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新泰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3-11-17周楠楠赵大庆杜以梅

新农民 2023年28期
关键词:新泰市中药材丹参

周楠楠,赵大庆,杜以梅,魏 伟

(新泰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山东 新泰 271200)

新时期,随着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们对中药材及相关产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药材产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山东省新泰市在中药材种植、销售和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基础与优势,特别是近几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新泰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快,但同时也存在加工能力薄弱、种植标准化程度低、品牌意识薄弱和人才匮乏等问题,不利于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自2020年,笔者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考察等方式,对新泰市各乡镇街道中药材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发展建议,以期为新泰市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支持。

1 新泰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

1.1 发展历史与现状

新泰市地处鲁中山区,泰沂山脉中段,位于北纬35°37′~36°07′、东经117°16′~118°,丘陵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3,光照充足、温度适宜,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合中药材生长,有利于发展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作为我国独特的药用资源,潜力巨大[2],在新泰市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20世纪80年代,新泰市中药材以野生采集和零散种植为主,90年代有了小面积、小规模的栽培种植,自2000年之后,中药材协会成立,有了较大面积、较大规模的种植和经营,至2003年,初步形成生产、管理、销售于一体的运作模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目前,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开发项目和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项目,成为新泰市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中药材产业覆盖到全市20个乡镇街道的150多个村,涉及农户3万余户。因此,新泰市发展中药材生产前景广阔,可持续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新泰市中药材种植面积6986.67 hm2,总产鲜药材9万t、干药材约1.6万t,育苗10亿株,总产值约30亿元。

1.2 品种及分布

新泰市中药材分为野生品种和种植品种,野生品种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150余种,如枸杞、车前子、蒲公英、何首乌、柴胡、酸枣、龙胆草、石刁柏、远志、葛根、苦地丁、柴胡、龙舌兰、菊花等,主要分布在深山老林、丘陵山区的地头堰边及荒山隙地,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亟待开发和利用。种植品种分为大田种植和林下种植,大田种植品种主要有山楂、丹参、金银花、百合、徐长卿、菊花等,林下种植品种主要有金银花、黄芩、柴胡、苍术、蒲公英、桔梗、艾草等,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乡镇,适宜土质为砂土或砂质壤土,栽培环境优良,适宜按中药材GAP标准发展中药材生产。

1.3 经济效益

近两年受疫情影响,中药材需求量增加,价格上涨幅度大,种植效益比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高1000~3000元/667 m2,一般每667 m2产值是粮食作物的2~3倍,最多每667 m2产值是粮食作物的5~6倍。据调查,种植中药材一般年产值3000~6000元/667 m2,纯效益2000~4000元/667 m2,市场看好年份效益更高。

1.3.1 山楂

全市种植面积2133.33 hm2,总产鲜山楂2.1万t,盛果期产量2000~3000 kg/667 m2,价格8~12元/ kg,年产值可达2.5亿元,刘杜镇是新泰市“甜红子”山楂主产区,各类储存、销售业户已达到50多家。辐射周边乡镇,如岳家庄乡、东都镇、石莱镇等乡镇都有栽植,“甜红子”山楂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保护认定,是新泰市道地药材。刘杜镇山东正泽食品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新上两条山楂深加工生产线,采用现代化自动机械设备,生产山楂系列果脯产品,建立无公害山楂制品生产基地。该公司依托山东龙玉泉药用辅料有限公司建设将水坊酒业项目,新上两条生产线生产山楂果酒、山楂醋饮、山楂白兰地等产品,延伸拉长山楂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影响力。

1.3.2 丹参

全市面积1638.2 hm2,总产鲜药材约2.1万t,干药材6386 t,总产值约3.15亿元。一年生平均产鲜药材800 kg/667 m2,干药材500 kg/667 m2,干药材价格16元/kg,纯收益3000元/667 m2。新泰市的丹参所产丹参酮含量是其他地方含量的4倍多,因此价格也比其他地区偏高。龙廷丹参是新泰市千亩以上特色农产品片区之一,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辐射蒙阴、沂源、莱芜、新泰四个县市区种植丹参特色产业,是区域性集散地。丹参种植户5000多户,种植面积600余hm2,年产丹参约5000 t,形成了“种、购、销、加”一体化的丹参产业发展格局。在丹参仓储基础上,当地还延长产业链,如丹参分拣、分段、烘干、切片等初加工,每千克能增加利润0.4~1元,既提高了企业的收入,又增加劳动就业200余人。

1.3.3 金银花

该品种近几年发展迅速,全市种植面积646.67 hm2,总产鲜药材8000 t,干药材1745 t,总产值2.9亿元。石莱镇、放城镇、岳家庄乡、新汶街道等乡镇街道是主产区,主栽品种为四季花和北花1号,主要用途是提取氯氨基酸和制作复合金银花茶。四季花产鲜花600~1000 kg/667 m2,产干花120~210 kg/667 m2,北花1号产鲜药材375~500 kg/667 m2,干花75 kg/667 m2,干花价格45元/ kg,纯收益约5000 元/667 m2。据调查,四季花由于花期短、采摘耗费人工大、鲜花损耗多,而北花1号花期长、采摘用工量少,种植户现在已逐步用北花1号更替四季花种植。位于新泰市新汶街道东良社区北部的山东巨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1年8月流转土地20 hm2,投资300万元,栽种金银花30万株,2014年,投资200万元在种植区以南新建750平的加工车间,新购进大型烘烤设备2套,建成封闭式制茶车间,购置炒茶机,现已成功将金银花加工制成了金银花红茶,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广阔。

1.3.4 百合

百合既是食材,又是药材,还具有观赏价值。羊流镇惠美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共种植百合866.67 hm2,总产鲜百合3000 t。投入250~350 kg/667 m2种球或子球150~200 kg/667 m2,产鲜百合750~1000 kg/667 m2,鲜百合销售价格56元/kg,干百合200元/kg,产4万~6万元/667 m2,产值5亿元,另外,该公司年生产组培百合苗10亿株,产值10亿元。

1.3.5 徐长卿

全市种植面积615.47 hm2,总产鲜药材6000 t,产值2亿元。产鲜药材500~700 kg/667 m2,价格7.5~11.5元/ kg,纯利约5000元/667 m2。该药材种植源于20世纪80年代汶南镇,以后在镇周边逐渐发展,由于该药材不能重茬种植,农民现在多在外租地种植。该品种主含丹皮酚、异丹皮酚、β-谷甾醇、徐长卿苷和少量生物碱,具有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的功效。

1.3.6 菊花

全市种植面积488.67 hm2,总产鲜量3000 t,干品600 t,产值0.07亿元。产鲜药材1000多kg/667 m2,收益在8000~10000元左右。种植以山东泰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青莲菊业有限公司为主,发展饮用菊花茶。山东泰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良心谷”有机生态示范园2013年成功引进江西贡菊,并培育优选出适应当地环境和气候的优质品种,命名为“泰皇菊”,2019年获评生态原产地产品,同时拓展产业链条,建设良心谷有机中草药种植基地,种植丹参、黄芩、连翘等40余种有机中草药,2021年良心谷种植、加工的有机金丝皇菊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

1.3.7 其他品种

包括白芍、桔梗、黄芩、柴胡、蒲公英、远志等,每种栽培面积较少,综合栽培面积1133.33 hm2,总产鲜药材1.5万t,干药材0.3万t,总产值约3亿元。

1.4 销售情况

新泰市中药材主要销往平邑柳峪镇、郑城药材市场、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除公司和农户存留一定数量外,均全部售出,基本没有积压滞销现象。但是销售价格受人为炒作、种植条件、品种差异、市场供求矛盾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野生品种比人工种植品种价格高很多,多年生药材价格比一年生药材高。受疫情影响及人们对中药材的发展认识,近两年价格大幅提升,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2 存在问题

2.1 重茬问题

部分中药材种植普遍面临种植地块不能重茬的情况,导致难以形成集中连片种植基地,特别是种植效益较高的丹参、徐长卿,由于对土地要求较高,4、5年内不能重茬种植,很多种植大户都外出承包土地进行种植,造成用工、管理成本的增加。

2.2 加工能力薄弱

药材采后加工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3]。目前,新泰市中药材以原药材外销为主,中药材加工还都是小作坊、家庭式地进行初步筛选和切片初加工,尚未形成产品精深加工,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致使产品质量差,价格低,经济效益不高,造成中药材生产被动,经不起市场冲击。

2.3 栽培管理技术标准化程度低

新泰市中药材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有些种植户对所引种品种经营方式落后,现代化程度低,栽培技术尚不熟练,技术规程不规范,产品生产缺乏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产品生产的可塑性差,致使所种植中药材产量低,质量差,很难打入市场,这是中药材生产中存在的很大的隐患,关系着中药材生产的存续。

2.4 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意识薄弱

通过调研,多数药材种植户分散经营,缺乏技术指导,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品牌意识淡薄。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数量少,市场竞争力不足,对产业的带动能力不足。

2.5 平台建设落后

新泰市目前还未建立统一的中药材服务平台,存在种植、加工、销售混乱的局面,在信息服务、技术培训、产品供销等方面存在短板,服务能力不足,不利于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2.6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新泰市从事中药材种植的高学历专业人才少,大多是普通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一些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不足,对市场行情的把握能力不强,容易盲目跟风。

2.7 缺少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

目前,新泰市尚未出台符合新泰市具体实际的、有针对性的中药材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中药材有固定的生长周期且前期投入较大,有的品种种植要达到五年以上才有收益,有的一亩地一年投入需要两三万元的成本,没有政策扶持,企业和种植户在成本投入、资金周转、用工保障、市场行情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经营风险。

3 发展建议

建议以全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加强中药材品种引进、示范及推广,加大中药材深加工及成品制剂的研发,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条,实现农林业增效,农民增收。

3.1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为了彻底解决盲目引种、扩种现象,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迫在眉睫,建议在有条件的乡镇、村成立中药材协会或合作社,科学合理选择中药材品种,把握好信息导向,找好合作开发单位,控制种植面积,确保产品销售,保证种植户经济效益。

3.2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到省、市内外中药材种植基地学习交流,吸取经验和学习先进技术;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农科院、山东林科院等科研院校的合作,邀请专业团队来新泰市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训班、田间示范、线上指导等多种形式对中药材产销合作社、种植大户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其精细管理水平,提升提高药农实用技术水平。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广播等媒介加大对中药材科技成果的宣传,让群众了解中药材新品种、新技术,既防止盲目发展,又防止脱离实际“跟风撵价”。

3.3 开展标准化种植

建议根据中药材的相关特点以及市场需求来确定重点种植作物种类和种植方法,并根据中药材的生物特性,适当做出调整,从而为当地的中药材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供给,一方面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特色,避免外部环境对中药材种植质量产生影响[4]。在羊流镇、龙廷镇、刘杜镇等乡镇大力开展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实施GAP生产管理标准,树立标准化、可控化、绿色、无污染的中药材质量观念,确保“绿色”安全生产。指导企业或合作社树立和打造属于自己的中药材商标和品牌,开展中药材生产基地认证,为下一步进入主流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加大深加工力度

通过相关项目实施,深化与国药集团、哈药集团、沈阳云昇制药等国内知名医药集团的合作,实行“公司+农户”运作模式,依托医药集团公司的高效管理机制和品牌影响力,推进新泰市中药产业基地规模化、标准化提升;引导新泰市优势产业企业与医药集团强强联合,促使产品由饮片制剂向中成药、特效药精深加工发展,形成中药材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中药材产品附加值。

猜你喜欢

新泰市中药材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等差数列的一个结论及其推广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山东省新泰市金斗中学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新泰市设施农业气候资源特征变化分析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DNA提取4种中药材方法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