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泗水地瓜”栽培技术

2023-11-17孙建瑞刘德喜

新农民 2023年28期
关键词:泗水县泗水品种

曹 青,孙建瑞,刘德喜

(山东省泗水县中册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泗水 273213)

目前,泗水县把打造“一县一业”地瓜产业放在工作首位。为打造远近闻名,种植品种齐全的“泗水地瓜”种植基地,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泗水地瓜”附加产品加工地区,使“泗水地瓜”成为泗水的一张特色农业种植名片,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县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泗水地瓜”产业发展,为“泗水地瓜”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资金支持。

1 自然条件

泗水县位于泰沂山脉余脉低山丘陵地区,东西流向的泗河贯穿泗水县全境,属淮河水系,其干支流32条,总长412.4 km,众多河流交汇形成10000多km2的流域面积,孕育出肥沃的土地。县内土壤类型多为棕色土壤和褐色土壤,结构好、土层深,耕作层一般在40 cm以上,耕作层内有机质含量1.2%以上,土壤pH测定在7.0左右,富含磷、钾、硒微量元素;深厚的土壤具备良好的保肥保水性能,适宜地瓜的栽培。良好的气候可平均每年利用水资源为1.5亿m3,春秋降水量偏少时,遍布全县山区丘陵的上百个中小型水库为低洼的平原地块自流灌溉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丘陵地块由政府筹资打深水井,并架电修渠,保证了种植地块的灌溉用水。

泗水县全域一年四季分明,丘陵与平原地块相叠,层次分布,较易隔离。该县春季光照充足,光照充足,适宜育苗栽培,夏季炎热多雨,适宜地瓜快速生长;秋季天高气爽,干旱多风,适宜地瓜的收获储存。其年平均气温13℃,平均年相对湿度60%,年平均降水量为700余mm,特别适宜“泗水地瓜”的生长;无霜期240 d,年日照时数2560 h,适宜地瓜栽植生长。

2 泗水地瓜栽培发展情况

泗水人民种植栽培地瓜历史悠久。《泗水县地方志丛书之八》记载,清乾隆年间泗水境内就有大面积地瓜栽植,并且有春地瓜、夏地瓜之分,春地瓜占七成,在泗水境内南北两山区丘陵栽之甚多。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09年4月15日,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泗水地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泗水地瓜”逐步被全国人民所熟知。2011年8月,泗水县动工兴建甘薯高科技产业园,“泗水地瓜”进入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17年底,泗水县建成了1.33万hm2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优质地瓜12.5万t。“泗水地瓜”走向了全国。

泗水地瓜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7°05′~117°25′、北纬35°28′~35°48′,主要包括泗水县辖区内的泗河街道、杨柳镇、济河街道、泗张镇、金庄镇、圣水峪乡、星村镇、泉林镇、苗馆镇、中册镇、大黄沟乡、高峪乡、柘沟镇13个乡镇(街道)。

3 种植地块的选择

种植地块应选择有良好植被、空气清新的地区。泗水县境内南北为山区,中部为平原,泗河流经东西,水源充足、水利设施配套,外界有隔离条件。种植宜选砂质土壤且养分适宜、历年较少发生病虫害的地块,并根据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当品种。

4 技术路线

要使“泗水地瓜”高产高效,满足“泗水地瓜”高产基础条件如下:(1)种植地块要有3年以上轮作种植历史且种植土地要规模连片,便于集约化管理。(2)种植“泗水地瓜”区域地块要有良好的灌溉条件,在主要生产环节中落实好配套措施,做好节药、节水、节肥、节地等环节的衔接,节约种植成本。(3)种植过程尽可能精细化科学化操作,推广现代农业机械集约化生产,运用新技术、新设施田间作业及技术,实现增效栽培、节本增产目标。脱毒育种种薯--增施有机肥料--深耕土地--起垄植株--铺滴灌带等配套施肥灌溉--覆盖黑色地膜--沾药插栽--化控灭虫除草--机械收获储存。

4.1 品种介绍

(1)济薯25 由山东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该品种萌芽性较好,绿色叶脉,脉基紫色,绿色茎蔓,叶片呈心形。蔓长约200 cm,6~7个分支;结薯整齐、集中,地瓜为纺锤形状,深红色地瓜皮,淡黄色地瓜瓤,加工晾干后地瓜干白而平整,耐储存,大中薯率88%,干物率36%,淀粉率31%,黏度大,淀粉含量高,属淀粉型地瓜。该品种高抗根腐病,抗颈线虫病,抗黑斑病,但易感染病毒病。正常情况下可产鲜地瓜2200 kg/667 m2,地瓜干晾干后约770 kg/667 m2。

栽培济薯25,为减少根部病虫害,应选用脱毒种地瓜育苗,栽苗使用高剪苗,种植密度为3000株/667 m2较为适宜,种植管理简单,适宜较为干旱的丘陵地区种植。

(2)商薯19 由河南商丘农林科学院育成。该品种用豫薯7号作为父本,用SL--01作为母本,筛选国内外60余个地瓜良种基因杂交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心脏形叶片,全绿色叶脉,茎蔓粗壮,分支长短中等,地下地瓜结块抱团,较易收刨,干物率30%,淀粉率22%,加工成淀粉后白度较高,储存时间较长。该品种高抗根腐病,抗颈线虫病。正常情况下可产鲜地瓜2100 kg/667 m2,地瓜干晾干后约650 kg/667 m2。生产淀粉、食用与加工薯泥原料最适宜种植该品种。

(3)渝薯27 由西南大学重庆甘薯技术研究中心育成。每年5月中旬到6月上旬起垄栽插,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667 m2较为适宜,该品种绿叶边缘褐色,顶叶尖呈心形带齿,茎基部分枝数5~7个,地瓜块呈纺锤形,皮红肉黄,单株结块4~5个,地下地瓜结块抱团集中,较易收刨。大中薯率70%,干物率38%,淀粉率27%。地瓜抗黑斑病高甘薯瘟病,对病毒病也有较高抵抗力。正常情况下可产鲜地瓜2200 kg/667 m2,地瓜干晾干后约850 kg/667 m2。该品种是生产淀粉的首选良种,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4)济薯26号 属鲜食性地瓜。于2014年国家鉴定通过,由山东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科研团队育成。该品种结薯整齐、集中,单株地瓜结薯4~5个,皮红瓤黄,地瓜为纺锤形状,抗颈线虫病,抗根腐病,中感黑斑病,易感染病毒病。平均单产地瓜3000 kg/667 m2以上,商品率达95%,具有产量高、抗病强、耐储存的特点,即食性风味极佳。

济薯26号在山区丘陵及平原薄地都适宜种植,应选用脱毒种地瓜育苗,栽苗使用高剪苗,减少根部病虫危害,平茬栽植。种植密度为3500株/667 m2较为适宜。为预防黑斑病,一般不推广重茬栽植,确需重茬栽植时,用400 mL/g菌丹兑水浇穴。

(5)济紫薯1号 属花青素型地瓜。2012年山东省审定通过,由山东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科研团队育成。该品种可分为春薯和夏薯,春薯可栽植3000~3300棵/667 m2,产1500~2000 kg/667 m2,夏薯可栽植3500~4000棵/667 m2,产1000~2000 kg/667 m2。济紫薯1号花青素含量较高且含有淀粉干物质含量;标准化种植效益高。花青素平均含量76 mg/100 g,比其他品种高5倍以上,是提取花青素的首选产品原料。干物质含量35%左右,淀粉含量25%左右,是制作紫薯全粉和特色糕点的优质原料。在生长期全程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方面,通过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物理防虫可充分提高亩产潜力。具有较高的种植效益。

4.2 做好田间管理

(1)高产栽培“泗水地瓜”及育苗方式,“泗水地瓜”种植离不开肥沃的土地。严格按照种植“泗水地瓜”土地氮磷钾等物质含量要求,测定气候光照条件有特殊的要求,种植前测定种植地块土壤成分,有条件土地进行冬季深耕,深耕后尽量长时间冷冻晾晒,提高田地土壤的透气性,土壤疏松利于“泗水地瓜”发芽生长。

根据地类选择合适的良种。品种较好的“泗水地瓜”能带来产后较高的产量和较好的质量品质。因此品种选择是高产的基础。宜选用高产,外形品相较好,抗病能力较强的脱毒早熟“泗水地瓜”品种,或根据土壤成分含量的化验结果,对照不同品种“泗水地瓜”的栽培习性和营养需求,选择好适宜本地生长的“泗水地瓜”品种。选择的地瓜种要薯形规整,色相端正、表皮光滑、肉眼观察出芽毛孔较多,200克左右无病癍薯种做种。

(2)大棚育苗基地采取大棚、小拱棚及地膜3层覆盖透光塑料增温的育苗方式,3月上旬(大棚内地温达到15℃)开始育苗,4月中、下旬第1茬苗长成开始栽植,5月份第2茬苗长成开始栽植。6月中下旬夏茬栽植用大田蔓头苗栽植。

5 耕地施肥

种植“泗水地瓜”前,可在春节前深耕1次,增施有机肥 耕翻25 cm,冬季严寒的气温能冻死土壤大部分害虫,同时纳贮雪水保墒;春季来临,撒施1 t/667 m2腐熟优质圈肥,均匀撒施后耙旋2遍;待疏松土壤后起垄施生物菌肥50 kg左右。夏季“泗水地瓜”栽前整地,清理干净前茬残秧,将秸秆、根茬用灭茬机粉碎,均匀撒开,用作底肥施底肥,深耕30 cm以上,将表层碎秸秆翻入下层,然后再旋耕起垄。为保障鲜食薯型美观,商品性好,必须要求土壤疏松,足量有机质。

6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控应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措施。以农业生态防治、物理灯网防治为主,生物食物链防治、化学药物防治为辅的原则,防治虫病害主要有:蚜虫、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地老虎等疫病。在此过程中应杜绝药物残留。这些疫病一般在生长中后期和夏秋阴天雨水较多时常发,种植过程中多采用瑞青霉或波尔多溶剂喷洒防治。地面害虫如蚜虫、土蚕、瓢虫多采用人工扑杀和物理引诱捕杀等措施进行防治。现采用的物理防治包括杀虫灯诱杀和黄板诱杀。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及食物链特性。利用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等天敌防治蚜虫。化学防治主要用来防治、螨虫、地老虎、蚜虫、晚疫病等害虫,用3500倍溶液60%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用来预防病害,也可用500倍溶液1%苦参碱水剂喷雾法防治螨虫类害虫,但在用药过程中要配比谨慎,严格用药剂量,不能随意增加剂量以免产生药物残留,影响“泗水地瓜”品质。

茎线虫防治:一是药剂穴施法,使用0.5%阿维菌素颗粒3 kg或淡紫拟青霉枯草芽孢杆菌或10%福气多颗粒剂1 kg等拌细土10 kg左右;二是采取苗茎蘸药泥浆法,选用1 kg少量水稀释30%三唑磷微胶囊悬浮剂后掺入黏土泥浆6 kg,浸沾苗根基部。金针虫、蛴螬、根腐病防治用30%吡醚·咯·噻虫胺悬浮种衣剂(苗博士)60 mL/667 m2兑水 1.5~2 kg,浸蘸苗根基部10 cm。淀粉型品种栽培密度为2800~3000株/667 m2,采用直插或斜插,少结薯结大薯,为保障稳产需要铺滴灌带盖膜。

7 田间管理

在“泗水地瓜”种植生长过程中,为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防止土地表面板结,应及时中耕松土,让土层松软透气,促进块茎快速膨大,保证茎叶生长健壮。增厚垄沟土层,避免因地瓜块逐渐长大而有外露现象,影响“泗水地瓜”品质。

耕地前施足腐熟的农家肥,深耕、耙细耙匀,找平起垄,垄宽40 cm左右,垄高30 cm。“泗水地瓜”生长期内长成地下块茎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资和肥料。钾的需求量最大,应及时补充。其次是氮、磷等肥料。因此底肥非常重要,腐熟发酵的畜禽粪便等有机肥为底肥首选。

水肥一体化技术就是在“泗水地瓜”种植地块通过可控管道的压力系统形成灌滴,直接将肥水灌溉到“泗水地瓜”生长周边的土壤中,肥水主要是将可溶性的肥料按照“泗水地瓜”生长所需的养分混合经计算配方调制成液体肥料。水肥一体化技术可有效节约人工成本,利于改良土壤环境,减少病害虫发生的概率。夏季干旱浇水时禁止大水漫灌,下大雨后田内及时排水。

化学除草法是在“泗水地瓜”长苗初期对垄沟露地部分适时喷施除草剂,一般使用异丙甲草胺乳油150 mL,兑水 100 kg。在“泗水地瓜”生长中后期去除禾本科杂草,全田喷施兑水 30~45 kg/667 m2使用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40~60 mL/667 m2溶液。在生长前期,选择使用20%草铵膦按比例稀释后定向喷施,可有效防治垄沟阔叶杂草。

8 适时收获

在寒露前后收获,随收获随交售随加工。收获时个体瓜块重量200 g以上,色泽鲜亮,自然杂质小于5%,无病斑霉等。“泗水地瓜”对收获期限不敏感,种植户可根据市场行情等因素灵活采收。鲜食型“泗水地瓜”的生长期120d左右,单个瓜块达 200 g以上即可收获;根据泗水县的气候状况,“泗水地瓜”一般在10 月中旬收获完毕。用于储存留种的“泗水地瓜”,为保证质量,尽量9月底前完成。为防碰伤地瓜皮,收获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轻装、轻运、轻卸,防止人为磕碰。为确保种植效益,必须采用精选、分级,分类储存!泗水地瓜种植地溯源编号以乡镇为单位,用其邮政编码代为种植地块编号。分类种植地全程记录种植过程,包括浇水、施肥、施药等生产过程,以备日后备案查询。

猜你喜欢

泗水县泗水品种
泗水县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检查
泗水变迁与春秋晚期、战国时期泗水流域内外的大国趋势——兼论泗上十二诸侯之宋、薛、邳的灭亡
泗水流经这片土地
印尼·泗水
印尼·泗水
品种选育彩版
扎实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严肃性权威性
泗水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山东泗水县西瓜产地适宜性分析与发展建议
种什么品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