是构建、完备了口岸公路交通网络,提升了区域对外开放水平;2000年以来,边境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成效明显。“三区三州”实现了路、水、电、网的全覆盖,截止到2019年西藏地区的乡镇和村的通客车率分别达到了70%和47%。截止到2017年,云南省建制村通邮率达到了100%。
虽然,边疆民族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成效较为显著,但是由于这些地区的地理环境、发展历史以及区域传统等方面的限制,当前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一是地区整体经济发展能力较弱,缺乏自主“造血”的现实条件和现实能力。从地区生产总值的角度看,民族八省区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41%,其中,西藏、青海和宁夏地区生产总值还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详见表2)。由此,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还不能够与全国的发展速度相匹配,已经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低速”行列。二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现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表2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地区民众的可支配收入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贵州民众的可支配收入最低,仅占全国的68.31%,但是最高的内蒙古民众可支配收入也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97.10%。人均消费支出也同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最高的为内蒙古,为22 658元,但是也仅占全国平均值的94.02%。居民消费水平除开内蒙古外,其余全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仅占全国的47.85%。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民众生活水平仍有很高的提升空间。三是公共服务体系仍然存在短板。虽然近年来民族地区的民生保障水平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从整体来看,民族地区尤其是边境民族地区的公共服务能力仍然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短板所在。据统计,2018年边境县每万人的就医床位数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5.58%、医疗技术人员的配备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86%[3]227。再者,民族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限制了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表2 民族八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及民众生活情况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落脚点是一种无差别的生活富足,防止两极分化。因此,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民族地区应该积极提升自身“造血”功能,挖掘区域特殊的资源、能力等优势实现区域的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应该进一步凸显人民性,通过整体倾斜、个别提升的方式实现散居、独居民众生活水平的持续性提升。另外,民族地区应该在对口支援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能力以及思维的有利对接,助力区域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维度
物质文明是物质富足,精神文明则是精神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政策就是要厚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时代文明,同时持续性优化确保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多民族共同发展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物质和精神力量是多民族共同发展,最终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条件。
一方面,发展是第一要务,是解决一切经济问题,实现区域跨越式提升的“总钥匙”。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已经由新中国刚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发展到如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同样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由最初的以自然经济为基础,实现了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个体私有生产方式的重塑,直至当前完全融入市场发展轨道,构建了“包容性、流动性、复合性与多样性”[4]并存的区域经济结构。尤其是在脱贫攻坚战略、兴边富农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举措的推进下,民族地区的物质发展环境更是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区域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受到“资源匮乏、历史差距、传统产业结构、交通与技术条件、市场发育程度”[5]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得民族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仍然滞后于全国平均经济发展水平。
另一方面,精神文化建设不仅是强化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以及中华民族命运和利益认同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实现民族地区人民全面发展的直接内容。这种认同维度是大认同,同时精神文化建设还应该积极推进“小认同”,所谓的小认同就是要实现各个民族之间的互相认同,进而将我国56个民族建成一个和谐、包容、融合的大家庭。所以说,我国的民族发展是一种“多元一体”的民族层级,这种层级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处于中华文化价值认知的统一体之中。但是,总的来看在精神文化领域各民族实现多元一体化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具体表现为,一是民族分裂势力仍然存在,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渗透和腐化;二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一直在寻找缝隙企图破坏和冲击我国现有的民族认同;三是个别域外势力通过歪曲历史、个别渗透以及错误社会思潮灌输等方式威胁着民族地区的意识形态安全。
因此,总的来看,实现民族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同发展应该在强化培育地区经济发展动能的基础上筑牢意识形态“高墙”,进而通过政治保障、经济保障以及精神保障实现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4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维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已经成为了国家总体建设布局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民族地区多与边疆、边境地区重合,且多处于生态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总体来看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短板和特殊区域。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地理区位的特殊。从边疆边境的角度看,民族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区域和界限制约性。二是文化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的文化不仅具有特殊的“民族性”,同时也具有特殊的文化发展空间以及生态环境样式的需求。三是部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和脆弱,改造的难度大、周期长、问题多。
再者,从2015年生态文明发展速度评价体系的角度看,民族八省区的生态文明发展状况不一,具有各自的特点。生态文明发展速度评价体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分别为生态保护、环境改善、资源节约、排放优化四个方面。从生态保护方面看,宁夏、贵州出现了负增长的趋势,分别为-0.3%和-0.11%。云南和青海增长缓慢,仅为0.01%和0.15%;从环境改善方面看,西藏、新疆为负增长,分别为-1.24%和-0.63%。广西虽然为正增长,但是增长率仅为0.08%;从资源节约方面看,内蒙古、新疆和广西均为负增长,增长率为-10.56%、-5.1%和-2.56;从排放优化方面看,西藏、新疆均为负增长,增长率为-29.2%和-1.84%[6]。综合来看,虽然民族八省区之间的生态文明形式发展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西藏、新疆、贵州、宁夏、内蒙古以及广西在指标体系内增长率均有负增长值出现,所以各个省份发展生态文明的任务仍然较为艰巨。
针对以上情况,我国民族地区应该进一步优化政策体系、文化体系以及认知体系,在国家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构建自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一是创新性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工作的直接指导和重要遵循,因此民族地区应该在保有特殊性的基础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拓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民族内涵和民族发展能力;二是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民族地区普遍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因此区域内对于经济发展的愿望更为迫切,个别人还存有经济发展就是一切的错误思想认知。所以,民族地区必须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处理好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三是集中主要力量,解决区域内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短板。例如,青海地区应该加快解决保护区萎缩问题、西藏加大排放优化方面的管控力度、内蒙古则应该尽快解决资源节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特点,中国式现代化也必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发展的新特点和新标识。因此,民族发展和建设应该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维度出发,积极推进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进程。但是,当前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国际环境看,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战争、新冠疫情都成为了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对于我国周边国际环境的构建都有重要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发展和进步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周边国际环境。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成为民族区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总的来说,民族地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所以,多维度、多层面提升区域治理能力,优化区域治理体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工作模式已经成为民族八省区发展的重要任务。
注释:
①相关数据为笔者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相关数据核算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