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及堤防工程水利管理技术工作研究
2023-11-15吴小玲
吴小玲
(惠州市惠州大堤东堤管理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0)
0 引言
按照工程类别与形态进行划分,可将水利工程分为泵站工程、堤防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发电工程、给排水工程、水运工程等多种类别,其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给工程管理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相关从业者以及技术人员应当综合考量泵站堤防水利工程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积极采取措施对相关管理方案进行优化,使水利工程能够更好地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出相应的作用和意义。
1 现阶段泵站及堤防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章制度建设较为滞后
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能够对泵站堤防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引领与约束保障,但从现阶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有关于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相关制度内容未能基于技术发展以及时代变革得到有效及时地更新,导致其与水利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需求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脱节现象,无法提供现场管理保障,技术管理人员只能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组织相关管理工作,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以及管理水平[1]。
1.2 对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质量监管工作的开展不仅影响着工程建设的安全可靠,同时对于工程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样也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但从水利工程项目调查分析结果来看,目前很多项目负责人对于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视往往存在一定欠缺,一些项目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未能考虑到水利工程的建设特征以及建设需求,盲目缩减技术成本以及建设成本,还有一些项目存在款项拖欠的现象,导致项目维护水平较为低下,很多风险项目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加固处理,不仅影响了水利工程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较为匮乏
作为一项专业性与技术性较强的工程类别,在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对于技术管理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受到我国水利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以及市场发展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水利工程管理后备人才梯队的建设存在严重的不足,项目管理团队往往存在经验欠缺、技术掌握不充分等情况,制约了水利工程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1.4 组织架构机制不够科学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当中,科学的组织架构能够使参建单位涉及的权责更加明确,提升整体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但从实际角度来看,很多项目内部的组织架构机制往往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的现象,一些项目内部未能建立起独立专业的项目管理组织以及管理架构,无法有效发挥出技术管理的价值和意义,参建各方的信息共享与传输效率较为低下,严重影响了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以及建设成本。
2 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技术优化落实的相关措施
为了更进一步推进水利工程管理技术的全面优化与落实,不断加强泵站、堤防水利工程建设效益以及建设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基于以下6 个方面展开工作。
2.1 积极完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
作为泵站堤防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前提,加强管理机制建设不仅能够为后续施工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还能针对参建单位与个人的行为形成明确规范的约束,使水利工程预期设计方案当中的施工建设目标能够得到进一步落实,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领域实现健康发展与进步。在针对管理机制进行建设完善的过程中,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方面要求。
首先,应针对水利工程管理当中的组织架构进行全方位完善,针对参建部门的权责进行明确分配,并做好相关施工管理流程与管理体系的全方位优化,从而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质量责任追溯效果。具体来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架构应分为项目管理层级、职能落实层级以及施工建设层级等3 个主要层次,其结构体系如图1 所示。
其次,应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测管理机制的建设工作。项目管理部门应当针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涉及的材料设备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并严格控制设备性能以及建材质量的审核,按照泵站堤防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以及建设特点组织开展设备材料的供应招标工作,严格杜绝设备材料选型采购过程当中出现的以次充好行为,并且在设备材料正式进入施工现场的同时,技术人员还需要针对性做好相应的性能检验与质量监控工作,使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能够获取到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物质保障,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2]。
最后,应做好工程的全流程质量监控体系。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当中,涉及的施工管理流程较为复杂,环节较为全面,相关管理人员与项目管理部门应当基于施工准备、技术方案设计、现场施工流程、重点技术环节以及施工成品验收等各项环节进行全方位综合化分析,并给出相对应的技术管理策略与方案,使泵站、堤防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得到更加充分地提升,有效减少施工过程当中所面临的质量风险与薄弱环节。
2.2 加强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作为泵站、堤防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施工目标现场地理条件、气候条件以及水文条件进行全方位测量和考察具有重要作用。相关建设管理部门应当积极加强施工前期的准备与测量工作,明确水利工程的施工顺序以及施工环节,确保工程建设管理的顺利可靠。首先,技术人员应综合采用RTK 设备以及卫星定位设备针对水利工程建设现场的相关物探信息进行全面采集与整合,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使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设计能够言之有物,同时也使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获取到更加全面准确客观的信息参考。其次,应针对工程建设当中所需的设备材料进行准备,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以及设计标准进行设备建材的供应商招标,尽可能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可靠,杜绝风险问题以及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最后,在工程准备阶段,还需要明确施工各部门以及各环节的相关责任,加大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的惩治力度,使参建各部门都能够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从而积极配合项目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减少泵站堤防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风险与影响。
2.3 强化基础灌浆技术的应用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基础承载能力与抗压能力,使其基础地层得到全面加固,从而满足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的建设要求,需要针对基础灌浆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技术管理部门应当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灌浆施工技术规范当中给出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施工管理,从而提升灌浆流程的整体水平和施工质量。
首先,技术团队以及项目管理部门需要结合泵站、堤防水利工程的技术要求以及设计方案针对灌浆材料进行合理选择与制备。一般来说,常见的灌浆材料包括固粒灌浆材料以及化学灌浆材料等两种主要类别,管理团队以及技术团队可结合水利工程物探结果以及灌浆施工方案设计情况做出相应选择。在制浆过程当中,现场管理团队以及技术团队需要针对浆液材料的称量流程、测定流程、过筛检验流程以及搅拌试验流程进行全面分析与明确,控制好灌浆技术当中的材料配比,从而有效提升灌浆施工强度与稳定性。
其次,在浆液制备完成后,需要组织开展钻孔工作。为了进一步保障灌浆技术的稳定可靠,提升灌浆施工的整体质量,项目管理团队应针对孔底偏差值进行及时检验与校对。水利工程基础灌浆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如表1 所示。
表1 水利工程基础灌浆钻孔孔底最大允许偏差值
技术管理团队应当综合考量水利工农工程基础灌浆钻孔施工当中斜孔顶角度数以及钻孔深度,从而针对偏差值要求进行及时调节,一旦出现钻孔质量问题或面临洞穴掉块无法继续钻进的现象,可先进行灌浆之后继续进行钻孔,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可靠,减少外界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最后,待钻孔施工全面完成后,应组织开展灌浆施工。一般来说,以泵站建设以及堤防工程建设为代表的水利工程当中常见的灌浆技术类型主要涵盖了循环式灌浆技术以及纯压式灌浆技术等两种主要类别,施工建设管理团队应针对现场实际情况针对灌浆压力进行计算,并采取技术测试对最终计算结果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行比对分析,当灌浆施工注入率达到阈值后,则可以结束灌浆环节,并进行封孔与清扫,避免出现额外的质量问题与质量风险[3]。
2.4 合理选定水利防渗施工方案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堤坝防渗施工发挥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加强防渗施工管理不仅能够将施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进行合理有效地控制,同时还能充分延长水利堤坝使用运行寿命,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加充分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现阶段常见的水利堤坝防渗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土坝坝体劈裂灌浆施工技术、防渗帷幕灌浆施工技术以及基础防渗技术等几种不同类型,由于其适用环境以及特点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项目管理团队也应当结合现场施工需求进行更加科学地选择。具体技术特征如表2 所示。
表2 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方案技术特征
2.5 做好水利工程边坡加固工作
在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其施工环境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可能面临着高边坡的风险,亟待进行加固施工[4]。相关技术管理团队需要结合当地地质地貌发展情况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需求针对边坡加固技术手段进行合理选定,有效提升加固质量以及加固效果,减少意外风险或安全问题的出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常见的边坡抗滑加固技术包括抗滑桩技术(图2)、沉井结构技术、混凝土挡墙技术、锚固技术以及喷浆护坡技术等等,技术管理团队可结合实际对边坡抗滑加固技术流程进行明确梳理,有效提升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整体稳定性。
图2 边坡抗滑桩技术
2.6 关注水利工程现场安全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涉及大量的建材与高功率设备的运行,因此可能面临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以及安全问题。项目管理团队以及技术团队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于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并做好相关跟踪协调工作,减少安全风险给水利工程施工造成的威胁和影响[5]。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泵站堤防等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现场项目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项目管理团队应分别从组织管理、技术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等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究,全面提升项目管理质量和水平,为水利工程的建设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