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适生作物良种创新推广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
2023-11-13文丨宋科张贵香李文豪刘慧珍邵路路裴玉恩
文丨宋科 张贵香 李文豪 刘慧珍 邵路路 裴玉恩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拥有各类可利用盐碱地资源约5.5 亿亩,盐碱地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开发潜力巨大,是我国耕地“提质、扩容、增效”的重要来源,是粮食增产的“潜在粮仓”。为加速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有效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向盐碱地要粮,向科技要粮,山东滨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打造创新发展新模式,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盐碱地适生作物良种培育基本情况
园区立足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结合本地盐碱地分布广泛、含盐量较高、出苗率较低的实际情况,以耐盐碱作物良种培育、盐碱地改良和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为主线,从自然生态、平台建设、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四个方面入手,在推动区域耐盐碱作物良种培育创新高地建设、 探索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引领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为黄河三角洲、环渤海区域盐碱地治理以及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协同多方开展合作,引进试种粮食作物新品种。园区积极引进、 开展多个农业科技项目,引种和创制优质耐盐碱小麦、藜麦、高产多抗玉米等粮食作物新品种,持续深入挖掘盐碱地粮食作物产业潜力。一是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作开展耐盐碱小麦新品种选育,引进“黄淮冬麦区北区高产优质节水小麦新品种培育”项目,在园区开展10 余个小麦新品种的引种试种。二是与滨州市政府、北京农林科学院签约共建“杂交小麦渤海创新研究院”,实施杂交小麦盐碱地科研攻关,培育优质节水耐盐碱杂交小麦新品种。开辟了120 亩优质耐盐碱小麦示范田,建立了近500 种优质小麦品种的“基因库”,连续三年试验了5000 余个优质耐碱麦组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三是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达成藜麦育种合作协议,在园区内开展藜麦试种,引入300 多种藜麦品种,积极开展藜麦选育试验,目前已经优选出5 个耐盐碱品种和2 个“一年两熟”品种。四是与泉玉种业公司合作,完成26 个高产多抗玉米新组合的试验种植,优势组合增产特征明显。园区耐盐碱粮食作物育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不断创造新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滨州市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发展。
(二)探索育种新路径,开辟耐盐碱作物航天育种。园区积极探索育种创新方式和渠道,开展航天育种合作,全力做好航天育种工作,为滨州耐盐碱作物育种工作开辟了新机制。园区与神舟瑞辰张家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火星红生物科技(山东)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航天育种试验项目。园区开展航天育种高代材料种植试验,优选适合盐碱地生长的耐盐碱、耐旱、耐病虫害的新品种。利用园区冬暖大棚,进行黑玉米、大豆、水稻等航天育种品种的试验种植,完成耐盐碱植物航天品种的培育和试验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全面开展航天育种小麦品种材料3 个、油菜花大田播种试验2 项,以及使用新型改良土壤的蛋白酶类、虫草菌丝类的新资源材料试验。通过开展航天育种工作,园区为建设更高水平富强滨州贡献了种质科研力量,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科研能力的显著提升。
(三)发掘种质资源优势,持续推进耐盐碱林木科研创新。园区充分发掘本土苗木耐盐碱种质资源优势,积极推进耐盐碱林木良种科研创新,开展不同类型、不同特性苗木的引种试验,建立耐盐碱苗木引种繁育种质资源体系,推动特色林木资源优势集成增效,实现耐盐碱苗木培育和科研创新能力双提升。园区同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开展无絮柳树新品种选育工作,建成耐盐碱优质林果种质资源库和组培室、耐盐碱林木快繁中心,选育高效快繁、定向栽培苗木,提升作物附加值。收集430 余份柳树种质资源,创制16 个无絮柳新品种,精准对接无飘絮城市绿化建设; 汇集三耐桃和梨等林果种植资源100 余份,培育耐水湿桃树“三耐桃”新品种“水韵红”,完成2000 余株杜梨矮化砧品种嫁接。通过上述工作,园区耐盐碱良种培育创新迈上新台阶,丰富了耐盐碱作物的育种种类,优化了品种结构,为滨州盐碱地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科技新动能。
(四)为园区“加码赋能”,推动智慧农业项目建设。园区依托前沿信息技术,顺应“互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建设集安全防护、土壤监测、气象监测、病虫害监测、灾害预警、数据收集统计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农业平台。园区开展了智能温室项目建设、冬枣智慧大棚系统应用、物联网土壤检测、智慧农机、水肥一体化等项目。园区与滨州职业学院合作,开展物联网土壤检测和数据采集项目,在黄河以北至沾化滨海的范围内设立智能监测位点,设置智能监测点位50个,配套点位人工数据采集250 个,实时监测土壤pH值、含盐量、有效磷、速效钾和铵态氮,为园区耐盐碱作物培育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园区与河北宣工集团等3 家单位共建“滨州宣工智慧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研究,研发、集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研发智慧农业机械,建设现代农机装备车间,实现产学研用紧密合作。通过智慧农业,促进盐碱地农业向精细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与信息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
冬枣智慧大棚
二、经验做法
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园区在“盐碱半盐碱农业科技创新与示范” 的路子上逐步探索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
(一)对内工作部署有方。一方面抓耐盐碱育种技术创新,在“杂交小麦、航天育种、耐盐碱苗木”三个领域开展耐盐碱育种工作,将作物育种与市场价值密切结合,重视高附加值作物育种技术创新,通过目标作物的高附加值助推育种技术高效创新;另一方面强化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科研硬件设施条件,充分调动园区干部职工科研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园区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健全科研合作和项目协作机制。
(二)对外协同联动有力。一方面向上联动实现资源汇聚,积极参与科技部科技创新成果“进园入县”行动、耐盐碱作物良种培育等科创工作。积极突破盐碱地自然生态环境约束,将耐盐碱粮食作物、中草药、苗木等作为良种选育的重点,推动耐盐碱、高产、多抗作物良种培育,在“种源”上寻求创新突破;另一方面向下联动实现资源下沉,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门类、不同目标对象的项目示范和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升农技推广力度和质量,通过项目示范和农业技术推广,向农民群众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将科研技术创新成果惠及到农民群众,提升农民群众和农业产业从业者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业务知识储备,推动农村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以科技赋能推动滨州农业提质增效。
三、存在的不足
园区在盐碱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工作中初见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推广渠道较为狭窄,推广方式不够新颖,推广手段和内容与农民群众现实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农民群众参与度与积极性还不够高涨,同时推广体系不够健全,未形成完善的推广工作机制和配套制度规范,以致农技推广工作效果不够理想。二是人才科研资源投入比较大,目前全市范围内的人才和科研资源共享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利用科创平台进行人才和科研资源调配使用的渠道还不够通畅,科创平台的资源使用率也比较低,不能够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资源效用。三是滨州市现代农业受黄河水资源限制比较明显,盐碱地农业受到灌溉水资源不足的制约,突破水资源约束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下一步对策
(一)积极推进招才引智,完善科创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扩大招才引智规模和力度,通过人才引进、社会招考等渠道引入复合型、科创型人才,健全人才管理考核机制,完善人员结构,补充实干力量,壮大专业队伍,打造高层次科创团队,形成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科创共享平台建设,集中人才和科研资源,健全高效调配共享使用机制,充分盘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二)拓宽农技推广渠道,深化农技推广内容。农技推广工作要坚持创新,推广渠道要做到新颖和多样化,加强园区同市内现有的农业系统各部门的技术推广站所、 各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这些部门较成熟的农技推广体系和渠道,实现园区新技术新品种的高效快速推广。另外,推广内容上也要做到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同农民群众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授农业技术知识,讲解方式要通俗易懂接地气,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推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引入新型技术模式,突破水资源不足瓶颈。通过引进和应用新型土壤改良剂等措施加大盐碱地改良力度,提升盐碱地改良效果,同时,通过发展咸水灌溉技术、开展雨水、微咸水等非常规水源的收集和应用、农业水污染治理和回收再利用等措施,拓宽水资源来源渠道,解决水资源供给难题,突破水资源不足的约束,打破环境资源瓶颈,实现节水农业大发展。
(四)聚焦本地农业发展需求,强化特色农产品良种选育。一是去农业生产和消费市场一线开展调研,同农产品从业者和消费者密切交流,掌握农产品生产和消费需求,将科研工作同消费市场密切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进一步突出冬枣、 藜麦等特色农产品良种选育工作,抓好科创平台建设,深化对外合作,加强科研项目管理和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特色农产品良种选育科创工作迈向新台阶,推动滨州市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高质量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