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柞水:国家科技特派团点燃乡村振兴“智力引擎”

2023-11-10文丨袁佳鑫袁舟

中国农村科技 2023年10期
关键词:柞水县特派团组团式

文丨袁佳鑫 袁舟

草莓种植

科技兴则产业兴,人才强则发展强。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陕西省柞水县抢抓国家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政策机遇和科技部定点帮扶优势,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创新“一对一”产业帮扶、“点对点”技术服务、“一对多”人才帮带等帮扶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专家在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和本土人才培养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为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方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点燃“智力引擎”。

加强统筹谋划 开展“一对一”产业帮扶

建立健全工作体系。柞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工作,第一时间成立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县长任组长的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组团式”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科技帮扶专班,负责科技特派团统筹协调、沟通联络、服务保障等工作。建立县委组织部牵头推动,科技、农业农村部门具体负责的沟通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国家科技特派团重点任务推进会,传达学习“组团式”帮扶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就帮扶任务推进、后勤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柞水县主动对接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梳理本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了解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建立农业产业和科研项目人才需求清单20 项,聚焦食用菌、中药材、草莓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形成12 项科技帮扶技术需求,根据研究方向将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划分为食用菌、中药材、草莓三个产业帮扶组,力争技术指导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以“一对一”精准帮扶形式助力县域农业产业发展。

明确重点帮扶任务。柞水县与国家科技特派团共同研究制定《柞水县科技特派团年度工作计划》,分别明确围绕食用菌、中药材、草莓3 大产业需开展的技术指导服务、品种引进推广、关键技术攻关、本土人才帮带、 产业功能拓展等5 方面12 项具体任务。制定印发《柞水县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科技特派团工作实施方案》,确定2023 年底阶段性帮扶目标,明确到2025 年乃至2035 年的帮扶任务,按产业逐条完善帮扶思路、 细化帮扶措施、 压实工作责任,绘好科技特派团帮扶“规划图”。

发挥优势力量 开展“点对点”技术服务

聚焦产业引技术。国家科技特派团深入田间地头广泛开展调研,因地制宜引进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具“良方”。食用菌产业帮扶组建立了2 个黑木耳轻简高效栽培技术示范点,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环境控制系统和自动化木耳采摘机,帮助制定木耳菌包工厂化生产标准,有效解决了木耳流耳、绿霉、红根、憋芽等问题。中药材产业帮扶组建立2 个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标准化种植示范推广工作,就中药材品种选择、种植密度、生态种植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现场指导,有效解决了五味子病虫害、苍术腐根、玄参白绢病等问题。草莓产业帮扶组指导改扩建草莓大棚9 个,大力推广新型土壤消毒、病虫害综合绿色防控、科学施肥技术,有效解决了草莓叶黄、叶小、果实空心等问题。

聚焦需求育品种。国家科技特派团紧跟市场需求,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引进一批高产宜栽的优新品种和适合精深加工的专用品种,为农户带来增产增收“法宝”。食用菌产业帮扶组依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采集木耳类菌株60 余份,通过杂交育种、品种品比试验,为柞水选择出3 个宜栽品种(2 个黑木耳菌种、1 个玉木耳菌种),创制出新的木耳杂交品种10 余个,目前已在全县范围推广。中药材产业帮扶组从道地产区和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选育品种中进行优选,引进大果球连翘等新品种5 个,选育五味子新品种3 个。草莓产业帮扶组引进红颜、章姬、隋珠等脱毒草莓苗和适宜反季节种植的新品种,有效提升草莓种植效益。

聚焦难点抓攻关。国家科技特派团通过加强良种培育、加工贮存、病虫防控、装备智能化等方面技术攻关,攻克了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逐步打通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堵点”。食用菌、中药材、草莓产业帮扶组先后攻克了木耳废弃菌包回收利用、菌包营养物质不均衡、中药材品种提纯复壮、高效低毒生物农药制备、反季节草莓种植补光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推动三大农业主导产业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柞水县建立国家科技特派团包镇联村工作机制,每位科技特派团专家均对应包抓镇(办)、村(社区)和包联企业(经营主体),采取“科技特派团+产业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农户”模式

整合优质资源 开展“一对多”人才帮带

落实帮带主体责任。柞水县建立国家科技特派团包镇联村工作机制,每位科技特派团专家均对应包抓镇(办)、村(社区)和包联企业(经营主体),采取“科技特派团+产业示范基地+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农户”模式,明确包抓食用菌、中药材、 草莓产业三大产业的示范基地和经营主体11个,落实县级配套技术服务人员46 人。

搭建人才帮带平台。柞水县依托“一站两平台三中心”打造专家“试验田”,明确技术示范任务,落实责任到人,为国家科技特派团开展本土人才帮带提供平台。以专家“试验田”为载体,科技帮扶团大力开展导师帮带行动,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服务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打造先进栽培技术示范点,推广新优品种和关键种植技术,培养当地技术骨干62 人。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国家科技特派团举办全国食用菌产业骨干科技特派员网络专题培训班,召开柞水县木耳产业技术培训会,向农技人员、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传授先进产业发展理念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与技术,同时通过微信交流、电话咨询等形式对种植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关键环节进行线上解答,形成常态化科技指导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科技特派团专家累计开展6 场技术培训,培训人数180 人次。

下一步,柞水县将聚焦“三覆盖两促进”和“四个明显提升”的帮扶目标,坚持完善机制、精准施策、增强合力、有序推进,切实做好制度建设、政策落实、资金投入、人才帮带等重点工作,用好用足专家资源,不断提高国家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工作质量,助力提升县域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谱写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猜你喜欢

柞水县特派团组团式
国家乡村振兴四川普格县科技特派团到普格县完成工作对接与产业调研
校地合作“闻令而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昔阳县“三区”服务特派团开展产业调研
发展新农业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陕西省柞水县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柞水县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
柞水县文化馆:柞水非遗保护传承又出新招
从社会实践议发展之策:举社会之力促精准扶贫
放眼大局抓细节——组团式城市的综合交通规划
医疗“组团式”援疆模式应加快探索
深入推进科技人才组团式援藏模式
省蚕茶所召开江西省科技特派团富民强县工程动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