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民族歌剧的发展探究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
——以歌剧《白毛女》《沂蒙山》为例

2023-11-15冯洁玉贾明赢

名家名作 2023年18期
关键词:沂蒙山白毛女民族音乐

冯洁玉 贾明赢

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许多音乐家对中国民族音乐都进行了革新创作,音乐形式丰富多样,同类型的音乐相互融合竞争,不同类型的音乐相互借鉴、共同进步,中华民族音乐中的民族元素历经千年而不朽,音乐中所保留下来的民族元素也成为中华民族丰硕的结晶。两部歌剧《白毛女》与《沂蒙山》作为一种综合的音乐艺术形式,本文将对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研究。

一、《白毛女》与《沂蒙山》的比较研究

(一)创作特征研究

1942 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发表,使“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成为延安及全国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艺创作方向的指引。歌剧《白毛女》[1]于1945 年4 月22 日在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首演,作为中国第一部新歌剧,在创作上体现出多样化的艺术特色。在剧本选择上,以“白毛仙姑”作为主要角色,优先获得部分区域范围内观众的好评;在主题思想上,选取“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契合时代发展又密切联系生活;在音乐创作上,运用戏曲音乐“板腔体”的音乐结构,借助“帮唱”“帮腔”与当时的“流行音乐”相融合,提升大众的接受度;在人物设计上,同戏曲一样,凸显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形象,以女性为主角;在剧情设计上,蕴含中华民族“因果报应”“阴阳转世”“英雄救美”“华丽转身”等民族剧情发展因素。

2018 年12 月19 日于济南省会大剧院首演的《沂蒙山》与《白毛女》相隔73 年,在音乐创作上成熟于《白毛女》。《沂蒙山》依据山东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故事为创作主线,讲述了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军民同甘共苦,为伟大革命事业甘愿付出一切的动人故事,揭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沂蒙山》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歌剧的音乐特色上,确定以音乐为核心的歌剧创作模式。《沂蒙山》中咏叹调融入了现代音乐剧元素,满足了当今观众的艺术审美需求。在女中音唱段,首次开创性地使用了“板腔体”音乐结构,在咏叹调中加入了戏曲音乐元素,加强了戏剧的张力;歌剧中运用了《沂蒙山小调》等山东民歌,体现出浓郁的民族地域色彩。

(二)社会背景研究

从《白毛女》的社会创作背景看,整部歌剧以剧情为主导因素,剧情设计符合时代的社会生活场景。在戏曲音乐为主流音乐的时代,大量融入戏曲中的音乐与剧情设计,“白发仙姑”的故事在当时影响力较大,编剧合理利用这一基础条件进行创作,整部歌剧无论从剧情还是音乐元素全部扎根群众,无论是从创作初衷还是歌剧的主题思想角度,都完全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

2017 年,由栾凯组建的歌剧主创团队到沂蒙山区进行采风,深入沂蒙腹地,踏寻历史足迹,领略蒙山沂水风采,探寻军民鱼水故事。通过这次采风,主创团队明确了创作方向为革命历史题材,体裁是中国民族歌剧,剧名定为《沂蒙山》。

(三)时代影响研究

延安原版《白毛女》为六幕歌剧,在传播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改版,改版更倾向于“加强革命叙事,淡化民间叙事”。1945 年张家口版重写第六幕第一场《赵大叔说红军》,革命叙事更充分、阶级矛盾更尖锐、戏剧冲突更激烈;1947 年东北版(五幕版)黄世仁通敌叛国,进一步揭示地主阶级的反动本性,加强农民阶级的反抗精神;1952 年北京版(五幕版)喜儿丢掉幻想,提升喜儿形象,凸显思想主题,进一步加强歌剧的革命叙事。早期歌剧《白毛女》在解放区之所以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这不仅在于这部戏紧紧抓住了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还充分展现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二元对立,并聚焦于农村、农民及其土地问题,用悲剧和传奇剧特有的艺术表现,符合民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后期对于《白毛女》的改编还出现了芭蕾舞剧、电影,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沂蒙山》歌剧的影响领域符合主创者栾凯“音乐先决性”的创作核心。在近几年,歌剧《沂蒙山》在全国各大剧院进行多次演出,电影《沂蒙山》于2021 年7月7 日献礼建党100 周年,在影院全线上映。2022 年9月1 日,歌剧《沂蒙山》荣获第十七届中华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大奖”。《沂蒙山》在同时期歌剧领域已经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作品。

(四)跨时代反思总结

歌剧中的民族音乐传承问题也往往会出现在其他的音乐类型之中。《白毛女》的传承发展是非常成功的,这部歌剧符合大众的音乐鉴赏水平,剧情贴近生活,深受大众的喜爱,在群众的基础上进行传承发展,影响范围非常大。《白毛女》无疑是当时时代的一个缩影,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能够接受传统音乐形式。

《沂蒙山》依旧重视音乐的创作,主导“音乐先决性”无疑是给外界大众增加了壁垒,并不利于扩大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电影《沂蒙山》的票房仅35.1 万。因此我们应该像《白毛女》一样重视在民族音乐作品中突出的实用性,而不是为了传承去传承。

二、民族音乐传承中的问题

(一)民族音乐传承中的实用性问题

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中,传承者应该正确认识发掘民族音乐在当今时代的价值,合理地进行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在民族音乐的传承保护工作中,无论是国家的支持力度还是传承者自身的考察研究态度,都足以体现出对民族音乐传承任务的重视程度。但是在传承中应该考虑“实用性”,去探索中华民族优秀民族音乐的“利”。当传承投入与创新回报成正比时,民族音乐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大众音乐审美,这种发展状态才是真正健康的、拥有持续性的。传承人在研究音乐原貌的基础上,去探索发掘音乐的特色,结合当今时代潮流,使民族音乐重新焕发活力,真正发挥民族音乐的实用价值,使民族音乐自身获得持久顽强的生命力。

(二)民族音乐传承中的“怜悯”心理

在民族音乐传承中应当树立一个合理的观念即“正视其价值”,我们不应该用“怜悯”的心理去思考音乐的传承问题,用“怜悯”的眼光看待民族音乐,歌剧“一脉单传”背后的深层局限和潜在危机一直存在[2]。《白毛女》运用戏曲因素是为了让大众接受新歌剧这种音乐形式,其中的民族因素没有一点“怜悯”的心态,利用戏曲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群众基础,充分发挥戏曲的实用价值。此前一直存在众多与电影《百鸟朝凤》一般“怜悯”心理的民族音乐传承,时代的飞速发展总会出现一些新潮流,与此同时也会存在“过时”的潮流。我们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过时”的原因,才有可能迎来一场精准的反扑。

(三)民族音乐传承中的大众传媒问题

音乐潮流的更迭换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学堂乐歌运动、左翼音乐运动、新秧歌运动等,无不使中国的大众音乐审美泛起层层涟漪,也正是这些“涟漪”,使民族音乐逐步边缘化。“无论是新潮音乐的兴起还是民族音乐的边缘化,大众传媒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3]。如果民族音乐类节目不能推陈出新,那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民族音乐就少,也无法提高人民对于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民族音乐的“审美断层”现象也应运而生。大众传媒选择了收视率,选择了紧跟潮流,究其根本是选择了商业价值与大众。民族音乐在此次潮流中的改革却显得微不足道,一方面源于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网络传播速度远比报纸快,民族音乐并没有积极参与到流行音乐的初步传播中;另一方面源于民族音乐传承者不能够合理看待音乐的风格变化与潮流更迭,创新中的“接受”心理欠缺。

(四)民族音乐传承中的“接受”心理

在民族音乐日渐脱离大众的社会背景下,依然需要更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和设想,而民族音乐的未来和希望应当在于大众的喜爱和对民族音乐的发扬与传承。在民族音乐出现审美断层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考虑如何重新提升大众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水平,如何让大众认识到民族音乐中独特的音乐元素。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民族音乐的创新,培养大众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从大众的角度,创作符合大众审美能力且具有民族音乐元素的作品,是民族音乐重新被大众认识、接受的重要途径,专业的音乐创作者应当接受新型的民族音乐存在形式,并积极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掘民族音乐的特点,为大众传播做出贡献。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对于民族音乐的创作也将会更加规范化。

三、民族音乐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一)从群众角度出发

创作符合人民群众审美水平的音乐是民族音乐发展的必要条件,生活是音乐创作的源泉。民族音乐的传承创作,无论以何种载体出现,拥有群众基础都是音乐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白毛女》借鉴当时的主流戏曲元素,将流行音乐作为传播载体;故事情节、歌词内容以时代新闻、社会观念为主线,优先获得人民群众对于音乐表现内涵的认可;角色与人员设置,应抓住流量时代的“顶流人物”,继续拓宽音乐作品的影响范围。凡是能够吸引大众目光,让大众接触到民族音乐元素的方案,都将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只有抓住人民群众的审美,创作符合人民群众生活的音乐,才能逐步解决民族音乐的“审美断层”问题。

(二)从商业角度出发

近年来,社会对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工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精力,民族音乐必须探索自身独特的商业价值实现模式,如电影、电视剧、演唱会等艺术传媒产品。民族音乐更应该考虑这种模式,音乐剧应当着力在艺术性上下功夫,其内在驱动力依然可以是利益原则、票房原则和对于高额利润的追逐[4]。如果音乐剧不发展变革,就会失去大部分观众。民族音乐的传承应借鉴学习音乐剧的通俗性、娱乐性、商业性。有群众需求、有商业竞争的领域终会朝着更加专业、更加完善的方向去发展。衡量音乐的成功与失败,最公正的判定是观众,最无情的舞台是市场。

(三)从音乐角度出发

民族音乐远不止戏曲、民歌,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民族音乐上体现出多元的地域特色与民族特色,这也对民族音乐创新的元素选材加大了难度。作为专业的音乐学者,细致了解记录个人研究领域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内涵、音乐特色等音乐相关信息,对于民族音乐创新元素的选取与音乐表现方向的把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创新传承过程中要有学术价值、文化内涵的支撑,不应一直持续盲目的选材革新创作,这一步骤需要音乐学者的“把关”。优质的音乐作品在未来传承发展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会凸显出自身悠久的音乐内涵,经久不衰。

(四)从民族角度出发

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赋予民族音乐时代内涵,作为一种历史的使命,正在为更多音乐人担当与践行。传承发展民族音乐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领域,中国的音乐需要走中国的道路,并且有引领世界的雄心壮志,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承中国的民族音乐,更要在世界上树立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旗帜。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要借助现代媒体的强力传播,形成一种合力,将当代中国民乐创新多元、自信包容的特色清晰地勾勒出来。

四、结语

《白毛女》与《沂蒙山》的对比鲜明地展示出不同时代的音乐,不同选材、不同元素等对作品起到重大影响,符合人民群众审美的音乐形式。我们只有建立一个兼具群众性、商业性、音乐性、民族性的传承创作体系,并使中国的民族音乐元素作品注入中国主流音乐行列,中国民族音乐才能真正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沂蒙山白毛女民族音乐
沂蒙山小调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白毛女”姐姐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沂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在延安,初见《白毛女》
河北博物院上演“白毛女”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
曰常性·传奇性·陌生化——电影《白毛女》的受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