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储卫民烂尾楼里的微光

2023-11-14编辑姚燚垚

摄影之友 2023年11期
关键词:烂尾楼卫民微光

编辑:姚燚垚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房地产遍地开花,但是繁荣的背后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烂尾楼”的出现。摄影师 Thomas 用他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这些场景,组成了《烂尾楼里的微光》系列照片。这组作品也为他成功赢得了今年的荷赛奖荣誉奖。

[本页图 ] 西安易合坊与锦嶺公寓,夜晚小区幽暗的环境与微弱的灯光。

储卫民在新加坡的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在新加坡做了 3 年程序员,平时他喜欢摄影。2017 年,储卫民辞职做了一名全职风光摄影师。最开始以国外拍摄为主,他不是本地人,因此会以外来者或游客视角构思创作,总觉得不够深入。如果想创作更出色的作品,还是得回到国内,在熟悉的环境中找灵感,为此,两年后储卫民就回国了。

2022 年 4 月底,看到一个 up 主拍的一段视频,是西安易合坊烂尾楼里的事情,几个画面让储卫民印象深刻。一位老奶奶,她年纪特别大,因没有电梯而需要每天爬楼,上厕所或者打水都要爬楼,特别不方便,不得已才住进这里。另一个住户家的小孩在水泥墙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画,都是那种充满向往的画,他脑子里立马就有了画面感。储卫民收集了一些资料,发现不只是易合坊,还有好多类似的情况。

INTERVIEW

摄影之友×储卫民

关于《烂尾楼里的微光》这组作品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2022 年中,当我在 B 站上看到有业主因为各种原因,无奈住进没水没电的烂尾楼的新闻后,立马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拍摄、也需要有中国摄影师去拍摄的题材。

促使我关注这个话题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作为一名 90 后,我非常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房子所承载的中国家庭的期望与压力,高房价、烂尾楼等问题是全社会,特别是青年人关注的焦点。

其二是发展中的中国,一直是我长期关注的拍摄主题。我的《火车看中国— 车窗外的青藏铁路》以及这组《烂尾楼里的微光》,分别呈现了我们发展中获得的成就以及遇到的挑战。

烂尾楼现象,代表了我们过去的一种粗放的资本发展模式所遇到的问题,是潜藏在几十年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下的巨大隐患。而且这种发展模式的问题不光在中国有,在以前的日本、美国,现在的越南、墨西哥同样存在。这个巨大的话题值得用摄影的形式去呈现和探讨。

如何规划这次创作?

因为我本身是一位职业风景摄影师,所以在呈现这个主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以景观摄影的方式,创作一组更偏向艺术化表达的作品。

与此同时,我也尝试了以前较少涉足的纪实摄影。在策划的过程中我决定做一些减法,以实现更统一的视觉效果。我选择了以“烂尾楼里的微光”为贯穿整组作品的视觉线索,全部照片都是在晚上拍摄,通过黑夜里的生活之光,去呈现烂尾楼业主们在困境中仍然坚韧生活的状态和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微小的光芒与黑暗中巨大的钢筋混凝土的强烈反差,也更容易获得大众的情绪共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事情的解决。

拍摄前前后后经历了一个月,取景了青岛市即墨区香榭丽舍、西安市锦岭公寓、西安市易合坊、郑州豫森城这四个烂尾小区,其中前三个小区都是当时有业主入住的烂尾小区。

拍摄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第一个困难就是最新信息的获取。一开始我是通过搜索新闻报道来找拍摄小区,后来发现很多报道是一两年前的,入住的业主有的已经搬出,有的小区已经在政府介入下完工,情况已经大不一样。比如昆明别样幸福城和郑州豫森城,都已经没有业主住在工地上。

后来我发现像抖音和快手这样的短视频平台,是很便利的获取信息甚至建立沟通的渠道。有一些烂尾楼业主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相关视频,希望获得更多人关注,他们提供的信息都是最及时的,同时他们也非常欢迎我前去拍摄。烂尾楼工地情况非常复杂,很多没完工的设施,一个人进去甚至有一定危险性,我曾经因为信号被大楼遮挡在西安易合坊损失了一台无人机。幸好在当地业主的帮助下,顺利地完成了大部分的拍摄。

组图中最深刻的一张作品是什么?

这组作品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其中的第二张(左图)。这张照片拍摄于青岛即墨区香榭丽舍小区,在所有我拍摄的小区中,这个小区的完工程度是最低的,没有安装门窗,基本就是一个框架。照片中通过无人机可以直接一览室内的全部景象。在桌子上坐着的是网名“即墨香香哥”的小伙子,他几乎每天都坚持住在烂尾楼,用手机抖音直播他的生活,希望以此获得更多的关注。

和他一起住进来的还有另外几个住户,他们一起修整了小区的院子和大门,但抵不过青岛的气候,一场大雨就把他们很多的劳动成果摧毁了,甚至现在停车场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

但是你仔细观看的话,却会发现各个细节都是“家”的布置,收拾得整整齐齐的屋子,甚至还挂着花朵。这也是我拍摄烂尾楼时发现的共性,没有人因为这里还是工地就乱摆乱堆,而是简单的家具帐篷都收拾得井井有条,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

本期影人

储卫民

Chu Weimin

网名:Thomas 看看世界,职业风景摄影师,曾获得 2019 年国家地理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2023 年世界新闻摄影奖等奖项。他的《火车看中国》《烂尾楼里的微光》《绿色中国》等系列照片,展现了当下发展中的中国。

影赛介绍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它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自 1957 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荷赛奖至 2023年已举办了 66 届。

[本页图] 烂尾楼里简陋的居住环境,墙面地面几乎与毛坯房无异,也没有通水电气,但是你也可以观察到许多生活的点缀。

拍摄中使用了哪些摄影器材?

拍摄中主要使用的是索尼微单相机搭配 16-35mm 和 24-70mm 镜头拍摄。大光圈镜头保证了弱光环境的画质,广角一般是用于室内的局限空间拍摄,在室外我更喜欢用 24-70mm 镜头去截取烂尾楼的一部分进行创作。另外大疆无人机在这次拍摄中也被大量使用,无人机可以把我带到和业主所住楼层平齐的位置,获奖作品的第二张就是使用无人机飞到二楼平视拍摄的。

这组作品后期的成分占比有多少?

这组作品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艺术景观,这部分我进行了一些后期影调和色彩的加工,比如把环境压得更暗并调成冷色调,窗内白色的光线被我改成了暖色调,以加强情绪和氛围的渲染。这部分作品主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因为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当时在微博、小红书上引起了千万量级的传播。另外一部分,我则基本没怎么后期,用于传统媒体的报道,这次荷赛获奖的就是这部分内容。

作品获奖后引起了社会关注,对你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后面拍摄的一个项目,西安易合坊,在众多媒体的关注下获得了社会和当地部门的极大关注,最终在去年年底当地已经帮助把烂尾楼建好了。今年我拍摄的业主们已经开始陆续搬进去,这也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纪实摄影改变社会的力量。同时这些照片也见证了一个时代,这让我感受到纪实摄影的独特力量,未来我的风景摄影以及其他创作中,也会继续从传统纪实摄影中吸取灵感。

接下来还会继续坚持这个题材的创作吗?

这个题材在拍摄时我就意识到创作周期可能很短。现在基本没有业主还住在烂尾楼里面了,而且未来随着房地产监管政策的加强,烂尾楼也会越来越少,这都是其他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过程。所以当时我推掉了所有的商业拍摄,全身心投入到这组照片的创作中,因为这是一组见证时代的照片,只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某个阶段,并不是一直有机会能拍到的。

未来还有哪些类型的拍摄计划?

未来我会继续关注中国发展这一大的主题,近两年会持续创作《火车看中国》系列作品,观察大规模基建建设对生态环境和社会面貌的改变。同时今年我还开始了《绿色中国》项目的拍摄,这组也会是纪实摄影结合风景摄影的形式,聚焦中国的新能源和绿色产业,用摄影艺术的形式,呈现和探讨中国乃至世界未来的可能的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烂尾楼卫民微光
微光奕奕
住烂尾楼的人
追光
水一上路就成了河
微光
流淌的微光(组诗)
背故乡
奇迹“烂尾楼”
浅谈城市中的疮疤
——烂尾楼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 a Gear-Rack Based on Combination o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