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部编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研究
2023-11-17李静
李 静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一、核心素养与高中文言文概述
“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它给中学的语文教育指出了一个更加清晰的发展道路。更详细地说,“语文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教育影响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后,所应该具备的必备品质与关键能力。它包含了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每个方面的素养都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地转变过去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将目光放得更长远,关注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挖掘出语文教材中能够培育学生的基本素养的部分,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所具有的独特的人文意义,充实学生的心灵,健全学生的人格,使学生尽快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接班人。
2017年高中课程标准提出:“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1]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发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是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核心素养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意义重大,其确立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明确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内容,并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当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的这些文言文不仅是经世致用的实用文章,还是中国文学中的优秀散文作品。文言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文言文的学习对于中学生语文文化素养的熏陶和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正如钱梦龙所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的荒凉景象。”[1]直到如今,文言文的教学情况仍旧不容乐观,依旧有许多教学问题等待解决。
(一)教学现象呆板
文言文教学,曾有人总结出一个八字真言,那就是“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即在教学中,教师将文言文一字一句嚼烂了喂给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教师完全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点的投喂,对于文言文文字之外其他关于文言文的文章体裁,文学样式以及丰富的文化的美的感受,根本无暇关注。“满堂灌”“满堂写”是常见的教学现象,“一言堂”是主要的教学方式,“沉闷呆板,相顾无言”是普遍的课堂氛围。
(二)教学理念陈旧
“言”是指构成文言文内容的最基本的字词句,而“文”是指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文学与文化,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而对于以应试为基础的语文课程来说,要想读懂一篇文言文,就必须要在文字上下足工夫,但要读懂文字,读懂“志”、读懂“道”,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在实际的教学中,逐字解读至少要占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很少有机会让孩子们去感受作者的情感,去感受这篇作文的主题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言”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言”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但“言”不是文言文教学的终点。学习文言文,最终的落脚点是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而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也应该由文言知识这个语言积累与运用层面上升到语言所承载的内容,即文学、文化的欣赏。
(三)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刻板印象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功能和导向作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考命题的关键点与着力点。新高考中对于文言文的考点基本保持稳定,断句、文化常识、翻译、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依然是文言文考察的重点。但在教师教学理念刻板和教学手段陈旧单一的影响下,学生是不能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机智灵活地运用到实际考试之中。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还是按照老师所教,先拆解字词,字字分析,最后将其组合进行翻译。但考试中出现的翻译里的字词常常不是学生记住的常用实词虚词,这时候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望文生义,纰漏百出。而如果涉及到对文章主旨情感等主观题进行分析,学生则更加不知所措,记忆力稍好的学生也许能够回忆起教师对文言文体裁的分类,找到对应的分析方法,进行技巧化和套路化处理。这也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三、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并且在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所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由此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而这四个方面的素养本身就具备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联系。[2]
(一)熟读成诵,锻炼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的文言文教学通常采取读背、默写等方式进行,但这样的方式忽略了文言文阅读的趣味性,忽视了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宋代教育大家朱熹也曾说过:“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因此,文言文的学习以读为始。叶圣陶在《语文教育论集》中曾说,读法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宣读是疏通文意后的一种读法;而吟诵则是一种强调情感与共鸣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读法。[3]因此,教师要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的情况设计诵读环节,如对于学生能够自行或者结合工具书就能够疏通字词障碍的,如《赤壁赋》,诵读就可以采取泛读、点读、齐读,小组竞争读等方式;但是像《离骚》这样字词障碍较大的文言文就可采用“翻译—表演”等方式进行朗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
比如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写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作者由“喜”到“悲”最后豁然开朗的心路历程。如果只是浏览文章,则体会不到文章蕴藏的“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找出能表现作者情绪变化的句子,再让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这些句子;还可以分组对比读,通过比较来体会作者的情绪转变,仔细体会作者的情感,而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情绪转变的原因。诗无达诂,文无达诠。对字词难度小的文言文的理解并不必一定要字字翻译,反复吟读,吟读成诵,也能够心领神会。一篇文言文如此反复诵读,也许还不能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但是只要在早自习或者课堂里专门留出时间来让学生读背每一篇文言文,坚持两年的时间,给学生营造出文言文的语言环境,在这样的语境熏陶下,学生对于古诗文和文言文的理解,对文言文语言经验的建构,甚至考场上的运用,也许比教师只逐字精讲的效果要好。
(二)搭建问题支架,[4]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
孔子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文言文的学习,除了学生要能够熟读课文,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文心雕龙》谓:“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文言文的语言简洁凝练,言简意骇,具有言不尽意的特点,因此在理解文章字词句意思后,还需挖掘文本的深层含义。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文本科学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的设计不易过浅也不易过深,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有启发性的、有意义的、连贯的问题,使得学生能主动地去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其思维的逻辑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其核心素养。
例如,黄梅老师在进行《阿房宫赋》和《六国论》的对比教学设计时,先让学生在两篇文章中分别找出表达秦朝灭亡和六国灭亡的句子,再提取出作者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两位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完全正确吗?他们的论据经得起推敲吗?”教师引入相关背景资料,学生根据文本和史料,进行独立思考,不再一味相信作者的一己之言。在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做到如南宋吕祖谦所说的“观史如身在其中”“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在看到文章关键处时,能停下先思考,有所思之后再继续读,更加能够锻炼思维能力,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读到烛之武劝谏时,先让学生思考假设你是烛之武该怎么去劝谏秦王呢?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有不同的声音发出,在激烈的讨论中互相分享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切磋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思辨能力,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得到锻炼和提升。
(三)认真品味语言,锻炼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
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第8条提出:“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味。”高中语文课本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不管是字句雕琢,还是行文立意,其艺术水平都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层次。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可以从语言的品读和人物形象的对比之中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趣味。
例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来分析佚之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的光辉之处。比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先分析佚之狐,学生初读此,对佚之狐的印象可能会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但是细细品读“师必退”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系国家、沉着冷静、慧眼识才、勇于担当责任的人;而此句也可以看出烛之武的聪明才智,而后在与秦国的周旋中,从烛之武的游说艺术中,更加体现出烛之武的才华出众,而烛之武年轻时没有被赏识,老来才被重用,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他坚定自己的理想,不断磨砺自己,关心国家大事,修养自己,终于能够一鸣惊人,这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壮志也让学生们对烛之武身上所蕴含的人性美体会更加深刻。
(四)还原历史语境,锻炼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在旧有的语言形式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千年的艰辛才得以形成的历史积淀,它闪烁着一个文明古国的光辉和智慧,厚积着一个古老民族的情感和精神,潜存着汉民族生命的根基和热情”,[5]也因此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的载体,它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增进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更好地将优秀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但因为这些文言文距今已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可能会因为历史的隔膜而导致学生对文言文中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没有切实体会,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创设文本情景,还原历史语境,古今观照,挖掘文本的现代意义,让学生真正能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离骚》一文中,教师在教学前先抛出一个问题即“屈原一定要死吗?他可不可以活?”学生在没有阅读文章以前,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会有不同的想法,会从自身角度、现代角度去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在师生共同品读文本之后,学生对屈原的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能够体会到屈原这样一个“殉道者”“孤勇者”的形象以后,学生会站在屈原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进而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中诸如张桂梅、黄文秀这样的爱国人士,对屈原的爱国精神有更加深刻切实的认识,由此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积累、理解和运用能力,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教师应根据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特点,“深耕”教材,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因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更应该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构建健康的语文生态圈,将文化的理解与传承纳入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之中;教师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积累、理解和运用能力;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挖掘文本丰富内涵,落实核心素养,使文言文教学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