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戏剧表演中的意境创造教学思路
——评《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中的意境创造》

2023-11-11窦柏林

传媒 2023年20期
关键词:意境戏剧学校

文/窦柏林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戏剧表演作品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多元文化的激流中提高作品的表现效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戏剧教学作为特殊的教育形式,可通过创造意境美来吸引学生将注意力凝聚到舞台上的生动表演中,去体察剧情以及故事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真意,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其欣赏能力得以升华。因此,在高职院校开设戏剧课程教学时,应丰富意境美学教学形式,拓展意境美学课程的教学模块,将戏剧艺术与美育教育进行融合教学。

由赵娟所著的《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中的意境创造》一书,系统梳理了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命题的理论历史脉络,为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的意境创造寻找美学依据,解析了意境美学在各个艺术中的特征和形成规律,为导表演艺术元素的综合性运用寻找意境创造的特点。该书共分为五章,主要包括: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命题阐述、意境创造在艺术创造中的特征和作用、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意境创造的本质特性、戏剧戏曲的“意境”艺术创造方法与范例解析、艺术元素的和谐运用与意境创造等内容。对此,笔者将结合书中内容,探究高校戏剧导表演中意境创造的教学思路。

意境创造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意境”一词最早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意思是客观事物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和谐统一,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情感,营造意境的表现手法在不少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如春雨,古诗云:“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会由此想到竹帘子外的小雨淅淅,绿肥红瘦,春意渐消,通过意境创造能够提高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在戏剧作品《牡丹亭·游园惊梦》等剧情场面中,一方面由人物抒情语言中的“境”象构造了意境,另一方面又通过人物命运的“境”象,形成另一种更直观的意境,意境创造有助于观众理解戏剧的思想感情与剧情走向,因此,意境创造在艺术创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审美价值。

意境创造作为戏剧教育中重要的部分,其价值在于为学生树立自我审视的镜子,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方式把观众代入到戏剧情境中,这样的戏剧观摩或演出中,戏剧就像一面独特的镜子映射人类自身。当学生一旦被一部戏剧所吸引,自然而然会被代入其中,并会在某个特定人物或情感上寻求共鸣。共鸣一旦产生后,则会通过戏剧反观自我,这种形式的自我反思就是自我思辨的开始,由独特情感点辐散至对家庭亲情、学习状态、为人处世等社会生活的多重方面,从而更加感受自我、了解自我、挖掘自我潜能、认识自我不足。

书名: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中的意境创造作者:赵娟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4月定价:59.00元

意境创造在戏剧表演中的特征。意境创造是我国戏剧艺术审美的独特标准,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在戏剧创作方面都奉行着写实主义,在此背景下的意境创作通常围绕着现实生活以及现实元素,无论是舞台布景还是人物台词均需要对生活形态做出逼真模拟,主要通过真人真事来引发观众共鸣从而打动观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戏剧创作迎来了改革与创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通过营造假定性意境来吸引观众,充分发挥戏剧意境的美学价值。这种探索与创新,无疑为戏剧表演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新时代背景下意境创造在戏剧表演中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点。一是艺术性强,注重审美体验。如昆剧《思凡·下山》中的小和尚本无,在逃出禁锢后心花怒放,一系列“走矮子”“耍佛珠”的做功表演,从表面看是欢喜的体现,而从深层次看,是一个青春活泼的少女在奔向自己所向往生活时,年轻生命力所带来的冲动与澎湃,通过这一段表演,观众就可以领略到这样的意境。二是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教育意义。在曹禺的《日出》中陈白露的一句台词就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太阳出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句子中将“太阳”与“黑暗”放在一起,旨在提醒观众,生活不仅有苦难还有希望与光明,这便将意境创造进行了升华,起到了教育的作用。三是意境创造表现形式多样,包括“意”与“境”的辩证统一、现实与虚构融合、以点显面、张弛有度等,意境创造的不同表现手法均能够为戏剧表演增添亮点,构成戏剧创作所不可或缺的元素。四是意境创作手段进行了创新,随着传媒环境的变化,高校戏剧表演作品的创作方式与传播途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意境创造也可以借助网络文案、短视频以及VR技术等手段传达作品的内涵,不仅丰富了意境创作方式,还为观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观看体验。

高校戏剧表演教学中的意境创造问题。结合书中内容与高校戏剧表演教学实际情况总结了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首先,意境创造课程设置不合理。大部分高校戏剧表演专业课程中都没有单独设置意境创造相关课程,导致学生对于意境创造的关注度不够,忽视了意境创造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在表演戏剧时缺乏感染力。其次,戏剧表演教学时舞台布景太过单一,没有根据戏剧内容与情感表达的需要,充分发挥舞台空间的优势,单一布景导致意境的缺乏,将使教学过程过于呆板,学生无法快速融入戏剧情景之中,也影响了学生对于戏剧内涵的体会,自然而然地拉低了教学效果。最后,意境创造教学手段需要创新。传统传播模式下的戏剧表演,往往局限在剧院演出、电影放映、电视播出等,在教学时,教师也通常采用具有较高艺术门槛和传播成本的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条件。此外,这些传统传播方式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制作和推广,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快速性要求。新媒体传播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等特点,为高校戏剧表演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新媒体传播也存在诸多挑战,如信息过载、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创作者和传播方共同努力克服。作品品质是影响高校戏剧表演作品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高质量的作品不仅能够吸引观众的关注,还能够产生口碑效应,进而推动作品的传播。因此,创作者应该注重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以提升作品的品质和传播效果。

高校戏剧表演中意境创造教学改革策略。一是拓展教学思路,突出学校特色。新媒体时代,受众关注高校形象的主要途径有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APP等,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关注度更高,信息传递也更加便捷。高校要把握机遇,注重戏剧原创内容,挖掘学校特色,使戏剧内容更加贴合师生,营造出校园故事的真实意境。另外,还应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趣味性,善于运用网络热词引发观众共鸣,增加吸引力。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戏剧表演中展现学校办学理念。通过展示学校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学术研究创新、贯彻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所作出的独特贡献,展现学校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担当;第二,凸显学校戏剧文化优势。展示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第三,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打造以学校为中心的特色戏剧品牌,充分宣传学校科学研究的成果,突出高校对戏剧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报道学校在服务社会中所进行的生动实践,充分宣传好学校的中心工作,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和科研硬实力。

二是健全戏剧教学制度,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学校要完善平台建设、内容制作等制度,建设一系列戏剧教学制度,加强新老媒体建设管理,使得日常工作有规可循,保障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师生校友应在意境创造教学方面,实行“以老带新”方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逐步壮大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与指导。健全戏剧教学制度,高校所有戏剧的线上教学均由专业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有计划的调整,将相关修正通报总负责部门进行确认并执行;对意境创造教学效果进行监测评估提供报告,根据报告对教学制度进行完善。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高校各方面发展储备人力资源。高校引进人才要制定规划,从学校实际发展出发,对人才资源与高校的匹配程度进行分析;做好人才把关工作,立足切身实际,考虑不同岗位需求,保证人才体系的科学性避免资源浪费;建立考核制度,督促优秀人才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制定发展生涯的长期与短期目标,加快人才梯队建设。

三是创造优秀剧本,助力意境创造。因此,创作者应该注重与教育相结合,将教育元素融入剧本创作,以培养出更具艺术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作人才。同时,加强剧本创作的研究和推广,有利于提高作品的整体水平和品质,帮助学生进行意境创造,好的剧本在台词等方面会给学生以启发与联想,起到进行意境创造的铺垫作用。此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新型媒介手段,扩大作品的曝光度和传播范围。同时,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来提高作品的传播效果。作品的质量是影响高校戏剧表演作品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本书语言简洁、专业性强,适合作为高校戏剧表演及相关专业学生的教辅用书。结合书中内容,笔者通过对高校戏剧表演中意境创造的研究,分析了意境创造在艺术创造、戏剧表演中的作用与特征,并就高校戏剧教学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策与建议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践参考和理论指导,促进高校戏剧表演教学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意境戏剧学校
有趣的戏剧课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戏剧类
学校推介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