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档案馆档案宣传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2023-11-12潘薇宁
潘薇宁
摘 要:当前基层档案宣传工作面临宣传主客体局限性明显、宣传队伍建设滞后、服务中心功能不足等困境。文章结合无锡市滨湖区档案史志馆实践,阐述打造档案专属IP、开创区域文化宣传集群、构建多渠道人才矩阵等破局之法,并提出基层档案宣传工作创新思路。
关键词:基层档案馆;档案宣传;档案开放
县级档案馆是国家综合档案馆体系中处于基层且数量庞大的组成部分,是档案系统密切联系群众的前端触手。无锡市滨湖区档案史志馆作为基层档案馆,遵循新《档案法》有关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要求[1],突出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建设,积极探索基层档案宣传新路径,打开基层档案馆宣传工作新局面。本文以滨湖区档案史志馆为例,阐述基层档案宣传工作面临的困境、解决策略以及创新思路,希望能为基层档案宣传工作提供经验借鉴。
一、 基层档案馆宣传工作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 档案宣传主客体局限性明显
新《档案法》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档案首次社会宣传的主体是档案馆,但基层档案馆作为集中管理区域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各类档案的场所,主观上难以摆脱“重藏轻用”的思维惯性,缺乏档案宣传主体责任意识,客观上人力物力无法充分满足档案宣传工作要求。近年来因政府信息公开引发的关于档案利用方面的行政诉讼也使得基层档案馆疲于应付,难以抽身。同时,基层档案馆馆藏结构单一导致档案宣传客体选择面过窄。历史上档案馆长期具有机关档案室的性质,是导致馆藏相对单一的深层原因。由此造成馆藏内容以党政档案为主、载体以纸质档案为主的现象极大制约了档案馆信息资源服务功能发挥。[2]据统计,滨湖区档案史志馆馆藏档案总数11.4万卷、38.3万件,文书档案约占总数的85%,照片和实物档案等易于开发利用的档案仅占1%,档案宣传缺乏馆藏资源支撑,即使宣传主题新颖,宣传素材却不免趋于雷同。另外,档案部门对于有争议的档案利用和宣传偏于保守,这无疑使基层档案宣传的客体选择更为有限。
2. 档案宣传队伍建设滞后
据统计,2021年度全国50岁及以上的档案人员占总人数的31.5%[3],而基层档案馆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严重。以滨湖区档案史志馆为例,45岁及以上档案人员占总人数的61.1%,35岁及以下档案人员仅占16.6%,档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导致档案人才梯队培养难以实现。其次,基层档案馆对档案专业人才吸引力不够,专业出身的从业人员少之又少。滨湖区档案史志馆多数档案工作人员既非档案专业又非宣传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档案宣传知识,影响了对宣传形势和政策的把握。再次,由于机构编制限制,滨湖区档案史志馆档案宣传工作面临人少事多的矛盾,借助第三方专业团队的方式虽然暂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导致档案宣传工作人员宣传业务能力难以得到有效锻炼提升。
3. 档案宣传服务中心功能不足
近年来基层档案部门积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但宣传的内容更倾向于表彰工作成效发扬进取精神,资政辅政能力有所欠缺。档案材料与百姓民生之间缺乏良好的桥梁纽带,档案宣传的内容甚少能吸引普通百姓关注,影响档案服务民生作用的发挥。
二、 滨湖区档案宣传工作破局之法
1. 打造濱湖档案专属IP
档案内容专业性、知识性较强,当前传统的宣传方式已无法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4]基层档案馆要深耕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档案文化名片,增强创新性和艺术性,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档案宣传。[5]
如何让档案宣传变得有趣和引人入胜,滨湖档案工作从改变自身形象入手。滨湖区档案史志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档案领域运用,不仅打造覆盖全区的数字档案室系统,还邀请专业团队设计打造“滨小档”IP,从诸多设计方案中选取既具书生气息又活泼好动的动画形象,为增添滨湖档案社会辨识度打好形象基础。
为了通过“滨小档”IP形象营造立体式档案宣传效果,滨湖区档案史志馆利用馆藏数字资源开设了围绕“滨小档”IP形象的一系列短视频栏目:《滨小档普法动画》《和滨小档一起查珍档》《滨小档讲习俗故事》《滨小档工作风采展》等,采用叙事性方式通过“滨小档”落实档案普法宣传、开展档案知识竞赛、科普档案专业知识,故事性动画使得档案宣传深入人心,破除了原本档案传统图文宣传的局限。之后又围绕“滨小档”形象通过拍摄短视频、制作H5动画、推出宣传画册等方式,打造一系列新媒体宣传产品。近3年来共拍摄《百年湖山忆》等3部口述纪录片、“光影旧事”等11个短视频、“重‘走’滨湖小康路”等3组H5动画。其中“光影旧事·档案见证小康路特辑”短视频入围国家档案局主办、中国档案报社承办的建党100周年全国档案史志系统主题微视频作品展播,成为全省档案部门唯一入围展播的作品。在互联网虚拟平台上宣传推广滨湖档案工作的同时,还设计富有滨湖元素的折扇、档案主题口袋书、档案系列地铁卡等档案周边文创产品,形成线上线下档案宣传生态链,提升滨湖档案宣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开创区域文化宣传集群
档案宣传工作不能是档案部门唱“独角戏”,需要提升档案宣传服务大局意识,加强与区域兄弟部门的业务联系,通过档案宣传端口前移建立档案宣传联动机制,推动广泛的社会征集和区域资源共享,形成区域文化宣传集群效应。
滨湖区档案史志馆积极加入区域大宣传体系,参与党史学习教育、全民阅读等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成为党史学习教育见学线路、新时代文明实践线路的组成单位,与辖区兄弟部门联合开展档案主题活动。例如与区委组织部等联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巡展;联合区委宣传部举办“奋斗百年路——中国共产党在滨湖”主题展;同时还与区委宣传部共同编纂全国首部区级文库《滨湖文库》,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重大文化建设献礼项目,该丛书获评2022年江苏省史志作品优秀成果;参与滨湖区委统战部“湖湾同心圆”主题地铁车站启用仪式,并完成特色项目“档鉴古今”滨湖档案史志小驿站承办工作等。
滨湖区档案史志馆还将目光投向社会各界,积极尝试与社会力量合作开展档案宣传。如与滨湖区摄影家协会合作举办“用影像留存记忆——滨湖区人文纪实视觉档案图片展”等,收获广泛好评。与无锡广电集团等建立长期合作,用馆藏资料拍摄纪录片《进京办展1987》,以及“古竹小饭馆”“马山杨梅”等视频,在无锡新闻综合频道、影视频道等播出,拓展了滨湖档案影视宣传渠道。
滨湖区档案史志馆积极构建区域文化场所大联盟机制,建立特色馆藏资源宣传合作共享平台。比如滨湖区档案史志馆拟联合辖区内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王昆仑故居陈列馆、荣毅仁纪念馆等知名历史文化场馆,建立全市首家区级党史教育基地大联盟,共享开发特色场馆资源,形成主办、合办、协办等多种方式的地域文化宣传样板,达到滨湖区域宣传工作“1+1>2”的效果。
3. 构建多渠道人才矩阵
基层档案宣传人手紧缺的问题短时间内从内部难以得到解决,滨湖区积极探索新的人才补充途径。首先,鉴于很多退休同志有知识有精力参与区域文化建设,滨湖区档案史志馆聘请辖区内在档案领域有所建树的专家学者作为专家馆员、名誉馆员等,建立一支档案宣传智囊团,定期召开专家學者交流研讨会,挖掘区域文化资源,汇聚研究成果,形成区域文化特色。其次,滨湖区档案史志馆积极加强校地合作,通过档案馆与高校联合建立档案实践教学基地,邀请高校档案学专家教授为基层档案部门提供培训讲座、技术咨询等,解决了档案馆档案专业人才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近几年,滨湖区档案史志馆陆续与苏州大学、江南大学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档案宣传工作人员提供理论指导和知识更新的平台,从而达到提升档案人才专业素质的目的。
三、 基层档案馆档案宣传工作创新思路
1. 探索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
档案领域的法律法规框架基本更新完成,在新的法律法规框架下更好地完成档案使命,要求基层档案部门积极探索建立配套的制度体系,营造更为开放有效的体制环境。近3年来,滨湖区档案史志馆积极参与区域放管服改革,在档案征集、档案远程查询利用、档案展示展览等方面探索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通过拓宽档案征集渠道、参与长三角档案一体化查询、档案一年一展览等方式,不断推动档案宣传工作走进社会、走向开放。
对于社会各界公开使用档案的现实需要,档案法律法规条款明确表示在特定的情形下征得档案馆书面同意后可以公开使用档案,这就表明档案部门可以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设置档案公布权的获取途径,探索档案公布权获取审批流程,扩大档案社会宣传主体队伍。落实到基层档案系统具体操作中,还需要档案部门各司其职,由区域内的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有档案公布审批制度,明确国有档案公布权审批流程中档案馆及利用者的权责;基层档案馆根据档案行政部门制定的审批制度执行档案公开使用申请流程,并对档案公开使用申请流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推动审批制度的优化和完善;利用者根据审批流程向档案馆申请档案公开使用。以此扩充档案宣传主体队伍,纾解基层档案馆档案宣传压力,同时也让档案公开利用过程更加合法合规。
2. 容纳更合潮流的宣传理念
一是档案宣传“故事化”。基层档案馆因其自身属性保留着与辖区紧密相关的档案信息,其中蕴含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当地有趣故事,充分挖掘馆藏资源中的档案故事,以叙事性方式进行呈现,在向社会大众讲故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播档案知识,可以达到档案宣传“以小见大”的效果。二是借力新技术将枯燥的档案知识通过新潮有趣的方式呈现。比如以元宇宙虚拟展厅、实景解谜游戏、密室逃生等方式,关联档案剧情故事,推动档案宣传沉浸式体验,从而扩大档案宣传的年轻受众群体。三是探索档案文创产品市场化推广路径。鉴于基层档案馆基本都是由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无法主导档案文创产品市场化推广,可以尝试与新兴行业组织合作,建立档案文创产品合作开发行业规范。档案馆提供文创原型,对行业组织设计的文创产品拥有最终决定权和版权,由行业组织负责开发加工及市场推广,自负盈亏。通过与行业组织合作,实现档案宣传产品市场化运行,有效推动档案社会化宣传。
滨湖区档案史志馆积极探索更贴近大众的新颖有趣的档案宣传模式。鉴于本身场地和资源限制,希望通过建立区域文化场所大联盟机制,挖掘区域内历史文化场馆的特征,形成“一馆一特色”,串珠成线,勾画区域宣传场馆地图,从而跳出档案宣传的范畴,共同打造具有滨湖区特色的历史文化大宣传格局。
3. 集聚更为丰富的本土素材
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是档案宣传常做常新的根本之道。基层档案馆因其地理优势,能便捷地了解散失在当地珍贵的历史资料信息。为了有效保护这些珍贵资料,滨湖区档案史志馆近几年尝试推出《滨湖区珍贵历史资料征集办法》,希望通过专家评审、有偿征集等方式,收集地域珍贵历史资料,从而达到丰富馆藏,加强区域特色档案宣传的目的。
征集历史遗珍以扩大馆藏资源是一种补充手段,对于基层档案馆而言,还应该抓准特色馆藏定位,为未来档案宣传有计划成系统地建立地域特色档案打好基础。滨湖区荣巷历史文化街区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滨湖区档案史志馆近年来积极探索古镇档案保存方法,在荣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工程和荣毅仁纪念馆活化利用项目启动后,安排专人参与历史文化挖掘座谈、活化利用项目展陈评审等重要环节,并积极指导项目档案资料留存归档,建立不断充实完善的荣巷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档案,用档案讲好“故事里的荣巷”。充分分析基层档案馆所处地域特征和优势,定位自身馆藏特点,逐年有计划地进行馆藏补充,形成完整系统的特色地域档案馆藏,这对于今后档案领域的研究和宣传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注释与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EB/OL].[2023-06-09]. https://www.saac.gov.cn/daj/falv/202006/79ca4f151fde470c996be c0d50601505.shtml.
[2]赵爱国.试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档案馆馆藏建设[J].档案学通讯,2006(6):33-3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2021年度全国档案主管部门和档案馆基本情况摘要(一)[EB/OL].[2023-06-18]. https://www.saac.gov.cn/daj/zhdt/202208/fedf617068af49b7a92b80f54 723746b.shtml.
[4]刘欣悦,戴旸.叙事性传播在档案展览中的应用与分析[J].档案与建设,2021(10):22-25.
[5]刘燕.走向艺术的档案策展——“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脉络的实践观察[J].档案管理,2023(1):111-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