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视域下中国当代艺术的交流与传播
——评《艺术与传播: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当代艺术》

2023-11-11李凡璠

传媒 2023年20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媒介融合

文/李凡璠

在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浪潮下,艺术学科在学术史、实践研究层面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当文化逐渐呈现多元化、现代化趋势,中国艺术当代体系相应显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性。如何突破束缚,发挥艺术作为公共性活动所具备的传播效应,以及如何以更具时代性、创新性的方式跨越文化边界,成为艺术学界研究的重要议题。传播作为重要的媒介,对艺术发展进行了再建构,并尝试重新规划其现代范式,从而助推中国当代艺术传播格局的转型升级。这既鼓励艺术这一特殊信息载体逐渐走出传统的行业规则和价值意涵,探索在破圈融合之中中国艺术的现代书写和存在方式;又能在不断刷新和丰富艺术创作表达实践的基础上,为媒介融合视域下中国艺术海外交流与传播找到新的诠释视角。

在新闻传播学视域下,艺术的基本要素已经与传播革新进程相融合。这启发艺术研究学者对艺术史和艺术实践的思考,不应当仅仅停留在艺术体系的单一维度,而是延伸到对艺术与传播本质的再思考。由张皓所著的《艺术与传播: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一书准确把握了当代艺术传播转向,打破了传统的艺术认知框架,从传播的角度关注中国当代艺术-技术-世界的交互关系。具体而言,作者在尊重艺术本体的前提下,关注艺术学与传播艺术的交叉与融合;强调艺术发展的时代化,阐释媒介融合格局中艺术传播的数字意义与未来;最后,沿着全球互联的具体要求,为艺术海外交流传播与“出海”注入新视野。

当代转向:艺术学与传播艺术的交叉与融合。回望艺术史研究历程,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中获取理论资源是艺术体系建构的基本动力,以推进对艺术整体性、全方位、多纵深的认知。与人文和社会科学保持开放性互动,更是对艺术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换言之,近年来,艺术研究需要跨学科思维以及跨学科方法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书名:艺术与传播: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国当代艺术作者:张皓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6月定价:88.00元

作为公共精神活动的当代艺术,兼具大众化、公共性、社会化的多元属性。这意味着,研究艺术的关键已然不再是聚焦于静止的、单维度的文本,而是需要拓展到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诸多场域。但以往艺术理论学界忽视了传播学这一丰富土壤,很少有人从传播的角度去挖掘艺术的生产创作与生存发展。然而,艺术的传播维度是复杂的,是实现艺术文化信息交互与艺术文化共享的重要基础,从传播的角度去揭示艺术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蕴更是颇具生命力和创新活力的。恰如邵培仁在《艺术传播学》所指出的,艺术的目的在于它的传播。围绕着受众、用户以及所有社会角色之间的传播与交流,艺术传播的产生是符合时代趋势的必然。在艺术本体论、艺术史、艺术传承、艺术社会学、艺术生态学的融合基础之上,艺术传播的公共性价值和艺术世界的意义构建才得以彰显。

本书从传播层面对艺术概念、艺术认知、艺术价值和艺术准则进行了重新审视。作者强调艺术的大众化传播以及大众性的社会影响,并将之看作新媒体时代艺术传播的本质属性。质言之,艺术需要对其社会文化和受众产生显著影响,必须经由传播这一“社会过程”,并得到价值验证。全书共包含五大板块的内容,从传播学和艺术学的角度打开了媒介融合时代艺术传播的实质含义。第一部分提供了关于图像本体论的新见解,将图像媒介与图像艺术视为当下艺术传播的本体性问题和核心问题。随着媒介技术的革新与视觉技术的广泛应用,受众置身于新型的、视觉化的“全景社会”,图像景观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无人不看。与之相对应的,视觉转向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传播的重要逻辑。作者敏锐把握当下艺术的视觉转向逻辑,从艺术图像与传播的关系问题入手,洞察艺术图像的展示、诠释、再现与传播。第二部分指明了艺术与大众文化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本质关系,从中也可以看到传播对于艺术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方面,两者的操作逻辑和发展轨迹相吻合;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传播实践能够为艺术传播实践指明方向。第三部分落脚于艺术传播的重要手段——仪式化,作者阐释了媒介融合语境下的当代艺术如何“再造光晕”。借由仪式性活动,使艺术传播达到社会流行和内化于心的传播目的。第四部分重梳新媒体时代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深刻影响。在非物质、媒介融合、身体在场和全球互联的新语境下,艺术传播问题真正回归到“人”本身。沿着人的本质逻辑,作者在最后一部分呼唤艺术的自觉性和日常性,使之贯彻为当下的、现代的生活方式。

时代新声:艺术传播的数字意义与未来。如前文所言,艺术和传播学科得以汇集,两者的交叉和融合为艺术创作与实践提供了不竭动力。艺术与传播的合一性逐渐得到共识,艺术理论与传播理论也逐渐走向了深度融合。如果说本书的理论特色是以传播视角为基础厘清学科的变化,那么其实践创新性和前瞻性则体现在把握艺术的时代化。尤其是在媒介技术迭代发展的当下,传播学为讨论艺术多元化、多层次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尺度和未来方向标。

一方面,指出艺术与新媒体技术之间的张力关系,回应当下艺术传播转化与发展问题。在艺术传播场域中,文化、社会和技术维度相互勾连,共同推动了艺术传播的革新。在以视听为主要传播形态的全新媒介生态环境中,艺术传播既需要与新媒体技术变革导致的新型逻辑相融合,又需要适应网络新空间传播格局。譬如,视频日记Vlog、叙事短片、视频直播等兴起带来了身体在场表达,自我设计、自我呈现和自我配置的权力转移到每一个现代主体,带来艺术性的自主化的构建。

另一方面,再次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呼吁,以艺术传播当下经验启迪未来。在互联网技术更新和媒介发展的前提下,社交化、视频化潮流推进了平台社会的进程,用户生成内容成为“最彻底的艺术日常生活化目标的基础”。用户集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和分享者于一身,创作与生成权力向个体回归,由此催生诸多极富创意的艺术作品,既用更为符合现代生活情境的方式传播艺术,又极富创造性地拓展了艺术价值意蕴。在“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背后,呼吁实质上是艺术的日常生活革命。总结当下经验,展望艺术传播的未来甚至是“人”的未来。新媒体时代抑或未来媒介的革新,它最终落点不是艺术自律、天才与杰作的传统艺术规则和艺术体制,而是属于具体的、现代个体的当代生活。即:艺术由现代个体创作,现代个体又由诗学态度和源于生活的审美态度对待艺术世界。

全球互联:艺术海外交流传播与“出海”。无论是艺术学与传播学的交叉与融合,抑或艺术传播的数字意义与未来展望,都指向了更为具体的艺术交流传播问题,即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动艺术“出海”。有学者曾统计了近年的艺术论文词频,发现“文化传播”与“文化交流”是学界对中国文化艺术对外传播研究的关键落点。尤其是在全球互联的趋势下,艺术海外交流与传播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深刻洞察艺术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关系,尝试为媒介融合语境下如何借助新媒体为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交流与传播生成新的“光晕”提供方向指引。

第一个方向,即立足于艺术发展的现实情境和时代需求。作者以中国失去威尼斯双年展机会为例,强调进行艺术交流和传播时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需要以新的表现形式和观念进行再创造。不可否认,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中国当代艺术交流和传播的题中之义。但我们无法忽视当代艺术传播层面的制约,中国当代艺术鲜活的生命力,唯有在激起强烈认同的基础上再造新文本,完成跨文化传播文本和社会文化的深度嵌合,才能在开创新风格中被激活。其次,即便面对西方文化霸权和激进民族主义的冲击,中国艺术家处于“双重他性”位置且难以获取“国际身份”的尴尬处境,但中国当代艺术依然坚持不断吸收各种异质文化。这正是再造中国当代艺术“光晕”的另一方向。恰如作者阐释,多元共生的文化体系才能造就艺术世界的发展与繁荣。最后,作者以解决问题的思维来代替对抗,为中国当代艺术交流与传播指明突围路径。具体而言,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与实践既要立足地域性、民族性和本土性去思考现代境遇,又要不断去挖掘背后存在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最终通过普遍的艺术形式提出符合自身诉求的艺术主张,形成自身的艺术和文化影响力,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综上,在媒介融合时代浪潮下,艺术的生产与流通实践不止于艺术本体。艺术的社会性和符号性特征决定了艺术传播的必然性。在非物质、身体在场、全球互联的全新变革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讨论显然脱离不了传播范畴,包括但不限于应当对传播技术、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关系等基本要素予以关注。在提升中国当代艺术国际传播力的时代要求下,尤需以艺术学和传播学的交叉视角观之,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传播与接受提供与时俱进的理论观照与实践指导。总的来说,本书解构了艺术与传播之间的复杂关系,尝试厘清了媒介融合时代艺术本质的革新与变化,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在地创新与国际“出海”提供有益思考。一方面,对于敏锐观察到传播技术革新对艺术创作与传播带来深刻变化的人群而言,本书为重新定义艺术价值与本质提供了更具分量的反思。另一方面,本书对艺术与传播关系的细致呈现,有助于激发当代艺术的创作活力,并对重构国家文化国际影响力有所助益。可以说,在数字化的全新系统里,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力与价值依然是未来艺术传播研究的重要指向。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媒介融合
当代艺术看得懂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