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综述
2023-11-12张剑宇廖小琴
张剑宇 ,廖小琴
1.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2.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引言
“城乡关系一改变,整个社会也跟着改变”[1]237,城乡关系变迁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工农、城乡关系变迁的历史。中国的城乡关系始终处于动态变化、调整之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特征。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蕴含着诸多关于城乡关系问题的论述,这些论述基本串联起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演进趋势、演进原因及融合条件的主要观点。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由来已久,并伴随中国城乡关系变迁不断深化。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乡村振兴依然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可以预见的是,我国城乡关系注定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进一步调整。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有鉴于此,对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该命题研究的历史脉络、明确若干理论议题、透析热点和焦点、瞄准既有不足、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显得尤其重要且必要。
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历史脉络
理论来源于实践。国内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历史演进受中国城乡关系变迁、城乡发展战略调整的影响,大体经历了初步探索期、逐步成熟期和深化拓展期三个阶段,且各阶段的时代背景、研究角度、聚焦主题、成果形式等均有一定差异(表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该命题研究的主题、内涵、成果等较为分散,各阶段的划分不能完全以某一历史节点为标准,也不能完全以某位学者的著述为标志,因而未精确到具体的年份,但这并不影响对各阶段研究特征的概括和描述。
表1 我国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历史分期
1.1 初步探索期
尽管我国改革率先在农村推行,党和国家也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但从政策导向上来说,为快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仍然在城市,农村的改革更多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摸着石头过河”[3]。“农业支持工业”[4]、农村支持城市是彼时城乡关系面临的主要特征。在经历了一场全国范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后,理论研究步入重启阶段,党和国家格外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外文原著的译介工作,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本身,将其视为研究本体和研究对象,对马克思恩格斯的诸多思想、理论展开深入挖掘。在这样的现实背景和理论研究背景下,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进行了探索。早期的研究相对零散,汪巽人等对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学说的初探,可以被视为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起点[5]。在这一时期,多数学者聚焦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本身,考察其形成背景以及剖析基本内容、核心观点等,也有少部分学者以文本为依据来考察彼时中国工农城乡关系,并对未来城乡发展作出了初步构想,认为“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将成为“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6]。从研究成果的类型学意义来讲,此时期的多数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为后续研究开展奠定了基础,但对中国城乡关系变迁、城乡战略实践的具体指导意义相对有限。
1.2 逐步成熟期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并愈发显著。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这一现象,重新审视并调整新时期的城乡关系,多次指示性、政策性号召要在全国范围内处理好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7]。同时,自2004 年开始,党以“中央一号文件”为重要载体聚焦“三农”问题,并从整体上考虑解决农村问题[8],于2005 年提出并开始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由此可见,乡村的战略地位在这一时期得到不断提升,党和国家开始对城乡关系进行深刻调整。与此同时,由于国内学者已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若干理论问题形成了基本认识,大部分学者除了进一步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之外,开始创新性地关注应用实践研究,将焦点置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普遍性现实意义方面,产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以期对城乡发展、城乡关系调整提供应用性实践指导。换言之,在这段时期,学者们不再局限于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视为简单的研究本体和对象,其作为研究视角或分析范式的特征逐渐彰显,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
1.3 深化拓展期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9]24,在历经精准扶贫的成功实践、乡村振兴的初步探索之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此表述进行调整,指出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10]14。由此可见,在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取得显著成就的背景下,党和国家愈加重视“城乡一体化”(后称“城乡融合”)的发展,始终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进行不懈的探索。前期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相对成熟、日趋完善,国内学者逐渐开辟了新的研究视野。一方面,更多地立足于现实,挖掘、汲取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与上一阶段宏观、抽象的研究不同,该阶段研究的聚焦性、针对性、现实性明显更强,可以视为前一阶段研究的深化和升级。另一方面,一些融合主题的研究逐渐出现,这些研究不仅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还创造性地与个体发展相关联。比如,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与中国城镇化战略选择、城市病治理、乡村振兴等问题相融合,从城乡一体的新视角探讨国家和社会发展问题[11-13];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与人的发展、农民市民化、农民工城市融入等问题相融合,对个体发展给予人文的关怀[14-16]。尽管以上研究的数量仍然比较有限,但其仍属于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性研究尝试。
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理论议题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并非来源于某篇或某几篇独立篇目,而是分散在诸多著述中。国内学者不仅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观点,还关注其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当代启示。形成背景、基本内容、价值启示构成了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理论议题,各个理论议题下又有若干细化主题(表2),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综合图谱由此形成。
表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理论议题与细化主题
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背景
资本主义社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尤其是城乡关系现状,深刻影响着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演进趋势、演进原因、城乡融合条件等问题的理解。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和吸收前人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城乡关系演进历史、城乡关系现状,并展望未来城乡发展趋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
2.1.1 时代背景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形成于何时,国内学者倾向于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论述的初现时间来论断。当前,学界尽管对其初现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还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尚未达成共识[17-18],但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已无争议。对时代背景的考察,有两种不同的切入视角。一是时代整体特征。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里程碑。一方面,恩格斯将“英国工业的革命化”视为“现代英国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运动的动力”[1]105;另一方面,乡村人口不断向产业迅速发展的城市聚集,乡村城市化伴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改变而不断加速[19]。二是城乡关系表征。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的城乡差异和对立是城乡发展最显著的表征,但随着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部分资本家“协调发展意识”逐步觉醒,有些领域也开始出现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20]。
2.1.2 思想来源
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重要组成,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主要有四大思想来源。一是空想社会主义。在资本积累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不论是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城乡一体化理想社会的想象[21],还是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设想消灭城乡对立之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提出[20],都对马克思、恩格斯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其给予了欧文、傅立叶“远远地超出了杜林先生所承袭的剥削阶级的思维方式”的高度评价[22]680-681。二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着眼于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现象、关系和范畴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如何长期存在”等问题。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对城乡对立的考察和就如何缩小城乡差距的思考为马克思恩格斯提供了重要思想借鉴[23]。三是德国古典哲学。受康德、黑格尔等影响,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性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及其方法论的创立过程中包含了对城乡差别历史的、现实的、辩证的理解[23]。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重要哲学方法论基础,因为此理论揭示了市民社会生产、分工和交往关系作为农村共同体直接伦理关系替代的本质,辩证剖析了城乡差别[24]。四是近代自然科学。鉴于“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2]100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法国物理学家德普勒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揭示了城乡对立的危害和城乡融合的可能性。对此,恩格斯指出德普勒在1882 年架设的实验性输电线路“必将成为消除城乡对立最强有力的杠杆”[25]556,列宁甚至直接评价马克思的城乡关系思想是“以李比希的学说为依据”的[26]。由此可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是对既有思想理论的批判继承和融合创新,有其深刻的理论科学性和创见性。
2.1.3 理论背景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产生过程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定位问题,即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问题,国内学者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城乡关系思想产生于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批判和揭示过程中。在他们看来,马克思、恩格斯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必然不能也没有忽略其造成的城乡对立和城市矛盾,后来所谓的社会主义城乡关系和城市问题便是在此基础上论及的[5]。另一种观点认为,城乡关系思想形成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过程中。他们认为,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也天然地包含了对城乡分离现状的历史考察[14],即城乡关系是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基本理论范畴之一[6]。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城乡关系思想诞生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发展过程中[27]。不论持有何种观点,可以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和普遍共识是:城乡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城乡矛盾或城乡对立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工具,城乡融合则是其展望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一个重要视角。
2.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基本内容
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基本内容的研究和讨论,是国内相关研究自出现以来便关注的重点话题。城乡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势、城乡关系演进的主要原因、城乡融合实现的条件途径是学者关注的三个核心主题,基本描绘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复杂的内容体系和核心的理论框架。
2.2.1 城乡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对城乡关系问题的探讨与其对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分析密切联系。人类社会发展大致经历了相当长远的一段历程。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社会分工条件匮乏,尽管“由设塔楼和雉堞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在野蛮时代后期的高级阶段便已出现[25]34,但这只是城乡分离的萌芽,城市与乡村从本质上来讲依然混沌一体。伴随野蛮向文明、部落向国家、地域向民族的过渡,城乡逐渐对立并贯穿于人类文明沿袭至今的全部历史。到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城乡关系从分离走向对立,农村成为城市的“依附”并支持着城市的发展,这也就是学者所谓的“城市乡村化”[28]。进入资本主义时期,工业革命爆发使人口和资本脱离农村向城市集中(即“乡村城市化”),城乡对立愈发显著、城乡矛盾日趋激烈,资本家后来也意识到城乡对立背后的重重危机,旨在协调城乡关系的举措开始出现。具体至中国实际,尽管当前中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距和张力尚未完全消除,但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城乡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政策导向和实践发展趋向。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解和认识,社会生产力发展以至资本主义私有制灭亡必然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城乡完全融合的共产主义社会。正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和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论述的考察,国内学界就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演进趋势形成了观点各异的认识。一是“五阶段说”。部分学者充分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论述,微观、细致地将城乡关系发展历程划分成“城乡混沌、城乡对立、城乡关联、城乡统筹、城乡融合”五个阶段[29]。二是“四阶段说”。部分学者认为,城乡关系的演变的四个阶段包括“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差别、城乡融合”[5];另一部分学者则把“城乡一体”视为起点,将城乡关系演变划分为“城乡一体、城乡分离、城乡联系、城乡融合”四个阶段[20]。三是“三阶段说”。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城乡关系演进仅包括“城乡同一、城乡对立、城乡融合”三个阶段[30]。
目前,“三阶段说”的争议最大,反对者认为这种划分“只是从程度上区分了分离与对立,统筹与融合”,并没有充分认识分离与对立、统筹与融合的本质区别[17]。但“三阶段说”的划分确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将复杂的城乡关系演进趋势“简洁化”,有利于形成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演进趋势的总体把握和科学理解;另一方面,“分离与对立”“统筹与融合”实际上是两对概念极其接近、程度略有差异的范畴,将“分离与对立”“统筹与融合”划至同一阶段并不会影响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演进趋势论述的整体认识与理解。
2.2.2 城乡关系演进的主要原因
不同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演进趋势论述的激烈纷争,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演进原因论述的认识,国内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第一,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城乡分离与对立的根源。城乡对立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能存在,城乡分离的阶级对立也源于私有制导致的阶级对立,这种对立关系不消除、阶级间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不消亡,城乡差别便不会消失[6]。第二,城乡分离与对立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分工。畜牧业和农业的社会大分工使乡村雏形得以出现,工商业和农业的社会大分工则引起了非农人口向城市雏形—聚落集中[6],城乡由此分离甚至对立。恩格斯认为,“把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作为整个社会分工的基础固定下来”[25]193是文明时代的特征之一,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了阶级矛盾,导致城乡关系趋于完全对立。第三,城乡对立产生与日趋严重的基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分工的阶段依赖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215,“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147。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分工所处的阶段,影响社会的进一步分工,社会分工又直接影响城乡关系发展。因此,在“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30]的条件下,作为资本主义劳动分工必然产物的城乡对立,只能在资本主义工业化(即社会生产力提升过程)中不断强化[31],城乡对立走向消亡也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演进原因论述的讨论,有必要指出两点。第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形成、启发于西欧国家,以上原因只是对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城乡关系演进普遍原因的总结。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宏大视野观察,不同国家和区域城乡关系走向分离和对立的原因可能存在区别,比如徐勇认为,中国的城乡分离和对立更多源于一种特殊的政治统治需要[6]。第二,上述原因的总结基于大多数学者的普遍共识,也有少部分学者“另辟蹊径”。例如,何增科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是从商品市场经济的区域部门发展差异、工农业发展差异、城市和农业工人工资水平差异、城市和农村居民文明程度等方面。对近代以来城乡差别形成原因展开论述的[32]。总之,观照实践,当把视野置于中国实际中分析中国城乡关系演进原因时,既需要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涉及城乡关系演进原因的论述,更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背景,探寻那些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所处的资本主义时期未曾预见或论述的原因,以期为当前中国的城乡政策调整提供更多契合实际的参考。
2.2.3 城乡融合实现条件与途径
城乡融合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重要特征之一,其实现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至于不可想象。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基本条件或前提的满足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内学者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实现条件论述的话题选择。一是大力发展和合理利用生产力的“物质前提”。只有生产力发展到足以避免城乡之间不平衡发展的水平,城乡融合方会成为可能。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生产力不可能无限发展。因此,必须合理、充分地利用既有社会生产力,发挥其最大效率以推动城乡融合[20]。二是废除私有制的“关系前提”。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对废除私有制的必要性、可能性、长期性和主要措施作过详细论述[1]303-309。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摆脱私有制的限制,阶级对立才能逐步消失、社会分工才能趋于合理、社会生产力才能极大发展、大工业才能均匀分布......这些都将对城乡融合产生积极影响[31]。三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前提”。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体力量,人的全面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具有同向性,即人自由全面发展之时便是城乡对立消亡之时;另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废除离不开人的力量,而提升人的能力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产业教育”[33]。“教育将使他们摆脱现在这种分工给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1]308,产业教育则能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就其条件属性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实现条件论述中的“物质前提”“关系前提”和“主体前提”都是基础性和前置性的。单纯依靠三个前提的满足,城乡融合发展或许依然只能停留于抽象层面。因而,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论述中也从未忽略对城乡融合具体实现途径的思考,学者大致将其概括如下:释放工农业中的生产力、消除身份上的城乡差别[20];建立工农合作组织、发展规模经济[34]、促进工农业结合发展[35];发挥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的作用[36];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或“反哺”作用[20]等。回顾中国城乡关系变迁的历程,不难发现,这些观点在国家相关政策调整和相关实践推进方面都得到了充分体现。需要明确的是,尽管不同学者的概括并不完全一致,但不论如何,这些实现途径都充分认识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生产力作用和工农协调发展的重视,突出强调其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决定性影响。
2.3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价值启示
奠基于对既有理论的批判继承和融合创新,生发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对立现状的批判,立足于对共产主义社会城乡融合状态的展望,着眼于对城乡关系调整和城乡发展实践的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发展性、实践性等鲜明特征,在城乡关系深刻调整的今天仍然颇具时代价值。
2.3.1 理论价值
自该命题研究之日起,国内学者从未忽略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理论价值的探讨。正如这个命题的形成本身,便是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理论价值的一种体现。第一,以人及其价值为研究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对人发展问题和城乡关系的阐释几乎是同步的,其核心命题与落脚点始终在“人”。因此,“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基本构成了当前学界关于城乡关系、城乡发展问题研究的基本立场和价值取向[31]。第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并非独立化的理论,但其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18],也为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亦可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提供了理论源泉和不竭动力[37]。第三,验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先前思想家对城乡关系演进研究存在些许局限,是因为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恰恰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性;同时,从城乡关系变迁视角审视和把握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也是对唯物史观的一种深化理解[31]。第四,为其他学科研究提供理论借鉴。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均关注城乡关系这一宏大而重要的问题域,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科学性使其逐渐突破学科属性和边界,为相关研究提供科学思想源泉和不同分析思路[31]。
2.3.2 实践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启示是该研究最终落脚的话题,国内学者对其的总结提炼方式主要遵循两条脉络:一是按照“提炼经典—映照现实--总结启示”的思路,逐一对应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核心观点,提炼实践启示[28];二是按照“立足现实—梳理经典--总结启示”的思路,全面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系统总结实践启示[31]。相对而言,第二种分析脉络在更大程度上考虑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系统性、完整性、全面性,并与现实相关联,得到了更多学者的青睐。总结起来讲,这些实践启示大致包括以下五方面:在价值立场和基本理念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共同繁荣与进步;在领导力量和推进主体上,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依法规划、统筹协调[31];在制度供给和政策保障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之路[20],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13],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条件[31];在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础上,加快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推进城乡共同富裕融合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38];在社会支持和民生发展上,加快推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18]。
3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的进路展望
综上所述,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术界开始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起,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容、价值启示等方面内容都展开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尽管学者在理论背景和演进趋势等细化主题上存在较大争议,但在多数问题上已达成共识,从而为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的城乡融合实践、乡村振兴实践形成了重要理论指引。但总体而言,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理论相比,我国学界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解决和深化。
3.1 不足之处
第一,研究成果系统性尚待建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具有体系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等特点。考察国内现有研究,虽然相关观点、论据已经得到总体呈现,但思想体系性和全面性并未得到充分彰显,一个系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体系尚待呈现。究其原因,自然有语言表达未能穷尽、时代背景无法充分考究、原版著作阅读理解困难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对原著挖掘理解不充分、依赖二三手甚至多手资料、将城乡关系思想独立化考察(如未能将城乡关系问题同人的发展、社会历史发展等问题充分联系)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这为后续文本研究提供了不小空间。
第二,研究视角存在拓展空间。一方面,当前多数研究倾向于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进行理论阐释。尽管部分研究者已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作为方法或范式来开展研究,试图对人的全面发展、乡村振兴实践、城乡融合发展实践等问题进行学理性分析,但数量和质量都存在提升空间。换言之,对更多研究而言,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只是被简单视为研究对象,并非具有研究方法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的分析范式或研究视角。另一方面,鲜有研究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同先前思想家、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家的城乡关系思想展开比较研究,探寻不同城乡关系思想间的关联和差异。而在中国的城乡关系发展实践愈发具有特殊性的背景下,这样的比较研究更有利于为当下中国实践提供集各家之所长的理论指导。
第三,研究内容多样性有待提高。40 年来,除了学术界在理论背景和演进趋势等细化主题的探讨方面仍存较大争议和学术争鸣之外,在其他方面的探讨有很强的相似性。尤其是在实践启示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挖掘空间和创新可能。就中国而言,由时代背景和特殊国情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进程和工农城乡关系调整发展的实践进程中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当前,已由“城乡一体化”演变至“城乡融合”、瞄准农村短板的乡村建设战略也由“新农村建设”发展至“乡村振兴”,这些变化从根本目的来说是为了推进城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因此,这就必然要求我们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汲取崭新的、符合中国特色与时代背景的实践启示。但就目前而言,多数研究对现实的理论关照依然相对宏观和抽象,导致其在实践层面的可操作性和可把握度也受到了影响。
3.2 深化进路
鉴于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发展空间,考虑到我国城乡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后续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角度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在更加全面诠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同时,为我国城乡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第一,回归原著,深化理论解读。一方面,针对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演进规律、变迁动力、融合条件等单线性问题,以及城乡关系变迁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等关联性问题,需要更多地回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述中寻找答案,以一手资料为主要文献来源,通过深入的文本研究构建和呈现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体系。另一方面,后续研究要充分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体系中的坐标和地位,在文本中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和其他相关思想的逻辑关系和天然联系,以期在庞大复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形成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全面性认识和整体性理解。
第二,创新视角,注重比较研究。一方面,更多地尝试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作为一种方法或范式,进而解释、分析、探究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如对中国城乡关系变迁史的解释、对中国城乡制度安排的指导、对中国城乡融合的发展展望等),实现研究视角的创新。另一方面,列宁、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结合自身国情,对城乡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刻探讨,继承、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调整城乡关系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思想的中国化时代化,使其呈现出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所不同的特征。孟德拉斯、芮德菲尔德、费孝通等中西方哲学社会科学家在各自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对城乡关系变迁、城乡发展等问题投以关注,提出了系列独到见解。如此丰富的城乡关系思想和城乡关系论述为该命题比较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可能,不仅有利于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认识,也能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提供更多理论指引。
第三,立足现实,增强理论观照。理论研究终究要以观照现实、指引实践为目的。从实际需求出发,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仍然能提供许多理论启示,亟待学界深入探寻。一方面,要增强对国家战略行动的理论观照,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中挖掘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共同富裕、城乡要素流动、新型城镇化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城乡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现实启示。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个体民生的理论关怀。如何利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引导人民美好生活实现、农民未来发展、农民主体性激发、人口城乡流动、农村民生等问题,都是该命题研究者可以深入挖掘的问题域。总之,不论在宏观实践层面,还是在微观实践层面,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都仍然具备很强的解释力和指引性。
4 结语
考察40 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不难发现该命题研究基本与我国城乡关系现状相适应。尽管现有研究在理论成果、理论视角、理论内容等方面均存有提升空间,但总体上来讲,该命题研究的深度不断提升、基本理论议题和细化主题日渐清晰,为后续研究的深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引。
在城镇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面对我国城乡关系变迁的新趋势、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势、乡村建设的新要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系统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域,与之相关的学术议题注定伴随我国城乡关系的变迁和城乡融合实践而变化,只拘泥于“本本”和“教条”的理论阐述研究并不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同时,有些问题仍然有待我们用更加辩证和发展的眼光进行回答:形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当今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的解释力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方法或范式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如何更好地解释当今中国城乡关系现状及其变迁,并回答好实践中可能面临的棘手难题?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为当前我国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提供了哪些现实启迪?涉及城乡融合发展展望的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如何对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提供理论指引?总之,中国的实践需要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提供更多可参考和借鉴的启迪,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也注定在城乡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得以演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