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
——以“工程材料”“课堂革命”典型案例为例

2023-11-15陈品学

大科技 2023年47期
关键词:工程材料劳动案例

黄 健,陈品学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0 引言

2020 年3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旗帜鲜明地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同年7 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进一步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由此,劳动教育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教育应该培养热爱劳动、能够劳动、创新劳动的人才。专业教育是类型教育,主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以及培养职业情感,其培养过程要求与行业对接,与专业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具有明显的劳动教育功能属性。但是有的劳动教育只是在“点”的层面开展,并没有把劳动教育贯穿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如重实践形态、轻课程教学,“有劳动无教育”“单打一点”等,尚未形成全面加强劳育的“面”[3]。因此,亟须探索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路径,开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实践。

1 案例教学内容及劳动内涵

“工程材料”课程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在“数字信息化”和“智造建造、绿色建造”大背景下开设的一门理实一体化课程,属于专业的核心课;高性能、绿色低碳工程材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物质条件,工程材料的检测、分析、应用等能力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备能力。在道桥基础设施专业领域应用工程材料的同时,会涉及诸多与劳动相关的情境与活动;对教学而言,需要把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构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劳育价值,帮助学生塑造和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案例选自“工程材料”课程“项目四混凝土的检验与应用”中的“任务三混凝土的强度检验(4 学时)”,其具有丰富的劳动属性和劳动指向。案例实施过程对接混凝土强度检验这一工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在“工程材料实训基地”进行实操,具有充足的劳动教育属性。经过2021—2023 年的三轮教学应用,形成了稳定优质的教学模型,为培养建设行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助力。案例教学内容及劳动内涵如图1 所示。

图1 案例教学内容及劳动内涵

2 案例解决的问题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有机融合是实现劳动教育体系化的重要途径,这解决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要融合”的问题。但在融合过程中也存在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被弱化、淡化、形式化等问题。本案例从微观的角度,从课程的角度,探索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教学实践,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能融合”的问题。专业教育有职业的属性,在职业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劳动,这种劳动既包括技能操作(实践劳动),也包括情感输出(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劳动教育在内容上具有知识技能教育的属性,因此与专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能割裂。从知识属性上来看,需要把劳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知识属性进行划分,融合的理论逻辑需要明确,找到适宜的融合途径。

(2)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好”的问题。劳动教育的内涵包弘扬劳动精神、铸炼劳动知识和技能、塑造劳动价值等;专业教育着重于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职业情感的培塑等。要把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好”,需要选好二者的联系,提炼二者的共性,利用专业课程为实践载体,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实现有机融合。

3 问题解决策略

3.1 问题解决思路、过程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在专业课程实践中应统一考虑,实现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案例的理论基础是“知识三元论”,屠兴勇等[4]从整体性思维出发,提出知识整体理论。将知识划分为理性知识、感性知识和活性知识。感性知识是指处于零散、个别、孤立、肤浅或不完整的感性认识阶段的知识,理性知识则是达到理性认识高度的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知识。活性知识是基于情感和价值判断的知识,是人类对于价值重要性的认识,其重要功能是激活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在实践中三类知识互相转化、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三元知识的有机整体。

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采用自主学习与探究、实践操作、小组讨论与交流、创设头脑风暴、检测结果汇报与演示等方式,通过诊断与改进实现专业教育目标与劳动教育目标。问题解决的思路分成7 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确定目标,目标分为专业教育目标和劳动教育目标,并且二者具备一定的关联性;第二个步骤是对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重构,重构的教学内容要有劳动教育属性;第三个步骤是按“知识三元论”对知识进行划分;第四个步骤是分析专业教学点与劳动要素的关联性;第五个步骤是在教学环节中嵌入劳动要素;第六个步骤是开展融合教育实践;第七个步骤是教育反思与改进。案例思路流程如图2 所示。

图2 案例思路流程

3.2 具体做法

案例选自“工程材料”课程“项目四混凝土的检验与应用”中的“任务三混凝土的强度检验(4 学时)”。首先确定专业教学目标和劳动教学目标(本案例中课程教学目标分为专业教学目标和劳动教学目标)。专业目标主要包括熟悉强度检验规范、能熟练进行强度试验操作、能正确分析试验数据并完成收尾工作、熟悉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能分析并提出提高强度措施、熟悉现场项目强度检验机制、能用超声仪检验强度等;劳动目标主要有培养劳动观认同、掌握生产劳动知识、锻炼生产劳动能力与技能、铸炼劳动意志、感受劳模精神、培养热爱劳动的劳动态度和情感、培养自主劳动的习惯与品质等。专业目标要与劳动目标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协同育人,例如,将专业目标“能熟练进行强度试验操作”和“锻炼生产劳动能力与技能”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习检验混凝土强度的同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劳动工作(搬运试块、清洁场地、操作仪器等),教师需要把这些活动(动作)与劳动结合,从观念上赋予“技能技能人才”的劳动形象,达到“在学习中劳动,在劳动中学习”的效果。

接着进行重构教学内容,对涉及的知识进行属性划分,并且根据知识的关联性把劳动要素嵌入其中。这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混凝土强度的无损检测。传统的教学中采用讲授的方式依次进行。本案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知识三元论,首先,让学生做检测(操作),形成感性知识,这些感性知识有可能是孤立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通过教师的纠偏与联系,形成学生自己的感性知识体系,完成“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这部分教学内容;这部分需要学生自己操作,自己查阅相关标准,有助与提升其劳动情感,锻炼劳动技能,增强“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荣誉感。其次,让学生结合试验结果,开展头脑风暴,分析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习得理性知识,进而站在实际建设工程项目的角度,提出“如何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的习惯,铸炼劳动意志。最后,带领学生到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广东华隧建设)进行现场学习,邀请企业林东总工(广东省劳动模范)进行讲解,把课堂搬到生产一线,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感受劳模精神,培养积极劳动、热爱劳动的劳动态度和情感,形成活性知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逻辑如图3所示。

图3 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逻辑

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实践,进行了反思与改进。主要困难是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较难构建。课程的劳动教育评价主要由劳动教育评价指标以及权重组成。课程教师团队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文件,依据系统评价理论和素质冰山理论,结合“工程材料”课程知识体系,筛选了课程劳动教育评价指标,确定了4 个一级指标、9 个二级指标,构建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权重,确定了““工程材料”课程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工程材料”课程(混凝土强度检验)案例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如表1 所示。

表1 《工程材料》课程(混凝土强度检验)案例劳动教育评价标准

4 实施效果

课程通过3 年的探索与实践,拓展了学生的学习宽度和深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劳动热情,促进了学生劳动素养的形成,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1)课堂内容嵌入劳动元素,对接企业需求贴合,培养踏实肯干劳动者。通过深化“岗课赛证融通、德劳技创融合”,重新制定课程标准,重构教学内容,更新课程资源,融入行业企业的新技术、新方法、新规范,提高了课程的实用性。

(2)学校、企业一体化课堂,对接企业实践项目,提升劳动教育认同感。实践性强的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劳模宣讲,对接企业真实工程项目,学生参与其中,课堂真实有趣,学习热情高涨,提升对职业、劳动意义和价值认同感。

(3)校企共建、开发资源,专业技能操作更熟练,提升劳动技能水平。团队参与教育部标准编写,主持完成国家教学资源库课程,立项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课堂资源越来越丰富,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项目,技能操作更专业。

(4)劳模精神激励,劳动成果多产出,增强学生专业自信心。考核更加全面客观,学生展现自我更加自信,课堂满意度上升。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赛并获奖,品德素养显著提升。近三年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奖项50 余项。

猜你喜欢

工程材料劳动案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热爱劳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对策分析
土建工程材料的细节管理探讨
应用型本科《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