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说挫折 见证成长
——叙事疗法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

2023-11-14上海浦东新区民办进德外国语中学上海20120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1期
关键词:外化支线挫折

◎ 陈 艳(上海浦东新区民办进德外国语中学,上海 201204)

一、引言

挫折是每个人都无法绕开的话题,我们在挫折中失落沮丧,也在挫败中磨练意志与燃起希望。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面临着身心发展的巨大震荡,他们常常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敏感化、扩大化,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很容易在情绪影响下走极端,做出冲动行为。因此,理解挫折对于成长的积极意义,增强应对挫折的信心和勇气是初中学生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叙事疗法作为一种尊重多元、尊重差异的后现代心理治疗,它认为情绪和情感是在故事里发生,不同的叙述内容和形式带来不同的意义。我尝试运用叙事疗法中的问题外化技术,引导学生展开与挫折的对话,将挫折事件与人分开,跳出挫折觉察自己对挫折事件的看法以及挫折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然后,运用发现例外、重要他人见证技术,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生活中的闪光事件,重塑新故事。故事重建和自我构建是同步的,讲述者在重构故事的同时也在重构对自我的认识,看到自己的力量,从而树立信心,最终战胜挫折。

二、外化挫折,增强动力

课程开始,通过《日本萌娃学滑板》的视频引出“挫折”主题,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与背景音乐的烘托下,唤起学生既往的挫折经历,开启“与我的挫折朋友对话”,并为挫折制作一副面具。

部分引导语如下:

请闭上眼睛,调整坐姿,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挫折可能是你想把事情做好时遇到的困难,也可能是你努力了很久之后的失败;挫折可能是身上某个不被你接纳的特质;挫折也可能是你不喜欢但又必须身处其中的境遇……请选择其中的一次,试着去回忆它,当时发生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它对你说了什么话?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你会给它取个什么名字?

伊萨克·迪内森说,一切的忧伤,只要能够变成故事,或者通过故事讲述出来,都是可以承受的。叙事疗法中的问题外化技术通过将人与问题分开,让个体了解到问题是问题,人不是问题,而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学生戴上自己制作的挫折面具,以挫折的身份叙说故事。

叙述的挫折故事,成了“挫折”的代言,形象地外化在讲述者面前,让他们在直面挫折的同时,将挫折与自己分开,把自己解放出来,创设人与问题之间的空间。学生觉得挫折就只是一次挫折,而不是讲述者本身,不会给自己贴上“失败者”“无能”的负面标签。给挫折事件取个有特点的名字,如黑点、花斑鱼、乌云……我们就有了直面挫折的焦点。在此之后的活动中,大家直接称呼特定的名字,进一步强化将问题与自身分开的意识,增强对挫折的掌控感。挫折外化的过程也是学生消除阻抗、直面挫折的过程。

三、重构挫折,看见力量

经历挫折后,很多学生长久沉浸在挫败感中,深陷错误的挫折认知中裹足不前。有学生将挫折和自我信念挂钩,觉得某一件事没做好,意味着“我不好”“我很失败”;有学生认为挫折是永恒的,挫折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影随形,甚至认为自己永远都不能摆脱挫折带来的阴影了;有学生把挫折泛化到其他领域,比如因一两次考试失败而怀疑自己在学习上就是不行;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挫折面前毫无办法,不相信自己能挽回败局,这些都是不能正确认识挫折,将挫折灾难化的表现。

叙事疗法有一个重要观点:除了某个生活故事之外,还存在很多别的生活样式的可能。当找到强大的主线故事背后被忽略的支线故事,并关注支线故事中蕴含的能力、闪光点和积极反应时,叙事者自我的单一诠释便发展为丰富的、多样的诠释,面对问题时将会更有力量。

每个人的生活中有挫折经历,也有很多成功的体验。

在课堂上,我运用叙事疗法中的“特殊意义事件”,引导学生寻找关于挫折主线故事之外的支线故事。我请学生们在纸上画一条生命线,在这条线上找到自己当下的年龄点,左边标注上所有印象深刻的重大事件(包括时间、经历、感受、经验),正向事件写在生命线上方,负性事件写在生命线下方,最后,为自己的生命线取个名字。画完之后,引导学生们将注意点放在过往的成功经验上,特别是挫折事件之后的成功事件。在觉察和彼此分享中,学生们的视野和格局逐渐拓宽,不再局限于当前的困扰中。“我原来没有那么糟糕”“有一次数学考试不顺利后,我沉下心来认真复习其他科目,那次的总成绩还不错”“上次比赛尽管输了,但我在活动中认识了一个新朋友,也算是没有白参加这次比赛”……隐藏在“挫败”外的积极力量逐渐浮出水面,学生们从积极事件中汲取营养,跳出挫折重新看待自己,赋予挫折新的意义,原来挫折不仅带给我们创伤,更赋予我们成长的力量。

四、见证挫折,赋能成长

叙事疗法强调: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欣赏故事的观众同等重要,他们能帮助当事人更好地构建新的生命故事。按照社会建构论者的观点来看,自己叙说的故事如果在真实生活中得到共鸣会更有意义。因为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要在没有他人支持、鼓励的情况下,做出大幅度的改变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挫折有朋友圈,它会是什么样的呢?它在和我们诉说着什么呢?在见证挫折环节中,我利用叙事中的重要他人见证仪式,让学生邀请同学做见证人,以“请在我的面具上留言”为活动载体,组内互相传阅挫折故事,并简单记录一件当事人曾经战胜挫折的小事,或是写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在传阅挫折故事时,每个人都会发现和自己类似或者完全不一样的故事,会感受到原来我们都一样,“困难并不只降临在我的身上”,或者我们原来那么不一样,“他人经历了那样的挫折都可以恢复能量,这也很激励我”,不管是同样的,还是不一样的故事版本,每个人都从别人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并将这份力量传递出去,形成积极的能量圈。

当事人重新拿回自己的挫折故事时,一件件小事、一句句温暖的话语,呈现在纸上,触动在心灵最深处。在命名为“裂痕”的挫折中,有A同学的寄语:莫愁前路无知己;B同学的安慰: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C同学的陪伴:有困难,我们一起陪着你;D同学的心灵解读:总会有人莫名地讨厌你,这与你是什么样的人没有关系。书写文字的力量是毋庸置疑的。每位同学都是抗挫力的见证者,透过文字,每位同学的生命故事进一步丰厚,他们在其中感受到的力量逐步融为抗挫力的一部分,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底色。

五、应用反思

叙事疗法主张发展故事的积极意义,从更丰富的视角找到成长的动力,这对于自我同一性正在形成的中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辅导方向。每个人不但从叙说自己的故事中得到疗愈,同时从他人的故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但是,有极个别学生因为曾经的挫折带来的创伤比较大,阻抗很强烈,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如果课前有针对性地做个调查,可能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更有掌控感。

有些学生消极的挫折认知比较顽固,一次课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想法。课后,需要从更丰富的视角来发展支线故事、寻找见证人,比如翻看综合评价手册上各科任教师的评语,查阅导师的评价,采访重要他人等,不断丰厚学生的支线故事,能帮助他们找到成长的动力。

将叙事疗法的理念和技术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以从整体视角出发,通过设计相互联系的主题活动,比如把问题外化、发展支线故事等理念应用到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情绪调节、生涯规划等专题,前后呼应,从而帮助学生外化困扰他们的问题,找寻例外中的闪光点,引导他们重新整合自我认同,成为拥有独立健全人格、悦纳自我的青少年。

猜你喜欢

外化支线挫折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支线飞机替换战略的经济性分析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挫折使我更坚强
支线机场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配网馈线接地定位及环供支线接地选线判据探讨
生活需要挫折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国支线机场发展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