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初中古诗词联读教学探究

2023-11-17王晶晶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西藏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互文互文性典故

王晶晶 合肥师范学院文学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第四学段(7—9 年级)提出:学生通过学习欣赏相关的文学作品,并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体悟作品的涵义,并从其中收获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另外,他们还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古代诗词、浅易的文言文,着重培养学生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能力,以提高他们的鉴赏品味能力。[1]并且在附录中推荐背诵诗词曲约40 首,要求学生能够对相关的古诗词做到能诵能写能赏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单篇教学占据主流,这不利于学生古诗词的鉴赏。因此在互文性视角指导下进行联读教学,从背景互文本、引入典故互文本、建构主题的互文、建构单元互文以及引入“评论”互文出发,使学生知人论世、强化学生的理解、增强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和理解欣赏能力。

一、互文性理论的内涵

“互文”或称为“互文见义”,是传统语文中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或修辞手法。它在篇章结构中展示出上下句共同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意义。[2]在文学领域中,存在着“互文性论”,该理论通过与目标文本相关的补充性、参照性和关联性文本的联系,旨在实现不同文本之间的“言文互融”,以发掘文本的价值。这一概念最早由克里斯提娃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通过与其他相关符号的参照来确定其意义;巴赫金从对话理论的角度认为,我们的对话源自他人的文章或充斥着他人的意图;克里斯提娃进一步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并总结道:似乎任何文本都是通过引用相关文本进行拼接和对其它文本的吸收转换而构成。无论采用何种概念界定,这些观点都指向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

二、互文性理论视角下初中古诗词联读教学探究

在互文性理论的指导下,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思路出现了新的变化。跳出了传统的单篇教学和就文解文的教学模式,利用互文性提供的文本系统,在更广阔的互文网络中展开跨文本的对话,以多角度解读文本。这种教学方式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涵,使其更加全面综合。在互文性视角下进行初中古诗词联读教学,则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一是联读背景互文本,二是引入典故互文本,三是建构主题互文,四是建构单元互文,五是引入“评论”互文本。以此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视野和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联读背景互文本,知人论世

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提出了“知人论世”,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3]创作背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某篇文章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环境、历史事件以及个人家庭经历等,这些因素会在文章中略显流露出来。因此,在解析和教学古诗词时,我们不能忽视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等背景信息,只有通过“知人论世”,即充分了解作家的个人经历、价值观念、创作意图以及时代背景等,才能全面理解作者,从而实现对古诗词的多元解读。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既是一位读者,也是一名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关注创作背景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刻内涵。

教师在教学杜甫《望岳》时则可以从背景互文本出发,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完整含义。《望岳》于诗人二十四岁所作,此时的作者刚经历落第,因此开始过上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而《望岳》则是作者漫游途中所作。虽然此时的作者正经历着人生的第一道坎坷,但也正是因为年轻气盛,诗人并未囿于悲观之中,而是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热情期待。并且在提供相关背景文本时,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高中学到的《登高》,这是杜甫晚年所作,心境与青年时期截然不同,这样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了解诗人心境变化,加深学生对《望岳》的理解。

(二)引入典故互文本,强化理解

典故是建立在事物相似性或语境相似性的基础上的,它利用联想、暗示、推理和映射等方式来引导听众或读者的理解,以实现委婉、含蓄和曲折的表达效果。以索绪尔的角度来看,典故中能指和所指间的关系是随意的,也就是说一个能指可对一个或多个所指,而一个所指也可对多个能指。因此,典故常包含两个所指,一是字面意义,二是典故真正表达的意义。故而,在古诗词教学中涉及到使用典故的作品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拓宽对原典故本义的理解,并结合具体诗篇中作者的经历和背景,以此来探索典故所蕴含的典义。回顾中国古诗词的创作过程,使用典故(用典)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技巧,历代文人墨客都花费了许多心思。从《诗经》开始,古诗词中的典故使用现象不断发展延续。统揽初中语文教材选录的古诗词中大部分都使用了典故,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任广陵》和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等,但这其中一些典故的运用是不易被查觉的,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进而才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互文性理论的指导下,引入典故互文本进行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在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简短的诗句不易让人发现作者运用了典故,如果只是解释字面的意思则很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而这首诗共四句,前两句化用屈原的《远游》“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后两句化用阮籍的《咏怀诗》“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它们的原意分别指:绝不肯耽乐幻想把现实的人生弄丢与大彻大悟之语。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的典故文本,从典故的典义出发则体会到有史以来众多的仁人志士不会因感到人生短暂而气馁颓靡,反而更加精神抖擞,使自己有限的一生意义无限,感受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在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中的典故“鸡黍”,原意是指“范张鸡黍”中范张相约三年后拜访,张邵于三年后的这天一早杀鸡准备迎宾,三年后的这天范式如约而至来拜访张邵。作者引用此典故来类比他与好友之间的情谊。诗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其中的“菊花”则借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来说明二人品质高洁。因此即使在教学短诗时,也要引入典故文本,让学生了解典故的本义再联系诗人相关的人生经历来扩充古诗的内容,使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加深刻。

(三)建构主题的互文

“题”作为学习的主题,在联读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可以巧妙地选择拥有相同主题但又呈现出不同情感和风格的古诗词作品,通过对比和对照,引导学生深入剖析诗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在不同背景下创作所展现的独特艺术特点。这种联读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的内涵,同时培养他们对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艺术表达的敏感度和批判思维能力。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四季美景”“爱国情怀”“边塞风貌”等都是藏在每一篇古诗词课文背后主题,但是教师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体例,根据实际的教学进度,自主确定主题,做出创新性的设计。

初中语文教材中以“闲”字为主题的有很多,教师可以将“闲”字作为主题进行联读教学。例如在教学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描绘了乡农们欢庆丰收、热情待客的场景,腊酒虽浑情谊满,菜肴丰盛人好客,这个农闲时刻充满丰收的喜悦。这个“闲”是努力耕作之后的幸福时刻,充实而美好。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进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描绘的是丰收前的场景,稻香蛙声在星与雨的交织下沉静而美好,是农人最喜欢的平和且充满期待的生活。这样可以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农耕之闲和百姓安居之乐。在教学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最让人心痛的句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被贬年限之久,人生没有几个二十三年,这里的“闲”更多的是指报国无门的悲苦。苏轼也有同样的凄楚之作,最典型的就是《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短短二十四个字表达了诗人总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的痛苦,这里的“贬”“闲”是有心无处用的痛苦。教师建构主题互文进行联读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还可以使学生理解“闲”的多种含义。

(四)建构单元的互文

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单元阅读教学的编排方式,将具有相似主题的古诗歌与散文编排在同一单元中,以凸显古诗文之间的互识、互证、互补。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教师选取相关的诗文文本,进行古诗词的联读教学。

统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第21课选录五首古诗,分别为:《望岳》《登幽州台歌》《游山西村》《登飞来峰》和《己亥杂诗(其五)》;同单元的其他课文分别为:《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外国诗二首》;单元写作实践为:选择你喜欢的景或物,写一个不少于200 字的片段。本单元的共同之处在于诗文中的景物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并且都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写景状物,流露出了作者的情思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此单元选取的外国诗歌、古代诗歌、散文和写作实践的共同点在于写景。因此,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可以从单元整体出发,联系本单元开始学过的散文和外国诗歌,并且可以为后续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真正做到读写结合。[4]如《登幽州台歌》是陈子昂登上幽州蓟北楼并以“山河旧,人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悲慨,《望岳》是杜甫通过描绘泰山蓬勃的景象表达自己不怕困难、勇攀高峰的决心,《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借登飞来峰表现自己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信心,《游山西村》则是陆游以游村贯穿全诗抒发自然情趣。同时教师要联读本单元前面的几篇课文,如《紫藤萝瀑布》作者看到紫藤萝花盛开的景象,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和永恒,让学生思考自然景物告诉我们的人生哲理,并且交给学生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为学生单元写作实践打下基础。只有建构单元的互文,才能将整个单元阅读和写作板块进行联读教学,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

(五)引入“评论”互文本

“评论”文本与教学的目标文本之间存在着一种富有互动性的关系。即通过引入评论性的文本或文章,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目标古诗词内容的深入思考和讨论。这种评论性文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还能够帮助他们探索文本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学《水调歌头》时,可以引入与《水调歌头》相关的评论性文本,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如宋代著名理学家胡仔:“中秋词自东坡的《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和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之《水调歌头》,则伫兴之作,格高千古,不能以常调论也。”

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学者、专家关于《水调歌头》的经典解读。在袁行霈的评论中,《水调歌头》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手法,即将诗的表现手法融入到词中,展示了他变革词风的能力。这种变革主要体现在题序和用典故两个方面,并且通过题序和小序的运用,他将词变成了一种因情而作、缘事而发的抒情言志之体。[5]在孙绍振关于《水调歌头》的评论中,整首词的特别之处在于悲欢交织,其中的关键句“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表达了亲人虽然近在眼前却无法团聚之情,而诗人却将其原因归咎于月亮。[6]这里的关键词“圆”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指月是圆的,另一方面则将月圆联想为家人团圆。由于月圆和团圆之间存在双关,诗人的思绪从物的圆转向人的不团圆。这种转变为诗人抱怨月亮奠定了情感基础,同时也展示了情感逻辑和理性逻辑之间的差异,显示了情感的强烈性。

因此联读宋代著名理学家胡仔的评论性话语,我们可知《水调歌头》这首词不是现在才有名的,而是当时就有名,也就是说《水调歌头》是中秋词的第一;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格高千古”可以看出《水调歌头》是篇千古之作,结合二位的评论让同学们感受千古奇作的魅力。同时,通过引入中国当代学者专家袁行霈和孙绍振的赏析评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调歌头》的全诗意境。在展示相关赏析“评论”文章之后,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水调歌头》的赏析评价,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反思批判的能力。通过互文性的联读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加深对《水调歌头》的认识,还能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

结语

运用互文性理论进行部编版初中古诗词教学,可以从背景互文、引入典故互文、构建主题的互文、构建单元互文以及引入“评论”互文等方面展开,拓展学生的认知世界,促进学生多角度理解诗词,提高学生古诗词赏析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互文互文性典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图像志的延伸:互文语境中的叙事性
略论饶宗颐古代“语— 图” 互文关系研究
互文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