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方在一体化设备水厂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分析

2023-11-15林方伟

中国设备工程 2023年21期
关键词:滤池甲方水厂

林方伟

(杭州市临安区新锦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1300)

1 我国水厂建设中问题以及甲方工程管理现状

1.1 问题分析

在一般的饮用水源水厂所运用的水处理工艺多以常规形式为主,但随着当前水污染问题在近年来的不断加重,对水源污染问题的重视也在不断提升,而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也已经难以满足当前水厂饮水处理工艺和要求,对此要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对水处理工艺进行优化和创新。而且水厂工程中有很强的专业性,所涉及的面也非常广泛,因此,在工程管理中,要求其管理者应具备相应的工程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胜任并未完成该工作。

1.2 甲方工程管理现状

在实际的工作中,甲方工程管理形式属于临时组建的工程指挥部,在总经理的带领下,由单位内选择员工参与工程建设中,或是选择懂建筑知识的人员共同参与工程管理工作中。而因工程管理有着较高的专业性要求,而且甲、乙双方的专业知识、经验等呈现不对称的表现,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一些问题难以实现及时解决的要求,这样会导致工程项目质量、功能等出现问题,难以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和优势。对此,甲方要针对建设工程开展专业化管理,并落实一体化设备,以此为解决各项问题提供保障。

2 水厂工艺的主要设计

针对以往的水厂处理工艺,在多年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中,逐渐形成了成熟的工艺形式,主要以混合、絮凝、沉淀、过滤以及消毒和二次加压等工艺为主。针对未超过200NTU 浊度的地表水,在进行絮凝、沉淀以及过滤的工艺时,可以借助一体化给水处理装置来开展相应工作,其原理在于,向原水中投放混凝剂,在借助混合器让其和原水进行混合,而借助一体化装置时,原水在絮凝池中会经过胶体物质脱稳,不断地变为较大的颗粒,再通过沉淀池、过滤池后变为大颗粒物质并被清除,以此起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最后再由二次加压泵站来向广大用户提供饮用水。

2.1 混合工艺

因给水处理多运用水力混合静态混合器为主,其管式的静态混合器主要以固定于管内混合单元体,将管内的流动状态进行改变,实现各流体间有效分散、充分混合的要求。其优势在于有较高的效率、较低的能耗、较小的体积以及节省投资,也能满足连续化生产的要求。但其也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就是有较大的水头损失,应确保其保持在1.0m 内。在混凝剂的选择和用量上,要针对原水混凝沉淀的试验结果为基础来确定,一般以聚合氯化铝为主。

2.2 絮凝工艺

网格絮凝池中主要在一定距离的过水断面处设置栅条或是网格,以此形成絮凝过程的构筑物,运用网格能够实现减少反应时间,并增强絮凝的作用,为沉淀提供保障。其优势在于构造较为简单,整体施工和运行管理较为方便,适合运用在一些水量变化较小的水厂。

2.3 沉淀工艺

对于沉淀工艺的选择上,主要以斜板(管)沉淀池为主,其有着去除率高且停留时间短的优势,而且其占地面积并不大,属于高效的沉淀设备。实际工作中,其污水会沿着斜管向上流动,而因重力作用污泥会由下沿斜管所倾斜的方向滑落。其斜管沉淀池在当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工艺,并且在很多水厂设计中被运用开来。

2.4 过滤工艺

针对一体化设备中的过滤滤池,主要以普通快滤池为主,其有着可靠的运行管理和成熟的运行经验,能够确保其出水浊度低于0.8NTU 以内,其滤料的运用也多以均匀级配滤料层为主,反冲洗会根据过滤周期、水头损失来实施控制,借助气水反冲洗形式开展工作。

3 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性能特点

3.1 有着强的自动化控制程度

一体化设备主要就是将以往的单一的操作程序向自动运行形式不断发展,其值班人员不能操作管理设备,只需定时开展水质监视测定工作就可以。针对水厂工程中的常规钢筋混凝土构筑物的水处理技术自动化的运用必要性是相对偏小的,而且其成本高,一体化设备且考虑到技术先进性以及现代化和自动化的要求,规避了重复改造的问题出现,而且规模扩大也相对较为方便;另外,能够实现水厂设备的自动控制,减少人员的配置,可以满足远程操控的要求。

3.2 实现系统的模块化

针对一体化的水处理设备,每天处理的水量可以达到1200 ~10000m3/d 等要求,在实际设计时,要针对水厂规模,选择相应的设备组合形式来,由此确保选用的设备的总处理水量可以满足其水处理构筑物的每日处理水量的要求,并且也能进一步提升检修时的供水保障。针对当前城镇需水量受到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在不断提升,用水量也会因时间、季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有效地运用一体化水处理设备能够实现结合用水量大小对运行模块的数量适当地增减,以此增强单模块水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3.3 投资营运的成本偏低

针对以往的钢筋水厂中具有的建筑物是比较多的,使得土地占用面积变大,这样会给水厂投资建设的成本和运营费用加大压力。而对于一体化水处理设备的运用,能够实现节约土地面积,一体化的净水设备运用钢结构为基础,其运用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形式,整体的生产成本偏低,并且速度比传统形式要快,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以及经费,以此能够减少水厂建造的成本。工作中的运营成本属于衡量净水厂的经济效益中关键的标准,要想进一步增强水厂经济利益,就要科学有效的运用一体化设备,满足自动化控制要求,以此减少物力材料的成本支出。并且因一体化水处理设备不需要过多的劳动人员协助,因此使得水厂实际生产中也减少了一定的劳务支出,给现代化运营以及管理方式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4 质量形成过程及其质量管理措施

4.1 对设计阶段进行质量管理

设计质量属于影响工程质量效果的重要部分,在一体化设备水厂建设工作中,要注重出水的水质保持稳定达标,所以质量管理的重点就要摆在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以及工艺组合上。

(1)应合理地选择新水处理工艺。在当前的新自来水处理技术中,包括臭氧、生物活性炭处理技术以及膜处理技术等形式。在长期的应用和调研工作中,发现水厂项目建设中运用臭氧、上向流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是较为有效的工艺形式。

(2)工艺组合与比选。对于净水工艺的组合以及总图布置来说,可以形成两个方案来进行比选,其第一个方案为组合滤池的工艺形式。其内容主要为进水环节、预臭氧部分、平流沉淀池、后臭氧环节、微絮凝池再到组合滤池也就是上向流活性炭滤池加上翻板砂滤池,最后是清水池和出水两环节。而第二种方案是以砂滤池、炭滤池分建工艺形式。其前三项与第一个方案内容一样,之后是微絮凝池、V 型砂滤池、提升泵房,再到后臭氧与活性炭滤池,最后到清水池和出水。针对两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第一方案的优势在于炭滤池和砂滤池都是运用同一个管廊,可以实现节约用地,简化管线布置的效果;而且其中不包括提升泵房这一环节,减少了运行中的电耗情况;活性炭滤池运用上向流的形式,减少水头损失情况,也能对整体设计给予优化。但其缺点在于提升了组合滤池在施工上的难度,炭滤池在运行时会出现较高负荷。对于第二方案来说,其优势在于有着分明的处理形式,单体施工的难度不高;但缺点在于水处理的构筑物有很多,有较大的占地面积,要有提升泵房,其建设费用与运行成本会相对较高。水厂要是从供水水质安全角度,降低征地费用和工程总造价,提升维护管理水平等角度来讲,综合考虑第一方案是首选。

4.2 针对招标环节进行质量管理

(1)应选择优秀的监理单位,进一步增强工程管理水平。因甲方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因此,我国针对这一情况推行了建设工程监理制度,这使得工程的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可是,还是存在监理单位监理者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有待提升的情况。对此,在开展招标工作时,要注重对投标文件中的设备、仪器以及人员资质等进行考察,要求其总监理工程师到场进行答辩,在掌握了其基本职业素质、水厂工程管理经验后再开展下一步工作。

(2)应对标段进行合理的划分,能够选择最优质的投标人。在水厂建设工作中,其涉及建筑、设备的安装以及给水排水建设和自动控制等不同的专业技术内容,需要针对各标段进行合理的划分,要把土建、常规性设备的安装工作视为一个标段,对于进口设备、自控设备的安装工作应将其落实到相应设备的采购标段中。对于水泵等专业设备,应让甲方进行招标采购,通过直接和供货商来建立合同的关系。由于甲方有着很多的管理水厂设备的相应经验,并且同行业间是有一定交流的,因此,其性能、技术的参数在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为质量控制以及运行管理提供有利保障。

(3)应做到严格的执行招标程序,杜绝招标流于形式。以此投标者会为了抢占市场,选择降低投标成本,但中标后会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使得其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而且施工措施也会出现降低标准的问题,这样会极大地影响工程质量以及整体安全性。而随着电子化的招标投标系统的不断推广和运用,《电子招标投标办法》的实施,有效的打击了招投标市场中存在的乱象,让招标投标的程序变得更加公平公正公开,为工程质量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施工中质量管理的科学策略

(1)在准备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主要就是构建起完善的质量保证对策,以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办法来确保施工实现规范化运行要求。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和责任制度,形成四方联合技术的交底和验收制度体系,形成相应的变更审核的程序,针对质量问题建立完善的处理程序,以明确质量奖罚制度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另外,应针对施工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是否具备资格证、上岗证进行审查,也要对试验室的资质进行审查。应针对施工组织所设计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先进性以及安全性等进行考察;应有专门的施工方案和可行的技术为基础来完成有一定危险性和复杂技术的工程内容,对于新技术的运用也要有相应方案为基础保障。

(2)在施工中质量控制的对策。应做到严格的执行其变更的签证、隐蔽的工程验收等工作程序;针对要进行旁站监理的环节,必须要做到坚持和监理共同开展监理工作的原则;在清水池和沉淀池等一些大基坑部分,要组织开展勘察和设计以及监理等部门间的共同验收工作;要严格地把控其工序的质量,如果在工程中发生质量问题,要及时地做到召开现场会议,使得施工人员在掌握质量要求和质量标准的同时,做到及时的进行整改和返工,不容姑息;组织技术、劳动竞赛活动,以此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劳动积极性。针对现场管理工作,其重点在于增强对监理单位的督促以及考核,也要相信监理单位,给予其一定的管理权限,将监理的作用发挥到施工管理工作中。而且施工中如果发生各类问题,应通过监理来进行表态,让甲方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体现,也要做到不扰乱现场的管理秩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4.4 对竣工验收环节进行质量管理

工程竣工验收是确保产品最终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要重视且严格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而且没有经过验收合格的工程绝对不可以投入使用中。在工程项目到了竣工环节后,应强化施工单位的自检能力,让监理组织进行初验,科学的整改和落实检查出的相应问题,保障工程可以全面地根据设计要求来完成相应工作。也要及时地组织规划、消防以及环保和档案等部门实施专项验收工作,保障工程能够顺利地完成最终的竣工验收工作;更要及时地到质监部门进行备案,最后再完成相应的档案移交工作。

5 结语

水厂建设工程属于基础的民生工程,其涉及千家万户。在其一体化设备的水厂建设中,甲方要一直保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在明确其质量目标的同时,制定完善的质量计划以及管理对策,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此为工程质量进一步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达到长久造福于民的目的。

猜你喜欢

滤池甲方水厂
净水厂V型滤池运行优化分析
破产千金倒追落魄甲方:所有的好,不如刚好
房地产工程中甲方管理成效提升策略
施工中的甲方质量控制研究
南方某自来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用分析
超滤膜在再生水厂应用工程实践
做生活的甲方很奢侈吗?
水厂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解析
水厂环状管网平差计算与分析
处理沉后水的炭砂滤池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