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背景下松山湖高新区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对策

2023-11-13盘思桃罗梦思张寒旭

科技管理研究 2023年18期
关键词:松山湖科学城高新区

刘 洋,盘思桃,罗梦思,张寒旭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广州 510070)

1 研究背景

综合学界如王立军等[1]、陆婉清等[2]、王振旭等[3]的研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是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集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推动前沿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突破的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是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竞争的创新高地。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23 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强调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及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20 年7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这是继上海、合肥、北京之后我国第4 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并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标志着松山湖科学城成为承载国家科技战略的平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重要部署,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核心支撑,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根据我国其他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三大科学中心”)的建设情况,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使命要求和特点优势,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一是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代表国家参与和引领全球相关学科和技术领域发展,勇攀世界科技高峰。二是支撑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对标世界一流创新湾区,突出粤港澳大湾区独特优势,深化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优化跨区域创新合作体制机制,为建设一流创新型湾区提供核心支撑和动力源泉。三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从源头助力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引领和推动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四是汇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优势,发挥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对高端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建设高水平交叉研究平台,汇聚顶尖科技人才,发展世界级高校和科研机构,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打造国际科技资源和人才集聚高地。五是对接国际先进创新制度规则。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效能,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集聚,营造更为优质的科学研究制度、国际合作机制和要素供给环境,为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率先作出示范。松山湖科学城以松山湖高新区为基础建设,相比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科学城被赋予了更多的创新内涵,对创新资源的高度集聚和创新要素的全面升级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加快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全面演化。

2 相关理论和概念辨析

2.1 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是美国竞争力委员会[4]于2004 年在《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实现繁荣》的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从生物学角度看,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个体、群落、种群等构成的生物成分与自然界所含有的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紧密联系形成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动态复杂系统。创新生态系统则是以生态系统的隐喻来揭示创新的系统范式[5],随着创新范式的更新优化,创新生态系统逐渐成为区域与城市创新的研究热点。

作为国外学术界第一位完整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学者,Adner[6-7]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通过一种协同机制将个体与他者相联系,面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输出价值。国内学者中,黄鲁成[8]最早整合技术创新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研究区域发展复杂系统问题,他认为整体性、层次性、耗散性、动态性、稳定性、复杂性和调控性是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涵盖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为后续的区域创新研究开阔了视野。随着学者们对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也不断得到更新补充。国外有关研究中,Estrin[9]认为,创造性变革的3 个驱动因素——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相互作用是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的动力;Russell等[10]、Zahra 等[11]将创新生态系统视为一个网络,网络主体通过协同促进信息和人才等要素流动,从而实现价值创造;Jeckson[12]则从国家高度将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由企业、学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创新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国内有关研究中,陈健等[13]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在多方主体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共同进化下,利益共享和价值共创的创新网络;柳卸林等[14]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主体通过协同和整合生态中的创新资源,搭建通道和平台的创新网络。

根据现有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可以定义为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由企业、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所组成的,生物成分与由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等组成的非生物环境之间通过物质流动、信息交换、能量传递等方式相互作用、相互适应、共生共存,进而形成的具有自组织性、演化性、开放性特点的复杂动态系统[15]。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将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与创新环境等多重要素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学者们如Doloreux[16]、Liu 等[17]、Samara 等[18]分别从创新互动网络、创新环境和创新政策等角度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同时,创新生态系统也强调创新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与协同互动,最终实现价值共创与共同演化。其中,Adner[19]认为生态系统参与者通过协调相互关系、价值观整合等进行价值共创,从而获得生态系统整体价值;Jacobides 等[20]认为要使生态系统发挥作用,需由不同类型参与者的互补性产生;柳卸林等[21]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以共同价值主张为主导,由不同参与者创新活动构成的动态协调结构,其创新过程具有自组织特性,能在与外部环境的反馈循环中不断演化,有助于持续性创新。

2.2 高新区与科学城的创新生态系统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地区,依托科技资源和开放环境建立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区域综合体,其作用是充分发挥创新集聚作用,促进高新科技成果快速转换为现实生产力。高新区已成为推动技术转移、知识交换以及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实现载体[22],也是驱动区域和国家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23]。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是以提升创新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将创新要素进行整合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创新资源集聚效应,通过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实现研发创新、应用生产和商业转换一体化,形成由创新要素输入、系统运转与跃迁、创新效益输出等子系统组成的多主体协同发展的动态开放自组织系统[24]。高新区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科技产业园区,具备一定的创新要素和优势,相比于其他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强调创新要素的聚集和创新成果的转化。

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是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演进的高级阶段,在延续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在研发和应用等优势因素的基础上,对结构、功能、生态因子等进行不断优化改良,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城市功能的高技术创新载体[25],主要体现在创新生态、产业生态、社会生态、人文生态、自然生态等方面,强调人、自然、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

高新区与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有别于高新区以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为核心,科学城的创新涉及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等各个环节,科学城的创新生态链更为完整和健全。另一方面,科学城创新服务功能更加完备,能为创新全过程提供专业支撑和配套支撑等支撑服务,其中,专业支撑主要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品开发、规模化生产等创新各阶段提供专业化服务;配套支撑则针对科学城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及相关人群,通过配备功能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以及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需求,进而发挥科学城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功能。

2.3 松山湖高新区打造科学城的相关研究及其创新生态系统演化逻辑

学界对松山湖高新区创新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型研发机构、科技金融、知识共享、政府服务等具体方面,尚未对松山湖高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开展研究。如安磊[26]研究了松山湖高新区新型研发机构的规律和特征,提出了发展建议;陈伟玲[27]研究了松山湖高新区科技金融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对策;颜敏[28]研究构建了松山湖高新区生物技术产业知识共享模型,促进提高产业集群企业的知识共享效率;李天柱等[29]研究形成政府科技服务创新的机制模型,为创新政府科技服务提供理论参考。这些研究为松山湖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

同时,由于松山湖科学城启动建设时间较短,学界对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也较为有限。其中,江炎骏等[30]研究认为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搭建链条完整的创新系统,但存在基础研究薄弱、协同机制开放性不够、保障机制作用不足、动力机制激励性和全面性不足等问题;宋丁[31]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在交通环境、产业配套、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还存在瓶颈,将严重影响松山湖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目前学界一方面对松山湖高新区和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还较少,另一方面对松山湖高新区如何打造科学城以及这两个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逻辑研究尚属空缺。鉴于当前松山湖创新发展的使命要求和瓶颈制约,需通过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实现园区的跨越式发展,亟须加快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

3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

3.1 创新生态系统结构

目前,松山湖科学城通过四大体系和3 种机制组成了其创新生态系统的主要框架(见图1)。其中,科技创新体系是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构成了松山湖创新产业体系的主要内容。松山湖依托科学城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优势,强化创新对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引领作用,打造以硬科技为主导的创新产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环境体系主要包括创新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松山湖科学城发挥作为国家战略平台的先行优势,以制度创新为统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开放多元的创新文化生态,同时发挥松山湖自然生态优势,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体系。城市功能体系包括研发、企业和产业发展等核心主导功能、公共技术和生产服务支撑功能以及创新所需的生活配套服务功能,通过不断健全城市功能体系,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配套。

图1 松山湖高新区与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主要框架

而衔接创新链条、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的3 种运行机制将四大体系进行有机统一衔接,共同支撑松山湖创新生态系统的平稳发展。其中,协同机制主要作用于全链条创新的各个环节。依托大科技装置,松山湖科学城的源头创新具有独特优势,但要实现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创新、再到成果产业化,需要通过协同机制更好地调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主体开展紧密合作。同时,开展源头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等创新活动还需要创新人才、创新资金、专业化服务等资源要素,而城市生活配套服务等对吸引创新人才集聚至关重要,为此,松山湖科学城通过构建保障机制不断集聚创新人才,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打造服务创新创业的新型社区和城市环境,为科学城的创新活动提供资源保障。此外,松山湖科学城积极探索创新激励政策,培育创新文化氛围,通过构建动力机制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提高创新效率,塑造创新价值理念。

3.2 创新生态系统特征

相比于松山湖高新区创新生态系统以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过程推动产业发展为逻辑,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更加全面和完善,尤其在创新体系、产业体系、创新环境、城市配套等方面,具有以下特征:

(1)创新体系化。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从创新全链条出发,围绕“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创新链条不断构建创新体系,通过开展原始创新突破一批重大科学难题和前沿科技瓶颈,引发颠覆性技术创新和突破,从而带动新兴产业的萌芽和增长,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有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持续健康增长。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松山湖科学城源头创新的核心力量,大科学装置和专业领域研究设施则是源头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设施条件,通过参与建设大科学装置和专业领域研究设施,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源头创新和制造能力大幅提升。新型研发机构、应用型大学和各类研究平台等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形成源源不断的技术成果,并通过中试验证平台、应用推广平台等进行成果转化孵化。同时,松山湖还通过打造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立高效的孵化育成机制,加速培育硬科技企业。具体如图2 所示。

图2 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全链条

(2)产业高端化。松山湖科学城坚持产业高端发展方向,打造以硬科技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见图3)。强化产业链布局,不断巩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产业、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同时,强化现代服务业尤其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如此,松山湖科学城还依托强有力的源头创新资源优势超前开展未来产业探索研究,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抢抓产业“新风口”,抢占发展制高点,保障产业的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图3 松山湖科学城现代产业体系

(3)环境生态化。松山湖科学城十分注重创新环境的打造,主要体现在人文环境生态化和自然环境生态化。人文环境生态化方面,松山湖科学城通过打造创新政策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建立容错免责制度,营造勇于探索、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环境;完善创新人才服务体系,塑造崇尚科学的独特价值理念,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的浓厚创新氛围。自然环境生态化方面,充分利用松山湖的自然生态优势,着力打造城市文化空间和公共生态休闲空间,为创新人才营造思想碰撞、观点交锋、释放活力的灵感空间。

(4)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化主要体现在核心功能、支撑功能和服务功能。松山湖科学城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全链条创新发展,政府从功能定位出发,对科学城的空间和功能进行规划,建设布局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创新平台、中试验证平台、孵化器等;支撑功能是为创新产业化提供的全过程支撑服务,包括研究开发、检验检测、小试中试、规模化生产等专业化服务;同时,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离不开人才,通过提升凸显创新特色的服务功能,完善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配套,满足创新人才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4 三大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借鉴

根据学界对三大科学中心的相关研究,如王立军等[1]、贾中华等[32]、曹方等[33]、丁宏[34]的研究,汇总三大科学中心建设情况如表1 所示。三大科学中心均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创新人才、营造环境等方面,主要有5 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借鉴。

表1 三大科学中心建设情况

4.1 重视系统规划

三大科学中心均制定了各类规划和相关建设方案,对区域创新生态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北京科学中心”)的建设制定了《怀柔科学城总体规划》《怀柔科学城科学规划》《怀柔科学城总体城市设计方案》《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规》等,空间上按照“一核四区”(即大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核心区、科学教育区、科研转化区、综合服务区、生态保障区)进行布局。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科学中心”)的建设制定了张江科学城系列规划,空间上按照“两核一心”(即北部国家实验室科创核心区和南部国际医学园科创核心区、市级城市副中心)进行布局。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下简称“安徽科学中心”)的建设制定了“2+8+N+3”规划体系(即2 个国家实验室、8 个大科学装置、N个交叉研究和产业转化平台、3 所高校),并按“一核三区”(即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研教育区、成果转化区)进行布局。

4.2 重视产业布局

三大科学中心都围绕大科学装置布局优势产业、集聚相关企业,不断加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产业体系之间的链接,完善创新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机制,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北京科学中心的建设依托正负电子对撞机、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多模态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等大科学装置,布局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高精尖”产业。上海科学中心的建设依托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设施等大科学装置,打造张江药谷,集聚了生物医药创新主体1 700 家[35],形成从新药研发、临床研究、中试到量产的完整产业链。安徽科学中心的建设在滨湖科学城打造了中国声谷,围绕人工智能产业,集聚了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华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中电国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安徽声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龙头企业[36]。

4.3 重视创新人才

三大科学中心把创新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和核心支撑,通过制定各类创新政策和改革举措,不断完善动力机制,激发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北京科学中心的建设实施20 条项出入境政策,外籍高层次人才绿卡申办时间誉为全球最短[37];发布《关于深化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 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机制的若干措施》,提出了20 条改革新举措,引进国际著名大学的海外战略科学家,推进建设中关村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开设永久居留“直通车”、外国人服务大厅等措施均为全国首创[38]。上海科学中心的建设深入实施“人才31 条”,推动“量身定制,一人一策”人才高峰工程行动,赋予高峰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等权限[39]。合肥科学中心的建设提出首席科学家制度[40],推广科学中心建设单位人才互聘互用合作机制,院士、“万人计划”学者、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学者、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资源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41]。

4.4 重视开放创新

三大科学中心均强调对内对外创新协同合作,通过开展各类科技交流活动,更好地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不断提升创新的协同性和开放性。北京科学中心的建设积极打造雁栖湖论坛、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等国际科技交流活动,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工程,增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并与全国多个省份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辐射带动全国创新发展。上海科学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国际化大都市优势,举办浦江创新论坛、滴水湖论坛等全球高端论坛;对内积极创新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网络,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和联动[42]。合肥科学中心的建设则依托大科学装置发起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联合世界核聚变领域研究力量,吸引了全球50 个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科技攻关[40]。

4.5 重视营造环境

三大科学中心重视创新环境的营造,在政策、资金、土地、人才、服务等方面积极探索经验,构建服务链和政策链,不断完善城市支撑服务功能,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机制。北京科学中心的建设探索形成了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等支持创新的改革举措,中关村专门设立全国首家专为科技创新服务的中关村银行[43]。上海科学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领域建设研发与转化平台,实行企业化主体市场化运作,更好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42]。合肥科学中心的建设从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持续优化创新环境,预留2 000 多亩(1 亩≈0.066 7 hm2)土地用于大科学装置建设,安排200 多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41],在全国首批启动外国人才签证制度试点[41]。

5 推进松山湖高新区向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对策

对标三大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还存在源头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创新软硬件环境亟须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有待完善等差距和不足。新时期,松山湖创新发展面临着由技术研发向基础研究前移,由硬投入向打造软环境转变,由重视科技和产业向注重科产城融合发展转变的新形势。在全面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背景下,松山湖科学城要聚焦国家战略和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需求,发挥创新策源功能,加快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彰显“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底色,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上寻求自身路径。

5.1 发挥科学城的创新策源作用

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推动向源头创新延伸,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以中国散裂中子源、南方先进光源等为依托建设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循序推进、接续布局公共实验设施和专业研究设施。对标国家实验室标准,加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建设,聚焦相关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前瞻性基础研究,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计划,参与和组织国际重大科技合作。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加快建设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支持东莞理工学院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根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学科、加强人才培养。

5.2 强化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引领

加强科学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和储备,不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构建产业持续竞争力。发挥新型研发机构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等方面的优势,在巩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基础上重点拓展生物产业,大力推进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产业,强化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同时,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和南方先进光源等大科学装置,超前开展基础研究平台布局,支持未来产业自由探索研究,鼓励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形成一批突破性研究成果,掌控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培育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前沿新材料、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5.3 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

围绕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创新机制,营造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环境,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区域创新活力。创新体制机制,围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创新要素配置,提高创新效率,建立以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激活人才活力。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打造专业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有效激发创新活力。完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围绕强化创新策源功能,积极构建全链条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发挥高水平科技服务机构集聚优势,建设专业化市场化孵化育成平台,强化知识产权运营和全链条保护。

5.4 提升凸显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

围绕科学城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充分利用松山湖自然生态优势,统筹优化城市空间和功能品质,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打造生活美好、服务优质的品质生活都市。完善住房和商业配套,加快高品质国际社区、科学家社区、人才公寓、创业社区建设,不断提升居住品质,为创新人才提供多样化居住选择。加强国际化、便利化的商业服务,打造消费新场景、新空间,为创新人才提供便利生活环境。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满足创新人才对优质教育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推进文化建设,依托松山湖科学元素和生态要素,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组织高标准多层次文体活动,营造崇尚科学、开放包容的科学文化氛围,彰显松山湖创新发展特色。

6 结论

本研究对高新区和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进行了辨析,深入分析了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特征,构建了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研究框架,全面解析了协同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在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产业体系、城市功能体系、创新环境体系中的作用过程,发现松山湖科学城具有创新体系化、产业高端化、环境生态化和功能社会化特征,并总结分析了国内其他三大科学中心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发挥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策源作用等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松山湖科学城已初步建立以“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全链条创新体系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但还存在源头创新能力偏弱、创新对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不足、创新软硬件环境亟须优化、城市功能配套有待完善等方面问题和不足。在借鉴先进经验基础上,围绕发挥科学城的创新策源作用、强化创新对产业的支撑引领、重视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营造、提升凸显创新特色的城市功能,提出了推动松山湖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对策建议。松山湖科学城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随着从高新区到科学城创新层级的提升,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系统的路径也将不断演化迭代。

猜你喜欢

松山湖科学城高新区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力求呈现视听唱的和谐统一 东莞松山湖别墅影K娱乐室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北京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投用
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广州科学城
松山湖,美丽的家园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神秘的科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