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解决建议

2023-11-15邢樯懿

今日财富 2023年33期
关键词:资产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邢樯懿

本文分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以期为相关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改善提供参考。

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即事业单位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方针,有针对性、有目的性、保质保量地开展并完成资金筹集、分配以及核算监管工作。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关乎事业单位一系列经济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实施,它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发展空间、发展前景均有重要影响。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分析

(一)市场化运营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开始走向市场化运营。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树立以效益为导向的理念,加强经营管理,并在财务管理中体现出市场化的特点。

(二)经费保障

事业单位还要保障其基本经费,保障公共服务的顺利发展。因此,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考虑政府财政投入和项目拨付等问题。

(三)全面预算

随着事业单位市场化运营的加强,全面预算已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这不仅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制定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预算,更可以帮助政府掌控事业单位的预算使用情况。

(四)统一信息平台

随着财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建立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加强财务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利用。事业单位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还可以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五)加强内部控制

事业单位要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要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加强对财务数据的核查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二、新形势背景下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

(一)缺乏具备规范化特征的预算管理工作

首先,部分事业单位预算制定不够科学、不够规范,存在预算编制不全面、计算不精确、数据来源不确定、预测不准确等问题;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预算调整不规范、执行不到位、超支现象普遍等问题;再次,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流程中存在文件定稿后不公示、审核不及时不公开、会议记录不完整等问题,导致了预算管理漏洞百出;另外,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信息公开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最后,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审计监督方面缺乏必要的重视,审计监督工作的有效性和实际效果有待提高。

(二)缺乏一个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缺乏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导致财务管理工作缺乏参考依据,无法进一步明确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同时,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的模糊,也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财务管理工作者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无法各司其职,更加无法实现通力合作,群策群力。

(三)资产管理工作一片混乱

事业单位基础发展资金与多数资产来自国家财政拨款,这意味着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乃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的核心構成部分。其中,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与实际资产严重脱节这一问题屡见不鲜,追根溯源,是由于部分事业单位并未在内部做好账目明细。与此同时,资产管理工作者针对事业单位账面资产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就会出现职责不明、账实不符等问题。

(四)财务管理工作队伍职业素养缺失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人员职业素养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由于对会计数据信息的记录能力以及会计信息审核能力缺失,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同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基础工作占据较大比重;而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也是由于内部人员职业素养缺失所导致。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优化途径

(一)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开展预算优化工作

以下是事业单位预算优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首先,事业单位减少甚至消除不必要的支出,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财政资源。从绩效管理角度出发,对各项支出进行审核和评估,对能够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其次,事业单位制订合理的财务预算计划,为单位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务保障,并加快推广合理化建议制度,为预算优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再次,事业单位鼓励开展经营活动,增加项目收益,为财政预算提供更多的财政收入。在拨款过程中,优化拨款架构,降低预算运作成本,确保拨款能够及时、有效地到位。

最后,建立高效的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支持预算优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构建更加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制度,科学实施财务管理工作

以下是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首先,事业单位应制定和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财务审批制度、财务报表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要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财务管理的全面、系统、规范。

其次,事业单位应引进财务管理先进技术,包括会计软件、信息化系统、自动化设备等,以此来科学实施财务管理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再次,事业单位应开展财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最后,事业单位应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督导,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并加强对各项支出的质量验收,确保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同时,事业单位还要增强财务管理的透明度,公开各项财务报表,做到财务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三)显著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强化资产管理工作力度

以下是显著提升事业单位监督管理能力与资产管理工作力度的有效措施。

首先,事业单位应制定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建立监督管理体系,确保监督管理的全面、系统、规范。

其次,事业单位应开展各级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增强他们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再次,事业单位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信息化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定位追踪、智能分析等功能。

另外,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其拥有的所有资产进行盘点,建立资产清册,实现对资产的全面了解和清晰掌握。

最后,事业单位应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资产保管制度,强化对资产的安全保管,防止遗失、损毁和盗窃等事故发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护士学校)

猜你喜欢

资产事业单位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