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患者PCI 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

2023-11-16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风险管理下肢动脉

张 莉

(商丘市中医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为常见慢性病,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病变,致血管阻塞,造成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或坏死[1]。临床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以恢复心肌血供、改善心肌功能。但术后长期卧床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血液回流受阻,严重时可致肺栓塞甚至死亡,需尽早行PCI 术后LEDVT 预防、治疗。护理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已存在和潜在风险因素,通过正确评价、处理,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救治效果。既往应用于剖宫产后再妊娠,可降低孕妇术后LEDVT 发生风险,改善血液高凝状态[2]。目前护理风险管理在冠心病PCI 术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拟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CHD 患者PCI 术后LEDVT 预防中的作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 年10 月~2022 年10 月至商丘市中医院行PCI 术的冠心病患者70 例分入两组(各35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60~85 岁,平均(68.12±5.68)岁;观察组男20 例,女15 例,年龄60~84 岁,平均(68.07±5.7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接受首次PCI术治疗;自愿加入本研究。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

排除标准:严重肝肺肾等全身性疾病者;恶性肿瘤、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DVT 形成者。

1.3 方法

两组均在PCI 术后立即检查股动脉造影、缝合股动脉。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监测体征,行饮食管理、药物指导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a)风险识别:建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为组长,经统一护理培训。全科范围内讨论、分析CHD 患者PCI 术后DVT 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症状,总结得出:护理工作中缺乏风险意识,评估、健康宣教、预防措施不到位,患者自身因素等。b)风险管理:行DVT 知识宣教,加强医患沟通。行LEDVT 风险评估,及时将中高危风险者上报给床位医生、护士长,予以抗血栓药物。观察并记录患者下肢肿痛、皮肤颜色改变、皮温升高、浅静脉怒张等表现情况,测量下肢周径。指导患者行主动或被动的翻身、跖屈背屈运动等床上运动,使用弹力袜、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热水泡脚,指导患者家属行下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协助恢复期患者行早期下床活动,可从床边逐渐过渡到室内、病区内。对已出现DVT 者行抗凝、溶栓治疗。

1.4 观察指标

DTV 发生率: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患者术后入路股动脉所在侧下肢是否发生DVT。诊断标准:多普勒探头下压,下肢深静脉未被压瘪。凝血功能:收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0mL,加入含有109mmol/L 枸橼酸钠真空管中混匀,采用RAC-120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水平。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包括护理态度、操作技能、自身素质等维度,总分100 分,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IBM公司SPSS24.0,性别、DTV 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以例数和百分比描述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年龄、凝血功能等以(±s)表示的定量数据采用t 检验比较,双侧检验水准α 为0.05。

2 结果

2.1 两组PCI 术后LEDTV 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PCI 术后LEDTV 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凝血功能比较(±s)

注:1)与护理前比较,P<0.05;2)与护理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对照组 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 护理前护理后Fbg(g/L)3.81±0.80 4.92±1.521)2)3.73±0.88 4.23±1.071)PT(s)11.69±1.22 16.34±2.321)2)11.81±1.17 13.21±1.631)aPTT(s)21.68±2.76 36.41±3.321)2)21.84±2.65 25.64±2.971)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经股动脉途径行PCI 术,在股动脉穿刺处加压包扎,易引起静脉血流受阻;术后卧床、肢体制动,导致静脉血流减慢;加上创伤、麻醉等导致患者处于高凝状态,以上均为DVT 形成原因[3]。PCI 术后行常规抗凝治疗,但长期服用抗凝类药物出血风险升高。故在PCI 术后加强对CHD 患者的护理干预,以降低DVT 发生风险、优化PCI 术疗效、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为治疗性护理干预,缺少针对性、预见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17.14%)相比,观察组患者PCI术后DTV 发生率(2.86%)较低(P<0.05),提示护理风险管理可降低CHD 患者PCI 术后LEDVT 发生率。护理风险管理为患者提供有预见性、有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遵循先预防后治疗原则,消除不良事件隐患,若出现不良事件应尽早予以正确治疗[4]。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全面落实健康教育,提升医患对LEDVT 认知度,促进积极参与护理工作;加强对患者下肢状态的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处理异常情况,进而实现对LEDVT 的有效预防。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CHD 患者Fbg、aPTT、PT 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护理风险管理可改善CHD 患者PCI 术后的凝血功能。分析原因为:PT 可反映机体血栓栓塞或出血状况;Fbg 异常会改变血小板聚集情况,导致内皮细胞功能损伤;aPTT 被证实可用于肝素治疗监控[5]。护理风险管理将弹力袜、抗血栓压力泵运用到经股动脉穿刺血管介入检查、术后预防LEDVT 形成中,机制为经压力循环系统作用,加快下肢静脉血液流速,减少静脉血流淤积,而且压力泵可增加纤溶系统活性;按摩下肢利于提高静脉回流量,加快血流速度,增强动脉供血,缓解肢体缺氧,降低血液粘稠性,防止血管内膜黏附、凝血因子聚集,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6]。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77.14%)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29%)较高(P<0.05),提示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CHD 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风险管理将不良事件发生后的消极处理转为发生前的积极预防,加强对风险信息捕捉和评估识别能力,提高医患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控制在源头,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CHD 患者PCI 术后LEDVT 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可降低DVT 发生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风险管理下肢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