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公司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11-13姚彬灵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效益贸易管理工作

姚彬灵

(中航国际贸易(福建)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01)

贸易公司是市场经济的关键主体,其主要从事货物和劳务的交易,业务活动包括购买、销售和其他营业活动,对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推动市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经济格局的背景下,贸易公司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同时,贸易行业内的竞争尤为激烈,这要求贸易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规范成本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企业的贸易成本。实践表明,很多贸易公司当前仍存在重业务、轻财务的问题,导致出现成本管理层面的缺陷。常见问题包括供应商关系处理不到位、成本管理战略性不足等。此外,贸易活动物流和售后成本等考虑不周都是比较常见的成本管理缺陷,这些间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为了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需要积极创新成本管理方法,协调企业成本与效益关系,为贸易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贸易公司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与要求

(一)基本特征

在现代管理理念下,贸易公司越来越重视自身的成本管理,并在实际管理中表现出个性化特征。

一是战略性特征。贸易公司将成本管理上升到战略高度,在成本管理的基础上,考虑企业的业务目标实现,并对财务效益实现提出了较高要求。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成本管理决策和方法设计,有效实现了企业成本与效益的统一。

二是专业性特征。贸易公司的成本管理受业务活动的直接影响,管理者需要立足企业业务实际,认真梳理业务流程,探究影响经营成本的具体要素,并对其实施精准控制,保证成本管理的专业性。

三是长短期效益结合特征。在战略成本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企业成本管理不再局限于短期成本支出的控制,而是更加重视企业的长远目标和效益获得。通过与长短期效益结合,贸易企业成本管理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贸易公司的稳步发展[1]。

(二)管理要求

成本管理工作直接影响贸易公司的经营效益。新时期,对于贸易公司的成本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首先,战略优先原则和要求。成本管理需要严格落实企业的发展战略,统筹成本管理各个环节和要素,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增加企业竞争优势。其次,竞争性要求。竞争性要求是指贸易公司必须在成本管理中培育竞争优势,选择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使企业的成本控制相对于竞争对手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能有效节省企业的成本支出,扩大企业效益空间。最后,效益性原则和要求。贸易企业应准确协调成本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保证企业效益最大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竞争地位,以满足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2]。

二、贸易公司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

贸易公司存在成本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贸易公司内控管理更多关注自身的业务活动,很少考虑业务活动的资源消耗,导致成本管理工作的认知环境缺失,未能形成全员参与成本管理的良好环境。二是贸易公司现有制度所能起到的约束作用相对有限,成本预算制度、权责控制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够完善,且部分制度未能有效落实,降低了成本管理的规范性。三是贸易公司成本管理组织的独立性不强,成本管理受业务活动和上级领导者个人意志影响明显,降低了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二)供应商协作不畅,产品质量有待提升

贸易企业的经营成本受到供货商的影响,企业运作过程一旦供应企业供应不及时,贸易公司会出现供货期限违约的风险,这间接增加了贸易公司的违约成本。为预防这一问题,贸易公司需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当前,除了与供应商签订供货合同、后期供货环节进行必要沟通交流外,贸易公司与供应商之间的沟通较少,主体间的信息衔接缺失降低了贸易企业的经营效益[3]。另外,贸易公司经营成本与产品质量具有较大关联,产品质量不合格会引起顾客退货问题,贸易公司的无效成本支出有所增加,无效成本支出包含不合格产品生产成本、产品质量不达标罚款支出等。因此,贸易公司需要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三)配送及售后成本考虑不到位

除材料、生产、人工等前端环节的成本要素外,贸易公司成本管理工作需要考虑商品配送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当前,贸易企业存在配送成本考虑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从配送成本层面来看,较多贸易公司没有完整的配售物流体系,配送活动依托专门物流公司完成,配送成本难以控制。同时,商品运输过程存在产品破损等问题,间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此外,一些贸易公司将完成销售作为合同的终结,企业对提供的售后服务成本考虑不足,导致企业售后成本未能准确纳入成本预算,出现成本管理内容要素不全等问题。

(四)成本管理缺乏战略性

根据贸易公司经营实际可知,其成本管理存在战略性不足的问题。目前,贸易公司的成本管理主要侧重于后期成本核算,对业务实践中的成本支出考虑较少,间接引起了成本管理的缺陷和不足。一是贸易公司的成本管理目标设计存在误区,侧重于最小成本支出目标的实现,未能协调成本与效益关系,对企业效益空间的考虑不足。二是成本管理的范围相对狭窄,仅简单地进行企业的财务经济要素管理,对业务活动的考虑不足,未能从产业链、价值链的角度进行成本管理,导致企业成本管理与业务活动存在偏差,成本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不突出,整体效益相对低下。三是贸易公司对于成本管理细节控制不到位,缺乏成本计划、执行和风险控制,降低了成本管理的整体水平[4]。

(五)成本管理基础薄弱

贸易公司的成本管理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其需要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员作为支撑,同时还需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以保障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现阶段,贸易公司成本管理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一是人才招聘阶段贸易公司侧重于业务技能人才的引进,而成本管理人才的引进较少,成本管理人员不足,难以满足成本管理工作需要。二是贸易公司对既有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部分成本管理人员知识老旧,对信息化技术管理设备掌握不足,降低了成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三是贸易公司缺乏对成本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导致部分管理者未能有效发挥自身作用和积极承担责任,导致成本管理工作存在较大随意性,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另外,贸易公司成本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相对滞后,甚至有的贸易公司套用其他企业的财务信息系统,使其与企业的成本管理实际匹配性不高,难以满足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

三、贸易公司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改善成本管理环境

持续优化管理环境是贸易公司成本管理的重要任务。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改革深化的背景下,贸易公司需要将成本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树立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和创新意识,积极宣传成本管理的重要价值,引导企业全员参与其中,共建成本管理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为发挥企业制度的约束作用,确保成本管理规范性,需要持续补充完善贸易公司的成本管理制度,如贸易公司需要准确编制自身的成本预算制度,补充成本管理权责约束制度,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开展管理工作,逐步推动企业成本管理的标准化发展。此外,还需要成立成本管理部门,减少上级领导者和业务部门的干扰,确保成本管理工作的独立性、准确性。

(二)加强与供应商协作,提升产品质量

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确保贸易公司业务活动的顺畅,有效减少供货期限延长违约等因素带来的成本支出。一方面,基于贸易活动的全过程,贸易公司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构建高效、灵活的沟通渠道,解决以往沟通不及时带来的信息壁垒问题。另一方面,贸易公司需做好供应商的严格筛选,规范调查供应商的生产能力、经济水平和市场信誉,选择生产能力突出和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本企业的业务开展和成本控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避免产品质量不达标引起的成本支出增加问题,贸易公司还需要以规模化经济控制生产支出,不断完善产品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需渗透业财融合理念,从业务、财务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并明确业务活动的经济要素,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成本的有效管控[5]。

(三)重视配送及售后成本管理

贸易公司配送及售后服务会产生一定的成本。新时期,贸易公司需要重视这两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以确保成本管理的全面性。一方面,贸易公司应规范控制自身的配送成本,首先,在系统考虑商品类型、数量的基础上,贸易公司需要科学地选择物流公司,做好物流运输主体的市场调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物流公司承担商品的配送工作,在保证商品配送效率的同时,严格控制商品配送质量,并实现配送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配送过程需要做好商品破损率的控制,与配送公司进行协商,告知其商品配送的要求,签署保证商品配送完好度的相关规定,减少商品配送过程的破损问题,有效控制因商品破损带来的成本支出。最后,为适应企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贸易公司还需要重视自身物流体系的建设,方便企业的商品配送,并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控制企业配送成本。另一方面,贸易公司需要制定严格的售后服务标准,界定售后服务的条件,并准确计算企业的售后服务成本,将售后服务成本纳入企业总成本,提升成本管理的全面性。

(四)开展企业成本战略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深化其在贸易公司的应用,能有效提升成本管理的整体效益。第一,基于战略成本管理要求,贸易公司需要将成本管理工作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在考虑企业采购成本、运营成本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并对企业物流和服务成本进行控制。同时,需将成本控制与企业的效益增长结合起来,科学平衡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使企业效益实现最大化。第二,依托战略成本理念进行管理,贸易公司需要积极开展内控工作,加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沟通,消除信息壁垒问题,形成业财融合的良好环境,满足成本控制需要。第三,贸易企业需立足内控管理需要,精准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重点监控企业资金流向,分析资金的应用效果,在保证成本管理效率的基础上,确保资金成本使用效益的最大化[6]。第四,贸易公司还需准确做好成本计划工作,按照成本计划内容,准确控制采购成本,降低财务费用,针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准确完成绩效考核,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管理风险,实现成本与企业效益的统一。

(五)强化人才技术的支撑作用

贸易公司需要开阔自身视野,结合当前的发展态势加以改变,提高管理者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使管理者的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推动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贸易公司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从外部引入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成本管理人才,并且人才培养需从业财融合、战略成本管理角度出发,开展成本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养与业务能力。做好成本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确保其能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参与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结合实际情况有效控制费用支出。另一方面,贸易公司应认真梳理企业的真实情况,构建适宜的组织架构,加大在信息化产品上的有效投入,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中,应构建符合企业管理需要的财务信息系统,并加强其与业务信息系统的衔接,建立业财一体化的管理系统,用于统筹管理企业成本,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四、结语

成本管理质量直接关系贸易公司的经营效益,对于贸易公司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前,贸易公司应充分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作用,结合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应对策略,推动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控制企业经营成本,进而扩大企业的效益空间,推动贸易公司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效益贸易管理工作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