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2023-11-17戴泽威吕艳红
戴泽威 吕艳红
[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又以中国的具体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从“五位一体”视角探析这一思想,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是其核心内容;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当下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社会发展规律在我国的实践探索;科学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
[关键词]五位一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3)05—0013—07
[作者简介]戴泽威,男,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發展哲学;吕艳红,女,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政治哲学、发展哲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中国发展现状和风云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全新的视野着眼历史、现实与未来,以不断满足中国广大民众的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懈奋斗,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中国的旺盛活力。本文从人民立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个方面,探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一、从“现实的人”的价值追寻到 “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践行
马克思的研究视野是随着自身的境遇而发生变化,从博士论文中表现无神论的倾向,到其在《莱茵报》工作时期所遇到的现实利益与黑格尔思想之间存在的隔阂,再到转向历史唯物主义方向的研究。马克思以关注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改变了以往德国哲学中抽象的人的观点。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的立场,不仅带领亿万人民取得历史性成就,且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
(一)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研究演变
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中,选择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作为研究对象,不仅论述两者在关于自然哲学方面的联系和差异,还表达出世界是物质的具有无神论的思想倾向。在《莱茵报》任编辑期间,马克思感受到为分析现实的不同利益关系而产生苦恼,开始以政治经济学重新审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一是普鲁士政府为维护贵族利益禁止贫困群众捡拾枯枝,并从法律上定义群众的行为盗窃罪。马克思则坚定地站在贫苦大众的一边,认为撷拾枯枝与偷盗林木是具有实质区别的行为,群众捡的树枝已经脱离了树木,因而并没有侵犯林木占有者对树木本身的权利。[2]马克思此时认清了莱茵省议会是利用法律手段为私人利益服务的丑恶嘴脸,开始意识到不是国家和法决定着现实生活,而是现实的社会生活尤其是物质利益决定着国家权利和法律形式。二是马克思通过走访调研摩泽尔地区发现,该地区葡萄种植业种植者和经营者日益贫困的状况与政府缺乏管理有撇不清的关系。然而,政府非但没有承认还认为他们是通过夸大其词的描述境况以为获得更多的优待,并劝告当地居民在现有制度下是可以勉强生活的。面对管理原则和制度已暴露无遗时,管理机构依然故意歪曲事实以掩盖管理不善的问题。马克思逐渐意识到人的精神意志不能科学解释国家社会生活中反映出的现象,黑格尔国家观和普鲁士政府专制统治下的国家在现实社会矛盾中存在着裂痕。
退出《莱茵报》编辑部后,马克思经扬弃费尔巴哈的哲学理念及洞察巴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后,厘清了思辨唯心主义哲学带来的思想观念,开始投入唯物主义方向研究。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反对鲍威尔唯心史观的看法,回答了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在鲍威尔那里,只有少数的杰出人物才是推动一切历史行动的积极因素,而广大的人民群众是“非历史的”,是没有创造精神的,是历史进步的消极因素。马克思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3],思想的最终实现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实践,“现实的人”对社会历史发展有关键性的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以现实生活存在着的、进行生产实践活动的人作为考察起点,认为现实生活与意识活动的关系“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4]。历史不是固定不变的事实集合,也不是人的想象再现,而是现实的人通过实践和交往形成的能动的生活过程。马克思在考察现实生活和扬弃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着眼于从事现实实践活动的人,将哲学范式和研究视野从德国哲学中意识抽象的人转变为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的人。
(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践行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起就坚持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和带领人民,从而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党从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诉求为出发点,科学制定方针政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团结带领人民朝着富起来的目标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亿万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全局的首位,一如既往地将党的群众路线付诸实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带领人民向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新时代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基于新的历史方位下站稳人民主体立场、坚持初心使命的历史必然与现实要求。这一思想是马克思“现实的人”的理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相统一,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现实的人”的理论包含着人民是社会主体、无产阶级政党根本价值立场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现实的人”理论的价值遵循、主体立场与实践意义。
第一,共产党的价值遵循。马克思曾鲜明地指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全体无产阶级的利益就是共产党人所强调和坚持的利益。[5]在共产主义运动中,共产党人从整体的、共同的利益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第二,坚持人民的主体立场。我们党长期执政理念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靠人民的主体力量推动社会发展,不断吸取人民群众中丰富的智慧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第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在社会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人民对生产生活有不一样的诉求。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是立足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与准确判断人民在发展中的需求,科学规划出两个发展阶段的合理目标。新征程上,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要辩证看待“勤劳创造财富”与“合理分配财富”的关系。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的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进而实现“现实的人”向“自由发展的人”的最终目标。
二、从矛盾运动规律中洞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科学认识社会发展、解决发展困境的理论根源。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基本国情为依据,从改革开放到如今新发展理念,取得了一系列的经济成就,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物质诉求。新征程上面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可根据我国社会自身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从矛盾运动规律中找到破解的办法。
(一)马克思对矛盾运动规律及其辩证关系的阐释
物质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人们推动历史前进、从事其他活动的先决条件。由此,人们首先需要进行物质生产,满足自身日常生活需求。物质生产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这两者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首先,当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人们必须改变已有的生产方式为新的生产力创造发展条件,进而改变生产关系,最终改变了社会性质。其次,当生产关系符合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时,它就起到促进作用;反之,它就制约其发展。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历史性、动态性,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阐明了唯物主义辩证法,驳斥了蒲鲁东关于资本主义经济规律是绝对的观念。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社会关系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而具有形而上学观念和思辨逻辑的经济学家们是看不到这一点的。[6]
人们在一定的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产生相应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这些构成了社会的政治、文化等基本结构。马克思曾批判费尔巴哈对感性世界的理解只是限制于单纯直观的视野中,并认为现实的世界是每一代在前一代工商业交往和社会发展基础上所不断发展的产物,人们是根据发展的需要而变革社会制度。[7]这就是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状况具有决定的作用。但同时,这两者又是互为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当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互适合时,前者形成合力不断促使后者得到完善,推动人类社会不断演进发展,并以政治、法律制度及思想意识形态等方面影响人们的思想并把人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避免社会生活陷于混乱状态;反之,前者则会延缓或抑制后者的发展。
(二)中国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中推动经济发展
矛盾双方经共存、斗争以及融合等运动过程,也就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高级阶段迈进的发展过程,两对基本矛盾是一个整体且处于运动发展中。因此,科学判断社会的发展方向,需要将这两对关系结合为整体进行考察。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人民需要与社会生产发生变化。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来看这两方面的变化,体现了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永恒性。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增长,人民群众已不仅仅是对“物质文化需要”单一的期待,而是在对自身的生存发展环境有更多方面、更高层次、更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获得极大提高,然而生产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表现突出,比如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城乡发展不协调、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等问题。
在这种发展背景下,突破和解决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不仅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理论层面的科学阐释,同时也要在其指导下结合具体发展实际探寻可行之道。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经过四十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一系列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根本性和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科学推进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全面提升,人均国民总收入实现新飞跃,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这些历史性成就,不仅意味着党中央对经济发展局势的正确判断、经济方针政策的科学制定,更意味着在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与马克思主义依然能在相互契合的基础上彼此成就。二是坚持基本国情没有变。在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背景下,需要科学认识、准确判断其中“变”与“不变”之间的关系,立足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促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如此才能根本上解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聚焦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分两步走,才能在21世纪中叶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三是坚持新发展理念。在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的问题需要全面的、系统的把握社会生产发展与人民生活富裕间的关系。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旨在有效调整和改革两对矛盾运动之间的关系。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8],突破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三、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理念到创造新时代新文化探索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并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其对一个民族的发展具有双重性影响。传统文化中的糟粕阻碍了社会的往前发展;相反,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则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精神动力。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探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探索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彼此契合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对其进行适应现代社会时代需要的转化和发展,可使其获得新的时代意蕴与生命活力。中华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既具有相互对立的一方面即传统不是现实,也具有和谐同一的一方面即现代化需要传统。新征程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能完全脱离传统文化而进行,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传统文化。因此,我们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有效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将五千年未曾中断的中华文明中的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问题提出的破题之道。立场、观点与方法指明了两种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的文化形态,进行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向。
其一,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马克思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人受制于片面化的分工,人被异己的、与人相对立的力量支配着,使人成为单方面的、畸形的人。[9]为此必须摆脱旧式分工的限制,消除物对人的统治,建立人类主体作为社会发展中居主导地位的社会,这样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才得到自由、全面的发挥。在中华文化中,民与国的关系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得众得国,失众则失国”,强调民心决定国家的发展;民与治的关系是“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反映为政的基本法则是为民惠利。马克思追求的人民解放与中国古代推崇的民本思想虽植根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人民的立场上却存在着高度契合性。其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中国古代素朴的辩证法思想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表达出事物的对立面是亦此亦彼、相互结合的关系,契合了马克思主义对立的双方具有相互作用、互相转化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阐述了量达到一定积累界限时,可引起事物性质变化的初步认识,与质量互变规律中纯粹的量达到极限就转化为质的差别,质变总是由相应的量变引起等观点遥相呼应。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强调自然界的运行规律是客观的、独立于人类社会而存在的,对应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自然界具有客观性,人类应在自然客观规律下从事生产生活实践。其三,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纵览中国古代思想史,知与行的关系一直是传统哲学的讨论议题之一。荀子认为这两者关系是致知力行,“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即储备的知识应在运用中去检验,否则即使具备丰富的知识也依然会产生困惑。朱熹则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在先;论轻重,行为重”“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过一边,则一边受病”,强调知先于行,两者是共存且并进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行不可分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是相互包含即知行合一的关系。中国古代哲学关于知行关系讨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以实践为基本观点具有异曲同工。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人作为主体以观念的方式,通过实践活动认识把握事物中的内部属性与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同时提高主体的认识水平,进而促进人的社会交往。
(二)在相互成就中创造新时代新文化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已过百余年,站在新时代,以立场、观点和方法探析两者之间的相互成就是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传统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文化,进而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
第一,在民族危难之际,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且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为民族解放、人民自由的目标而斗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1]。党的百余年奋斗取得历史性成就,究其根本,关键在于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众史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而具有新的时代特征、时代精神和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因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而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彼此契合基础上又互相成就,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焕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勃勃生机。第二,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展现了中国智慧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高度契合。全面深化改革,既要在实践中探索规律,也需要宏观层面的谋划,展现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的胸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的系统观、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高度统一;新发展理念蕴含了中华民族道法自然、万物与我为一的传统智慧,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唯物主义历史观中人和自然彼此创造的观点;统筹发展与安全,彰显了“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的清醒,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中对立统一的基本规律。第三,无论是中华文化中的知行合一,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都是表达在实践中去检验知识,进而不断完善、丰富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持在实践中求真知,在探索中找规律。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形成新经验,深化新认识,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切实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新征程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让强大的国家实力转化为文明的兴盛,这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凯歌行进的需要。
四、从以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马克思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人的发展过程划分出不同的社会形态,但最终都是指向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是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的历程,新征程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践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体现。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理论是学界一直关注、探讨的问题。马克思从经济发展程度划分社会形态,大體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在著作中没有明确论述这五种社会形态,他只是提到亚细亚、古希腊罗马、封建和现代资产阶级,这几种生产方式可作为经济社会形态演进的划分。[12]对于是否所有民族都必须按五种形态单线式依次演进,马克思明确表示不能简单地把他从西欧民族发展史中概括的道路类型,变成普遍适用的理论。[13]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社会形态的变换具有多样性,纵向上表现出一些民族在历史条件等的综合作用下,可以选择跳过某种甚至某些社会形态而往前发展。
马克思以人作为主体层面,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人对社会共同体的依赖性、人以物的依赖为前提的独立性和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在著作中曾这样描述,第一种社会形态是人们的生产和社会联系限制一定的范围内;第二形态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换和分工成了普遍的现象,个人的发展受到物的束缚;第三种形态是社会创造出巨大物质财富,个人得到全面的发展。[14]马克思通过人的发展阶段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论述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关系变得日益丰富,人的个性得到逐渐解放。概而言之,社会形态从社会经济层面可分为五种,以人的发展层面可分为三种。虽是在不同角度分析两种社会形态的划分,却是从同一个追求目标进行探讨,二者都是最终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和追求人的解放、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级阶段,标志着在人们摆脱了旧式分工的束缚后,拥有充裕的自由时间,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坚定选择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如今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再到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不断取得胜利的密钥。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的实践求索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指导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坚持在具体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将这一思想在中国落地生根,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一是选择社会主义作为前进发展的道路。在封建主义制度日渐式微下,近代中国在用了众多救国“药方”都无法奏效的情况下,十月革命送来了“一剂良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民选择以社会主义挽救民族,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进而走出了不同于绝大多数国家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新时代实践融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现实状况的结合上继承与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新时代十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长期的实践与理论探索中,创立了以“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为主要内容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和总体趋势的科学认识。三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推进强国建设。站在新的起点上,需深刻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判断社会发展阶段特征,进而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不断形成新经验、新认识。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方面体现了我们党坚持推进强国建设战略目标上的阶段性与连贯性,坚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决心;另一方面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统一性和时代性,不断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五、从人与自然的理论探析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在人与自然关系之间,人既有作为主体具有能动地改变外界的能力,同时也受限于自然界的制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新时代正确认识和科学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人既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和限制,同时也具有能动地表现出生命力、自然力。[15]这就是说,人在参与自然界的生产生活中,具有主观意识的能动性和自然界客观制约的受动性。一方面,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具有自然力和生命力,这些本质力量促使人去追求或为满足欲望而进行自主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与动物本能地依赖于自然生活不同,人的生产实践活动是具有自身意志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16]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人作为实践主体不仅能动地认识世界,同时还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来发掘改造自然的能力,进而推动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另一方面,外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实践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和受到制约的,人在其中的生存和发展是需要处于这一外部条件的限定和制约之下。“个体是社会存在物”[17],时代条件、物质生产力、生产方式、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制度等都可能成为人类活动的制约因素。
此外,如果过于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未能正确认识到人的受动限定,会陷入唯心主义;反之,片面强调受动的影响,忽视人能够改变世界创造新的生存条件,则会沦为机械唯物主义。人与自然之间是具有辩证统一、潜在的共同生存关系。人依靠自然界而获取基本生活资料,并且是与自然环境的整體一起发展变化的。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深邃的生态哲学思维,是继续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着生态哲学的思维逻辑。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既保护生态环境又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我们保护自然是为人类社会接续发展做重要支撑,社会经济要依靠保护自然环境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者是相互关联、互相成就的。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阐释了自然环境不仅是自然的财富,同时也是经济的财富,人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对自然进行改造的同时,又须充分认识自然客观规律并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活动。第二,从人、自然界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人、自然和社会相互之间的质量互变规律,避免由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转化为社会生态环境危机,人类的各项生存发展活动须在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下进行生产生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了违反自然客观规律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发出关于自然界报复的严重警告。因此,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探索中,推进人、自然与社会三者和谐统一,应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社会发展。第三,满足人民群众诉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揭示了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使人对自然界产生异化。[18]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家对自然无节制的开采不是以满足人类生存需要为目的,而是满足资本寻求货币增值的本性。在步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人民的根本利益诉求出发,坚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生态产品,不断满足广大民众的生态环境需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继续坚持人本逻辑,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4.
[3][4][6][7][9][15][16][17][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525,603,528,537,209,162,188,190.
[5][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592.
[10]习近平. 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6-3(01).
[11]习近平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63.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66.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
责任编辑:杨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