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与治疗研究

2023-11-15李明珠万杉杉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9期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羊场

李明珠,万杉杉

1.吉林省双辽市畜牧工作总站,吉林双辽 136400;2.吉林省双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双辽136400

羊钩端螺旋体病俗称黄疸血红蛋白尿,是一种严重危害机体健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患病的临床表现为黄疸、血尿、皮肤坏死、黏膜出血等。该疾病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特别是夏秋两季。为了实现羊场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对羊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和治疗展开深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是螺旋体的一种,具有极强的传染性。钩端螺旋体在显微镜下外观形态接近“问号”,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阴性,但多数时候颜色很淡,仅用镀银染色时颜色较深,才能完全看到形态。在形态特征上,钩端螺旋体比较纤长,中间部位有一条细细的轴丝,螺旋丝由一头以盘绕的形式绕至另一头,排列整齐、密集,在暗示野下观察呈细密的串珠状。钩端螺旋体病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有水的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分离,比如湖泊、沼泽地、水塘、淤泥坑等,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可至少可存活几个月,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南方地区的羊养殖基地频发此疾病。在北方地区,如果进入到高温多雨的春夏两季,该疾病也会流行,特别是放牧羊群,临床报告发病率相对较高。

2 流行特征

羊钩端螺旋体病以地方性流行为主,在潮湿、多雨季节以及多坑塘区域的羊养殖场发病率会更高一些,全年均有可能出现,但以6~9月份为高发期,其中相比于北方地区,南方发病率较高,诸如患病羊、潜伏期感染羊以及其他被感染动物均属于该疾病的传染源。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感染,公羊一经感染后会通过交配传染给大量的母羊。同时,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输精设备受到污染,或者存在多羊共用输精管的情况下,也会成为疾病传播的途径。因为病原菌在血液中的分布比较集中,所以蜱虫、螨虫之类的吸血性寄生虫通常也会成为这种疾病的传播载体,叮咬过被感染羊的寄生虫,一旦再次叮咬健康羊,就会将病原菌带到健康羊体内,这也是羊钩端螺旋体病在夏季最为流行的原因所在。在接种疫苗和注射药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也会导致该疾病的传播。在接种疫苗和注射药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也会导致该疾病的传播。钩端螺旋体一旦侵入动物体内,首先通过血液,最终达到肾小管,并通过尿液的间歇性或者持续性,造成对周边环境的污染,比如饲喂工具、水源、土壤等,导致健康羊接触后被感染疾病。羊钩端螺旋体病在不同动物间的交叉感染现象也极为常见,在刚刚下过雨的地面,如果积水几日未干便会有螺旋体被分离出来。农村地区有很多用于蓄水的死水坑,倘若羊只喝了坑内的水也非常容易感染此疾病。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羊均可能染病,但发病最严重的是幼龄羊。

3 临床症状

羊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比如羊只单次感染量、羊场管理、羊只品种和日龄以及免疫状况,最短的在感染后48 h 内出现症状,最长的可以达到3 周。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可将其划分为急性型和亚急性型。

急性型羊钩端螺旋体病发病很突然,通常潜伏期不超过一周,刚开始的时候,体温上升到40 ℃以上,因为血细胞受到了严重的损伤,所以被感染的羊只会迅速出现黄疸的症状。在进行血液检测时,会出现胆红素增高、皮肤黏膜黄染,眼结膜、尿液、鼻液等均呈明显黄色,尿色较暗,尿液中含有较多的白蛋白、血红蛋白、胆色素等物质。皮肤会出现干裂、坏死、溃疡等症状,如果合并有其它细菌的感染,还会伴有化脓的症状。患病羊在出现症状的4 ~6 d 即死亡,病死率超过70%。亚急性型羊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较为缓慢,被感染羊只开始时外部表现为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食欲不振、嗳气紊乱、胃蠕动减弱或者停止,后续精神萎靡、全身软弱无力,常独卧于圈舍一角,不反刍或者反刍减少。母羊的泌乳量明显减少,有的甚至停止泌乳,乳色偏黄,有时还会夹杂着凝固的血块。妊娠期间的母羊受到病原体的侵染,会引起子宫黏膜的损伤,导致胎盘的退化,从而导致妊娠失败。流产的症状有可能是与全身症状一起发生的,也有可能是单独发生的。亚急性型患病羊病死率不高,大部分病种在感染后的2 个月内有明显改善。

4 预防

4.1 加强疫苗接种

通过对羊钩端螺旋体的免疫,可以让机体中产生中和抗体,有效地灭杀毒株,从而达到良好的疾病预防效果。与其他致病原相比,钩端螺旋体具有诸多血清型,按照其抗原组成,共划分出19 个血清群,每个血清群又可以继续细分为多个血清型,迄今已知的有180 多种。由于不同的动物感染的钩端螺旋体血清型存在差异,所以在进行免疫防治时,必须要打多价的疫苗,这样才能提高防治的成功率。从临床角度来说,为患病羊注射多价疫苗尽管不能确保对各种血清型毒株都有效,但至少可以在羊只体内产生已接种毒株的抗体,避免被此毒株感染。

4.2 切断传播途径

羊钩端螺旋体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比如交配、消化道、血液、黏膜接触等,所以对于羊钩端螺旋体病的预防,必须从切断传播途径入手,积极采取多样化的综合措施。具体到实践中,应保证饲料、饮用水足够清洁,建议羊场使用饮水机进行饲喂,淘汰露天的饮水槽,利用封闭管道输送水源,降低水污染。饲料需要放置在料槽内,严禁地面上乱扔抛洒式的饲喂。针对养殖场内的环境,应做到定期消毒,由于多数钩体对于消毒剂十分敏感,这一举措有助于明显减少病原体的产生。进入到高温炎热的夏季后,应该注重灭蚊虫工作,晚上可以点燃兽用蚊香将蚊虫驱散开。与此同时,为了降低媒介传播,需要2 ~3 个月定期为羊群身体进行一次全面驱虫,将寄生在体表的蜱虫和螨虫彻底清除干净。在接种疫苗或者注射药物时,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头或者做好针头消毒,以避免毒株通过血液传播。羊场应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羊只进行体检,一旦发现羊只的血液、尿液中存在钩端螺旋体,应立即诊断采取治疗措施,并终止繁殖。针对受到体液污染的饲喂工具,需要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杀,放在阳光下晾晒,利用太阳中的紫外线和高温来杀死病原体。

4.3 隔离、防控传染源

尽管发病羊、潜伏期感染羊是羊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但由于该病可以传染多种动物,因此,任何被感染的动物都有可能成为钩端螺旋体的潜在贮存宿主,都会对羊只的健康造成威胁。其中啮齿类动物是主要的贮存宿主,特别是鼠类动物,它们被感染后多数情况下都会以健康状态携带毒株,而且野鼠活动范围比较广,不仅所排出的尿液中含有病原,死后的尸体也会严重污染牧草,放牧羊在食用被污染牧草后难免会被感染。基于此,羊场管理者在防控、隔离传染源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患病羊,还需要加大对疑似传染动物的防控力度。应该实行全封闭管理,对羊群进行单独饲养,如果发现母羊出现迟发性流产的情况下,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检查,并且对流产的胎儿、胎盘、胎盘组织等实施无害化处理,然后对被污染地面用火碱喷洒进行消毒。

4.4 提升生物安全管理水平

羊舍内的粪便应做到每日清理,清理之前将羊群驱赶出去,粪便彻底清理干净之后在地面喷洒消毒剂,等待20 min 后才能让羊群进入。一周对羊场内环境至少消毒2 次,消毒剂可选择价格低廉、杀菌效果好的新洁尔灭或者火碱。倘若附近养殖场出现疫情,那么必须第一时间在羊场周围路面铺撒生石灰,对外来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消毒后方可进入场内。为了避免病原体的传播,应将患病羊尸体及时做焚化或掩埋处理。尽快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并对羊场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监督,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确保其严格贯彻执行制度。如果羊场内有死水坑,要尽快将水坑填平,倘若水坑过大无法完全填平,可以导入生石灰粉或者酸化剂,目的在于让水坑内的水呈过酸性或者过碱性,这样就可以避免钩端螺旋体的滋生。雨季一过,要尽快将路面上的积水清除干净,还要做好地面的消毒工作。

5 治疗

治疗羊钩端螺旋体病,需要做到对因、对症用药。其中,针对临床症状可以首选强心、利尿的药物,帮助患病羊将病原体排出体外,可以给病羊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以此来促进血管的扩张,肌肉注射樟脑磺酸钠,有效增强患病羊的泵血能力,这样就能提高泵血压,让患病羊开始大量排尿,从而减少病死率。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以通过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 来缓解。若患病羊的皮肤出现坏死,可以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然后外敷红霉素软膏,如果出现了严重的溃烂,可以外敷地塞米松来为皮肤消炎。针对病因治疗,则可以为通过为患病羊服用多西环素、利高霉素等对螺旋体敏感的药物,达到灭杀体内病原的效果。因致病菌多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中,故采用静脉注射方式,使药物可以直接进入体内,并随血流输送到全身,如此就能有效杀灭分布于血液、组织液的致病菌。

6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养殖持续集约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羊场开始重视生物安全管理,这也令羊钩端螺旋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养殖人员应高度重视对此病的预防和治疗,在养殖过程中密切关注羊只的外部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着手对症、对因诊治,力求有效降低发病率、病死率,不断提高羊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钩端螺旋体羊场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规模化舍饲肉羊场饲养安全体系的建设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春秋季疫病在规模化羊场养殖中防治对策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犬的钩端螺旋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