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美育课程教学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有效路径*
2023-11-15汪仲夏
汪仲夏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京 210048)
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是引领学生成长成才,立德树人的重要教学载体。课程思政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各学科教学活动,深入挖掘各学科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形成思政全过程育人的结果。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接收到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高校必须以人才培养为基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做到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建立所有课程同向而行,挖掘思政内涵,敢于在马言马,在专业课上谈思政的有机宣教体系,为学生德育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
美育主要以强化心理能力,包括情感、想象、理解等,从而健全审美心理结构,进而培养出敏锐的审美能力。美育的教学任务相较于提升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塑造完美人性,塑造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明,美育课程是具有哲理性地从人的实际出发的学科,这与思政课程的育人目标具有一致性,结合美学知识挖掘思政元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符合当代价值观的审美理想。
思政课与美育课同为育人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将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美育课重在激发学生内在审美意识,提升审美素养,达到完善人格的目的。两门课程分属不同的专业大类,但在教育目的上是具有共通点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只有牢牢把握思政课和美育课的共通点,在美育课授课的过程中,设立明确的教学计划,将思想政治充分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中体现出来,才能将美育中的思政讲“活”、讲“透”,完成“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蜕变。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课程思政
《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的教育始终以实现教育“人”的功能为中心[1],此处“成”人意指成为明辨是非、知书达理的圣人,并以较高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率先由上海市委提出,其核心任务是打造全员、全程、全科育人的格局,尝试将传统马克思课程与公共课、专业课相结合,形成了以“综合化、渗透化、集约化、一体化”为特色的新教学模式,并称之为“课程思政”[2]。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课程思政”这一概念,目前学术界较为公认的定义是由高德毅教授提出,他认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融合,并以立德树人为职责的综合教育理念。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自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教育工作者开始重点关注“课程思政独立”这一课题。各高校继续推进高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这是提升大学生应对复杂国际形势变化的现实要求,是完成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经之路,更是个人适应当下时代背景,得到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要逐步改进和加强纲领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促进思政进课堂、进头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是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素质的强大动力。“课程思政”是高校办学坚持育人育德、坚持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开展思政工作的一部分。只有深挖各类课程的价值内涵、不断架构教学体系、编排教学内容,结合教学评价,才能根据学生学情形成教学标准。因此,“课程思政”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智育与德育有机统一的必由之路。
二、美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优势
美育课具备诗性、思辨性、哲学性等特点,具有促进个体感性生命成长和规范心灵的功能。又因其与思政理论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于是美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成了必然趋势。
(一)教学内容的同根同源
思政教育是指,以马列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基础,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四有新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内容又受到时代、民族阶级的影响和制约,直接或间接地与社会的功利目的、伦理道德观念以及其他社会观念密切联系。它的道德教育属性包括了家国情怀、仁爱之情、命运共同体等多个方面,帮助青年学生对不断变化的世界有客观和公正的看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美育是促进个体审美发展的教育,人的审美发展具有相对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对满足人的生存发展的具有独树一帜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3]。现代美育是以教育的人文性为指归的,美育课涵盖了多种的学科门类,如:文学、影视、戏剧、音乐、美术、宗教等,涉及的内容存在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内容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来研究美育,是把握美育基本性质与功能的前提[4],美育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属于人文社会科学大类,其德育观和美育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想是根本一致的。
(二)教育目的高度一致
公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国家行为,旨在根据特定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以计划、组织和有目标的方式来约束社会中的所有成员。由于这些约束和影响,个人的行为和思想逐渐按照公众和社会规范的要求进行改善,从而胜任各项工作需求。美育的教学特征以情感教育为基础,加之大学生“爱美心”强烈,因此将“爱美心”引导至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趣味则成为重中之重。同时也应加强审美理论的学习,不断进行审美实践,成为懂美、爱美、善美的“四有新人”。
三、美育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学融合的难点
(一)教师的课程思政知识储备不足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美育课教学和公选课中的艺术类课程均以就业导向设计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自2020年各高校开始倡导美育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部分高职院校以面向全校教师征集美育课的方式丰富美育教学资源库,并将美育课修订进入人才培养方案必修课课程之中。但是,一方面申报美育课程教师多为非思政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方法、目标等认识不足;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落实思政教育前提是教师需要有一定思政知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储备,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思维,对于时事政治有高度敏锐性。教育者受主观认识能力制约,难以对课程思政内涵进行精准理解,美育课堂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就难以体现,因此落实课堂思政教学并非易事。因此如何让教育者先受到课堂思政教学方式方法的教育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指南及课程建设缺乏
目前的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库中的美育课程,在课程申报之初都不具备成熟的教育目标与教学计划,甚至没有一个合适的教材。任课教师在课堂授课时会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在不违反教学原则和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结合学生学情进行探索式教学。
美育不仅是艺术教育类课程,更是一种培养人对美的感知和审美能力。美育课程在教学实践、教学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革新,对教师来说都是未经的挑战。在办好、创新美育课程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运用更是难上加难。当美育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出现时,面对班级内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的学生同时进行合班上课,且上课人数超过50余人次的情况下,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重点难点也会发生变化,则需要教师具备教学实时动态调整能力。
出现该故障时,检查EBV内部与EBVCN的智能节点之间的电缆是否连接紧固。在途中发生该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机车运行,可在机车回段后更换EBV。
综上,建立美育课程评价标准和问题导向的课程构建是美育课程规范化的前提条件,有助于教师把握美育教学中的基本准则,找准教学定位和教育目的,从而更好地进行课程设计。在面对区位因素和各地教育政策差异时,高校美育教学活动依然能在合理规范下有序地开展,让美育课程更具规范性与兼容性,从而使美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能更好地被挖掘与表达。此外应努力加强美育课程的时空延展性,让美育教学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成为一种流动的文化融入校园活动和校园生活之中去。
四、美育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与运用
(一)设计理念上:强化思政目标引领
在美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强化思想政治目标导向,坚持“修美”与“修德”相结合。此外,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课程标准、教案到教学方法的思想政治目标导向不断强化,做到“双管齐下”育人。
1.明确专业课程中的课程思政目标
思想政治课程从源头上构建,不同专业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虽然不同,但有一点很明确:每门课程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政目标。在党领导高校的大背景下,每门专业课程都有着共同目标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结合不同专业的个性目标,最终达到强化思政引领作用。
2.强化美育课程中思想政治的引领作用
美育课程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首先要求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存在意义,在课程要求中,首先列出了立德树人的核心任务,将思想政治目标分别列在课程目标中,并排在德育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之前,以强化其意识形态领导作用。
3.主动将思政目标写进课程教案
教案的编写应当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以及项目标准为依据。当然,为保证课程思政保质保量完成,在教学之初就要将思想政治目标编写入该门课程的教案中。不同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目标可能不同,但思想政治目标是绝对不能缺少或忽略的。
(二)教学内容上:融入多维思政元素
1.挖掘课程本身的核心德育元素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科学价值和哲学思想,这是该领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德育元素。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重要,自2009年哈佛大学提出全新美育课程指导方案,将美育课程由原有的艺术定义为审美,将“劳动之美”“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纳入美育范畴,表明美育是促成人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课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美感、美的创造等的基本观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人生观,就是用美来德育人的过程。因此,追求真、善、美,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善于创新,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完全融合的美学教育核心德育元素。
2.梳理与时俱进的德育元素
青年需要砥砺奋斗,要下基层、要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因此,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成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承前启后的大事。只有我们站在国家层面、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的层面,才能切实感受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的历史价值以及时代意义。综上所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以及美育课程的培养计划中务必融入“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个要求。
3.丰富日常思政育人的渗透式融入元素
学生的大学生涯从始至终都会伴随着思政教育,而美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会使得日常的思政课程更加多样化,同时美育课程中的舞蹈、音乐、影视等也使其育人内容更加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素质教育以及思政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国内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美育课程思政在落实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其成功经验也为其他课程进行思政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职业教育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工匠离不开育人以及育德两个重要元素。当前国际情势瞬息万变,外部敌对势力虎视眈眈,时刻想要渗透进入我国高校和青年群体,意识形态之间的斗争无一日停止。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头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意识形态斗争时,客观理性的分析国际形势,面对不同政体之间的差异性时做出公正的判断。最终坚定不移地相信中国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奋斗,是每一位高职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思政教育的育人之本。
美育以及思政教育是党与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思政教育可以回答“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了谁而培养”这个根本问题[5],思政教育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使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美育课已经成为高职学校人文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出发点以及落脚点,都是通过理论教育和艺术技法实践来提高学生审美感受及表现、促进受教育者的审美发展,并提升其幸福感,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帮助其实现人生的价值。美育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在教学内容、教育目的、教育对象、课程安排四个方面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二者之间的交叉是可行的、是必要的,要深挖教学中的思想政治价值,并将课程中的科学精神、伦理规范融入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6],真正做到让每一门课程都有育人的作用,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时代新人。同时也应因地制宜的结合南京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思政辨识度,建立具有南京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思政,为国家课程思政教学的推进、改革、优化贡献南京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