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造林更新方法与注意事项研究

2023-11-17

新农民 2023年28期
关键词:树木树种造林

刘 洪

(阿坝州松潘县林业和草原局,四川 阿坝 623300)

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也急剧增长,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对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意义。树木是人们制作日常生活工具、从事经济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原材料,同时树木还是提供能源的原料。然而近代由于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化和污染使得我国森林资源覆盖率不断缩小。作为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不断发展人工造林更新技术方法,且取得了很多成果,如今我国全国范围内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的8.6%提高到了现在的24.02%,全球新增森林面积的50%以上来自我国。为能够持续进行人工造林更新,完善人工造林工作,仍需要加强对人工造林更新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完善,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充分发挥出人工造林更新方法的价值优势,提高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水平。

1 人工造林现状及更新概述

根据我国自然资源部于2023年所发布的《2022年自然资源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林地28352.7万hm2。其中,乔木林地19675.2万hm2,竹林地699.1万hm2,灌木林地5841.3万hm2,其他林地2137.1万hm2。

2022年,造林任务首次实现带位置上报、带图斑下达。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383.0万hm2,其中人工造林面积120.1万hm2,占全年造林面积的31.4%;种草改良面积321.4万hm2,其中人工种草面积120.4万hm2,草原改良面积201.0万hm2。可见我国当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以及人工造林的重视[1]。

随着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提出与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确立,对人工造林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即为人工造林更新。

目前,我国对于森林资源的治理和保护力度不断强化,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原本生态体系当中的不平衡性和反复性也较为突出,人工造林更新的难度较大。当前,我国国内现阶段人工造林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造价成本过高,人工造林区域范围内生物多样性不足,尤其很多地区人工造林过程中对生物多样性恢复并未给予足够重视,直接造成人工造林区域内部生物系统不稳定,很容易受到其他环境或因素的威胁影响,甚至造成部分生物系统消亡。现阶段部分地区人工造林稳定性不足,并未形成相对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过度依赖于现代技术,一旦对人工造林区域保护力度稍弱,或遇到较为恶劣的气候条件,部分人工造林效果就会出现很大波动,导致人工造林质量不佳。另一方面是后期维护力度不足,又未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生态体系,加之大范围林木森林的成形需要经过长时间自然的演变,但由于人为介入和过多干预,导致森林中生物物种发生单方面失衡,而要通过人工进行自然生态体系的模拟则有着很高难度。

一直以来,人工造林更新的重点都放在适地适种上。而且,人工造林更新的重要突破口在于对生态体系完整的认识。人工造林更新主要的原理在于模拟自然生态体系,这需要保证人工造林体系的稳定性,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要保证生态体系完整度[2]。

2 人工造林更新方法

2.1 播种造林

播种造林,顾名思义指的是在选择的造林地位置直接进行树种的播撒,这一方法十分简单,操作对技术要求不高,但相对来讲,对于树种的消耗数量较多,而且也十分容易因环境因素或一些不利条件因素影响,而导致发芽出种率不高。

例如,受杂草威胁,或受到一些鸟类啄食,或因野生动物踩踏干扰,导致树木种子不易发芽,故这种播种造林方法对树种的选择较为严格。所以,在进行播种造林方法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合理选择树种,而且要尽量选择一些本地树种,选取发芽容易且种粒相对较大的种子,从而提高播种造林的出芽率和成活率。

2.2 植苗造林

植苗造林,主要是指在所选择的造林地位置,将事先在温室内培养好的苗木或在苗木基地培育的苗木进行种植、栽植。

植苗造林方法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苗木生长不良的问题,而且苗木前期生长速度相对较快,出芽率与生长率较高。但植苗造林在前期培育苗木过程当中需要投入相对较高的成本。主要关键在技术平衡苗木体内的水分,尤其在苗木栽植过程当中,须全面做好各项苗木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在苗木基地的起苗,以及苗木与造林地的分级、苗木运输,还要做好稼植工作。在实际栽植过程当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操作原则,即为“三埋两踩”[3]。

2.3 分殖造林

人工造林更新方法当中,分殖造林方法主要是指在造林地予以树木营养器官的直接栽植,这一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保持好母本的优良性状,而且在造林成本方面相对较低,但其对于造林地的选择以及立地条件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分殖造林方法可分为多种不同类型,如插干造林、埋干造林、地下茎造林等等,需要根据人工造林实际要求和造林地的资源条件来进行合理选择,大部分地区主要是在春季和秋季两季来进行分殖造林较为适宜[4]。

3 人工造林更新注意事项

当前,我国人工造林更新发展目标较为明确,即保证人工造林更新的“适配适种”,并以此为基础尽可能对整个人工造林体系的建立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资金,同时从多方面对人工造林更新进行合理设计,在人们最大承受范围内为生态系统的建立提供有力的推动作用,从而大幅缩短照顾人工造林的年限。

3.1 仔细考量人工造林地实际环境条件

各地区在进行人工造林前,须全面掌握和依据所选择造林地的实际条件、具体环境情况和相关因素,包括土壤资源条件、温度条件、气候条件、光照条件等等,要采集详细的数据,选择能够与之相匹配的人工造林更新方法。这是因为我国国土跨越热带、亚热带、温带、亚温带和亚寒带气候带,不同地域、不同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意味着当地树木植被类型和生存条件必然存在差异,对所选择人工造林更新方法的应用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开展人工造林更新前,需要进行整地,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保存水分,增加土壤肥力和养分,而且还需提前去除掉土壤中的竞争植物,以利于树木种子发芽和苗木的健康生长[5]。此外,要紧抓人工造林更新突破口,正确选择切入点,将重点放在对人工造林所处区域自然生态体系完整的认知上,最大限度上进行自然生态体系的模拟,做好人工造林布局,尽量保证生物多样性,仔细研究如何打造较为稳定的人工造林体系,并建立更多生态体系中的食物链,使人工造林更新中各生态体系物种之间形成强有力的制约性,提高人工造林稳定性。

3.2 精心选择人工造林树种

人工造林更新,对树种的选择至关重要。要尽量选择当地的树种,同时要保证所选的树种符合当地实际环境条件,如此才能够确保树木出芽率或生长率以及成活率。在进行树种选择过程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同时还要注重对树种之间的合理搭配,尤其对于一些组合式人工造林林地,为了保证森林资源环境植物的多样性,模拟营造完整的生态圈,树种选择要注重搭配,增强树种抗病害能力,避免发生病虫害而导致成活率不高[6]。另外,要选择当地本土树种,以便节省运输成本和前期苗木培育成本,所生长的苗木也更为符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能够大大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此外,当前森林被划分为五大类,国内主要是以用材林为主,因此,人工造林培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森林树木的速生、丰产、优质及稳定。还需加强对树种的遗传改良,加大基因工程与育种技术的研究和更新,借助先进技术方法获取更加优良的品种,增加树木生长量和各项综合抗性。

3.3 科学设计人工造林地树木更新密度

人工造林过程当中,须注意苗木与苗木之间的距离,即植物之间的密度,原因在于植物生长需要足够的空间,尤其树木较为高大,根须密集,生长所需养分要求也不相同,包括土地资源和养分以及水分的摄取,要严格遵循树木生长规律,苗木成熟之后需要定期更新,但尽量不要依赖人工调节,以免对苗木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通常情况下,阳性的树种和一些速生的树种在种植密度方面需要适当增大植株之间的距离,给予足够的生长空间;而对一些云杉或侧柏等阴性树种,则可以适当增大种植密度;对一些树冠较为宽阔的树种,如团花、毛白杨等等,需要种植稀疏一些,以保证树木生长拥有充足的空间和养分。合理进行人工造林密度的控制,能够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最大化[7]。此外,在进行人工造林更新过程中,要注重结合不同树木实际生长条件建立合理的林分结构,其结构直接决定了林分产量,需要通过密度、混交的调整来确保林分具有良好的结构,在单位面积科学分配基础上获得更高的产量和优质的木材。

3.4 精心做好养护与后期管理

人工造林更新过程当中,必须做好各项种植养护工作,同时也要注重后期管理。需要依据造林地的实际环境条件和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造林更新方法,同时还要在适宜的季节开展人工造林,根据当地造林地实际环境条件、气候条件及土壤条件,合理进行树种选择,选择合适的种植方法。要精心种植,不断提高人工造林种植技术水平,在后期管理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定期进行除草、施肥、灌溉和松土,并时刻注意树木是否发生病虫害,在易发病虫害时期,要重点做好林木的补药和清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从而使树木能够得以健康成长[8]。此外,还需重视对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善,借助人为调查和技术测量以及科学规划进行林木生长环境的改造,促进林木生长的同时增加林木各项抗性,这也是后期进行人工造林更新维护的重点工作之一。

4 结语

综上,人工造林是我国保护森林资源环境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以及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不但可以创造出更多有着较高植物多样性的森林资源,同时还可以改善大气环境,防风固沙,强化土地资源活性。如今我国人工造林更新面积正不断扩大,在我国木材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保证提高人工造林中树木成活率,提高生态资源建设质量和效果,在实际开展人工造林更新过程中需做好更新方法的选择,还要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要特别关注更新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把握好各项人工造林更新要点,如此才能够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森林资源。

猜你喜欢

树木树种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树木之最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树木也睡觉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