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

2023-11-13傅登顺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11期
关键词:习作支架课文

傅登顺

(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 浙江 杭州 3116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指出“……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1],指明了培养负责任表达者的态度、要求和目标。

教科书的课文在培养学生成为负责任的表达者中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关键作用。为此,向课文学习表达是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的首选,规范的习作训练过程是培养负责任表达的渠道,自主创作中承担起负责任的表达者职责。

一、思辨性阅读中汲取负责任的表达

新课标对阅读类型进行了分工,思辨性阅读与其他阅读类型比较更凸显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作思维,更强调科学、严谨、缜密,是培养学生负责任表达重要来源。小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精神品质的成长主要受教科书课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首先要从课文中汲取负责任表达的精髓。

(一)从单元课文提取表达知识

课文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思辨性阅读是在对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认知表达形式。课文是学生学习表达的样本,尽管多数课文表达超出学生水平,但从中学得表达知识是可行的,包括主题确定、内容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运用等。

如怎样写熟悉又喜欢的小动物,可以从《猫》《母鸡》《白鹅》课文中汲取习作知识营养。一是写作方法,抓住动物的一两个特点集中描写,如猫古怪的性格和满月小猫的可爱;母鸡叫声的讨厌与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特性;白鹅的高傲等。二是写作手法,如猫古怪性格采用两重对比;母鸡讨厌的叫声与母鸡品质的反差对比;白鹅与鸭子、狗的对比,并采用刻意夸大和刻意贬低的夸张手法。这不仅让学生跳出原有对小动物认知的局限,而且学得特点与情感整合的表达新知识。

当然仅有对课文表达知识的机械认知是不够的。教学中最好通过还原文本作者创作思维而内化表达知识。如《蜘蛛开店》需要透过文本语言引领学生还原蜘蛛思维,如为什么要开店,开了哪些店,开店的结果怎样等。如开店是为了打发寂寞,开编织店是发挥自己特长。开口罩编织店是认为织口罩简单,“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方便顾客。当遇到第一位顾客——河马,嘴巴那么大,是她事先没想到的,招牌挂出去了,要讲信用,于是耐心“用了一整天的工夫,终于织完了”。怕再遇到类似河马的顾客,认为编织口罩简单,改开围巾编织店,价格一元不变。哪想到来的第一位顾客竟然是长颈鹿,“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还是要讲诚信,“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累得趴倒在地上”。围巾编织店不能再开了,就开袜子编织店吧,可来的第一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脚那么多,那么细,吓得她跑回网上。从蜘蛛开店你得到什么启发?(事先估计要足,改变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你觉得它是怎样一只蜘蛛?(善良、诚信、尽职)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辨,还习得课文表达思路与方法。

(二)“小练笔”“课后题”铺垫表达重点

教科书常规单元(不包括阅读策略、习作和综合性学习单元)在课后习题安排了两类书面练习题:一是课后习题练笔题,三到六年级,共11次;二是课后“小练笔”,三到六年级,共19次。

三到六年级的11次课后习题练笔题,以“选做题”为主,有6次。习题练笔题主要是针对单元习作要素的练笔,模仿或变式精读课文的重点语段练笔,目的是通过练笔内化单元习作要素。如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单元习作要素: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课后习题练笔题(选做题):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交流。

三到六年级19次“小练笔”,安排在单元精读课文习题之后,针对单元习作的重点、难点参照课文重点段落的铺垫练笔。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题:我的心爱之物。写作要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的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想想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写写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的,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该单元《落花生》一文的“小练笔”: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竹子 梅花 蜜蜂 路灯)

习题练笔题和“小练笔”是教科书的特色,是为单元习作重点事先做练习准备的。

(三)“习作”“交流平台”聚焦表达重点

教科书常规单元“习作”和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遥相呼应,教学中要发挥好它们的整合功能。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要素: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单元课文《狼牙山五壮士》等四篇课文呈现点面结合四种不同形态。如《狼牙山五壮士》故事情节的点面结合,《开国大典》场面描写的点面结合,《灯火》是相关场面点面结合的对比,《我的战友邱少云》是总体和个体的点面结合。“交流平台”: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平时的阅读中,你是否也读到过这样的场面描写?在自己的习作中,你是怎样写场面的?和同学交流。这段话,不仅提炼阅读,而且也指导表达。那么,怎样在单元“习作”中落地?该单元“习作”题:多彩的活动。话题内容:“祖国在我心中”朗诵会、学校运动会、“六一”儿童节演出,植树、端午赛龙舟,看望孤寡老人……这些校园外活动,你参加过吗?(唤起学生记忆,指导习作内容,并配有插图)选一次活动写下来,和同学分享你的经历。写清楚活动过程,把印象深刻的部分作为重点来写。写活动的场面,既要关注整个场景,也要注意同学的表现,写一写他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把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以上三点,把点面结合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便于学生具体操作中降低难度)。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写作。

“交流平台”与“习作”的勾连、整合,不仅能从单元课文中提炼写作知识(方法),而且促进习作知识向习作行为转化。

(四)由习作专题单元完善习作程序

常规单元与习作单元之外,教科书还有三到六年级上册的四个“阅读策略”单元,下册的四个“综合性学习”单元,这两类单元课文与单元习作不那么紧密,但还是相关。如,三年级“综合性学习”单元“中国传统文化”,单元习作为“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

二、单元习作中指导好负责任的表达

如果说思辨性阅读是汲取负责任表达的认知行为,那么,规范习作过程是学生负责任表达的训练真实发生。

(一)促进陈述性知识转化

学生习作最大困难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这是习作陈述性知识向习作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转化范畴。如怎样写生动,多年来都是一笔糊涂账。生动的要义是具体,写具体怎样写?一是把一个事物分层来写,二是把瞬间发生的展开来写,三是多用动词和名词,少用形容词和副词。促进知识转化有效手段是搭建习作支架。

1.习作支架认知。写作支架是整合、嵌入写作知识和技巧的显性的学习支持系统,是为学生搭建现有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脚手架”,有提示、建议、触发、指导写作的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的写作任务。支架集知识的内容与形式于一体,它一头通向写作知识,一头通向写作教学知识,还有一头则通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2]。支架的运用能顺利打通写作知识向写作教学知识、写作教学知识向学生写作最近发展区的通道,使学生摘下“跳一跳也摘不到的桃子”。

2.习作支架的类型。写作支架有概念支架、策略支架、范文支架、例文支架、思维支架(思维导图)等类型。习作过程中主要有三类支架:一是用范例、向导支架,破解习作的言之无法之难;二是用问题、建议支架,破解习作言之无物之难;三是用表单、提纲支架,破解习作言之无序之难[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支架搭建不能为搭建而搭建,要做到适时、适度、适宜,真正为学生习作解困。

(二)教学中采取叠加推进

传统的习作教学大致有四个过程:一是习作前,主要是布置习作任务,明确目标、要求;二是习作中,给予学生时间,自由习作;三是习作后,教师评改、打分,给学生下个结论;四是习作讲评课,对全班本次习作做一个笼统分析、汇报。由此可见,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过程指导是缺席的。为此,才会有20世纪60年代过程性习作的诞生,目的是让习作从传统教学的虚假阴影中走出来。

1.语境创设和知识准备。从习作目标出发创设语境和准备知识,做好蓄势待发。如三年级《我的童年快乐基地》习作,知识要点是“详略得当”。先向学生介绍、交流我的童年快乐基地,打开学生思维,潜入习作语境。然后范文鉴赏:“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萧红《祖父的园子》节选)在学生熟悉范文后提问:读了这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写了四种小动物蜜蜂、蝴蝶……)还发现什么?(蜜蜂和蝴蝶写的多,蜻蜓与蚂蚱写的少)为什么蜜蜂与蝴蝶写得多,蜻蜓与蚂蚱写得少?(蝴蝶漂亮,蜜蜂会酿蜜,对人有好处,所以写得多)还发现什么秘密?(蝴蝶写的是群体,蜜蜂写的是个体)在学生回答问题中穿插板书“详写”“略写”“详略得当”,使学生逐步掌握“详略得当”要领和用法。

2.学情出发与依序推进。在创设语境和提取“详略得当”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写作练习。先是参照例文填表。《我的童年快乐基地》准备写哪几个事物,哪几个详写,哪几个略写,为什么详写,填写后交流、完善。接着学生盲写,写完后交流、评改;然后出示例文,对照例文修改、补充完整,最后对学生写作结果星级评价,进一步提出修改建议而完善[4]。

3.全程评价与引导运用。评改是写作的润滑剂,是深化写作知识,完善写作,鼓励个体创新表达的关键。评改要有针对性、全程性和提升性,评改的过程也是习作知识不断激活、充分转换和深度运作的过程。习作评改要贯穿习作过程始终,做到“教—学—评”一体化。

(三)交流发表发挥主动性

对习作评改的关注与研究是对写作教学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推进,对习作评改作用的发现和重新认识是写作教学改革新成就。多年来习作评改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笼统性、封闭性、单向性、滞后性、浅表性和利用率低下的痼疾。习作要注重交流与发表,习作发表是一种开放的变式评价。习作发表是对学生习作最高等级的肯定评价,倡导习作发表是突破传统习作评改窠臼的法宝,改变只有一个读者——语文教师的弊端,形成汇集众多读者欣赏的局面。

1.能增强学生习作的自觉性。读者越多,欣赏者越多,学生自信感越强,对自我评改要求越高,自觉性也越强。

2.能实现学生习作的成就感。人天生就有对别人做出自我表现的内在需要,其目的在于实现彼此之间心灵或信息交流,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从而使自己和别人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习作交际要承担言语责任。要考虑到读者感受和对描述对象的尊重,即主动承担起对语言表达的责任,为自己言语表达负责,不能凭性子一吐为快而违背道德规范。小学高年级要求言语表达凝练、含蓄、得体。

发表不能局限于正规报刊的发表,那样的机会不多,而是设法把学生的习作公开,接受更多读者的评判。如利用板报、班刊、校刊、学习园地等,促进学生间交流,同时还要组织和收集评价信息。

三、自主创作中体现负责任的表达

随着年级升高习作能力的提升,学生自主习作会成为主旋律。习作过程也由他律为主走向自律为主,要经受弄虚作假隐性的诱惑与考验,是负责任表达者的成长期、关键期。

(一)习作题材的真实性

思辨性表达,提出重证据地表达。重证据强调内容,即题材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1.来自真人、真事、真场景。习作内容取自于真实发生的事件,是观察自然、社会、生活所得,而不是凭空捏造与虚构。如小学第一学段以想象习作为主,第二学段以观察习作为主,第三学段以纪实习作为主。题材真实是习作负责任重要前提,学生要在观察与阅读中积累素材。

2.善于由素材向题材转换。习作离不开丰富的素材,但更要善于由素材向题材的转化。所谓题材,主要指用于表现作品主题思想的素材,通常是指那些经过集中、取舍、提炼而进入作品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题材,不仅有中心,而且是通过集中、取舍、提炼和改造后符合表达主旨的比较理想材料。素材向题材的转化是习作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3.情感真实与内容虚构。习作题材的真实性的另一种形式就是情感真实而内容虚构。如小说,尽管有生活的影子,但内容多数是虚构的,是原型启发的结果。教科书一改以往教材只要求写真人、真事的做法,突出想象习作,这也是时代发展的使然。教科书三到六年级的62次习作中有12次是想象习作,占总数的近20%。当然想象也不能脱离底线,起码感情要真实,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

(二)写作过程的诚实性

习作抄袭、请人代写或改头换面套作等,除了缺乏自律之外,过程性缺乏监督也是诱因。

1.习作要在课堂内完成。多年来,学生习作常常放在课外或带回家完成。这样的习作过程缺乏监督管理。对惰性和投机取巧遏制,尤其是在学生习作的初级阶段,要有比较规范的监督管理措施,杜绝其有机可乘,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学生习作在课堂内完成有很大的优势,在课堂上有教师督促、指导,有同学的竞争,有时间规定,既能训练学生习作速度、思维和集中注意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弄虚作假行为。

2.习作要完善过程推进。学生习作是一个逐步提升认知和习作能力的过程,如在习作过程中认知的深化,在过程性评改中逐步纠正不足与短板,在比较揣摩中准确判断与选择等。学生习作过程需要教师“导—扶—放”的引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好的过程自然没有好的结果。习作过程强调真实性是确保负责任表达的底线。

3.习作要接受大众评价。接受大众评价监督相当于舆论监督,接受众多读者的评判。这样就让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极端思维没有了市场,树立了良好文风。如“读书无用论”是一种极端思维,最终还是被大众唾弃。接受大众评价是一种阳光监督,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大众评价要努力成为习作评价的常态。

习作过程真实,既是一种教学过程的管理,也是一种自律要求的约束,只有两者默契配合才能达成预期目标。

(三)习作交际的有效性

习作目的是为了人际交往与自我表达,最终是为了让读者认可与接受和自我满足。

1.真实交际语境。真实交际情境,是激发习作的动机系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达才是可靠的,才是真实的和内心的表达,从而走进言语表达的最近发展区。比如为什么情书往往能使作者的写作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大大超越原有水平。主要是语境要素完备,如阅读对象明确,表达欲望强烈,表达目的鲜明,表达情感真挚,从而唤醒原有储备和潜力。

2.真实阅读对象。习作表达的有效的关键是是否被读者认可与接受。如对人物外貌的描写,要以其不同身份与用途而选择表达内容与语言特色。如对人物外貌的素描,就相当于给人画像,有什么是什么,逼真就行。而征婚启事需要博得对方认可与接受,就要回避缺点,放大特长和优点,从而取得应征效果。寻人启事或通缉令对人外貌描述,就要抓住使人一眼就能辨认的特点进行描述。

3.实际交际效果。习作如果不能达到被读者认可、接受和与之交流、交际的目的,语言文字再美也是白搭。为此,一种是为达到交际,千方百计、诚心诚意地与读者沟通、交流;二是及时了解和统计读者的反馈信息,在听取建议后再修正、完善。小学生习作是学习习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远在路上。

(四)习作方向的创新性

创新是成功、成熟的标志,就小学生而言习作创新的定位关键在超越。

1.新的发现。就小学生而言,自我观察与实践的新发现就是创新,哪怕已有定论也无妨。如学习课文《花钟》《蜜蜂》《小虾》等观察行为和思维方式去自我探究、发现,并书面表达出来,就是习作内容创新。作者曾经批改过一位同学的新发现,题目是:鞋垫。妈妈缝制的鞋垫为什么总是不知不觉会从脚后跟“溜”出来,他通过多次观察、比对和拿捏后,发现会“溜”出脚后跟的鞋垫是鞋垫的中间部分太薄、太软,并向妈妈提出改进建议,从此鞋垫再也不“溜”了。妈妈夸他肯动脑子,自己也很高兴。

2.新的认知。鼓励学生追根溯源,改变原有思维定式,得出新的结论就是创新。比如,民间有这样两种说法:壁虎咬人后是无可救药的;土豆与鸡蛋一起炒着吃是会死人的。发动学生查找资料、访谈等活动,得出壁虎根本就没有咬过人,正因为没有咬过人,才瞎编咬人后无药可救。土豆主要成分是淀粉,鸡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淀粉与蛋白混合根本不会产生毒性,更不会死人。谎言止于智者,有依据的科学表达是负责任表达重大素养。

3.新的表达。新的发现与新的认知等是科学、准确、重证据表达的前提,但表达不能脱离艺术。形象、生动,幽默和风趣是对读者负责任的表现。如对猫、白鹅、松鼠的了解,多数读者源自老舍的《猫》、丰子恺的《白鹅》、法国作家布封的《松鼠》,文章中细腻深刻的观察,风趣、幽默的言语带给读者的是艺术享受。高手在民间,要善于虚心向民众学习语言。如对吹牛分三类,一类吹牛是仅说自己高明,二类吹牛仅说别人愚笨,三类吹牛先说别人高明,再说自己比他更高明。

培养负责任的表达者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立德树人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是一项自主性很强的活动,负责任的表达需要从娃娃抓起。▲

猜你喜欢

习作支架课文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背课文的小偷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背课文
习作展示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