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三求:诗性、真性和语言性(创作谈)
2023-11-16沙克
沙克
我所理解的诗性,是生命和事物间的深度交感及具体性状。诗性是诗之所以为诗的本质和一般的界定。诗性的本质界定,是指它内在于事物、外化为形态的感知属性。可以解释为,没有诗性的文本不能成为诗,诗性比深刻的文学性更为狭义,有诗性的文本未必就是诗。诗性比可感的艺术性更为精粹,富于生动细节的形态可能是艺术,但未必是诗。诗性是人、生命体、自然物的一种或显或隐的传感存在,包含着精神、情绪、形态、状况和态度、行为的综合性。它的外化形态丰富多样,命运抗争、生死存亡、喜怒悲哀,鹰的翱翔俯冲、树的沧桑屈曲、草尖露珠的闪现,奇险的风景、闲淡的市井、恬美的乡俗,恐怖的天灾人祸、壮阔的历史气象、浩瀚的宇宙时空,以及细微的内心活动、入定的苦思冥想等等,万事万物自含生态且独具性状,隐现着可感可悟的诗性。
我所理解的真性,是一种人本状态——归于自然、物理和本能。诗的真性比较简单,它是所涉事物的原有属性。它不是俗常伦理的“真善美、假丑恶”的人为判断,这种判断含有意识形态的、道德的、文化本位的倾向性,对诗来说可能属于局限自利的强词夺理。诗的真性是人本状态,归于自然、物理和本能之中,没有矫饰和伪装,即使有认识论上的倾向性,也是进入高级层面的哲学思量。比如,爱这个词,有无数的解释,维护生命的意愿、行为和状态都是爱,而不仅仅是人和动物的爱情或情感,爱有时候是生命之为生命的生理本性,也可以是相关的自然物的呈現,比如江海山川、树木花草、风景气候的适宜性,便含有那种温情。这些爱都是本真的,写在诗中就是真性的成分;如果把自然的月色海景附加上地域、体制和族群的人为界定,什么“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或者“东方的大海比西方的美”,就削弱遮蔽了月亮和海的真性。
诗的真性与事物的本质性相近而又不同,它必须切入和掘现事物的内质,还要凝练出事物的形态征象,去反映人与物的规律性关系,凸显生命性的情状。
我所理解的语言性,是语法修辞功能与个性特征的结合。诗的语言性是比较复杂最为关键的问题,简而言之,它是语法修辞功能与个性特征的结合。语言性划分了体裁和文体,也区别了同类体裁和文体的层级。一个没有语言性的人,非但做不了诗人或其他体裁的作家,也做不好非文学类的写作者。这里的语言性,指的是对于语言本质及其使用规律和变化可能的认知,对于语言的艺术性和美学性的把握,它是诗歌创造的才能和品质。有了语言性,才能写作诗歌,要不然,就是运用语法修辞对现成语言作排列组合和技术复制。
没有语言性的所谓诗人,首先对诗歌语言缺乏感知意识,其次弄不清诗歌语言和其他语言的性质区别,最后总想借助其他语言来填充文本躯壳,这样岂能写出好诗?不论他们有多大的声誉气场,还是相当于那些没有色彩造型感的劣质画手,无论他们多么当红吃香,却肯定不是合格诗人。借用一句俏皮话,或许能说明某些集体无意识的界限混乱——一个不会理发的医生不是一个好歌手。
沙 克: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以、西等文字。曾获杜牧诗歌奖、冰心散文奖、长江杯文学评论奖等奖项。出版诗集《向里面飞》及散文集、小说集和文艺评论集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