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美术类非遗的广泛传播与创新发展

2023-11-12姚佳男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1期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

姚佳男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发展迎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面临挑战。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美术类非遗的传播和发展是一个新课题。应当充分了解信息化优势、清晰认识到信息化运用的现实问题,才能提出有利于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发展的创新路径以及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创新发展

聯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是静止和片面的文化表象,而是具有以运动、活态为文化属性的遗产存在。而“美术”在人们以往的印象里,是一种造型艺术,更注重静态作品(物质文化)的内涵呈现。结合非遗的文化属性,美术类非遗的传播与创新发展首先应关注到人的精神层面等因素上面,应注重其人(传承人)精湛技艺的创造过程以及从中透露出的民族的群体智慧。信息化手段的利用,可以将美术类非遗创作的时代背景、精神风貌、民族特点、制作流程挖掘出来、呈现出来、传播开来。厘清这个思路,便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借助信息化手段让美术类非遗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创新发展。

一、信息化手段在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发展中的效能优势

信息化手段对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效能优势,它改变了美术类非遗的文化存在方式。

(一)拓展了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信息化手段在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发展中首先发挥的效能便是打破了原有的传统方式,拓宽了传播的新媒介。如通过数字电视、网站、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在短视频、直播平台、公众号、APP、微信小程序、微博、VR场景等多种新媒体平台上,借助其图像、音视频、地理信息系统、3D动画等传播载体,来充分调动人们的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力,使信息接收者能够在云端即可享受到美术类非遗从无到有的“美”的制作过程。在此方面,吉林市非遗中心做了积极探索。目前该中心有微信公众号、抖音和今日头条三个自媒体平台。截至2023年上半年,微信公众号平台发表文章46篇,有粉丝263人,阅读数7232次。抖音平台发布短视频9个,互动参与5713人,今日头条平台发布视频9个,展现32861次。该市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满族旗袍制作技艺在抖音平台上展示款式设计及制作工艺,拥有粉丝1891人,获赞1.7万次;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吉林“面人胡”在抖音平台也以同样的方式展示,拥有粉丝2901人,获赞2.3次。

(二)加强了美术类非遗传播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其他遗产类别的核心正是其透射出来的那部分无形的、动态的、即时的文化讯息。这就需要传播媒介能够及时有效地将非遗的动态过程进行传递,信息化手段在此方面便很好地承担了这一媒介角色:它能够使美术类非遗内含的灵动性以最大程度地呈现和传播出去。比方说,喜欢关东文化的人们,可能会对美术类非遗长白山满族剪纸的造型、满族旗袍的制作技艺感兴趣,看到此类信息就会及时点赞、收藏并转发。再比方说,学习立体造型艺术的学生,看到长白山根雕艺术的独特形态后,会引发创作思考。通过信息化手段及时查找相关信息,获悉其中的设计思路、工艺技能。此外,信息化手段还可以使受众选择自己擅长的新媒体方式进行互动交流,使更多的人都可以参与到美术类非遗的话题中来,各抒“艺”见,有问有答。这种即时、互动传播,能够快速满足人们的求知欲望,引导更多有识之士参与到美术类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为传播传统文化、助力非遗文化增光添彩。

(三)有利于美术类非遗传承主体笃定匠心追求

美术类非遗传承人是手艺人、是大工匠,他们应当在社会有身份、有地位、有荣誉、有影响。而现实中,一些掌握非遗技艺的手艺人,却往往由于地处闭塞、隐于市井、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产品、作品销路不畅,无法将手中掌握的非遗技能大放异彩,有的生活甚至陷入困境。这使非遗传承人本应具有的成就感、荣誉感打了折扣,影响了他们的匠心追求,不利于美术类非遗的广泛传播和创新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例如,通过在线直播卖货、制作技艺的短视频等手段,打开产品销路,增加经济收入,扩大社会影响,解决了非遗传承人所遇到的现实困惑。进而推动非遗传承人将其所承载的生产和文化资源,转变成更大的产业实践和产业活动,并不断扩大发展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多做贡献。信息化手段直观、快捷的宣传效应,还可以激发更多的人学习手艺,依靠手艺实现自立,在全社会形成匠艺精进、匠艺出彩的浓厚氛围,促动美术类非遗传承人笃定初心,更加心无旁骛地坚持非遗技能的原真性。

(四)挖掘了美术类非遗传播中易忽视的文化内涵

美术类非遗历经几代人传承,它不仅是手艺的打磨,也是毅力的坚守,更是文化的赓续。没有文化内涵,美术类非遗便失去了灵魂,失去了传承的动力。在美术类非遗的传播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对手艺人展现出来的技艺过程以及文化内涵进行整体的、活态的传承和延续,并不是片面、静止的美术形象的表达与呈现。一些传统做法囿于手段的局限性,不能很好揭示非遗潜在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价值。信息化手段可以较好地挖掘出这部分容易忽视掉的非遗文化内涵。例如,在剪纸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就可以利用音频、视频的方式,将传承人的创作想法和刀工技艺加以记录和传播,包括传统民间形象的艺术建构、色彩的选择与应用、长短线条协调搭配等。其次,再通过观者的共鸣为非遗注入新的文化因子,从中解读出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样既可以增强非遗传承人的文化底蕴、文化自信,又可以满足消费者美好生活的需要,还可以使广大非遗爱好者更加关注非遗文化,提高对非遗的认知度和吸引力。

二、信息化手段在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信息化大潮面前,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也遇到许多实际问题。

(一)专业人才短缺

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没有人才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美术类非遗的传播和创新发展更需要“多面手”式的专业人才。也就是说,从事美术类非遗信息化工作的人,既要懂互联网技术、会操作新媒体,又要有过硬的文字综合、语言表达(包括口头随机表达、手势语言表达、态势语言表达)能力,还要熟悉美术类非遗制作的技能技艺。现在的实际情况是,这样式的“多面手”比较少。有的基层非遗工作者互联网技术不娴熟,对新媒体还是“门外汉”;有的非遗工作者文字综合能力不强,对美术类非遗技能技艺、传承渊源、文化内涵及具体实践,不能用文字综合起来;有的非遗工作者和美术类非遗传承人,不善语言表达;有的人虽然会使用新媒体传播美术类非遗,但对美术类非遗的技能技艺、制作流程、工艺元素掌握不够、理解不深,影响传播效果。

(二)思想观念落后

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非遗工作者和美术类非遗传承人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才行。有的美术类非遗传承人思想观念偏于保守,对新事物、新技术所带来的市场机遇认识不足,特别是对运用信息化推动产品升级、技术提高、市场扩大不够敏锐;有的美术类非遗传承人思想观念还停留在“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不能主动宣传自己、积极营造传播氛围,产品(作品)“养在深闺无人识”,对自己的技能技艺只是自我把玩、自娱自乐、自我陶醉。笔者曾经看过省内一个材料,有一位从事工艺美术的师傅,未评上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前,其作品与价格还比较匹配,收入可观。但评上工艺美术大师后,自认为身份不一样了,作品价格也应水涨船高,结果“高处不胜寒”,导致客户群流失。这是思想观念不灵便的表现。

(三)传播形式单一

万物互联的时代,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传播形式多种多样。信息化给美术类非遗工作提供了多种传播方式。就是说,要打破 “老四样”,即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媒介。目前,许多非遗工作部门和非遗传承人仍习惯于按照传统的传播方式开展工作。有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新媒体进行非遗文化传播,但也仅是依靠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利用微信公众号、头条新闻等常规方式传播,对手机短信、微信、微博、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利用不充分。有的对新媒体综合运用缺乏探索,各种新媒体方式还在单独使用,不会相互串联并用,存在线性状态,缺乏融会贯通。部门、传承人、代表性项目的微信公众号在推送信息的同时,不能让粉丝群体看到在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平台上的直播信息,影响了美术类非遗现代化传播。

(四)资金支持乏力

信息化的推进是比较“烧钱”的。美术类非遗的信息化传播离不开资金保障。其资金来源主要有:一是国家支持;二是非遗传承人或企业自筹;三是社会捐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但现实情况是,这种资金支持呈现了“倒三角”状态,即“中央给的多,省给的有,市(地)和县给的少”。据了解,有的县财力不足,维持日常运转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支都有一定困难,本级非遗保护和传承资金无法落实。在这样的地方,国家立法所规定的对合理利用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的政策也难以落实到位。还有就是,一些企业和非遗传承人因自我积累资金不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非遗传播和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全社会对非遗工作重要性尚未普及,搞社会捐赠的较少。

(五)传播内容质量不高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美术类非遗的传播和发展,也要遵循“内容为王”的基本原则。美术类非遗具有造型性、视觉性、观赏性的特点,而媒体的传播具有公信性、及时性、多样性的特点。借助传媒的优势,便能更好地将美术类非遗代表性项目里那些精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艺、精深的技能呈现出来,加深受众的印象和记忆。这就要求美术类非遗的传播要有高质量内容的支持,凸显出蕴含其中的造型美、视觉美,给观者带来更多美的享受和愉悦。然而现实中,一些美术类非遗借助媒体传播缺乏高质量的内容支持,文字叙述底蕴粗浅,语言解说苍白无力,图片显示、技艺演示、技能展示也不够充分,存在“要流量、博眼球、求卖点”的问题,缺乏严谨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不能很好地反映美术类非遗的精彩,从而降低了传播内容与受众的黏合度,影响了受众的参与度和信任度。

三、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发展的新路径

随着信息化手段的不断更新迭代,美术类非遗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新的传播和发展路径。

(一)短视频形式

近年来,特别火的短视频的确可以在不受时间限制之下,通过下载、转发等形式,让非遗文化呈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就美术类非遗而言,短视频可以设计出更多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高品质内容。在坚持以非遗知识为原创内容的前提下,从技艺人选材、制作工具、构思创作等环节进行更新,每一期短视频可独立为节,系列短视频又能连贯成章,环环相扣。其间还可以针对不同年龄群体,适当加入非遗知识抢答、非遗话题交流互动等形式,使不同人群都可以参与到其中,从而促进人们增进对非遗文化的熟知度,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近年来,桦甸市非遗相关部门在开设官方网站的同时,也在抖音、微信等平台注册了账号,分别发布非遗短视频系列内容。目前,累计刊发非遗类图文信息68篇,视频类信息79条,总浏览量7万余次。桦甸市的美术类非遗传承人也紧随其后迅速行动起来,如“纪氏手工草编”“路氏木雕”两个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在个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累计发布非遗创作过程和作品视频等2400余条,讲解非遗代表性项目70余场,累计有5000余人次收看,实现销售收入5万余元。

(二)网络直播形式

信息化背景下,网络直播更具有直观性,能够增强受众喜爱度,产生良好的传播效应。2023年春节期间,辽源市非遗保护中心开展“非遗过大年,绽放国粹美”青少年直播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主题立意高。把非遗传承、弘扬国粹、传统节日、民间习俗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时间节点好。春节期间受众人员集中,6场线上直播,总在线人数达3.5万人次;“非遗过大年”抖音账号新增粉丝4000人。三是受众针对性强。活动针对的是青少年群体,通过直播教学活动,对青少年开展非遗文化教育和美育普及教育,比较有意义。四是直播形式新。直播间邀请非遗传承人直播讲解葫芦画、面塑、衍纸、鱼骨画、剪纸等非遗作品的前世今生,并现场演示、制作。通过讲解、互动教学,将固有认知中的“高冷”非遗,转变为青少年及广大市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一做法值得借鉴。笔者认为,类似这樣的活动还可以进一步延伸,直播平台可以签约传承人,传承人也可自行开通直播账号,就域内同一美术类非遗进行在线联动,以直播讲“艺”、直播展“艺”、直播竞“艺”等多种形式传播非遗文化,使大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非遗,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三)公众号、小程序形式

信息化时代,公众号的凝聚力能够显示出它独有的优势:使用率高,便于引流;定期更新、精准推送;打通传统媒体与网媒界限;连接线上、线下,灵活便捷等。在实践中,可以让诸多传播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形成闭环传播链条。此外,小程序的上线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模式。资料显示,目前,许多地方都在积极利用非遗小程序宣传本地非遗文化。2022年,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开通的“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微信小程序,集政策宣传、资讯传播、成果展示、知识普及、经验交流、研讨互动于一体,全面反映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果。通过了解,有些地方的微信小程序还停留在以传播基础信息为主,尚未形成闭环,应予重视。首先,可以借助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图文和音视频形式进行编排、推送美术类非遗内容。其次,联动其他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最终形成一个融媒体与民众全方位、集视听与触觉全感官整体化的传播模式,以此来扩大非遗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四)展会交流形式

美术类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创新发展中,也要注重展会交流这一重要形式。美术类非遗展会可以集中各地工艺美术非遗最优质的行业资源,通过交互、展示,可以充分表达、展示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匠心精神、东方美学、民族韵味、中国智慧和中国气派。展会有线下展会、线上展会、线上线下相结合展会三种形式。举办线下展会,要对参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制作出系列宣传片,通过影像增强展示效果;再具体到展位,参观者可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了解非遗产品历史沿革情况、现代工艺元素、基本使用功能、所处业界位置、市场占有份额等情况。此外,展会组织者还可以通过各大互联网平台发布展会信息,广而告之,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和购买工艺产品。展会结束后,举办单位要对展会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加强美术类非遗展会成果宣传,推动广大消费者慕名去生产地观摩,或者直接在线购买非遗产品。举办线上展会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展会,是近年来催生的一种新型展会模式。通过“非遗云展”“非遗云点播”“非遗视频直播”“非遗好物”等多形式的线上推广、展销活动,带动美术类非遗的传播和创新发展。

(五)学术研讨形式

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创新发展,不能固守田园、故步自封,必须要有理论支撑、学术支持。举办学术研讨可以为美术类非遗传播和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参加学术研讨的大都是非遗专家学者、非遗工作者,还有非遗文化带头人。主办单位要在会前将与会专家学者、非遗带头人的基本情况、研究成果、非遗作品和经济效益制作成短片,利用LED大屏幕、会场电脑屏幕滚动播放。研讨会中,专家、专业、专门的交流互动,观点前沿、信息量大,容易碰撞出思想火花,产生更具有指导性、科学性、针对性的非遗文化理论。有关方面要及时利用光盘、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进行集结宣传,推动美术类非遗不断跃上新台阶。举办学术研讨时,信息化手段要用足用好。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很多非遗业界的学术研讨活动都搬到了网络平台上举办。这种新型模式,打破了地域、交通、人数、经费等方面的限制,通过线上学术交流、互动,参会者更能消除拘谨、敞开思路、畅所欲言,效果比较理想。要加强对这种研讨模式经验做法的总结,长期坚持下去。同时要利用好线上线下信息化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借助信息化手段推动美术类非遗的广泛传播与创新发展,恰逢其时,大有可为,前景可期。重点应在“六强”上下功夫,一是思想上强重视。要加强对信息化手段的认识,敢于尝试、大胆探索,不断提高运用信息化手段的工作能力。二是队伍上强建设。要加强非遗文化工作的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信息化人才。要提高非遗传承人会用、敢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三是平台上强技术。要积极鼓励构建更多信息化平台,通过具体数据分析、网络媒体等技术,推动传承主体与受众的紧密联系。四是宣传上强声势。要加強美术类非遗信息化工作的宣传,采取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造舆论、强声势。五是政策上强扶持。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非遗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资金扶持。六是效果上强评估。要加强美术类非遗信息化工作的评估体系建设,及时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提高传播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陈佳.城镇化进程中北方地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创意产业开发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8.

(作者单位:吉林省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信息化手段
对于师范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信息化手段在就业教育中的应用
依托信息化手段凸显科学课堂精彩研究
简析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
谈语文课堂信息化手段的优化运用
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化手段在“做、学、讲、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与实践
信息化手段在《空乘化妆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对基层医疗机构一般诊疗费医保支付政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