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十年中国阅读史研究论文述评及展望

2023-11-17陈锴 何朝晖

新世纪图书馆 2023年9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

陈锴 何朝晖

摘 要 近十年来我国阅读史研究发展迅速,学界产出了大量优质论文,可将其大致分为阅读史理论研究、文本研究、读者研究、现象研究和阅读史分期研究五部分,并进行简要述评。回顾近十年阅读史研究现状,可以总结出应用数字人文、注重下层读者和发展多元学科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够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中国阅读史;理论研究;学科展望

分类号 G259.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9.013

Review and Prospect of Chinese Reading History in Recent Ten Years

Chen Kai, He Zhaohui

Abstract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study of reading history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papers have been produc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 This paper roughly divides them into five parts: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reading history, text research, reader research, phenomenon research and the study of reading history by stages. Reviewing the research status of reading history in recent ten years, we can summar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pplying digital humanities, paying attention to lower level readers and developing multiple disciplines. On this basis, we can put forward prospects for future research.

Key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reading. Theoretical research. Discipline prospect.

0 引言

阅读史是近30多年来在年鉴学派、新文化史和书史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伴随着我国阅读史研究的蓬勃发展,大量高水平的论文和书籍不断涌现,对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全民阅读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书籍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卷帙浩繁的阅读史研究成果,早已有学者进行了部分的总结与回顾。许欢、张一心的《1990年代以来中文版阅读史著作出版研究》[1]已经详细论述了近三十年来中国阅读史研究书籍的出版情况,而二十一世纪初我国发表的阅读史研究相关论文,蔡丽萍也在《近十年来阅读研究综述(1999—2008)》[2]中总结了研究的概况、内容及趋势。随着多学科融合的加深,新材料的发掘以及视野的扩展,中国阅读史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愈发丰富和深入,已经呈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如许高勇的《中国报刊阅读史研究述评及若干探索》[3]概括了史学界与新闻学界对于报刊阅读的研究情况,并从材料挖掘和内容扩展的角度提出了若干新思考。周英的《国内女性阅读研究综述》[4]对中国女性阅读史研究做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以1999—2012年间的相关文章为依据,分别从阅读主体、阅读客体、阅讀本体以及阅读史等方面,总结了我国女性阅读的研究概况、研究内容和存在的不足。部分学者还秉持着学习与比较的态度,审视了海外阅读史研究的发展,如吕士远、何朝晖在《近20年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述评》[5]中简要介绍了近二十年间台湾阅读史的成就。许高勇在《从西方到东方:中西阅读史研究述评》[6]中以罗歇·夏蒂埃(Roger·Chartier)和罗伯特·达恩顿(Robert·Darnton)等著名学者为线索,细致地梳理了西方阅读史研究的方法、进程和成就。目前学界尚未有对2010年至2021年之间阅读史研究论文的整理与概括,本文赓续前人,搜集并整理近十年来发表于“中国知网”的阅读史研究相关代表论文,择要进行简要述评,并对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

1 阅读史理论研究

1.1 理论介绍与评价

阅读史理论研究以往多归属文学批评的范畴。真正将阅读史理论建立起来,在新的研究范式之下找到其研究角度和切入点需不断借鉴西方的阅读史研究。关于西方阅读史研究基础理论的介绍,已有如《从书籍史到阅读史》《书籍的秩序》等成熟的翻译作品。因而,国内介绍阅读史理论的相关论文,多是对单人学术史的梳理,或是总结性的述评文字,如高树博的《书籍史与形式史》[7]介绍了莫莱蒂“空间生产形式”理论对于阅读史和书籍史研究的启发。郭平兴的《西方阅读史的理论假设和学科边界研究》[8]从理论假设、方法论陷阱、学科任务、基本问题等多方面来探讨阅读史的学科边界,清晰地呈现了西方阅读史研究的发展脉络。《罗杰·夏蒂埃的法国阅读史研究》[9]、《罗伯特·达恩顿的的阅读史研究》[10]等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西方著名阅读史学者的主要观点和成就。

1.2 理论的“中国化”

在对西方阅读史理论进行系统性学习后,国内学者开始了“中国化”的再思考,以期让阅读史研究适应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现实,与新闻、历史、文学的学科生态进一步匹配。

新闻传播学方面,卞冬磊的《从报刊史到报刊阅读史:中国新闻史的另一视角》[11]注意到了报刊阅读史与书籍阅读史有着媒介特性及知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提出报刊阅读研究不能忽视“读”的听觉取向,要重视报刊阅读“知晓”公共事务的即时性。郭恩强的《从文本想象到社会网络:传播研究视域下中国阅读史研究的路径反思》[12]从传播学视角来审视,发现现有研究存在偏重于文本符号、发行到达及精英阅读等的路径局限,认为未来可以在文本物质形态、社会信息网络,以及大众阅读等路径上弥补研究缺陷。詹佳如的《文本之外:媒介视野的阅读史研究》[13]将阅读视为中介化活动,是“在一个交流体系而非文本框架内进行的意义解读行为”,具体的读物、环境、他人关系、身体姿势等阅读因素都是一种媒介,这是在文本分析之外应当注意的。

文学历史方面,温庆新的《阅读史视域下中国古典目录学主体建构理路关照》[14]强调中国目录学注重“隐含的读者”,通过政治文教的“主体介入”来限制阅读的内容、过程和影响,只有符合中国古典目录学特定知识结构、文教意义及观念内涵的“文本系统”,才能被纳入目录学的阅读范围。赵普光的《从阅读史到文学史:论书话对域外文化的选择性接受》[15]将书话作为介于文学创作和阅读研究之间的文体,其中展示了作者积累材料、深化体验、清晰理论等方面的过程,是判断作家阅读视野、知识结构的一个较为直观的途径。

1.3 史料来源的讨论

阅读史研究的原始材料散见于诗文笔记等各式文书目录中,缺乏专门的统计或汇总,零碎且分散,故而史料是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最大难题,中国学者们一直在致力于解决此问题。在最近的研究中,日记、批校等副文本作为阅读史“直接史料”①的意义逐渐凸显,是扩充材料来源的有效尝试。熊静的《中国阅读史研究资料述略》[16]将阅读史研究资料分为两类,一是核心资料,即阅读的思想、方法、指导、掌故等,二是外围资料,即相关学科的各种文献。韦胤宗的《阅读史:材料与方法》[17]认为阅读史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以版本和文本为中心的文献学、以书籍生产流通及背后社会文化为中心的书籍史、阅读实践本身及其影响,相关研究也分为三个阶段,即阅读前的准备工作、阅读行为研究、阅读反映研究,并强调最适合的研究材料是批注。温庆新的《名人日记与古代小说阅读史的研究视角》[18]以《忘山庐日记》所载《红楼梦》阅读札记为启发,认为日记是研究小说阅读史的绝佳史料,其中的文字既展现作者的阅读行为,又记录了社群性阅读习惯。但是日记可能存在对深度分析和禁忌问题的有意回避,应避免过分夸大日记的价值而出现简单化的研究。

2 阅读文本研究

中国书籍的历史悠久,文字从甲骨发展到隶书,形制从简帛发展到雕版,数千年间诞生了数以万计的文本,且传承有序,形成了特殊的书籍分类体系。因而中国阅读史研究所面对的文本十分广泛,既有体现官方意志的儒家经典与律令政书,也有民间流传甚广的诗文小说,还有受西方影响而诞生的近代报刊等等。

2.1 儒家典籍

曾祥芹作为较早的阅读史研究学者,对《论语》《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的阅读接受情况做出了细致研究,如在《〈论语〉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19]中,曾祥芹梳理了《论语》两千多年来的海内外流传史及众多的注本,认为经学史具体表现为文章经典的阅读史,是历代读者对精神宝典进行再生产的创造史。张献忠的《阅读史视角下的〈传习录〉研究》[20]描绘出了明清两代士人阅读《传习录》的社会风尚,他们组成阅读群体,并在相互交流中影响彼此,形成专属的回忆空间,从而促进思想的变迁。

2.2 诗歌小说

诗歌作为中国文学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研究范畴主要在于文学评论方面,相关的阅读史研究较少。朱新屋的《〈扬州十日记〉与辛亥革命——一个书籍史和阅读史的分析》[21]就《扬州十日记》作为小说读本在辛亥革命前再度流传的现象,从书籍史和阅读史的角度来探究原因,尤其是多文本主题比较和典故耦合的分析方法,令人耳目一新。温庆新进行了一些列关于《红楼梦》的阅读史研究,从多角度探讨读者对《红楼梦》文本意义的建构,其中代表作《版本形态与〈红楼梦〉现代读者的阅读选择》[22]发现《红楼梦》复杂的版本形态使得现代读者注重差异化的版本对读,从中体现出了个性化的精神体验,将阅读意义归于文本接受和审美体验。如尧育飞由日本古注本解读《寒山诗》的开篇《凡读我诗者》,认为寒山将诗歌作为佛教修行证道书,为了达到“护净”的閱读心态而有意规制读者的阅读行为,此种读书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日本寒山诗注释体系[23]。

2.3 近代报刊

报刊传播的时效性与内容的真实性,给近代读者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李金铮的《读者与报纸、党政军的联动:〈晋察冀日报〉的阅读史》[24]主要探讨《晋察冀日报》的读者构成、读者获取报纸的渠道、阅读的方式、读者的阅读反应等,研究的是阅读史,也是塑造阅读的政治史。许高勇有多篇文章讨论近代报刊阅读史,尤其是针对《新青年》杂志,如他在《阅读与启蒙:〈新青年〉在湖南的传播、阅读与社会影响》[25]中依据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分期叙述《新青年》是如何培养起“阅读大众”,从而引起新文化运动的。

2.4 其他书籍

如温庆新的《阅读史视域下纂修〈四库全书〉的历史意义》[26]认为清代统治者在纂修《四库全书》时,对书籍的文本、物质形态与阅读三大要素进行全面管控,以政教意图主动介入,迫使阅读者接受官方意志即书籍所建立的秩序,进而对文化传播与学术衍变施加影响。张一弛的《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27]紧扣“媒介政治史”这一概念,从文本呈现和文本传播、阅读反应三个角度来论证读者的关照不仅在于文学品鉴,更在于政治意涵。

3 读者研究

阅读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读者对文本的感受因人而异,探讨个体读者的阅读史是研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另一方面,读者先于文本而存在,个人阅读无时无刻不受已存在的文化环境影响,且有不同读者去阅读同一文本,因而阅读也是一种集体现象。本文将阅读受众分为个体读者和群体读者两部分来讨论。

3.1 个体读者

中国历史上的个体读者遍布各个阶层,贯穿古今,样本丰富,学者往往从知名人物入手来开展有关阅读研究,如叶晔的《〈牡丹亭〉集句与汤显祖的唐诗阅读》[28]首先明确了知识的文本来源不等于书籍来源,逐条梳理汤显祖的《牡丹亭》集句,发现其中部分诗句只集中于《万首唐人绝句》《唐诗鼓吹》等某一个选本中,表明汤显祖确看过此本,并且通过音讹异文来分析记忆型阅读,形讹异文来分析翻阅型阅读。此文方法新颖,循从异文的方法可以拓展到用典、化用等研究,呈现出读者更完整真实的知识结构。曾国藩作为晚清官员文人的代表,身份多重,经历丰富,是阅读史研究的绝佳对象,郭平兴的《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29]详细研究其阅读经历并总结其阅读理论。刘雨亭的《阅读史视角下的周恩来与〈共产党宣言〉》[30]叙述了周恩来如何在阅读《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并阐发其基本原理,也介绍了他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方法。

3.2 群体读者

罗杰·夏蒂埃认为“读者群体”是一个分享共同阅读风格和可辨认的诠释策略的群体。在群体中,读者与文本的个人互动是群体共有观念作用的结果,并遵从共性的阐释规则。

3.2.1 官员文人

在中国古代,主要由精英知识分子,即官员和文人掌握着书写和阅读的权力,是最为庞大的阅读群体。徐嘉弈的《明清之际江南地区藏书家的书籍收藏阅读与书籍社交网络研究》[31]的亮点在于结合了先进的数字人文技术,运用Gephi算法进行分析,直观地呈现出了祁彪佳书籍阅读网络中的“小团体”现象。批校是“深度阅读”的体现,韦胤宗的《清代批校本所反映的士人群体的阅读品味》[32]运用计量方法对《中国古籍总目》中各部类图书批校本的分布状况进行统计,从宏观数理层面反映了清代士人的学术阅读品味。徐雁平的《批点本的内部流通与桐城派的发展》[33]从批校本在桐城派内部的阅读及流传入手,揭秘出具有私密性和地域性的“书籍交流网络”,其中过录批点风气的形成,意味桐城之学开始进入累积、融汇与整合时期。程彦霞的《晚清民初湘籍士人的日记与私人阅读》[34]以曾国藩、皮锡瑞等人的日记为基础史料,一窥湘籍士人的得书途径、阅读背景、阅读对象,感受私人阅读在时代潮流中的自我坚持。

3.2.2 科举士子

科举士子是对社会阅读环境最为敏感的群体,他们既是时文的读者也是作者,与阅读相伴一生,可以直观展现出文化风气和阅读习惯。安娜的《明代科举士子时文阅读初探》[35]及其博士论文《明代时文阅读研究》[36],将西方阅读史理论引入明代时文研究之中,以罗伯特·达恩顿提出的“交流循环”理论为切入点,将时文阅读放置于明代社会之中,探求其在明代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与科举制度、出版文化、文学流派、文学形式、文风士习等方面产生的内在关联。文中还将明代科举士子的时文阅读发展历程,根据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分为明初萌芽期、明中期的发展期、明末的鼎盛期三个阶段,分期论述,层层递进。赵克生的《时文熟榜头立——明代士子的时文阅读实践》[37]是一篇规范的阅读史研究文章,框架明晰,把研究重心从文本、文体转向读者,聚焦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主要说明明代士子为何要阅读时文、如何阅读时文、阅读何人的时文等阅读史基本问题,探讨时文场域中的权力交锋与明代士子时文阅读的关系。将二人文章综合来看,明代时文阅读群体的轮廓渐趋丰满。

3.2.3 革命者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知识通过书报得以迅速传播,形成了由工人、农民和士兵等社会革命者组成的读者群体。刘晓伟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工人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接受研究》[38]研究了工人阶级对马克思主义书报的接受情况,解决了谁读、读什么、在哪读的基本问题,并阐明了书报阅读对指导中国革命的现实意义。同样的,《日记所见八路军基层干部的个人阅读史》[39]中,杨东观察了干部政策调整之后,八路军基层干部阅讀习惯和获取读物途径的变化,这个阅读群体带有着浓厚的时代革命印记。

3.2.4 女性读者

虽然诸多阅读史学者主要的研究对象为男性读者,但伴随着图书出版事业的迅速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与专门女教文献的增多,女性阅读逐渐普及,如马丁·里昂(Martyn Lyons)所认为的阅读史也是一部性别史,这个庞大的女性读者群体也应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这里试列举女性阅读史研究的代表作,如叶晔的《女性词的早期阅读及其历史认识的形成》[40]考察晚明以前的普通女性读者,在没有专门书籍呈现女性词知识生产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碎片式的阅读行为,形成对女性词史的基本认识。马勤勤的《近代中国“女性”与“小说”关系的新陈代谢——基于阅读史为中心的考察》[41]将近代女性阅读地位从边缘向中心的演进比喻为“新陈代谢”,清晰地展现了女性读者从地下阅读到合法阅读,再到模仿创作的过程。

4 阅读现象研究

4.1 具身体验与阅读推广

阅读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有着情感体验与肢体行为参与其中。在麦克卢汉媒介传播学和生理心理学的影响下,阅读史研究开始探讨读者的身体参与,即具身研究,这对当今阅读推广活动具有重大意义。李林容、修伊湄的《推动全民阅读:有声阅读的具身认知与意义建构》[42]认为听觉对阅读史研究是缺席的“在场”,要关注读者的身体体验、认知与阅读环境之间的关系,这体现了身体与环境的嵌入性和交互性,是推广全民阅读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张文彦的《阅读史视域下我国当代阅读推广组织的起源、现状与发展趋势》[43]从阅读史研究中提取阅读行为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以科学观念来指导我国当代阅读推广组织的发展。万梦涵、熊静的《书香校园建设与阅读史研究》[44]发现在以书院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特别重视对阅读方法和阅读理论的总结,这能够为今天的书香校园建设带来启示。

4.2 文本形态与阅读方法

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中国读者已经形成了如“朱子读书法”“读书分年日程”等优良的阅读传统。但是,在雕版时代和报刊时代来临之后,伴随着印刷版式和文本内容的不断更新,需要有新的阅读方法来满足读者更多样的阅读需求。其中,书籍的物质形制会影响阅读的方式方法,如王余光的《纸简替代与阅读转型》[45]介绍了由简帛时代进入写本时代后的阅读方法特征,认为这是我国古代阅读史的第一个转型期。李承华的《观看的维度:明代木版复制时期图文阅读》[46]以英国艺术史家柯律格提出的“木版复制时期”概念为研究背景,将“观”“览”等阅读行为综合发掘、研判,进而以观念史的视角剖析明代木版复制时期受众与图文的立体、互动关系。龚宗杰的《明代的文章圈点法和阅读法》[47]梳理文章圈点法在宋明间的传承与变革,指出明代商业出版中更加突出了圈点的阅读指引功能,而阅读法经历了从目鉴到口诵的发展,强调对文辞声调审美的总体感知。

5 阅读史分期研究

中国阅读史分期研究首推王余光主编的《中国阅读通史》,该系列丛书是我国阅读史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史著作,分八卷依次描述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西夏金元、明代、清代、民国七个时期中国人阅读的景象,提供了中国阅读史分期研究的理论框架与范式模板。《中国阅读通史》关注阅读活动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中国阅读思想、阅读方法的传承与演变,总结了中国阅读传统的特色。全书史料完备、条理清晰,引用了大量原始资料,每引必注,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书后又附有信息索引系统,更可以当作研究古代阅读史的“知识仓库”,此一点功不可没。《中国阅读通史》以历史时期划分,叙述了各时期阅读的历史过程,没有刻意按照阅读史的相关特征分期,遵循的是朝代更迭与时间先后的顺序。此外,还有少量论文提出了新的中国阅读史分期方法,并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如鲍盛华所撰写的《从“神性”到“人性”——明清两代以前的中华阅读史研究纲要》[48]等文章,从汉字阅读的特点出发,将明清之前两千年的阅读史分为神谕时代、圣人时代、史官时代、诗人时代和小说家时代,总结出了阅读主题从“神性”到“人性”的变迁。关于民国至今百年间的阅读史,他认为是由“大众视野”下的白话文阅读转型到短暂的分众阅读后,迅速进入“私域空间”的网络阅读时代。

6 特点与展望

就现有成果来看,阅读史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无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审视中国历史的一个新角度。但是阅读史研究的“中国化”过程绝不是简单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相互参证,有其特殊的发展特点与路径。

6.1 数字人文的应用

在现有研究中,可以发现徐嘉弈已经运用Gephi来处理阅读数量、交流密度等方面的数据,绘制了祁彪佳的阅读网络图像,韦胤宗对《中国古籍总目》中所有批校本的相关信息都通过电子图表进行了可视化呈现。这种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与文本关系的量化展现,自法国年鉴学派和莫莱蒂“遥读”理论起就成为阅读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数字人文在这些工作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先进性,尤其是极大地方便了阅读史史料的采集。鉴于中国阅读传统的特殊性,并没有如西方的大量借阅记录、图书名册或出版记录等直接的系统性史料可供参考,以往的学者都是从批校、日记、书信等间接材料中来提取零碎的阅读信息。而数字人文的自动化处理效率较高,能够极大地减轻研究人员面对海量文字的工作负担,如利用OCR系统已经实现对多种语言甚至手写体文字的准确识别,在此基础上进行自动化标记,可以采集与分类阅读史史料并建立数据库,通过关键词索引即可查阅读者、书目、书斋等相关信息。在国外已有如“阅读体验数据库(The Reading Experience Database)”这样的范例和先验。相信随着国内数字人文学科的蓬勃发展,也会诞生专门的中国阅读史数据库,并且能够支持上传汇总与在线编辑,让众多阅读史研究者感受到科技发展的红利。

6.2 眼光向下的视角

新文化史所倡导的视野向下,极大地推动了夏蒂埃阅读实践概念的产生以及达恩顿对法国大革命前图书世界的探查,从而开辟了西方阅读史研究对象从精英到平民的转向。这种贴近普通民众的阅读史研究,可以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与范例,对今日“全民阅读”的推广在方法论上给予指导。但是中国阅读史研究作为特色鲜明的传统书目文献研究的重要附属部分,长期以来依赖于目录、藏书、序跋等信息,这些史料主要来源于文化地位较高且掌握读写技能的士大夫群体,这限制了中国研究者眼光向下的探查。故而中国古代阅读史研究基本着眼于上层精英文人,对下层读者的讨论付之阙如。

达恩顿认为阅读史研究有两种路径:“一种是高屋建瓴宏观式的,一种是解剖麻雀微观式的”[49],现今若要开启下层读者的阅读史研究,则需先进行微观的举例与分析,才能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关联的阅读通史。首先,微观研究可以真实且细致地描绘个体阅读史,材料集中于特定的人物事件,拥有丰富的历史细节,这是宏观史学不可或缺的基础。《奶酪与蛆虫》是此类经典之作,金茨堡利用审判档案还原一个16世纪磨坊主对抗教会致死的过程,推论“异端邪说”的产生来自于所阅读的《十日谈》等书籍。其次,微观研究从历史上真实读者的真实阅读行为出发,就可以在史实的基础上探讨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突破材料的禁锢,进行合理的想象,何予明就结合明代通俗书籍的内容、形制与读者的序跋、笔记,通过《蠃虫录》《玉谷新簧》等接受个例推想到行于天下的文化形态。上述成果展示了“眼光向下”在中国古代阅读史中是可以为之的。

6.3 学科多元的发展

西方阅读史本质上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是目录学、文学批评和社会文化史所共同哺育的,而在中国学界一般认为阅读史研究主要有历史学、图书馆学和新闻学三种取径。历史学借助阅读视角考察历史上相关的政治经济情况,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在于书籍的物质和形式,新闻学则关注的是传播与媒介,都有效地拓展了阅读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促进多元学科共同发展。但是受“新批评”观念影响,现有研究都较少讨论文学学科与阅读史,即较少分析“文本”与“读者”的直接关系,认为这是一种过于主观的接受史,不注重历史的考证与数据的准确。但是阅读史与文学有着深厚血缘,阅读史研究的基础理论本就来源于文学批评,强调读者在文本意义生成中的角色,这是与文学史在社会历史语境中探寻文本意义的目标是一致的。

想要重新建立阅读史的文学研究路径,应当从文本资料出发,放置于相应的历史背景之下,抓牢“读者”概念,避免纯粹的文本分析,充分运用读者反应批评、阐释学等理论,将阅读体验与文本分析结合起来,不再限于线性地叙述现象或者精准地统计数据,而是细致地分析具体读者或共同的文化实践如何赋予文本内在的意义,以揭示出文本对受众和社会的影响。这样才可以避免现今大部分论文只经过简单的材料梳理和形成林林总总的流水账,克服掉研究阅读史的通病。如走在前列的如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等一系列优质著作,“把文献理解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探寻这股力量如何發生作用,具有怎样的意义,以及如何形塑了中国文化的传统”[50]。在这种文学视角的启发之下,传统文献学或者说古典文学也必将在阅读史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7 结语

2000年左右,王余光等学者就对构建中国阅读史研究框架作出了初步的设想,确定了阅读传统、阅读时代变迁、阅读象征意义等主要研究主题。此后的2000年至2010年间,是一个理论引进与材料整理的阶段,具有学科开创性质的一系列著作出现,如潘光哲的《追索晚清阅读史的一些想法——“知识仓库”“思想资源”与“概念变迁”》和张仲民的《从书籍史到阅读史——关于晚清书籍史/阅读史研究的若干思考》等激起波澜,标志着阅读史研究在中文学界的正式兴起。与前一个十年相比,在对近十年阅读史研究论文的回顾中,可以发现随着《中国阅读通史》的编写完成,中国阅读史研究的架构与内涵日渐完善,研究对象从个例读者到群体读者,遍及各个阶层身份,研究跨度从先秦至现代,历经各个历史时期,学者已经开始全面思考文化、经济、教育等多因素的影响,弥补了研究领域中的诸多空白。并且中国阅读史研究的参与学科和技术理论在不断扩充,培养了数量庞大、知识丰富的人才,王余光、曾祥芹等老一辈学者著作等身,许高勇、卞冬磊、温庆新等新一代学者也崭露头角,继往开来。本文不揣浅薄,综论诸家,希望能够较为全面地呈现中国阅读史研究的现状,并对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许欢,张一心.1990年代以来中文版阅读史著作出版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2,42(3):29-36,74.

蔡丽萍.近十年来国内阅读研究综述[J].图书馆,2010(4):74-76.

许高勇.中国报刊阅读史研究述评及若干探索[J].新闻春秋,2018(1):29-39.

周英.国内女性阅读研究综述[J].新世纪图书馆,2014(4):23-26.

吕士远,何朝晖.近20年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国书籍史研究述评[J].图书馆论坛,2018,38(6):65-75.

许高勇.从西方到东方:中西阅读史研究述评[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38(1):71-75,88.

高树博.书籍史与形式史[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4(2):110-120.

郭平兴,卢子纯.西方阅读史的理论假设与学科边界研究[J].出版科学,2021,29(1):107-114.

林佩.罗杰·夏蒂埃的法国阅读史研究[J].现代出版,2018(5):65-68.

刘雯.论罗伯特·达恩顿的阅读史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3.

卞冬磊.从报刊史到报刊阅读史:中国新闻史的另一种视角[J].国际新闻界,2015,37(1):157-165.

郭恩强.从文本想象到社会网络:传播研究视域下中国阅读史研究的路径反思[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12):54-58,64.

詹佳如.文本之外:媒介视野的阅读史研究[J].中国传播学评论,2020(0):68-80.

温庆新.阅读史视域下中国古典目录学主体建构理路关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9):236-240.

赵普光.从阅读史到文学史:论书话对域外文化的选择性接受[J].社会科学,2014(1):185-192.

熊静.中国阅读史研究资料述略[J].图书馆,2017(5):58-64.

韦胤宗.阅读史:材料与方法[J].史学理论研究,2018(3):109-117,160.

温庆新.名人日记与古代小说阅读史的研究视角:以《忘山庐日记》所载《红楼梦》读札为中心[J].晋阳学刊,2020(5):127-134.

曾祥芹.世界阅读史上的中国奇观:《论语》古今流传的阅读简史[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7,37(2):6-9.

张献忠,朱候渝.阅读史视角下的《传习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20,40(8):114-125.

朱新屋.《扬州十日记》与辛亥革命:一个书籍史和阅读史的分析[J].近代史学刊,2015(1):45-65,277-278.

温庆新.版本形态与《红楼梦》现代读者的阅读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46-54.

尧育飞.阅读史视域下的寒山诗:以日本古注本《凡读我诗者》的笺释为中心[J].五台山研究,2019(4):27-31.

李金铮.读者与报纸、党政军的联动:《晋察冀日报》的阅读史[J].近代史研究,2018(4):4-25,160.

许高勇,王钟莞.阅读与启蒙:《新青年》在湖南的传播、阅读与社会影响[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0,40(6):90-94.

温庆新.阅读史视域下纂修《四库全书》的历史意义[J].天府新论,2018(3):73-80.

张一弛.御制《盛京赋》与清代政治文化:以《盛京赋》的发布、传播与阅读为中心[J].清史研究,2018(1):37-51.

叶晔.《牡丹亭》集句与汤显祖的唐诗阅读:基于文本文献的阅读史研究[J].文学评论,2019(4):174-183.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刘雨亭.阅读史视角下的周恩来与《共产党宣言》[J].党的文献,2019(3):64-71.

徐嘉弈.明清之际江南地区藏书家的书籍收藏阅读与书籍社交网络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韦胤宗.清代批校本中所反映的士人群体的阅读品味[J].图书馆,2021(4):94-102.

徐雁平.批点本的内部流通与桐城派的发展[J].文学遗产,2012(1):100-112.

程彦霞.晚清民初湘籍士人的日记与私人阅读[J].图书馆,2018(11):91-98.

安娜.明代科举士子时文阅读初探[J].古代文明,2017,11(1):93-104,128.

安娜.明代时文阅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7.

赵克生.时文熟榜头立:明代士子的时文阅读实践[J].史学月刊,2017(11):46-57.

刘晓伟.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工人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书报阅读接受研究[J].新闻界,2021(12):13-22.

杨东,李宇轩.日记所见八路军基层干部的个人阅读史[J].民国档案,2021(3):42-54.

叶晔.女性词的早期阅读及其历史认识的形成[J].文学遗产,2022(1):104-115.

马勤勤.近代中国“女性”與“小说”关系的新陈代谢:基于阅读史为中心的考察[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93-104.

李林容,修伊湄.推动全民阅读:有声阅读的具身认知与意义建构[J].出版发行研究,2021(8):21-27.

张文彦.阅读史视域下我国当代阅读推广组织的起源、现状与发展趋势[J].出版发行研究,2019(6):23-28.

万梦涵,熊静.书香校园建设与阅读史研究[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8,38(3):78-81.

王余光,熊静.纸简替代与阅读转型[J].图书馆,2014(3):47-51.

李承华.观看的维度:明代木版复制时期图文阅读[J].文艺研究,2013(7):157-158.

龚宗杰.符号与声音:明代的文章圈点法和阅读法[J].文艺研究,2021(12):52-64.

鲍盛华.从“神性”到“人性”:明清两代以前的中华阅读史研究纲要[J].图书馆学研究,2011(9):6-9.

罗伯特·达恩顿.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32.

徐雁平.中国古代文献文化史:清代的书籍流转与社会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4.

陈 锴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研究生。 山东济南,250100。

何朝晖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山东济南,250100。

(收稿日期:2022-11-02 编校:谢艳秋,刘 明)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
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化战略研究
近年来群众路线理论研究述评
双钢琴演奏心理调控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
从中国特色到中国学派
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选择的理论研究
小学生性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会计理论研究与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