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地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机制研究
2023-11-15郭欣韩超张甲子
郭欣 韩超 张甲子
摘 要:在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背景下,创新引领社会变革。社会的高速发展,需要学生具备适应力、持续学习能力,以应对未来挑战。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更加凸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学生公共必修课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创业课程类型、实践平台、竞赛项目的孵化和落地等不断丰富和完善。文章拟基于对云南省五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进行研究,聚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系统谋划创新创业教育核素素养机制框架研究,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促进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培育。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核心素养;质量评价;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8-0085-06
在社会发展需要、政策引导和学校内部变革的三重动力下,本研究聚焦创新人才核心素养培育,探索时代创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并融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规约高校教育的方向、内容与方法。创新人才核心素养培育不仅是习得向外拓职的技艺,学会做事的技能(to do),更需要具备反求诸己的修行,学会做人(to be)的修养[1]。既体现在专业知识的习得上,又包含了拥有多学科的知识基础、可持续的学习能力、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形成优良的人格品性。
一、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核心素养培育内涵
“人才观”的发展,经历了教育的古今之变。从古典教育以“品德”为中心的人才观,重视涵养心性、品鉴人生;到工业社会以“技能”为中心的人才观,随着社会分工的专业化,人本身也被分化;再到现代社会催生了以“素养”为核心的人才观念,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兼顾“个体”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取向。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及人工智能脚步的加快,近年来各国高等教育领域都在发生变革,“核心素养”作为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终身学习、实践创新等时代背景下教育目标系统的“范式转换”,为未来大学提供了一个从专业导向转为能力为本的解决方案,成为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目标构建、课程设计与学业评价、教育改革的基本准则和框架,重构了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2]。
最早启动高校目标重塑的是美国,提出在学科内容之上增加了高阶认知能力,即“批判思维”“沟通能力”“协同”与“创造性”,即“4C”。美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学科素养测评(PISA)”,总结出“关键能力框架”模型,即使用工具进行沟通的能力与在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和自律行动的能力,框架的核心是个人反思和行动的能力;新加坡学者提出核心素养包括“交流、合作与信息技能、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批判性创新思维”三方面;日本学者提出了“实践力”“思考力”和“基础力”三层能力核心素养培育框架;瑞士学者提出了四维素养框架:知识、技能、品格和元学习。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指出,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并进一步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3]。
基于各国学者对于“核心素养”的辨析,文章认为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校人才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一方面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提出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是满足个人发展的需要,即学生能够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如学生掌握个人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创造性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人际关系沟通能力、交流表达和合作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社会责任感等[4]。
二、融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后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
文章以云南省昆明市地区公立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高专6所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实践、创业政策和创业教育质量五个维度,收集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获得有效问卷1130份。通过对区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地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实效及培养机制。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学生对创业教育质量总体满意度较高(3.70)。学生普遍认为创业教育有助于丰富创业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技能和激发创业意愿,对学校创业教育质量总体满意。学生对创业政策具有较高的认同度(3.59),认为创业政策对于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并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的创业意愿。但调查中也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融入核心素养培育不足的情况。
(一)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专业融合度不高
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理解不深刻、目标不清晰,将其泛化为一种素质提升培训,认为其仅是开设一门创新创业类必修课程,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受访学生对“创业课程内容与自身所学专业知识结合紧密”评分最低,说明各高校创业课程与专业学科的结合度不紧密,没有形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行业性或与学校特色学科关系紧密的创业课程,更未实现促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类型不够丰富
调查反映“创业教育课程”在类型上、数量上均不够丰富,仅4.7%的学生表示上过3门及以上创新创业课程。創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教育、创业项目实训、模拟创业、校园文化活动等结合不紧密,创新创业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成效不明显。部分高校将学生创新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职业生涯课程等简单汇总便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而没有基于学生创新创业核心素养培育需要,系统地构建科学完整的课程培育体系。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类型多样”评价仅为3.32分。
(三)创新创业项目转化率不高,难以落地
调查显示“参加的创业竞赛项目较容易落地”均值相对较低,反映出创业项目存在形式化、理论化、空洞化的现状,创业项目多以微商、家教、服务、微信平台等形式体现,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技术、科研项目、产业优势,创业项目技术壁垒低,资金投入不高,其商业模式容易被复制;另一部分学生不为创业只为奖项,或者倾向于就业而非创业,导致创业项目转化率不足,创业计划难落地。
(四)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
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但在调查中发现,与专业学习结合度高、专门的校外实践基地存在建设不完善,支持、保障体系不到位等问题。调查中,学生对“创业实践有专门的校外实践基地”評分较低(3.39分)。调查中还发现部分高校还存在对现有创业实践基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如主要依据创业计划书而评定,缺少客观、全面的数据指标,考核标准不明确,创业基地效用发挥不到位。
(五)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调查显示,通过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学校都存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的情况,尤其是高职院校,很多“双创”教师大多并非专业出身,不少高职院校的“双创”导师队伍是临时搭建,大多由各学院年轻教师担任,调查中“教师具有创业经历评分仅为3.33”,教学和大赛指导中,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且多为“纸上谈兵”,没有创业经验且流动性高,难以留任。
(六)调研中发现的其他方面评价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调查还涵括了学生对个人创业情况、创业知识、创业能力提升、创业课程开设、创业实践活动参与的认知与评价等情况,研究将上述相关方面分别归纳为课程参与、活动参与、创业帮扶和创业能力四个维度。调查发现,在课程参与方面,学生认为“有效的课程授课方式”主要为模拟实践、案例教学、课堂讲授;学生认为“有效的创业课程考核办法”主要为创业模拟实战、创业项目展示以及创业计划书撰写;在活动参与方面,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参加的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其帮助最大的”为校内创业实践、创业竞赛、企业管理岗位实习;在创业帮扶方面,学生将创业奖学金、入驻创业园、无息贷款作为“学校扶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选择前三项;在创业能力方面,学生认为“对其创业能力提升帮助最大的”前三项为创业实践、创业教师(指导教师)与创业课程(见表2)。
三、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地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机制研究
根据调查研究,基于当前高校已建立的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实践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结合学生特质,以及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提炼与挖掘高校学生应该具有的核心素养进行培育。
(一)创新创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课程是育人的主渠道。在创新创业课程培训中,要融合思政课的课程目标,即“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加强理论教育和学习”,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仅在于情感认同和素质培养层面,更应提升到坚定理想信念、思维训练与能力展现层面,融入思想价值、沟通合作、实践研究、工匠精神、诚实守信和学生担当,使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立场、观点、方法去辨析创新创业过程中所遇问题并解决问题。
(二)校企合作助力全员育人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地位、基于行业专业知识需要,开展协同育人,提高人才核心素养。以项目为载体,使学生通过企业培训、校内外实习实践、顶岗实习等在专业技术技能、综合素养、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为企业培养出大批“用得上”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如通过构建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以合作企业需求为驱动力,联合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校企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构建课程体系。
(三)加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完善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类课程建设,以启发高校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为主,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了解到社会经济转型由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意识到充分丰富个人知识、提升个人创新能力和创新素养的重要性,促成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完善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类课程建设,主要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管理能力,提升学生的领导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沟通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企业及行业环境的认知能力、洞察力,把握创业风险,提升决策力,使学生具备与创业相匹配的各项能力;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模拟类课程建设,教育学生了解当前社会发展带来的行业、市场环境的变化,了解创业机会,通过创业计划书撰写、模拟实践活动开展、设计商业模式、进行企业风险预防与控制、进行路演、融资、初创企业管理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创业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并做好知识能力储备。
(四)多种课堂联动
1. 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建立多模块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利用高校已有的创业平台,依托各校的办学特色,依托所在地区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建议多维度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表4所示。
2. 完善“校内实训+校外实战”的教学模式
结合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及企业规范制度、企业真实项目、企业内部培养员工体系等制定一整套实训实践培养流程,培养计划主要以“校内实训”“岗前培训”“现代师徒制顶岗实习”“推荐就业”等环节为主。在校内开展实训,指导学生结合项目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场景模拟训练,制订合理技术方案解决问题。在校外以“准员工”身份进行“实战”,在真实项目场景中,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项目管理、文档编写等各方面能力。
3. 制订科学的过程性考核方案
通过理论知识笔试、项目实施文档写作、项目实施实践及项目方案汇报与答辩四个考核部分,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全面科学考核。通过日常考核、月度考核及学期末考核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考核。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学生就业到岗之前,建立学生人才培养能力模型,从学生专业技能、入职岗位情况、在校荣誉、职业认证等级等多个维度对学生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一方面对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和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分析和总结,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以及企业用人招聘提供客观依据。
(五)全方位育人
1. 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教学团队
选聘和培养校内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加强对本校创新创业教师理论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研究,参与各级各类培训等,有助于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活动;聘请具有生产、经营、组织等具有管理经验的企业教师、聘请具有专业技术等特长的企业教师、聘请工商、税务、人社、科技、银行等熟悉政策的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政策,解决创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邀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校友定期开展创新创业讲座,或者以一对一辅导、创业咨询、模拟路演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创业中的困难,对学生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组织和建立朋辈互助式创业小组,遴选高职院校学生中已有创业经验的同学,依据不同的创业内容、专业进行小组划分,结成互助、互惠的小组,进行信息沟通和分享,在朋辈同学间相互激励,取得共同的进步和发展。
2.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厚植创新创业实践氛围
设立创业帮扶政策或提供创业活动指导。高校应设立符合校情的创业帮扶政策,如通过校内创业场地、实验室、创业平台减免租金、免费使用实验设备或仪器、设立优秀创业项目奖励等方式,鼓励学生立足专业,结合自身特长,选择优势的项目,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对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创业指导。
3. 举行种类丰富的双创活动,以活动促进双创能力提升
创设条件让学生参加校内外各层次创新创业活动,比如双创政策讲习活动、双创大赛、科学幻想画大赛、商业策划书比赛等,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以赛代训、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双创能力。
4. 调动大学生社团力量,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学生社团是基于相同兴趣,乐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大学生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引领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学生社团在营造学校创新创业氛围中起到重要作用,如数学模拟协会、科学技术协会、国际交流协会、市场营销协会、话剧社、机器人创新协会等,可在各协会学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融入创新理念,丰富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选拔好的项目进行指导和孵化。
5. 完善创业平台建设
高校要完善大学生创业平台、园区管理机构,建设规范的运行机制,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创新工作室、专利工作室等,提高创新创业学生团体的管理能力,完善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建设,选拔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孵化所需要的工作场地、办公设备。教师指导学生项目孵化,为创业项目提供相应测评、分析、运营帮扶,对需要调整或陷入困境的初创企业进行指导和帮助。社会为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政策、法律、财务、金融、运营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保障体系,让学生的创业活动更加便捷、高效。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2] 約瑟夫.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M]. 李海燕,王琴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1月.
[3] 林崇德.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 人民教育,2016(19):14-16.
[4] 钟启泉,崔允漷. 核心素养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
[5] 黄兆信,黄扬杰.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探新——来自全国1231所高等学校的实证研究[J]. 教育研究,2019(07):91-101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2021年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机器人应用科技创新团队项目(项目编号:2021KJTD02);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机制研究——以云南省高职院校为例”(项目编号:2019J0 487)。
作者简介:郭欣(1982—),女,博士,土家族,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科技与社会服务中心副处长,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韩超(1985—),女,硕士,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纪检处副处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市场营销、教育教学管理;张甲子(1984—),男,博士在读,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学生事务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