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镇空巢老人情感需求的养老社区景观设计研究*
——以宜兴九如城颐养项目为例

2023-11-16王华军

大众文艺 2023年20期
关键词:空巢养老景观

沈 玲 王华军

(1.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江苏宜兴 214206;2.上海九如城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发展中心,江苏宜兴 214206)

一、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各种原因离家半年及以上时间后,独守“空巢”的老年夫妇由于孤独和缺乏精神安慰,会产生心理失调症状,甚至行为异常。

1.城镇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1)收入微薄、生活拮据:经济收入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目前年满60周岁的老人大多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出生的人,他们生活的时期,各种社会保障制度并不健全,个人积蓄、自身劳动所得的收入也不高,而子女又刚好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老人受年轻时勤俭节约的习惯影响,常常省吃俭用,将积蓄补贴给小辈们[1]。

(2)生活与疾病缺乏照料:老人由于年龄大、反应迟缓、行动不便利等原因,平时需要关怀与照料;而子女们生活节奏快,没时间陪伴在老人身边,当老人生活遇到困难或身体出现不适时,若子女在同一城市还容易处理,但若在异地,老人只能求助邻里;老城区还好,彼此都熟识,而商品房的左邻右舍都是新住户,彼此都不认识,求助成了较困难的事情,这些都或多或少直接影响空巢老人的内心情感,甚至出现抱怨、焦虑、抑郁等症状。

(3)精神空虚与生活单调:老人随着年龄变大、体能和反应力变弱,社交圈会逐渐减少,越来越少地参与室外活动,成天宅在家里;人一安静,难免会出现失落和孤独感,容易胡思乱想;而社会上的不法分子会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诈骗,很容易造成老人物质、精神双重打击,加重抑郁、焦躁的症状。

2.城镇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

老人在年轻时为国和家付出了心血,年纪大时,渴望受到尊重、给予温暖与陪伴;作为子女应常回家看看,利用假期多带老人户外走走,哪怕一个电话、一点信息,都会使老人精神上得到慰藉,心理上得到满足;老人应根据自身状况,积极参与各种户外活动,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社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对老人居住的小区环境进行合理规划,打造家门口的养老社区环境,既便利又实惠,实现“居家享老”“社区安老”“机构颐老”“自我养老”多元化养老模式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老人的情感需求,进而排解内心的忧虑、失落感。使老人安度一个幸福、温馨的晚年,这是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选择。

二、宜兴九如城颐养项目的景观解析

宜兴市是首批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模式的七个试点城市中的县级城市,与九如城养老产业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试点项目主要有九如城徐舍康养中心、九如城湖洑康养中心、九如城(宜城)护理院等,其中最好的是九如城养老综合体(图1),位于宜兴市宜浦路梅林桥堍,方案用地面积约76004平方米,5#-A颐养院及5#-B颐养院公共空间示范区面积约2400平方米。

图1 施工现场 图片来源:自摄

颐养院公共空间示范区(图2)景观由四个空间组合而成,布局流畅合理,分别是入口展示区、亲子互动区、综合活动区及社区客厅区。主要包括:入口标识挡墙、特色水洗铺装、慢行步道、塑胶场地、入户空间、洽谈空间、阳光草坪、山水廊亭、雕塑小品、垃圾收集点等部分。

图2 示范区平面图 图片来源:施工方提供

入口展示区运用水墨自然的步道将画面缓缓铺开,极富仪式感;在入口一侧保留足够的绿化退让空间并设置弧形山墙,道路两侧布置精致山水寓意小品灯具及温馨标语(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突出九如城五星级养老品质。在艺术景墙后侧,设计了老人、儿童交流的空间,增加亲情的互动,平时也可作为锻炼休憩的场所。示范区入口,迎宾仙鹤雕塑和地面铺装将人的视线缓缓带入;拾级而上,眼前便是开阔空间,中场空间表现的艺术般秀场,如同穿越时光步道的惊奇体验,而一侧漫步道路则用蜿蜒曲折的路径进行设计,达到以小见大、曲径烂漫的空间感受。社区客厅环境的廊亭构筑物采用了“有温度、有感情”的天然材料让质感和谐地融入场地,并运用简约朴素的线条勾勒出含蓄内敛的空间。

老人由于生理机能的退化,五觉感官不同程度衰退所带来的问题,使他们怕吵闹,喜欢独自在家中,却渴望与人交流,而具有康复、疗愈作用的绿化景观环境,使老年人心情放松,为老年人提供视觉+触觉+嗅觉多层次的群聚空间与独处空间;不同植物的色彩对于老人的思维、行动、健康乃至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影响。整个小区的植物景观以绿色为基调,却又季相分明,建筑周边组团式种植为主,可柔化建筑刚硬的线条,组团中上层大乔以落叶色叶乔木为主,不遮挡冬季阳光,中层以不同季相的开花或色叶小乔局部点植或片植,同时在每家每户入户处点植不同特色的植物,让每个入户口各有特色,方便辨认,下层以常绿灌木为主,为整个绿化景观打下一个绿色基调;具有艺术疗养功能的花园空间小而安静,让人远离纷扰、静心思考,帮助老年人集中注意力和放松身心;而有质感、有寓意的植物放在视线焦点处,既可控制成本和造价,又能体现植物的价值,奠定整个片区的环境品质。

绿化景观的配置原则遵循老人特有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优先选择本土植物,用乡土树种唤起记忆,让老人更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让他们有归属感;同时,注重常绿落叶的比例,使老人既可享受阳光又可遮阴纳凉;自然采光和自然声音,让老人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给予的积极影响;多元化的植物空间,让老人有安全感,既适宜独处又方便聚会,既有开阔视角又有方寸景观;环境中多样化的植物群落,可提升老人的幸福感;不同植物的细部、色彩、质感、香味能在五感上缓解压力、降低血压,给老人带来幸福感。

此外,九如城颐养项目还将养老环境与康养中心、老年旅居人群的住宿环境相结合进行整体规划,使适用人群更为宽泛,一些喜欢颐养环境的中青年也可以来体验。

三、关于养老社区康复性景观设计的课题实践

通过实地学习九如城颐养项目,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环艺学院的大三学生,以九如城项目基地为蓝本,结合三年专业知识,尝试做了一些关于养老社区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案:

方案一《木槿昔年·浮生未歇》(图3)是环艺203班学生权雨、张缈、顾雨青、赵志豪、张梦珂的景观方案。本方案采用蕴意“坚韧、永恒的美丽”的木槿花进行构思;木槿花从花苞开苞、绽放,到花开凋落,虽花期短,但每次凋落却都是另一次花期的开始,象征着人这一生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寓意着生机、坚韧、生命力强盛,生生不息。以此延伸到人生的前半生经历了太多的生活苦难,在人生的后半生阶段应颐养天年,享受美好生活,向着阳光的地方,寻找人生家园。本方案以“五感+园艺疗养”为主旨,围绕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及植物疗愈等进行多方面的景观设计,并结合老人的年龄特征与心理需求,进行空间环境的营造,打造出既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又符合老人身体健康的生态环境,以此希望构建一个集“静养休闲”“参与体验”为一体的养老社区,使老人获得幸福、快乐,在人生的后半场重新绽放光彩。

图3 《木槿昔年.浮生未歇》方案平面图

方案二《沐趣朝来》(图4)是环艺172班学生肖佳琦、倪泽鑫、朱灵、龙畅、马恺辛的景观方案。“沐趣朝来”取义:暮去朝来,出自《琵琶行》,象征着对老人的美好憧憬和愿望,在旧的一天过去后迎来新的太阳,可以一直感受清晨,感受阳光,循环往复。本方案提倡运用时兴的“森林疗养”环境给予老人最舒适的感官体验。森林康养是一种以康复保健功能为目标的景观类型,能使老人在放松身心的同时还能调养自身的身体状况;养生文化自古就对中国园林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如独乐园、辋川别业等。本方案则采用蕴意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太极进行演变,方案中多处运用”圆”进行造型设计,借以追求园林返璞归真的境界。同时,本方案从宜兴这座城市环境中,提炼出明亮的橙色系,进行整体空间设计,主打趣味、健康与创新的理念。

图4 《沐趣朝来》方案平面图 图片来源:学生自己绘制

综述两方案,虽都是围绕着康复性环境进行的方案设计,但各有侧重点,其有针对性的一系列规划设计,是设计者们用心之处。虽然有些想法还不够成熟,但提出的一些关于康复性功能的户外景观设计,还是很值得肯定的。

四、结语与展望

城镇空巢老人是老人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情感缺失不仅会影响到我国人文精神的建设,还会阻碍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2]。城镇空巢老人普遍存在着孤独、无力、失落、受挫和空心等情感缺失的表现,他们渴望与他人多交流,而同龄人的友谊是空巢老人比较看重的情感需求,打造高质量的养老社区将成为时代焦点之一。而具有康复性功能的景观设计,能治愈和转化城镇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让养老社区的景观发挥最大作用,以达到实现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目的[3]。

猜你喜欢

空巢养老景观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