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茫雄健的家山意象
2023-11-12于洋
于洋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承路径主要分为两条,一条是师承于古人和师辈,一条是求索于自然造化。但从近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来看,这两条路径应如何结合与交织成为山水画家共同应对的课题,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以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为代表的南北学院各自形成了独特的教学理念。20世纪5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教学理念主张传统与现代、师古人与师造化以及“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体系,并且在这条脉络上涌现出众多画坛名家,而李宝林即其中一位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特别是在开拓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教学路径方面,他既是亲历者,也是建构者。
1958年,李宝林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直接受教于叶浅予、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萧淑芳等诸位画坛大家。可想而知,作為一位从吉林四平走出的艺术学子,李宝林在中央美术学院受到的教化对其以后的发展形成了深远影响。毕业之后,他又从北国辗转至南疆,开启了在湛江南海舰队长达十余年的军旅生涯,直到40岁时返回北京工作。李宝林早年在祖国各地的一系列生活体验,给予了他丰富的经验积累与感受沉淀,而且在早期的写生与创作中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和时代色彩。
综观李宝林的艺术创作,最为典型的特征是体现了“中西融合”的学院式教育理念。他不仅加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力和承载力,而且将民族绘画的传统、地域山水的形貌和西方绘画的技法综合地呈现在作品中。因此,透过李宝林的绘画作品,一方面可以看到李可染等师辈画家对其艺术风格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也体现着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代中国画传承者的艺术面貌。例如在早期作品《乐山大佛》(1985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如何把自然景象的光影体积与以形写神的传统笔墨融为一体,以及如何将笔墨的氤氲气质与写实的造型刻画相互结合。包括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作的《南海人家》《南海风》等系列作品,均是在不断地寻求和探索一种韵致节奏和自然图式。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李宝林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转变,主要集中在山水绘画的表现中进一步强化了形式构图的视觉冲击力,不仅在运笔用线上更加肯定与率直,而且在色墨结合以及块面塑造上逐渐确立了崭新的语言与格趣。而至60岁以后,李宝林的作品更加突出了黑白语言的对比张力,并强化了锥形山峰的方折形质。例如在作品《天山》中,山体的结构变化显现出雄健的笔力和峭拔的体貌,而在《西江的雪峰》《高原人家》《高山村寨》等一系列作品中,亦能看到李宝林以纵向的结构和横向的皴擦结合,形成了对于画面形式感、力度感以及自然场境的浑茫感和崇高感的着重强调。即便是在描绘江南古镇的题材中,仍然可以看到李宝林对李可染漓江山水绘画中有关秩序感、节奏感的汲取与发展,而且寄托着作为北派画家对于山石林立、峭壁层析等自然景观的认知与感受。
从李宝林山水画的笔墨技法来看,基于东北画家的自然体验与人文思考,他尤其重视山石的走势变化,特别是在树石法的表现上创立了自己的语言风格,并且在山体的线面结构上更加强调了自然造化以及山水光影带来的视觉变化。这既体现了笔墨皴擦与山石结构的关系,也彰显了他在不同尺幅山水创作中的深入思考与意匠智慧。可见,李宝林在笔墨运用上迈出了相当扎实的步履,形成了十分明确和肯定的北派山水风貌,这也使得我们在回望以李宝林为代表的“30后”老一辈画家群体时,可以清楚地体察到他们这一代画家在学院经历与时代体验之后作出的种种回应。
李宝林的艺术足迹踏遍大江南北,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尽情抒写着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以自东北到西北的奔走历程,展示着一位山水画家如何在自然变化之中确立出自己绘画面貌的艺术步履。正如李宝林自述中所说:“四十不惑开启军旅生涯,五十知天命来到中国画研究院,六十耳顺负责画院的创研工作,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直到今天已经85岁高龄的李宝林,仍然坚持在画学思考和风格变革的前沿,用创作实践传承着李可染在70岁时治印“白发学童”和“七十始知己无知”的苦学精神。
李宝林山水画风格的形成,是集现代学院教育、自然物象造化与个人风格气质三者合一的典型案例。总体来说,李宝林在师承与变革之中不断发现和塑造了中国北派山水的混沌粗粝与刚硬雄强,同时在各地采风、创作、思考的艺术跋涉中,建构了自身的艺术风神,这也正是其给予当代山水画坛的重要启示与贡献。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写于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