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及作用研究
2023-11-17张力文 张富博
张力文 张富博
摘 要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有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激活乡村文化振兴活力。论文以宁夏为例,探讨了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作用机制与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且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均对可接受性的正向影响较大。因此,推动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建设,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可以从提高资源包容性、发展综合性角度定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优势特色,从引导服务公平性、投入均衡性角度完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政策机制,从完善内容匹配性、结构互动性角度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影响作用
分类号 G250.7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3.09.003
Research on the Impact and Role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 Accessibility on Rural Residents’ Cultural Acquisition: Taking the Sample of Villagers in Ningxia as an Example
Zhang Liwen, Zhang Fubo
Abstract The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help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ense of rural residents and activate the vitality of rural culture. This paper takes Ningxia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 of the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on rural residents’ sense of cultural ga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essibility, accept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e have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 on rural residents’ sense of cultural gain, and both access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have a greater positive impact on acceptability. Therefore, promoting the accessibility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and enhancing the cultural sense of rural residents can position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resource inclusivit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t can supplement the policy mechanism of rural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uiding service fairness and investment balance, and improve content match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interactivity, we propose three aspects of the social value of rural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Keywords Accessibility of public digital cultural services. Rural residents. Sense of cultural acquisition. Influence and role.
0 引言
黨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1]。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强调,要继续全面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提升公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这表明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导向,以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为奋斗目标。2019年颁布的《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为基层群众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3],这标志着我国乡村公共文化建设逐渐进入数字化、科技化发展阶段。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程的推进与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点的全社会覆盖,但是由于乡村社区内数字化技术引入与乡村文化环境匹配度不高,居民数字化技能欠缺,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在需求侧——乡村居民实际的文化获得感,与内心对文化生活的渴望还有一定距离。在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必须提质增效,提升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基于此,本文将以宁夏基层370个村民的调查数据为例,围绕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与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以期对提升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有所启示。
1 公共數字文化服务可及性和获得感研究
“可及性”概念最早出现在 Andersen R对卫生服务领域的研究中[4]。从目前研究来看,关于乡村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从质性研究的角度,分析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要素、内容、现状[7]等。如戴艳清、胡逸夫以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理论为基础,以我国国家政策文本归纳为线索,研究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并探究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五大要素与16个子要素之间的关系[5];冯献、李瑾、崔凯等从10个数字乡村试点县受众视角出发,从可达性、可接受性、可获得性、可适应性、可利用性五个维度建立了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指标体系[6]。二是从量化研究的角度,分析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的影响要素,诸如乡村居民的个体特征、文化需求、文化偏好、个人数字化水平、家庭文化支出能力等。如完颜邓邓、胡佳豪[7]发现,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个人因素和服务需求对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有显著影响。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获得感研究较为丰富,主要研究维度集中在三个层面。一是对获得感的核心概念、价值阐释进行研究。马振清、刘隆对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间的联系、区别进行了梳理,强调了三者的逻辑关系,即获得感是基础,幸福感是核心,安全感是保障[8];崔友兴对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内涵与价值进行了阐释与论证,认为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主要包括物质获得感、专业获得感、公平获得感、成就获得感和精神获得感[9];孔德永从获得感的可持续性角度,分析了农民获得感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10]。二是对获得感的测度评价、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崔友兴分析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影响方向,从主体习惯、个体资本、时空场域、主体反思的角度构建了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实现模型[11];邢占军等人认为幸福感与获得感之间密不可分,通过对乡村居民幸福感的测量,为评价乡村居民的获得感提供了一种分析思路与测量工具[12];江慧从“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的角度,分析了舞蹈对于乡村居民获得感的影响作用[13];邱伟国、袁威、关文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的微观数据,测度了农民获得感的影响因素,为获得感的测度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式[14]。三是对获得感的获得路径、实现机制进行研究。范召全、张华志、刘勇以四川涉藏地区乡村居民的获得感为研究对象,认为乡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保障要从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区照顾、社会协同、科技支撑五个方面进行构建[15];郑方辉、王佳兴、黄蓝等人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改变政府绩效目标、调整治理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居民的获得感[16];孔德永、韩园园对文化获得感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基本逻辑进行了分析,并从宏观角度对农民获得感的实现路径进行了理论论证[17];辛超丽基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构建了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建设、缩小贫富差距、提高政府基层治理能力的农民获得感四维实现路径[18];孔德永认为,提升新时代农民获得感关键在于充分发挥乡村制度体系供给的系统集成作用[19]。
从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公共文化可及性的研究及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实证文献数量逐渐增多,但是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补充,尤其是将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评价指标的细化分析有待进一步丰富。鉴于此,为更好地把握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作用,文章以宁夏地区370份村民样本为例,以PLS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对于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
2 调研对象及研究变量假设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作者 2022 年 9月至11月通过自身社会关系,利用网络调研的方式面向宁夏回族自治区乡村居民开展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调查。共收回455份问卷,有效问卷 370份,有效率81.31%(表1),根据被调研对象的IP地址得知,调研地区包括银川、中卫、吴忠、固原四个自治区下辖地级市,说明样本具有广泛和良好的代表性。
2.1 调研对象分类
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对具有相似特征或属性的数据进行归类,因此适合用于对一系列数据进行分组整理。群体分类的方式往往根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呈现多样化,由于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情况,而乡村居民对数字化信息的依赖程度、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对数字文化的接收能力等会直接影响村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敏感度,进而影响其对自身文化获得感大小的判断,因此,本文将以乡村居民的家庭与个人电子设备的储备量与使用频率、数字信息的接受概率与传播能力等指标为标准,判断乡村居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敏感度,并以此作为最主要的区分指标,对被调查村民进行分类。村民们的敏感度类型主要分为:敏感、一般、不敏感,基于敏感度的主成分分析,得到结果如表2。
2.2 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选择
本文以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作为因变量,结合已有的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研究。本文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定义为:乡村居民在接受、参与、享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后产生的一种心理与精神层面的收获与愉悦感,主要与接受、参与、享受过程前的期望、过程中的体验及过程后的满足程度等一系列的行为与心理过程密切相关。由于乡村居民的文化获得感本身是一个主观性的评价指标,乡村居民对数字化信息的依赖程度、对电子设备的使用频率、对数字文化的接收能力等都会对个体感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获取文化获得感有所影响[20]。因此,为深入探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本文首先以调研地乡村居民对数字文化的敏感度、家庭与个人电子设备的储备量与使用频率、数字信息的接受概率与传播能力等指标为标准,将被调查乡村居民进行分类,针对不同人群描述、讨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对文化获得感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作为自变量,主要参考国内外关于“可及性”的“4A”评价模型与测量标准,即,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可接近性(Accessibility)、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和可适应性(Adaptability)[21],从调研地乡村公共数字服务的特点与现状出发,以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三个维度来测量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表3)。
可获得性是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体系的基础,主要考察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供给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能力是否与新时代乡村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相适应。可获得性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兜底保障,包括设施获得性、资源获得性、服务获得性三个指标。设施可获得是指除基础设施和文体器材之外的各级线上与线下文化设施的保障与配备;资源可获得性是指乡村居民根据需求寻找资源时,文化资源、信息资源丰富可选程度;服务获得性指的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所提供的人员保障与基本服务是否能满足乡村的地方文化特色、民族文化特色、社会经济环境等。
可接受性是保障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有效实施的关键,并直接关系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可接受性的维度包括人群接受性、方式接受性、内容接受性、空间接受性四个指标。人群接受性衡量公共数字文化是否覆盖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人群及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方式接受性是指乡村居民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方式是多样的,使利用不同信息设备的乡村居民都能便捷有效地获取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内容接受性主要是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针对乡村居民个体的技能差异性、文化差异性、认知差异性等设置不同的服务内容,乡村居民可以按需灵活选择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空间接受性是指乡村居民到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地的难易程度,是要保障在需求个性化与内容普遍性之间矛盾客观存在的条件下,乡村居民都能公平享受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以上四个指标有效体现了乡村居民对于公共数字文化的可接受性,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提升的细节因素。
可适应性是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的保障。可适应性强调的是乡村居民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是否会根据乡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文化机制、社会需求、消费习惯等进行动态调整,以提升两者之间的“契合度”与“适应度”。可适应性的维度包括需求适应性、期望适应性、使用适应性、反馈适应性四个指标。需求适应性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满足乡村居民自身需求可进行调节与适应;期望适应性用于调节乡村居民享受服务后的感知与享受服务前的期望两者间的符合程度;使用适应性指鄉村居民使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过程与自身能力、需求的匹配程度;反馈适应性用于衡量乡村政府、文化部门等解决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问题的速度和途径与乡村居民的期望和需求间的关系。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中的可适应性设置的需求适应性、期望适应性、使用适应性、反馈适应性四个指标,既直接反应了可适应性的主要内涵,又能有助于了解乡村居民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之间相互协调、彼此影响的互动关系,为后续分析问题提供了便利。
2.3 研究假设
从已有研究来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可以在基础设施的完善、平台构建的完备、用户积极性的提升、使用粘性的增强、信息跟踪的智能等方面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科技性与先进性,从而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提高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20-21,23]。可及性的提升又与乡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有直接关联,且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均衡化发展,保障乡村居民的文化享有与获取权益,进而满足乡村居民多样化、层次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增强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模型见图1)。
假设H1: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1a:可获得性对可接受性、可适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2: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接受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2a:可接受性对可获得性、可适应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3: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有显著正向影响。
假设H3a:可适应性对可获得性、可接受性有显著正向影响。
3 调研信度与聚合(收敛)效度验证与分析
为了反映问卷信度与聚合(收敛)效度,通过 Smart PL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潜变量的聚合效度指数和平均提取方差如表4所示。通过表4可以看出,潜变量的综合信度系数都高于0.6,所有潜变量聚合效度指数都高于0.65,平均提取方差也都在0.5以上,说明度量模型具有很好的聚合效度[28]。
除此以外,本研究使用全局拟合优度指数(GOF)来验证模型质量,判断其是否足以解释经验数据。其计算公式如下:
通常来说,适配度范围为0~1,其中0.1表示适配度较低,0.25表示适配度较好,0.36表示适配程度良好。本文中,敏感型村民适配度0.28,一般型村民适配度为0.41,不敏感型村民家庭适配度为0.33,这表示三组模型的适配程度较好。
4 研究模型分析及结论
本研究中应用了Smart PLS 2.0软件进行分析,该软件应用的算法为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Smart PLS最终模型分析结果如图2、图3、图4所示。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清楚看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对大部分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有所差异。
4.1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获得性对村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对于所有样本村民来说,可获得性对于村民文化获得感都有正向的直接影响。且可获得性对可接受性的影响更大,这表明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获得性与可接受性之间具有紧密关系。尤其是对敏感型村民而言,可获得性对于可接受性的影响十分显著,而可接受性又对敏感型村民文化获得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当乡村居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比较敏感时,由于公共数字文化的可获得性对可接受性有较大影响,因此也间接影响了敏感型村民文化获得感。
4.2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接受性对村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对于所有样本村民来说,可接受性相比较于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其对于村民文化获得感的直接影响有限。对于一般型与不敏感型村民来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接受性对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较小,但对于人数较多的敏感型村民而言,公共数字文化的可接受性对于文化获得感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多数一般型与不敏感型村民使用电子信息设备、查收数字文化信息的频率与能力不高,个人生产、生活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需求不多,因此这两类人群对于公共数字文化的公平性与均衡性不会产生迫切需求。对于敏感型村民而言,数字信息、科技设备、文化资源等与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又由于很多敏感型村民对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内容更新、设备迭代等抱有期待与追求,因此,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接受性对他们的文化获得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4.3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适应性对村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分析
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对于敏感型村民与不敏感型村民文化获得感的直接影响要小于对于一般型村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但是对于所有样本村民来说,可适应性对于可获得性与可接受性却有显著正向影响。例如,对于敏感型村民而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对于可获得性的直接影响十分显著,说明对于这类村民来说,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否根据乡村居民的文化环境、文化特征等作出调整与适应对于乡村居民文化资源的获取、服务感知的程度具有重要影响。对于一般型村民而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对于可接受性的直接影响也较为显著,这说明对于这类村民而言,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适当调整与合理规划有助于帮助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公平感的提升。
5 对理论假设验证结果的实践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可接受性相比较于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其对于村民文化获得感的直接影响有限,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对三类村民的文化获得感均有一定的正向影响,且可获得性、可接受性、可适应性三者之间存在影响关系。可适应性对可接受性与可获得性均有正向显著影响,可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否从“水土不服”走向“入乡随俗”是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实现的关键,更是乡村居民感知公共文化服务公平性、均等性,提升文化获得感与体验满足感的基本前提。同时可获得性对可接受性也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体现在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建设能有助于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激活乡村居民的参与动力,鼓励乡村居民的信息共享,进而提升乡村居民文化的获得感与认同感。但是,可接受性对于可获得性、可适应性的影响则不突出,我们认为,出于提升鄉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目的,可以从加强公共数字文化的可获得性与可适应性的角度来加强可接受性对于文化获得感的影响作用,因此对理论假设验证的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得到的结论,本研究认为从提高资源包容性、发展综合性角度定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优势特色,从引导服务公平性、投入均衡性角度完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政策机制,从完善内容匹配性、结构互动性角度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等三个方向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
5.1 以提高资源包容性、发展综合性定位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优势特色。
问卷结果表明,可获得性对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有积极影响。新时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要与时俱进,增强服务资源的包容性与发展综合性是保障其智慧化、智能化、特色化、优势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是从技术上补齐现有公共文化阵地数字发展短板,将现代融媒体技术、VR技术、AI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应用到信息资源、硬件设备、文化宣传上,拓宽供给方式,打破内容壁垒。如湖南省郭镇乡麻布村运用虚拟现实与数字打印技术加强对乡村居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宣传,以新奇的文化体验极大地提升了乡村居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参与度。二是从内容上对乡村居民的文化习惯、心理特征、认知模式等信息进行分析与跟踪,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既要保障文化产品的个性化推送,又要保证符合广大人民需求的文化产品生产与输出,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可及性的多角度、多维度发展,生产真正能满足乡村居民公共文化需求的文化产品。三是从形式上完善乡村公共数字图书馆、公共数字文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城乡融合、村际互助、惠民工程、志愿服务等形式,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辐射范围,提升乡村居民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认知、认可、依赖程度,缩小城乡居民之间对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在知晓程度、使用频率、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助力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与自信感的提升。
5.2 以提高服务公平性、投入均衡性完善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政策。
问卷调查显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接受性对于敏感型村民文化获得感的影响显著。提升公共数字文化的可接受性,要确保乡村居民能在方式、内容、空间上共享共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一方面,要根据地方特色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新时代,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要致力于乡村全面振兴,要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培育乡村居民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起到积极作用,因此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应当生产、传播让人民感受到新时代、新阶段美好生活的文化产品与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动力、民间文化精英的知识传播能力、广大人民群众线上与线下并齐的监督作用,以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与落实。另一方面,要推进特色化、标准化、精细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建设进程。我国很多乡村具有文化环境复杂、科技发展滞后等情况,全面推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及性,针对不符合当下乡村发展现状的服务标准要及时修订与更新,逐渐实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特色化、标准化、精细化建设,以制度优势保障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的提升。
5.3 以提高内容匹配性、结构互动性提升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
本研究表明,如何提供符合乡村居民生活需求、心理期待,适合乡村居民使用与反馈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以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可适应性,直接关乎公共文化可获得性与可接受性的提升与发展,进而影响乡村居民文化获得感与体验感。建设与乡村居民有效互动、协调发展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是当下乡村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政府与文化部门要关注乡村居民真实需求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构建科学合理的需求表达机制、矛盾调节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一是要鼓励乡村居民参与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中去,用线下的文化理念影响线上的文化创作,用线上的信息交流影响线下的审美实践,以线上与线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作热情,激励人民群众的参与动力。二是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如山东省昌乐县通过开展“我爱昌乐、我要吐槽、我有良策”活动来征集民众诉求,精准解决人民群众在接触、享受、感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时产生的问题,从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出发,积极消解发展中的不足,避免政府“一头热”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无效输出。三是引领多方力量介入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用多元视角、多方经验、多维资源鼓励新文化、新血液、新力量赋能乡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拓展乡村居民的需求满足维度,提供新颖化、实用化、全面化的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丰富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2021-06-10)[2022-12-17].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23/content_5620456.htm.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公共数字文化工程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19-04-16)[2022-12-17]. 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39595/40355/xgzc40361/Document/1653910/1653910.htm.
ANDERSEN R. Behavioral Model of Families Use of Health Services[R].Chicago: Center for Health Administration Studies,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8: 125.
戴艷清,胡逸夫.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可及性要素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2,66(16):57-68.
冯献,李瑾,崔凯.移动互联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框架与评价:以10个数字乡村试点县为例[J].图书馆,2022,337(10):84-90.
完颜邓邓,胡佳豪.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给与利用:基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田野调查[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6):54-61.
马振清,刘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深层逻辑联系[J].国家治理,2017,164(44):45-48.
崔友兴.新时代乡村教师获得感的内涵、构成与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2):84-89.
孔德永.新时代农民获得感可持续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0,397(5):70-72.
崔友兴.论乡村教师获得感生成的实践逻辑:基于布迪厄实践逻辑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3):58-63.
邢占军,张干群.社会凝聚与居民幸福感[J].南京社会科学,2019(7):52-60.
江慧.乡村舞蹈对农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影响[J].中国果树,2022,220(2):124.
邱伟国,袁威,关文晋.农村居民民生保障获得感:影响因素、水平测度及其优化[J].财经科学,2019,374(5):81-90.
范召全,张华志,刘勇.乡村振兴战略下四川涉藏地区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实现路径研究:基于城乡社区居民社会支持现状的调查分析[J].民族学刊,2022,13(2):19-26,135.
郑方辉,王佳兴,黄蓝.乡村振兴:政府绩效目标、农民获得感与基层治理模式选择:以G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1,436(10):57-64.
孔德永,韩园园.新时代农民文化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与实现机制[J].学习论坛,2021,436(4):99-105.
辛超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农民获得感的路径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21,376(4):146-152.
孔德永.新时代农民获得感与乡村制度体系供给[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0,22(6):56-65.
冯献,李瑾.数字化促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分析:以北京市650份村民样本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21(5):19-27.
钱兰岚,王建涛.服务“可及性”视角下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2,41(3):41-47.
王前,吴理财.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评价研究:经验借鉴与框架建构[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5,16(3):53-59.
崔娜,梁向明.基于治理视角的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21,302(10):81-86,158.
戴艳清,彭雪梦,完颜邓邓.农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分析:基于湖南省花垣县的调查[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0,29(2):16-25.
周长城,叶闽慎.需求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及决策机制研究[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6) : 41-45.
余敏,完颜邓邓.公共数字文化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2020,306(3):14-20.
吕小康,黄妍.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5(5):46-52.
HAIR JR J F, HULT G T M, RINGLE C. A Primer on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PLS-SEM)[M]. Los Angeles:Sage Publications, 2016:136-139.
张力文 宁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民族学博士后。 宁夏银川,750001。
张富博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工程学院讲师。 宁夏银川,750001。
(收稿日期:2023-06-18 编校:曹晓文,左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