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街头田径赛事发展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

2023-11-17孟欣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19期
关键词:田径赛精英赛田径

孟欣

(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虽然如今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中,我国取得了金牌榜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尽管相对于以往时期,我国竞技体育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在国际体坛中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国就是体育强国,与世界上的体育强国相比,我国竞技体育成绩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如今我国仍然只是体育大国,还算不上体育强国。改革开放40 多年以来,我国各个领域得以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与体育锻炼意识得以不断增强,并对体育运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田径运动是“运动之母”,但是在其中的众多项目中,如今只有马拉松的群众关注度与参与度相对较高,而群众对其他项目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新时代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田径运动的优势与价值,突破田径运动赛事发展瓶颈,中国田协积极响应国际田联所提出的“让田径走向街头”的号召,大力开展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以更好地推进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

1、我国街头田径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015 年,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提倡“让田径走向街头”,旨在使普通大众能够更好地接触、了解与参与田径运动,以提升田径运动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中国田径跳高精英赛于2015 年7 月25 日在北京世贸天阶举办,由此标志着我国田径赛事走入街头、走近人群的开始,之后在同年9 月,中国田径撑杆跳精英赛再次在北京世贸天阶举办。2016 年5 月,中国田径精英赛在北京鸟巢南广场举行。2016 年9 月,中国田径精英赛将名称变更为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旨在积极响应国际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所提倡的“让田径走向街头”的号召,积极宣传田径运动文化、推广普及田径运动,使更多的社会大众能够接触、关注、参与田径运动,以进一步提升田径运动的影响力,以为我国田径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提供更多的活力。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如今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其每年举办赛事的场次也在不断增加,赛事举办城市也变得更多,如今我国北京、西安、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多个城市都已经举办过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总之,我国街头田径赛事正得以不断的发展。但是如今我国街头田径赛事举办时间还不够长,赛事举办经验还不够丰富,在赛事运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地分析,并探索相应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健康、长远与蓬勃发展。

2、我国街头田径赛事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街头田径赛事项目比较单一

一直以来,我国街头田径赛事举办中存在着项目单一的问题,尽管如今赛事项目有所增加,但是仍然以跳高、跳远、撑杆跳等田赛项目为主,而径赛项目则相对较少。例如,2015 年7 月与9月在北京世贸天阶举办的两次田径精英赛中,都只是单一地开展了男子撑杆跳高项目比赛。在2016 年5 月于北京鸟巢南广场举办的田径精英赛中,仍然只是单一地开展了女子撑杆跳高比赛项目,在同一年的9 月8 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广场所开展的田径赛事中,已经增设有铅球项目,同时,在2016 年9 月10 日于英国纽卡斯尔泰恩河畔所开展的田径赛事中,已经包含有跨栏、短跑、中长跑与跳远等多个项目。由此可以看出,如今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项目仍然还比较单一,且主要为田赛项目,而很少开展径赛项目。而街头田径赛事项目单一的问题势必会大大影响大众对田径运动的全面了解,同时也很容易因为项目种类单一而影响了赛事的观赏性,进而影响人们的兴趣度与关注度,导致人们观赏、参与赛事的积极性不够高,这就与“让田径运动走进群众”的理念相悖。如今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开展时间还比较短,这种新颖的田径赛事开展形式对人们还有一定的吸引力,很多人也积极观赏、参与比赛,但是如果长期开展单一的项目比赛,势必会导致人们产生枯燥乏味感,进而大大降低人们观赏与参与比赛的积极性,这非常不利于街头田径赛事的长期与蓬勃发展。

2.2、街头田径赛事举办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街头田径赛事打破了传统的开展形式,将赛事举办场地由体育场馆转变为街头商圈,搬到人群之中,这种新颖奇特的赛事举办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人们的观赏与参与,真正拉近了田径赛事、田径运动员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在比赛过程中,观众能够真正地近距离观赏精彩的比赛过程,能够真正感受到田径项目的独特魅力,观看到运动员的精彩表现,从而能够产生非常好的观赏效果。但是与此同时,街头田径赛事的开展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问题,由于大多数情况下,街头田径赛事的举办场地都比较简易,而且观众与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也非常近,通常能够很容易地进入到比赛场地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些观众由于情绪激动贸然冲进比赛场地中,而相关工作人员没能及时制止,不仅会对整个比赛的顺利开展造成影响,同时也容易对运动员的比赛状态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很容易对观众自身以及运动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街头田径赛事通常是在人流量比较大的场地中开展,在人群高度集中的场地中开展比赛,势必会为整个比赛的安保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如果在赛事过程中人群出现骚动,而现场的安保力量又不够,就很容易造成更加严重的踩踏、拥挤等现象。

2.3、街头田径赛事普及范围还比较小

从2015 年截至目前为止,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成都、泰安等多个城市中举办。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的举办城市主要集中在一些一线城市或者新一线城市,特别是在北京举办赛事的场次相对于其他城市更多,这也反映出当前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普及范围仍然还比较小,通常只是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中举办,而在其他一些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中低等的中小城市中并没有得到有效普及,如此一来,就很容易导致街头田径赛事在我国不同城市中的发展不够均衡的现象,进而导致不同城市与区域间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最终造成不同城市居民整体体育素养差距增大的现象。另外,我国街头田径赛事每年的举办次数也比较少,赛事开展频率不够高,而且每年赛事举办周期与时间都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街头田径赛事的举办缺乏一定的规律性。如此一来,既难以很好地满足社会大众对于街头田径赛事的观赏与参与需求,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增加人们对街头田径赛事的了解与认识。

2.4、群众对街头田径赛事的参与度仍然比较低

如今我国报名参加街头田径赛事的人员主要是一些专业的运动员,而报名参加比赛的普通群众数量则相对较少。这主要是因为大量群众报名参加比赛往往需要做好一系列的赛事前期准备工作,工作任务非常多,工作量比较大,从而大大增加了赛事举办的时间成本。另外,在街头田径赛事发展初期,邀请专业水平高的运动员尤其是一些明星运动员参加街头田径比赛,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明星效应进行赛事宣传,提高赛事的知名度,从而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进而吸引大量的群众参观比赛,之后随着赛事发展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可以鼓励更多的群众亲身参与到比赛中,使人们在比赛中充分感受到田径运动的巨大魅力,进而带动更多的群众参加街头田径比赛,从而达到田径运动走入街头、走入群众的目的。

2.5、街头田径赛事宣传途径比较单一

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首次举办是在2015 年,到如今已经经历了八年多的时间,然而与其他一些街头赛事相比,街头田径赛事在我国社会大众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仍然还比较低。理论上讲,田径赛事走入街头、走进群众,其与社会大众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近,观赛体验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街头田径赛事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反响却不是很大,仍然有很多人不了解街头田径赛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媒体对街头田径赛事的宣传报道比较少,对赛事的曝光度也比较低,导致很多人仍然不了解这一赛事。由此反映出媒体对街头田径赛事缺乏足够的重视。如果有媒体报道赛事举办的相关信息,对于街头田径赛事举办地附近的居民,就能够在相应的时间到达相应的场地现场观看比赛,而对于不在赛事举办地或者不方便出行的观众而言,则可以通过各种媒介途径在线观看比赛。但是如今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举办缺乏各类媒体的直播或者报道,导致很多人都不清楚街头田径赛事的举办地点与时间,也难以通过各种平台在线观看赛事举办过程,从而大大降低了人们观赛的积极性。

总的来讲,由于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举办时间比较短,缺乏足够的赛事举办经验,因此,在赛事举办初期还存在很多缺陷,这就需要对我国街头田径赛事举办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然后再逐步解决,以不断提高赛事发展质量与规模,进而逐步提高赛事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3、我国街头田径赛事发展路径的优化策略

3.1、均衡男女设项,增加群众项目设置

从我国街头田径赛事首次举办到目前为止,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举办始终呈现出男女设项不够均衡的问题。而街头田径赛事的举办应该遵循男女平等、以人为本的思想,吸引更多的女性运动员积极参与到赛事中,这就有必要均衡设置男女比赛项目,以为女运动员参加比赛提供平等的机会,进而提高女性群众参加田径比赛的积极性。

另外,街头田径赛事举办的主要目的在于使田径运动走入街头、走进群众,使更多的群众能够观赏、了解、参与田径运动,进而使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在举办街头田径赛事的过程中,社会群众作为观众与作为参与者,对街头田径赛事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不相同的。街头田径赛事不仅强调通过营造热烈的现场氛围感染社会大众,增加对社会大众的吸引力,而且更强调要通过这种方式吸引更多的群众以竞技者的身份亲自参与到比赛活动中,并使其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田径运动在促进其身心健康方面的重要价值,深切感受到田径运动的巨大魅力。而要想吸引更多的群众亲自参与比赛,还需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精英赛这一模式,积极采用大众比赛这一模式,根据社会群众的年龄、职业、身体情况等设置相应的组别,如设置社会人群组、青年组、老年组、学生组、残障人士组、女子组等,争取使赛事的组别设置能够全面覆盖所有的人群,满足不同群体的赛事参与需求,以提高社会群众参加街头田径赛事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大众选手与专业运动员在田径运动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必然会导致大众比赛的精彩程度与观赏性不如精英赛,从而影响人们对大众比赛的关注度,进而降低其影响力。对于这一情况,可以交替开展大众组与精英组比赛,一方面有利于普通大众与专业运动员进行同场竞技,增加人们对大众比赛的关注度,进而提高大众参与者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兼顾竞技田径与大众田径的共同发展,最终逐步提高社会大众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度。

3.2、增加赛事举办频率,丰富比赛项目

随着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街头田径赛事每年举办的场次相对于初期有所增加,且逐渐趋于稳定,但是总的来看,这些年来,我国所举办的街头田径赛事总量仍然比较少,而且其举办城市主要集中于一些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而在其他很多城市都没有得到开展,赛事举办场地也比较单一。因此,为了进一步发挥街头田径赛事的价值,可以将其逐步推广到其他城市中,尤其是二三线城市,以进一步增加赛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普及力度,同时还应该适当增加每年举办赛事的次数,以为不同层次与水平的运动员、社会大众参加田径运动提供更多的机会。例如,于2019 年7 月在四川成都举办的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街头田径比赛项目单一、时间总量较短的问题,成都站在2019 年7 月7 日与7 月13 日举办了大众组选拔赛,然后在24 日上午、下午与晚上分别举办了大众组决赛、青少年组比赛与精英组比赛,适当地延长了此次比赛的时间,设置了不同组别的比赛,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赛事氛围,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场地利用率。因此,在之后的街头田径赛事举办中,可以在原来赛事项目基础上,适当增设项目内容,尤其是径赛项目,以实现田赛项目与径赛项目的均衡设置,同时还应该适当延长赛事举办时间,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与特点设置更多的赛事组别,以促进街头田径赛事的可持续发展。

3.3、充分整合并利用各方面资源,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保证街头田径赛事的顺利开展,还应该充分整合安保部门、交通部门、宣传部门、旅游部门等多个政府部门的资源,加强这些部门的联动与合作,共同为赛事的安全与顺利开展保驾护航。与此同时,还应该充分整合并利用社会力量推动街头田径赛事的推广与发展,吸引、鼓励社会企业、事业单位为街头田径赛事的发展提供资金、物质等方面的支持,同时对赛事进行大力宣传,一方面能够更有力地推动赛事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另外,针对当前我国街头田径赛事宣传途径不足、知名度不够高的问题,应该根据受众群体的年龄特征、媒介使用偏好、地域限制等方面的情况,采用传统宣传与新媒体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对街头田径赛事进行大力宣传。传统宣传方式主要包括电视转播、新闻报道、报纸、广告投放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主要包括抖音、微信、微博等软件。传统宣传方式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相结合能够很好地弥补彼此的不足,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进而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观赛需求。

4、结语

总之,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街头田径赛事的产生与发展能够为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进而有助于推进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是如今我国街头田径赛事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发展经验不够丰富,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因此有必要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均衡设置男女项目、增设群众比赛项目、增加举办城市与举办频率、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宣传力度等,以进一步促进我国街头田径赛事的健康长远发展。

猜你喜欢

田径赛精英赛田径
我国田径赛事发展趋势与优化创新路径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田径赛事在体育产业中的运营模式探究
第二届“琅琊杯”全国诗书画家精英赛征稿通知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第八届国际(冬季)抢渡黄河精英赛开赛
日本公司为东京残奥会开发田径赛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假肢
钻石的诱惑
如何进行高中田径教学改革
全国脚斗士精英赛在我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