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刊视角下的早期影业调研
——以《电影月报》(1928—1929)为个案

2023-11-13张志敏

音乐传播 2023年5期

张志敏

20世纪20年代是中国电影刊物起势的重要阶段,从1921年2月发刊的《影戏丛报》到1929年11月创刊的《银幕杂志》,中国电影刊物走过了从无到有的创建阶段,并渐成气候。据可考资料(1)参见上海图书馆编《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显示,在这不足十年的光景里,共出现了59种取向各异、个性鲜明的电影刊物。丁珊珊在《纸上光影:电影刊物与早期中国电影史书写》一文中曾将新中国成立前的电影刊物发展历史概括为三个阶段,即“‘同人电影刊物’时期、‘纯商业化电影刊物’时期和‘公共性电影刊物’时期”(2)丁珊珊:《纸上光影:电影刊物与早期中国电影史书写》,《文艺研究》2013年第5期。。本文所考察的《电影月报》隶属于“六合影业”(3)“六合影业”系1926年由“明星”影戏公司牵头,最初联合“大中华百合”“神州”“上海影戏”,后“神州”退出,再则“民新”“华剧”“友联”加入而成立的影业联合体。,正处于前两个时期之间,其理念呈现出了电影刊物在市场意识强化后的一种整合探索状态。

《电影月报》创办于1928年4月,存续时间一年有余,共出版了12期,销量曾一度保持在每期3万份,其发行范围随着“六合影业”的发行渠道之拓展而达至全国各地(包括港澳地区)以及南洋等地,(4)刘帆、胡淑帧:《〈电影月报〉研读笔记》,《电影艺术》2018年第4期。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业界影响重大的专业电影刊物之一。在内容设置方面,《电影月报》涵盖影讯、影人、影片等几大传统版块,此外还涉猎早期电影技术知识、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角度外,《电影月报》还刊登一类很有特色的内容——早期影业调查研究。此话题虽未设专栏,但其重要程度可从12期的内容编排中窥见一二——这也进一步彰显了《电影月报》的独特底色。

一、国内电影市场态势展现

消息报道是纸媒的重要属性,中国早期电影刊物在这方面也尤其体现出了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纵观1949年以前的电影刊物,几乎无一例外地加入了电影消息传播的队伍。然而,在20世纪20年代,如《电影月报》般有意识、有规模地传达电影消息的刊物实属少数。国内影界讯息和市场态势是《电影月报》的主要发力点——综合1928年和1929年的所有内容来看,共计8篇文章直接以“电影在××(城市)”为题展示内地区域电影情况(见表1)。

表1 《电影月报》中以“电影在××(城市)”为题展示内地区域电影情况的8篇文章

此外,还有4篇文章虽没有遵循上述命名原则,但仍可视作对当时国内电影界的地域性调查(见表2)。综合12篇文章来看,它们恰巧对应覆盖了《电影月报》从创制到停刊的所有期号——简言之,国内电影调查成了《电影月报》不成文的“一期一会”。

表2 《电影月报》中带有国内电影的地域性调查性质的另外4篇文章

细察上述报道,可以分析出这些调查所存在的三种内容倾向。

第一,对电影观众的考察。例如,《电影在杭州》之“杭州观众的心理”部分开篇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5)樊迪民:《电影在杭州》,《电影月报》1929年第10期。直指电影编剧的工作难度,道出“没有人生的尝试和舞台的经验,就不能彻底地描写”(6)同上。的体会;进而提出“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夫妻相会大团圆”(7)同上。等旧小说的传奇性和“完满”传统使得观众“中毒”太深而波及电影观赏与创作;后又相继从电影类型选择(以武侠神怪为主)、制片公司和导演偏好(偶像崇拜主义)以及明星印象(女性比男性深刻)等几方面阐述杭州观众的心理,最终总结出“观众对于影片的信用是一个公司的生命”(8)樊迪民:《电影在杭州》,《电影月报》1929年第10期。的认识。又如,《电影在北平》一文另辟蹊径,先将大众观影行为划分为三个“时代”(类型/阶段),分别对应“初看电影的、没知识的、妇女幼孩”“受过中等教育的学生、一知半解的妇女、一班绅士富商”以及“受过高等教育和醉心艺术的”(9)沈子宜:《电影在北平》,《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三个群体,而后以创新的百分比形式将观影目的总结为五类:“(一)为研究艺术的百分之四十;(二)为娱乐的百分之三十五;(三)为谈笑的百分之十;(四)醉翁之意的百分之十;(五)其他百分之五”(10)同上。。这篇以数据加结论的“调查报告”在当时同期文章中属上乘之作。《济南之电影》和《电影在苏州》两文则特别强调“女性电影观众”——前者将女性观众分为“眷属”“妓女”两类,因此选片上偏向于“上海滩上三等以下”(11)范烟桥:《济南之电影》,《电影月报》1928年第2期。的神怪片;后者提出电影对女性最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装束上并能引发模仿潮流。对作为观影行为的主体的观众的“考察”显现出《电影月报》敏锐的市场嗅觉。

第二,制片公司存续与制片情况介绍。以《电影在杭州》之“杭州的制片事业”部分为例,作者列举了从20世纪20年代前期开始在杭州地区出现过的五家制片公司——第一影片公司、心明影片公司、友谊影片公司、西泠影片公司、月宫影片公司,并分别对上述公司的发展始末做了大致梳理,最后总结了杭州制片事业不能繁盛的原因:“一、公司资本不充实容易搁浅。二、办事人无电影智(知)识及无营业常识,以致不能持久。三、对于人才问题太不注意,轻于尝试,草率从事,故所制之片不堪入目。”(12)樊迪民:《电影在杭州》,《电影月报》1929年第11-12期。《电影在北平》的第三部分则主要围绕北平电影发展的几个时段展开:“过去”主要有法国人创办的电影公司和模范影片公司,“现在”以光华影片公司和安竹影片公司为主,“将来”要创设华北影片公司。另,纵观《电影月报》刊发的全部内容,曾出现大量以“××公司新片”为标题的新电影宣传语,如“华剧影片公司新片:迷魂阵”(13)佚名:《华剧影片公司新片:迷魂阵》,《电影月报》1928年第1期。“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新片之一:王氏四侠”(14)佚名:《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新片之一:王氏四侠》,《电影月报》1928年第1期。等——这种直截了当的形式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发观众注意。再者,在介绍新片的同时,《电影月报》也不乏对电影公司创作进度的跟进,其不定期小栏目“星光点点录”“电影新消息”恰与此对应。

第三,放映场所简介。在《电影月报》有关国内的电影调查的文章当中,几乎每一个地区的考察内容都提及当地的影戏院,笔者对此作了整理(见下页表3)。

表3 《电影月报》的国内电影调查类文章中提到的各地影戏院情况

这些电影放映场所的介绍大都包含创建时间、主办方、映片习惯以及影院服务等方面,介绍方式基本是“时序更替及发展”和“优劣对比”两种,《电影月报》由此成为集中介绍上海地区以外的电影映所的影刊代表。

除了上述的三种内容倾向之外,在对国内电影市场态势的考察中,对时事形势和政策的介绍也是《电影月报》所关注的重点部分。《电影月报》以其敏锐的眼光探寻和捕捉了当时的一些政策现象予以评价和讨论,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电影关税和审查问题。这些讨论多见于《电影月报》的“匹练”(15)《电影月报》从1928年第5期开始开设“匹练”这一栏目,专门刊载短篇文字,主要涉及对电影各方面的批评和建议。一栏,是探析早期中国影业发展的又一窗口。周剑云在《今后的努力》一文中探讨中国影片不发达的原因,认为是受了时局不安、投机分子和关税不自主等方面的影响;在“关税”这一问题上,周剑云将中国电影比喻为“私生子”,道出其“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受苛税杂捐的束缚,都要受中国人外国人两重压迫……虽已经长到十岁,但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才会走路,便受摧残,自然不容易发育健全”(16)剑云:《匹练:今后的努力》,《电影月报》1928年第7期。的现实困境。署名为“榴”的《记广州影戏院之总停业》文首摆出“各方面损失甚巨,失业者千人”的残酷事实,(17)榴:《电影新消息:记广州影戏院之总停业》,《电影月报》1928年第5期。进而说明其原因在于“税收”这一问题上;从该文中,读者还可知,先前为了保证营业顺利,广州各方影院形成默契,“每月认定数目缴付,不再按票附收,相安无事”(18)同上。,然而随着新捐商的出现,政策随之大改,影院方不满此举,于是发出了“受创已深,复业无期,宁愿牺牲,不甘屈服”(19)同上。这样的标语以示愤慨。关于电影审查的问题,较受关注的是当时政府对待国产片和外来影片的不同态度——在国片大剪特剪,以致“支离破碎不能成卷”(20)金矢:《匹练:电影审查问题》,《电影月报》1929年第9期。的同时,“欧美影片到中国来,简直如入无人之境”(21)剑云:《匹练:电影审查问题》,《电影月报》1928年第5期。,“舶来影片虽有侮辱吾国之情形在内,亦得到处开映”(22)金矢:《匹练:电影审查问题》,《电影月报》1929年第9期。。而某些具体审查措施,如让各公司交出电影母片的条例也实属摧残影业发展,丧失提携旨趣。

二、外埠电影状貌与技术介绍

如果说国内市场态势是《电影月报》传播电影信息的保留内容项目,那么对国外电影状况的介绍则标志着该刊在报道范围上的拓展和国际眼光上的自觉。相关文章包含本国记者评述和国外译文,从两种视角介绍世界各国的电影发展历史与现状。其中,前一种视角以介绍世界各国的电影制片公司、影院还有具体影片内容为主。例如,在《全世界影戏院之统计》(23)海客:《全世界影戏院之统计》,《电影月报》1929年第11-12期。一文中,作者先说明截至1922年9月,全世界共有47000多家影戏院,接着详细列举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影戏院分布情况(如表4所示);之后又按照洲际划分,指出美洲、欧洲占据了世界影戏院分布的绝大份额,而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总量不过千余家的境况。

表4 《全世界影戏院之统计》一文中介绍的各国/地区影戏院分布情况

《现代日本电影之一瞥》(24)黄嘉谟:《现代日本电影之一瞥》,《电影月报》1928年第7期。一文则罗列了日本当时著名的电影制片公司,如日活映画会社、松竹会社和坂妻出品部,并介绍了各大制片厂的代表性摄片类型。之后,作者着重详述了拍摄于1926年的一部影片《地球的周转》,从故事、演员、拍摄几个方面展开介绍,突出其成绩,最后还不忘对国产影片发出“中国的影界同志们啊,快些赶上去啊,不要让他们专美于前吧”的呼吁。《美国电影公司的服装部》(25)罗树森:《美国电影公司的服装部》,《电影月报》1929年第11-12期。一文角度新颖,对“服装部”这个鲜被关注的电影职能部门进行了介绍。文章首先指出美国的电影表演服饰乃公司专有资产,明星无专有权的事实,然后列举了几大电影公司不同的服装管理方法:“派拉蒙”服饰来源由“新制加重做”“改做”两种模式构成,衣服的使用权按资排辈确定;“第一国家”则要求每种衣服都保留一份作为后来制作的参考;“福克斯”建有“重摄衣服部”(Retake Claset)以保存一部影片内所用到的全部衣服;“米曲罗”则将服装部和道具部(Property Room)相连,将过季的衣服改造成道具上的装饰品进行二次利用。最后,作者借由范朋克、卓别林等明星对待表演服饰的态度得出“服装对于一片的成功和失败是很有关系的”的结论。另外,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中国影片一度热销南洋地区,因此,对该区域海外市场的关注自然也成为《电影月报》不能放过的焦点,如《中菲电影营业公司成立》《到南洋去》《南洋影业之新形势》等文章从不同层面对当地电影市场和创作做了介绍。

在后一种视角中,《电影月报》杂志侧重对各国电影政策和现状的记录,翻译外文文章成为其主要手段。《霍莱坞的面面观》指出电影“是非常有伟大能力的宣传工具,非报纸和任何一切的可以比拟,但是各国政府都不十分的注意,只有苏俄不在此例……”(26)卢莳白:《霍莱坞的面面观》,《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各国电影取缔及审查条例》参考众多国外资料,整理出当时世界电影强国,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的电影审查制度;日本在地理位置上与中国邻近,电影发展阶段也差不多同步,因此作者亦独立成章对其做介绍,其中既有日本中央的电影政策,如新令《兴行场及兴行取缔规则》,也有地方电影政策,如《观物场游览所取缔规则》。(27)郑超人:《各国电影取缔及审查条例》,《电影月报》1928年第8期。《美洲影片之优胜处》中,英国电影人毛克凯司盖耳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了他眼中的美国电影,还说出了英国人现身于美国银幕上的形象“不是驼背,便是天字第一号蠢物;不是刁奸的骗儿,便是鄙陋粗野的莽汉”(28)范佩萸:《美洲影片之优胜处》,《电影月报》1929年第10期。的窘境。另有《美国电影发达外史》(29)该文原刊载于美国Motion Picture月刊,作者为B.B.汉普顿(B.B.Hampton),译者张韦焘。为介绍美国电影生态的佳作,《电影月报》从1928年第1期开始,用了五期续刊该文,分别论述了派拉蒙影业的创建、便士拱廊、银幕电影、五分戏院、夏洛璧克福(Charlotte Pickford)、曼丽璧克福(Marie Pickford,今又译“玛丽·璧克馥”)、葛雷菲士(David Wark Griffith,即大卫·格里菲斯)等与美国电影相关的话题。这类文章见微知著,起到了详尽介绍世界电影强国影业情况的效果。

当然,在《电影月报》的译文中还有一个分支不容忽视,即对有声电影的宣介。此类文章主要收录于“有声电影专号”(30)《电影月报》于1928年第8期开始推出“有声电影专号”,汇集国内外对有声电影的发明、发展、所遇的各方态度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的讨论,成为该刊的一大特色。中,集中体现了杂志对当时国外先进电影技术的关注。其实这一举措早在《电影月报》的发刊词中就已现端倪:“美国电影,发展最速,其贡献亦最多……凡关于电影剧之需要者,无不各有专著,可资借镜……足以导吾于进步。本报亦当择其精华,次第介于吾电影界。”(31)际安:《发刊词》,《电影月报》1928年第1期。“有声电影专号”的译文大都围绕有声片技术的发明、外国电影界对声音技术的态度(如《霍莱坞对于有声电影之舆论》)以及有声电影观念(如《有声电影的前途》)等方面展开。其中,由国内著名影人洪深翻译的《有声电影的前途》一文尤为重要,该文由三位著名的苏联电影导演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洛夫共同完成,在全世界关于有声电影如火如荼的激烈讨论中,他们的思考开始涉及有声片的本质以及声画关系等深层次艺术问题,提出了“只有将声音完全用做montage (蒙太奇)的衬托,而后montage 可以更为发达与完美,如今的有声电影,当然还是图画是图画,声音是声音,将来当有一日,可以做到声音与图画的调和,视与听才是一件事了”(32)洪深:《有声电影的前途》,《电影月报》1928年第8期。的经典论断。从国外电影放映到制片再到电影技术,《电影月报》的调研范围超越了同期电影杂志,这使该刊成为早期电影杂志中域外视野开拓实践的佼佼者。

三、影戏院基建与思考

在早期电影刊物中,影院映片虽常常进入编辑者的关注范围,但相关内容更多局限于“短、平、快”的消息一类,如《电影杂志》(1924)的“快慢无线电”版块、《电影周报》(1925)的影院影讯等,更深入的研究并未展开。《电影月报》作为“六合影业”的宣传平台,在“电影特刊”结束的当口,因集合多家制片公司的信息资源而成为20世纪20年代末期重要的电影信息集散地。其中,关于影戏院的开映及经营情况的介绍也体现出更为细致、鲜明的特征。影戏院作为电影业的基础设施,承载着映片和纳客的双重功能。由于早期专业影院的普及度低,很多电影的开映场所实际是在戏院的基础上改造的,故在诸多文章中被称为“影戏院”。影戏院较大程度上保留了之前戏园子的“社交属性”,同为应酬、会客、交友的重要场所。因此就早期电影而言,影戏院的“观影”功能略弱,而“附属性质”占据上风。随着观众审美习惯的培育和优质影片的播映,稳定的观影客源才逐渐形成,由此,电影院才逐渐成为专事电影放映的公共场所。

在《电影月报》有关影戏院的报道文章中,地理位置这一要素屡被提及。以《电影在常熟》为例,作者指出常熟城中电影院存在两大弊病,其中之一便是影院“门前为狭巷,于观瞻上,既不宏壮,而又乏停车之场”(33)徐碧波:《电影在常熟》,《电影月报》1928年第4期。,因此,更具有利位置、清新空气和整洁座位的虞山公园才得以后来居上,开映成绩优胜于前者。文末,作者还提出了自己关于影院设址的建议:“常熟县城,有两处电影院可以成立,一在城内,一在城外。脱同一地带,而有二院并立者,则必不能同存……此亦非各出片公司之欲图急进发展之初意耳。”(34)同上。

设施与服务也常常成为影院介绍的重点。影戏院映片和纳客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内部的装潢、设备以及招待服务是其经营竞争的必要手段。《世界最大的影戏馆》介绍了位于美国纽约市中心的20世纪20年代全球最大的电影院——洛克希剧场。文章围绕这座电影院内的设施设备介绍展开——如必备的休憩室与化妆室、电梯、能容纳100个乐手的音乐室、拥有立体放映机的新式映室、特有的间接照明法,以及提供新鲜空气和适宜温度的通风设备和寒暖装置等。更重要的是,洛克希剧场还备有“病院”以供急症病人和伤者接受治疗。(35)徐卓呆:《世界最大的影戏馆》,《电影月报》1928年第7期。此外,杂志还刊载过《明日之影戏院》一文,展示了国外刊物对将来电影院设备的畅想。《广播电影戏院之将来》则借由通用电气公司“WGY电台”广播的独幕剧《女皇的使命》介绍“广播电影戏剧院”的构造与功能——“戏台的正面,立体的影子和着声音,观客座前装有双镜,看了有如身历其境一般”(36)仲言:《广播电影戏院之将来》,《电影月报》1929年第9期。。

作为影院建设的经济基础,电影票价的问题也在《电影月报》的报道中出现过。如早期电影“看白戏”“半票”(通俗来说就是看电影不给钱,或仅支付票面价格的一半)一事频频引发记者讨论。另如《内地创设电影院之困难》一文指出“内地电影院之设备,固远不及海上,而所感受种种之不如意遭遇,乃什倍于海上”(37)归燕:《匹练:内地创设电影院之困难》,《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主要原因皆与观影费用有关。观众有“入任何公众娱乐场,从不掏其腰缠”(38)同上。的不良传统,下级员工冒充文治机关主事者享用影院长期券或临时参观券的现象也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强借证章用作入场证明且强词夺理企图逃票……以上种种行为严重影响了电影院的良性发展。无独有偶,在对漳州地区的电影考察中,记者对当地观影情状颇为义愤:“内地影院最难维持之故,即白票半票多也,如军政警绅土豪地痞等常以白票而入院,又选佳位而坐。稍有势力者,惟给半票之售价,而每次之观影者又以此辈为多。常见每院满座,其收入不过数十金耳。”(39)闽生:《电影在漳州》,《电影月报》1929年第11-12期。除去全票难收外,相同影片的不同定价和影院的票价竞争现象也曾多次出现在记者的关注范围中——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票价的关注贯穿于对影片质量与市场营销的观察,亦是《电影月报》的特有视角。

如果说探讨上述因素是从单一维度考察影院建设,那么探讨经营策略则往往是从宏观层面审视一家影戏院的整体发展。首先,经营策略始于专人而终于市场,因此专业管理人才培育是重要需求。据《影戏院经理训练所》介绍,美国于1928年在纽约成立了影戏院经理学校,“功课表里包含九十二种不同的课程,对于影片的出产、支配、映射戏院的音乐、光线管理,以及一切的广告、戏院的设备装置等等应有尽有,无一不备。所有的教员都曾有多年经理的经验,教室中并且备有一个像真的戏院,对于光线和管理各方面,各个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实习机会”。(40)小瑟:《影戏院经理训练所》,《电影月报》1928第3期。其次,选片和映片也是经营策略指导下的实践。《肉感与电影》指出,在早期,一些无良影院“深知民众之弱点,而故用此荒诞不经之肉感二字吸引一般好色如好德之观众,以为其牟利”(41)凤昔醉:《匹练:肉感与电影》,《电影月报》1929年第11-12期。,并表示对此现象应当予以矫正。另有苏州电影放映分国片和舶来品两种,前者又以“热闹有美感”为分水岭划为“满座”和“失败”两级情况,而后者因为语言障碍往往铩羽而归,不得人心。再次,同行竞争是影院经营绕不开的常态问题,叶逸民以华剧公司和友联公司的同名电影《山东响马》为例,提出对电影片名的更改有利于减少竞争压力,建议“将这部影片改名《金马鞍》,既不和友联公司片名雷同,又切合剧情”。(42)叶逸民:《电影在厦门》,《电影月报》1928年第8期。另外《电影月报》1928年第5期刊载了一则有关青岛福禄寿大戏院的全页面业务广告,随后又分别在第6期重复刊载、第7期修正刊载。与此同时,福禄寿大戏院的劲敌银星影戏院也持续发力,借由在《电影月报》发布的广告展开公关较量,其广告详尽细致,围绕“院址事宜”“设备周全”“选片精良”“音乐优雅”“招待周至”“水银银幕”“座位舒适”“电灯新奇”诸多方面展开,以期得到更多关注。(43)参见孙鹏:《20世纪30年代青岛电影放映格局的形成——从〈电影月报〉中的“福银之争”说起》,《电影评介》2018年第6期。“福银之争”对当时价格不菲的这本上海刊物大下手笔,既体现了青岛的影戏院获取上海各大制片公司作品的青岛专映权的努力,也反映了《电影月报》在当时影业信息方面的权威地位。

结语

从国内外地域影业调研、影院建设,到政策解读等方面,《电影月报》在电影基本信息介绍、电影理论传播之外做了更为深入的报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电影刊物转型的特殊时期,它积极探索,在保留“特刊”宣传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成分,关注点也由单一渐趋综合。这使它成为研究早期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卷帙浩繁的电影刊物中显现出独特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