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巧: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的“新农人”
2023-11-10
2023年《开学第一课》如约与全国青少年观众见面。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扎根乡土、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农人”魏巧走上讲台,讲述她在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2023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与“80后”“新农人”魏巧面对面交流时,这样称赞她。
返乡:田间地头更需要人才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镇江调研时,与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赵亚夫亲切交谈,赞扬他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銷、实现农民富。
当天深夜,一个长途电话从镇江打到北京。电话里,魏巧的父亲激动地将这个消息一遍遍告诉女儿魏巧,“你是学农的,你若回来,能不能也像赵老一样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电话里,魏云烽试探着向女儿发出邀请。
挂了电话,魏巧和丈夫孙振中博士商量:“要不,咱们回去做农场帮父亲一起种地吧!”没想到丈夫顺着话头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本来就是农民,只要你愿意回去,我就陪你一起回!”
父亲的召唤、爱人的回应,让魏巧有了底气。2017年4月,夫妻俩告别了大城市光鲜得体的工作,辞职回到农村,彼时孙振中是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的一名教师,魏巧是中科院地理所助理研究员,他们的决定让所有人都很吃惊。
“读了这么多年书、已经在大城市站稳了脚跟,又回来种田,不后悔吗?”这是很多人想问魏巧的问题。
“不后悔。”魏巧说,“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不缺高学历人才,但农村缺、一线缺。我有环境、土壤学的知识背景,爱人又是农田生态博士,有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基础,建设和美乡村需要年轻的身影,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那里比城市更需要年轻人。我们回到农村,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来种田、种好田,比留在大城市更有价值。”
创新:是试验田也是科技田
然而,现实不等于理想。对于魏巧“接班”父亲经营的合作社,合作社不少农户冷眼旁观,甚至冷嘲热讽,觉得一个年纪轻轻的女研究生,吃不了种地的苦,干两天就要走了。而孙振中因为从小就生活在北方,没有接触过水田,没有鱼米之乡的耕种经验,一开始甚至从低往高灌溉导致农田干打水却上不来水的事情都发生过,又累又急,甚至病倒住了院。这说明有知识和能干成之间差了一个实践,实践的动手能力及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在一线生产中锻炼摔打出来的。
“越不被看好,就越要干好,我不怕挑战!”魏巧向“老把式”们虚心学习,农户早上5点起床,她也5点就到田里;农户拿铁锹筛土,她也学着操作,并统筹人员工作的分配,提高现场作业的效率,会干活和巧干活成了整个一线带队作业的心得,并应用信息化的手段考量工作量,对干活的工人按劳分配,多劳多得,激励一线工人的积极性,几个月后,再没有人说她是纸上谈兵。
“我们擅长的不是跟老农民拼苦力,而是探索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探索如何降低劳动强度,让土地的全要素产出率最高,种地变得更高效,让年轻人感受到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被社会尊重,有体面的收入,吸引年轻人向往乡村,建设乡村。”魏巧觉得,这才是知识型新农人该干的事儿。
怎样学以致用,把“有知识”变成“干成事”?魏巧想到了“科技种田”。
“将遥感信息、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手段落地农业生产,就能取代经验种田,精准用料用肥、对耕种管收进行统筹。”魏巧与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作,摸索出一套数字农业管理系统。“这是天空地一体化数字系统,通过每块农田的‘身份证,可以实现精准安排农事活动。”魏巧自豪地说。
实现数字农业后,建立起耕、种、管、收、烘干、仓储、加工和销售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劳动强度减少40%,肥料利用率提高15%,农药使用量减少20%,亩产提升9%、达550千克,亩均效益增加28%,带动10000多农户通过技术升级实现增收。
以实干作答“谁来种田”的时代之问,魏巧交出了自己的答卷。
带动:吸引年轻人的产业教授
一次,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的100多名师生来到永兴合作社的农场,在田间地头参观了“天敌银行”、了解到智能化黑科技,还操作了无人机插秧,觉得惊喜且震撼:“农业还能这样干?”
2022年,魏巧被江苏大学聘为产业教授,与农业工程学院共建培训课堂,每个月都上课,培养更多“魏巧”。“和‘请进来的上课模式不同,我们的课堂是‘走出去的,是上在田间地头的。”魏巧说,她会根据当下进行的农事活动和正在操作的田块,灵活选择“上课教室”、制定“上课教案”。
魏巧发现,学生们从最开始的惊讶,到后来的好奇,再转变为越来越踏实。她留意到一个细节:“第一次来,有的女孩穿着小白鞋,怕弄脏,站得远远的,但慢慢地她们就越站越近,理解知道了学农必须脚沾泥土。”更大的变化正在发生。这几年,永兴合作社陆续来了6名大学生,甚至还有留学归国青年,队伍不断年轻化,也更具发展活力。
(摘自《格言》 姚雪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