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对策建议*
2023-11-13吴铮悦汪小星
季 春,吴铮悦,汪小星
(南京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8)
1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定义
当前,学术界对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李自然[1]、毛国涛[2]、夏秀营等[3]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在前述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一种“知行合一”的人才。在“知”的方面,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行”的方面,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推动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技术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
2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2.1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力量
产业发展最基础的要素是“人”。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量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产业工人,科学家负责基础研究,工程师负责应用实现,产业工人负责生产制造。因此,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纵观当今世界,会发现欧美日等产业强国、科技强国,无一例外都是拥有大量的高层次人才的人力资源强国。
2.2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量
根据卢卡斯的人力资本“内在效应”和“外在效应”理论,“内在效应”是指个人的人力资本对他自身生产率的影响;“外在效应”是由平均人力资本所引致的社会经济发展,但其所有者并不能以此而获益。高层次人才的集聚会对科技人才资本的“外在效应”起到放大作用,进而产生出在单一个体的状态下无法达到的高效率[4]。因此,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显著的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2.3 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创新力量
产业发展需要新的点子、新的创意、新的想法,这些新点子、新创意、新想法从哪里获取,就只能依靠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层次人才的文化背景不同、专业领域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生活学习和工作经历不同,当这么多“不同”的高层次人才聚集在一起,他们相互沟通、学习、交流、合作,必然能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知识、新的认知。这些新思想、新知识、新认知再进一步向企业、向产业扩散、分享、转移转化,就可以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方向和新动能。
3 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的现状与问题
根据江苏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南京市人才发展白皮书》数据统计,2017—2020 年,南京市共吸引了8 名诺贝尔奖得主、1 名图灵奖得主、132 名国内外院士来南京创新创业。另根据公开网络信息报道,2012—2021 年,南京市留学归国人员总数从1.5 万人增至5.12 万人,截至2022 年10 月底,南京市累计引进留学回国人员5.7 万人。留学国别主要为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美国、新加坡等;回国人员工作领域主要为新金融、软件和信息服务、新医药与生命健康、文旅、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南京市已建成国家级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1 家、省级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11 家和省级示范基地4 家、市级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园25 家,在孵留学归国人员创业企业近800 家。
在问题方面,根据《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5]数据统计,在2021 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的前10 强中,南京市排名第8 位,低于北京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成都市、苏州市,仅高于武汉市、长沙市。
进一步对细分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人才净流入占比。南京市为0.9%,排名第6 位,低于上海市2.1%、杭州市1.6%、深圳市1.4%、北京市1.0%、广州市1.0%。
2)人才流入占比。南京市为2.5%,排名第7位,低于北京市6.4%、上海市4.6%、深圳市4.3%、广州市3.7%、成都市3.3%、杭州市3.0%。
3)硕士及以上流入占比。南京市为3.7%,排名第5 位,低于北京市13.4%、上海市8.3%、深圳市4.7%、成都市4.2%。
4)应届生人才流入占比。南京市为2.6%,排名第8 位,低于北京市7.0%、成都市4.7%、上海市4.6%、广州市4.6%、深圳市4.4%、杭州市3.4%、武汉市2.7%。
5)人均可支配收入。南京市为67 553 元,排名第6 位,低于上海市76 437 元、北京市75 602元、苏州市70 966 元、杭州市68 666 元、广州市68 304 元。
6)人口净流入。南京市为0.1 万人,排名第9位,低于成都市49.4 万人、长沙市39.8 万人、杭州市29.3 万人、武汉市25.4 万人、广州市19.9 万人、深圳市18.4 万人、上海市11.8 万人、苏州市2 万人,仅高于北京市,北京为-6 万人。
从细分指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南京市的人才引进存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低,对应届生人才吸引力不足等问题。
4 对策建议
4.1 进一步加强人才政策的宣传和落实
目前,南京市人民政府在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已经出台了《关于紫金山英才计划的实施意见》 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于这些出台的政策,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及辅导工作,仅依靠传统媒体宣传是不够的,还应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面。宣传方式也应多样化,可以是文字、图片、动画、短视频等。不仅要让人才了解政策的内容,还要让人才知道如何进行政策申报。建议特别是要加强面向国外人才的宣传工作,要通过驻外机构、对外网站或其他多种形式的对外渠道,将南京市的人才政策以英、德、法、日、韩等不同的语言、文字宣传推广出去,让国外的高层次人才充分了解南京市的人才政策,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外人才来南京市创新创业。
除了面上的宣传,为了满足南京市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对于一些国内外的研究机构要实现点对点的精准宣传,让引进的人才更加适配南京市的产业发展。另外,对于政策的落实,建议要简化人才申报流程,如果人才引进办理的手续过于繁琐,需要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过高,政策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因此,建议需要填写的表单和材料附件能省则省,办理的时间能快则快,尽量让人才通过一个窗口,跑一次,就能完成人才引进申报。
4.2 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今天的科技创新,不能靠“单打独斗”,让某个科研人员独自去完成做实验、画图纸、写代码等工作,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全部做到的。科技创新是一种集成式的创新,需要调配整合各种创新资源。例如,一个厨师想要做宫保鸡丁,他需要鸡肉、花生米、黄瓜、胡萝卜、辣椒、大蒜等食材,一个服务完善的大市场能够为他提供这些食材,他所需要做的是将这些食材进行搭配组合,就能完成菜品的制作,而不是说他为了获取这些食材,需要亲自去养鸡,亲自去种植花生米、黄瓜、胡萝卜等。因此,为了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南京市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逐步完善人才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建立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发展的各种配套体系,推动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一个能够获取各种创新资源的“大市场”。例如,吸引民间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创业,推动科学数据开放共享,充分发挥“大仪网”的作用,完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等,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的获取科研工作所需要的资金、数据、实验仪器、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
4.3 进一步完善人才服务的体系和环境
科技创新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高层次人才被诸如落户、入编、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医疗保健、出入境等事情牵扯了过多的精力,必然会影响他们创新创业的效率。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完善人才服务的体系和环境,做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大管家,为他们消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在科技创新的战场上冲锋陷阵。
1)南京市已经建立了12345“尚贤”人才服务热线。政府应当充分做好“尚贤”人才服务热线的宣传推广,让“有困难找尚贤”成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第一选择,通过热线了解人才的需求,切实帮助人才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2)政府应当建立人才服务专员制度。例如,潍坊市人民政府出台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管理办法》,以“保姆式”“零跑腿”为标志,面向高层次人才推行“一对一”服务模式,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确保各类高层次人才应享有的政策、待遇、服务落实到位。
3)建议建立高层次人才数据库。例如,济南市打造人才电子信用档案平台,汇集了人才基础信息、学习工作经历、专业技术、社保、知识产权等信息,绘制人才成长“画像”,通过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人才服务的体系化、精准化、个性化。
4.4 进一步突出南京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各国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成为一个国家的稀缺资源。从国内同类城市看,深圳市、杭州市、苏州市等众多城市纷纷出台了高端人才的引育政策和优惠政策,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异常激烈。人才引进是一个城市与人才之间双向选择的过程,与其他城市相比,南京市如何突出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如何展现自身与其他城市的不同,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否则,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面对各个城市发来的邀请函时,南京市对他来说就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南京市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高校众多,高校的科技实力和人力资源十分雄厚。因此,南京市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一优势,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资源,吸引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建议加强产学研合作,加速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汇聚。例如,通过政府立项,形成一批产学研示范项目;制定政策措施调动高校科研人员积极性;出台产业促进政策,调动各类创新资源向产业集聚,刺激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为南京市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夯实基础,让资金、人才、技术可以在高校和企业之间顺畅的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