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2023-11-15杜梦妮

今日财富 2023年33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杜梦妮

近年来,全球经济下行,企业面临着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营发展难度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就应该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对当前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加以改进,从而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为此,本文探讨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期为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借鉴。

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从而降低经营风险,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然而,通过分析一些大中小企业的预算管理现状,发现多数企业對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存在全面预算管理目标与企业战略目标融合度低、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全面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预算分析与考核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急需加以改进。由此可见,探究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落地实施

战略目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确定的经营目标。包括经营方向、经营内容以及要达到的水平,是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目标。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确定因素增多,发展压力加剧,因此企业要明确自身定位,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通过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准确判断自身的经营情况,模拟量化未来的经营状况,以此评估市场风险,形成企业年度预算目标,明确发展方向。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排除潜在风险,提高企业应对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助力战略目标落地,从而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二)有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较复杂,涉及诸多环节,需要对人力资源、资金资源、设备资源等进行有效调动,保证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这有助于降低经营风险和成本,防止发生资金链短缺等经营风险。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及时发现经营风险,梳理财务状况,明确资金流向,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后续制定解决方案提供借鉴。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推动企业各部门协调配合,有效利用企业内部资源,实现力量整合,增强部门间的协作,避免资源浪费。与传统预算模式不同,全面预算管理可以确保数据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掌握企业各部门的实际情况,避免数据遗漏,从而有效提高财务工作的精准性,降低财务风险。

二、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不足

企业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想顺利地推行全面预算管理模式,首先要提高企业高层的认知,明确全面预算管理的价值,从而提高对全面管理的重视程度。然而,不少企业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对全面预算管理重视不足,导致企业预算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不强,预算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层对全面预算认识不足,将预算管理视为简单的财务工作,并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导致全面预算管理难以有效落实。这种情况造成预算编制和执行存在误区,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不匹配,无法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其次,业务部门参与预算编制的热情不高,预算意识薄弱。财务部门缺乏完整的数据,难以做出精准的预算编制,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预算管理目标与战略目标融合不足

大型企业在财务管控方面,通常由总部制定整体规划,并做出财务规划方案、确立财务目标,而后将方案下发下属企业,下属企业基于总目标制定相应的子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由于缺乏信息共享平台,财务部门无法及时了解业务部门的情况,对总公司下发的财务目标也缺乏准确的掌握,因而在制定预算管理目标时无法参考相应信息,难以科学制定预算管理目标。此外,总部制定财务目标前缺少对下属企业的调研,财务目标与下属企业经营活动匹配度不足。基于此,下属企业为了完成财务目标,多将资源集中于短期目标,忽略长远发展,导致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相偏离,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难以融合。

(三)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当前不少企业存在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管理形式落后、上下级联动数据反馈不足等问题,导致企业预算管理水平低下,无法有效地调配内部资源。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将预算管理归口于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独立负责。其他部门参与度不足,导致企业预算编制方案与实际工作产生偏差。一方面,财务部门对各部门发展目标了解不足,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各项业务的财务数据,无法基于准确数据编制预算方案。另一方面,由于各部门参与度不足,财务部门无法准确了解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对企业各阶段发展目标认识不足。因此,在编制预算方案时只能以短期战略目标为依据,缺乏全面、精准的信息,影响预算编制的权威性。

(四)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

从全面预算管理层面看,建立专业完善的组织结构是提高企业预算工作质量的关键,是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然而,不少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认识不足,忽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全面预算管理往往由财务部门独立负责,缺乏专业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导致预算管理水平低下。全面预算管理并非简单的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只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项具体内容。要把全面预算管理落到实处,就应该设置相应的机构或部门,有效管理企业的各项资源。由财务部门单独负责预算工作,无法保证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影响企业预算管理的效果。

(五)预算分析及考核体系不健全

一些企业缺乏健全的预算分析及考核体系,未建立相应的预算考核制度。因此,全面预算管理难以落实,预算执行存在随意性。由于预算分析及考核体系不健全,执行预算时普遍存在规范性不足、资金随意流动、资源随意分配等问题,造成预算方案与预算执行存在较大偏差。同时,因为缺乏健全的考核体系,相应的奖惩机制也尚未建立,导致一些部门在推进业务时存在资源乱用、资源浪费等情况。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要想提高企业的预算水平、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就应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其一,企业领导层要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树立现代预算管理理念,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保障预算管理落实到位。管理层要起好带头作用,将全面预算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各部门参与到预算管理中,保障预算管理信息的精准性,有效提升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其二,要科学制定预算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制定年度、季度、月度预算方案,确保预算的可行性。

(二)加强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融合

加强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有效融合,有助于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基于此,企业要加强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融合,科学制定战略目标。其一,在编制预算方案时,应准确掌握企业的日常经营情况,明确经营规划,围绕战略目标做好预算管理,科学制定各个项目的预算方案。其二,做好各部門的协同工作,确保各部门都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合理分配预算工作职责,确保预算管理能够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每个职员。企业要构建动态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确保预算管理始终服从发展战略。其三,要明确各阶段的发展目标,企业管理层要准确解读各个阶段的战略目标,将各个阶段的战略串联成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确保全面预算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高度融合。

(三)提高全面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全面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是制约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预算工作中,企业应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全面预算编制方法存在多元化的特点,包括固定预算编制、弹性预算编制、零基础预算编制等,企业应基于自身情况科学、合理地选择。

其一,固定预算编制。在采用固定预算编制法时,应做好基础调研工作,精准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业务变化,分析各项业务的固定费用,掌握准确的数据信息,有效编制预算方案。这种方法可应用于高稳定性的项目,要着重审查管理费用,避免资金浪费。其二,弹性预算编制,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与业务量相关的成本预算项目管理。基于成本分类管理基础,明确业务量成本与经济利益的关系,科学应用编制方法,实时掌握市场变化,随时做好预算调整。其三,零基础预算编制,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预算编制基础变化较大的预算项目。零基础预算编制以零为基础,对预算项目进行分析,科学计算预算收支情况,判断费用支出是否合理,并评估支出与收益的关系。在分析预算项目时,应采用逐项审议方式计算各项费用,并制定投资、捐赠等项目决策。通常情况下,预算数额大小的变化会产生较大影响,使收支水平发生变化,影响企业的效益。企业要立足经营实际,在遵守相应的财税政策前提下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科学地选择编制方法,合理制定预算方案。

(四)设置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构是导致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要认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不足,打破原有的预算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机构。其一,应由财务部门牵头,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要从各部门抽调相应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组建专业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提高各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协同性。同时,企业管理人员要参与其中,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做好全面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预算管理组织体系有序运行。企业管理人员要督促各部门相互配合,确保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其二,预算管理部门要时刻观察市场变化,科学调整预算管理目标。预算管理部门要整合各部门的业务信息,掌握业务费用支出情况,及时调整预算方案。

(五)完善预算分析与绩效考核机制

在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方案与预算执行往往存在较大差异,严重影响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因此,在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的基础上,企业还应不断完善预算分析与绩效考核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查找产生预算差异的原因。预算分析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事前预测性分析、事中控制分析、事后总结性分析。通过对各个阶段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可以掌握各个阶段的成本支出情况。首先,在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时,应同时做好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影响、差异产生的性质的分析。要整合各类分析方法,包括定量分析、因素分析、比例分析等,有效提升分析结果的科学性,最终形成书面的分析报告。针对不同的业务部门,要采取差异性措施,充分了解各部门的业务性质,有效收集销售收入、回款、经营费用、利润等数据,形成预算综合分析报告,为后续的全面预算绩效考核提供数据参考。其次,企业应设立绩效考核部门,对全面预算管理执行结果进行定期考核,将考核结果与薪资、福利挂钩。以年度考核为例,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并分别对应相应的奖惩措施,保障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实施。

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管理模式,具有综合性强等特点,部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企业要正确认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与战略目标的融合、科学选择全面预算编制方法、设置独立的全面预算机构、完善预算分析与绩效考核机制等措施,有效地加强全面预算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财务部门预算编制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