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023-11-17陈盈盈

新农民 2023年28期
关键词:猪舍病猪养殖户

陈盈盈

(河南省唐河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唐河 473400)

近些年,生猪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治已经成为研究及生产中关注的重点,各地生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升,成为制约牲畜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我国每年因为动物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80亿元,疾病防控是影响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做好综合防治已经成为保证养殖户经济效益的关键,不容忽视。

1 常见的猪呼吸道疾病

1.1 猪流感

猪流感又被称为猪流行性感冒,属于急性、传染性呼吸器官疾病,具有发病突然、症状明显的特征。病猪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咳嗽、呼吸困难与发热等,部分病猪挤卧在一起,难以移动,触摸肌肉僵硬、疼痛,出现膈肌痉挛,呼吸促迫。该病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发的疾病,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快,但基本不会造成病猪死亡。该病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但在冷热交替季节传播速度更快。本病症的潜伏期短,通常在感染数小时后发病,发病早期病猪的体温快速升高,并伴有食欲废绝等。

1.2 猪气喘病

该病又被称为猪支原体肺炎,是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严重影响猪的肺脏功能,部分急性期病猪会出现一系列肺气肿与肺水肿;而亚急性或者慢性猪气喘病的病猪可发现肺部有大量实质性病变。本病症的发生不仅会造成猪呼吸系统功能破坏,也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病理学检查发现,猪气喘病后会导致病原体在呼吸道、肺组织与淋巴系统中大量增殖,病猪与带菌猪成为本病症的主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播与飞沫传播,或者病猪饮水后也会导致传播。

1.3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并且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养猪业无法忽视的疫病之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快速升高,在疾病进展期常伴有腹泻、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晚期病猪的呼吸困难,常维持呆立或者犬坐式。病理解剖结果发现病猪的气管、支气管上存在大量血性碾压与泡沫状黏液;喉头部位可见大量充血性液体,且支气管肺门淋巴结异常肿大。随着病猪患病时间延长,可见整个肺脏系统存在大量纤维素性胸膜炎病变。

2 病因分析

一般认为,造成猪呼吸道病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病原体侵袭呼吸道导致呼吸系统功能遭到破坏。除此之外,饲养管理、环境应激也与病原体感染等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生猪发病。

2.1 病原体感染

病原体感染在猪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常见病原体感染包括:(1)猪肺炎支原体是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感染发病后病猪出现发热、咳嗽以及生长缓慢等,一旦感染猪肺炎支原体后可能与其他细菌、病毒之间继发感染,并造成更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临床上猪肺炎支原体任何品种、任何年龄的猪都易感染。该病症主要经咳嗽、气喘等途径传播病原体,病猪吸入含有病原菌的飞沫后感染,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可通过空气途径传播,隔离难度大,因此,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面积传播。(2)猪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会引起急性、热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发病迅速、进展快,但本病死亡率较低。发病后病猪会出现一系列呼吸系统症状,并可能感染妊娠母猪,造成早产或者产死胎等。临床上,猪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复杂,常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嗜血杆菌混合感染,造成病程延长以及病情加重等。病猪是猪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常发于冬季以及早春等季节。

2.2 环境应激因素的影响

2.2.1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在猪呼吸道疾病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例如,猪场粪尿污染,或者猪场周围发生疫情、猪舍内的有害气体超标都会导致猪呼吸道疾病发生。除此之外,猪舍内缺乏新鲜空气、温度偏高或者外界环境温度突变等都会也会增加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风险。有调查显示,当连续阴雨后突然放晴,或者昼夜温差大于等于5℃都会导致猪处于应激状态,进而感染疾病。

2.2.2 饲养管理造成的感染

在生猪日常饲养过程中,养殖户的不合理养殖行为造成猪群营养不足、营养失衡、饮水量不足、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都会导致猪呼吸道疾病感染问题发生。也有研究发现,在猪养殖阶段饲料的突然变化或者饲料粒度发生明显改变、投喂发霉饲料、长期喂养相同品牌的饲料等都可能会造成猪免疫力下降并感染发病。

2.2.3 不合理管理措施

生猪养殖中养殖户的不合理行为也有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例如,在生猪养殖中未能妥善处置转群或者混养的生猪,或者生猪来源不明确、防暑降温效果差等等也会造成猪呼吸道疾病。

2.3 发病机制分析

原发性病原机制复杂,从作用机制角度来看,猪流感病毒对呼吸道上皮细胞有良好的亲嗜性,一旦感染,则会导致病毒在生猪的淋巴结与扁桃体中大量增殖,而随着病毒数量增多则会直接影响肺脏器官功能。研究显示,在感染猪流感病毒后,肺泡巨噬细胞成为猪流感病毒攻击的靶细胞,受到病毒侵害作用影响会造成巨噬细胞大量破坏,进而影响肺部屏障防护功能,并发展为继发感染。

众所周知,猪呼吸系统疾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预防:①鼻腔,具有过滤空气中尘土颗粒的功能;②支气管纤毛可清除病菌;③利用调节免疫功能清除病毒。猪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主要是气源性细菌感染,因此,支气管纤毛的功能最为重要,但是,本病症的发生会导致支气管纤毛功能破坏,因此,一旦发病则会严重影响康复效果。除此之外,肺炎支原体可大量聚集在纤毛上并避开免疫系统,进而缓解因为机体免疫应答机制噪声的影响,因此,发病后病猪发生突发感染的风险会进一步增加。

3 防控措施

3.1 猪舍环境管理

在猪舍温度管理中,夏季采取保温隔热设计方法,通过室内正常通风保证温度恒定;而针对夏季温度偏高的南方地区,可考虑在猪舍内增设风扇、新风系统保证空气流通,强化散热效果。目前,较为成熟的猪舍降温方法是增设湿帘降温装置,该装置可将内部温度恒定在20~23℃左右,保证生猪舒适度。而针对夜晚或者清晨气温较低的时间,可通过自然通风方法实现降温。根据现有生猪养殖经验,理想的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0℃左右,适当降低猪舍温度有助于提升采食量,而地温较高则可以减少猪的体温散失,并降低腹泻疾病发生率,进而提升猪的免疫保护功能。重视猪舍空气质量与湿度管理是降低疾病发生率的关键,因此为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应保证每天通风换气,例如,当外界气温达到10~25℃的气温季节时,可以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方式来提高空气质量。冬季温度低时,需要利用粪沟风机进行通风。

3.2 推广中兽医防治措施

中草药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为有效预防猪呼吸道疾病发生,养殖户可选择中药制剂提升猪的免疫力。例如,为强化生猪呼吸系统功能,可取海金沙、凤尾草、野菊花、鸭跖草、牛筋草、蒲公英等各25 g,外加金银花15 g,甘草5 g,将中草药添加至10 kg清水中浸泡30 min后再煮沸,煮沸10 min后使药液温度下降至常温,灌服。为有效预防猪流感等呼吸系统疾病,可取30 g的金银花与桔梗,外加50 g鲜芦笋与淡竹叶、豆豉、荆芥各15 g,煮水煎,灌服,连续用药5 d。在猪气喘病预防治疗中,中药组方包括土贝母、杏仁、前胡、知母、百部、苏子、瓜蒌仁各30 g,枳壳与甘草各20 g,麻黄15 g。将上述药物研磨混合后掺加至猪饲料中,3次/d,连续用药3d。猪肺疫病防治阶段,可取10 g的麦冬与白术,联合7 g的丹参、五味子与3个大枣与3片生姜,清水煎煮后,温度恢复室温灌服即可,连续用药5d。

3.3 猪舍消毒

完善养猪场消毒卫生管理对于预防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意义重大,要求养殖户可将卫生消毒管理工作贯穿于生猪养殖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有效预防病原菌传播的效果。例如,养殖户可在每月严格执行科学消毒路径,具体方案为:①每月的1日,使用拜安消毒剂,将消毒液配比成1:1000喷洒彻底消杀猪舍,包括墙体、地板。②每月6日,使用消毒净将其配制成1:400药液做猪舍外墙与环境消毒。③每月11日,用菌毒杀配制成1:500的消毒液,带畜消毒。④每月12~ 15日,做饮水消毒,消毒剂可以选择强力消毒王,用量为10 g/ t。⑤每月16日,做猪舍带畜消毒,消毒剂为惠福星,消毒剂配比剂量为1:1000。⑥每月21日,做猪舍外墙与环境消毒,消毒剂为菌疫杀,药物配比用法为1:600。⑦每月26日,做带畜消毒,消毒液为三九菌毒清,配制方案为1:500。

除了上述日常消毒外,猪场消毒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猪场大门位置布设消毒池,消毒池用碱配制成1:500药液,深度为20 cm,所有工作人员进入猪舍前应踏入消毒池15秒以上,每隔2d更换消毒池1次。(2)在孕期母猪消毒管理中,要求在母猪产前、产后用高锰酸钾配制成1:400消毒液后认真擦拭乳房与阴部。(3)猪场在每个月的6日与21日做一次大扫除,并根据消毒管理需求判断是否需要做隔离消毒。(4)空栏实行清扫、冲洗、消毒3次和空关4步程序、消毒3次的药剂分别用消毒净、拜安、惠福星。

3.4 计划免疫

考虑到猪呼吸道疾病对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常规饲养管理方案的基础上应严格执行计划免疫,可显著强化生猪的抵抗力,降低病原体易感性。

(1)公猪免疫接种方案。每半年开展一次猪瘟疫苗免疫接种;公猪口蹄疫疫苗接种时,每年接种3次,每次接种疫苗间隔时间为4个月。

(2)仔猪免疫方案为:在仔猪3日龄内接种勃林格伪狂犬病滴鼻;在14日龄首次免疫接种蓝耳灭活疫苗;在24日龄接种猪瘟脾淋苗;40日龄第二次免疫接种蓝耳灭活苗;60日龄接种猪瘟疫苗;70日龄接种口蹄疫苗。

(3)母猪免疫接种方案为:在产前70d左右接种口蹄疫疫苗;产前30d接种传染性胃肠炎活疫苗;产前25d接种链球菌疫苗;产后10d接种蓝耳疫苗;产后13d接种细小病毒疫苗;产后25d接种猪瘟疫苗。

3.5 饲养管理

根据生猪的年龄、体重制定饲养管理方案可显著强化猪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可降低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主要措施包括:(1)坚持分群管理与分栏饲养模式。饲养阶段可根据猪的品种、年龄、性别与大小等实施分栏喂养,避免出现生猪喂养时出现长势不均匀以及强欺弱情况。在分群中可遵循以下原则:规模较大的猪场可分为种猪群、育肥猪群、幼猪群等,要求养殖户可以根据猪的行为学特征,在分群时可将猪群混放在一起活动。(2)改善饲喂方法。在生猪喂养时严格执行定时定量、定质、定温饲喂的方法,其中,定时饲养有助于猪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进而促进消化腺正常活动,提升饲料利用率。定质饲喂方法要求养殖户保持每日饲料组成方案与饲料质量相对稳定,若因为任何原因需改变饲料配比方案,需有计划地逐步饲喂。定量饲喂中要求养殖户每天可合理安排饲喂时间,并尽量确保喂料量相同,其中,早晨的饲料饲喂量占比为25%、午餐占比为35%、晚餐占比为40%,避免生猪因为饱饿不均而影响免疫力。(3)重视生猪养殖的“三查”,包括清晨检查生猪的粪便、喂养时检查猪的食欲、日常管理时检查猪的精神与卫生状态等。为更精准地评估生猪的身体状态,需要养殖户随时了解猪的膘体变化情况,根据猪膘情等信息判断饲养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可行,若膘情下降应尽早调整饲料搭配方案。

3.6 科学选用西药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猪呼吸道疾病需实施有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案。例如,猪流行性感冒病猪可采用肌内注射柴胡注射液(大猪10 mL/头,小猪3 mL/头)或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用药量为10 mL/50 kg,或者注射青霉素5 mL/ kg。对于有正常饮食能力的病猪,可考虑在病猪饮水中添加氟苯尼考+克卡巴匹林钙,用药剂量为200 g/10 L,连续用药一周即可。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可考虑肌内注射氟苯尼考,0.2 mg/ kg,或者注射复方新诺明1.0 mg/ kg,2次/d,连续用药3d即可。若病猪伴有体温下降等症状,可肌内注射黄芪多糖15 mL/次或者注射林可霉素20 mL/次。

猪气喘病治疗中可肌内注射硫酸卡那霉素,用药剂量为2.5万单位/ kg,或者注射泰乐菌素,5 mL/ kg,1次/d,上述药物连续用药3 d即可。

4 结语

目前,临床上猪呼吸道疾病的疾病类型多样,而在疾病病因分析中,相关养殖户要深入了解病原体感染、环境应激因素的影响后,形成科学、完整的疾病防范对策,坚持通过科学饲养管理、重视生猪免疫程序建设、强化中医防治等一系列科学管理手段,争取有效降低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保证猪群健康,进而更好地维护养殖户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猪舍病猪养殖户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