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监督的探究

2023-11-10姜晨曦

今日财富 2023年32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监督单位

姜晨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领域得以创新进步,现代信息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各級事业单位纷纷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并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单位管理工作中。相比较于传统的人力管理,信息化技术管理更具高效性和便捷性。现阶段内部控制和监督是各级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在我国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已经迫在眉睫。故此,本文针对信息化环境中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监督进行探究,以供参考借鉴。

现阶段各类电子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给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而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方法及手段也进行了革新,主要表现为利用信息化技术对管理流程进一步优化与完善。我国事业单位在对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进行信息化优化过程中,促使内部资金管理、资产管理等工作更加符合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对于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及要求,各级事业单位应该基于信息化环境下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与监督,以此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一、信息化环境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影响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重点发生转变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对各级事业单位的财务数据信息收集及处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在这一影响促使下,各级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和优化,为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而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有效应用,促使各级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监督重点从传统人工统计转变为计算机统计。这不仅能够节约事业单位的人力成本及物力成本消耗,同时还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财务数据信息收集及处理的效率与质量,为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与监督提供了良好外部环境。除此之外,各级事业单位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为内部档案资料传输、保护、共享提供了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质量。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环境得以优化

在我国信息化技术持续创新完善的背景下,现代信息化技术给各级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带来了巨大转变。主要表现为各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环境发生了改变,如单位内部会计人员仅需要负责好与财务相关的各项工作,其工作职责更为明确,工作效率得以有效提高,各级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也明显提升。

二、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二)内控与监督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是推进各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与监督管理制度,能够提升事业单位内控与监督成效,为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就现阶段各级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体系建设情况分析,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系统性。现阶段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业务及权力交叉问题,其所设定的制度体系仅适用于各部门职能范围之内。这就导致事业单位出现内控风险时,找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依据。例如某事业单位财务部门针对单位差旅费制定了相应的报销标准,而单位业务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员工差旅补助标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出现分歧;第二,缺乏连续性。通常情况下,一个制度体系从设计到实际执行,需要从客观环境、相应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等多个方面进行参照。如果事业单位所制定的制度体系未能跟进外部环境变化,将会出现制度滞后性问题,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效果;第三,执行力度不足。现阶段,各级事业单位为了提高管理水平及社会服务质量,不惜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导致内部管理制度数量繁多。但是在事业单位实际运营与发展进程中,并非所有管理制度都能够得到有效落实。会受到员工专业素养、制度本身存在缺陷等因素影响,出现制度执行力不足的问题,进而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内部人才匮乏

就现阶段各级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分析,存在较为明显的内部控制与监督人才不足问题,尤其是财务管理部门、业务部门中甚至存在人员兼任内控监督工作的现象。此外,各级事业单位中的法务部门存在人员专业素养不足,缺乏法律专业实践经验等问题。内控人员不足、员工对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制定的内控风险防范措施不完善等问题,都会影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效果。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各级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较为缓慢,部分事业单位仅能够使用内网开展工作,并且还需要将运营系统交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维护管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业务系统与信息系统之间的耦合性较低

在各级事业单位中,多数单位将财政业务系统、内部控制与监督系统设定为两个独立运行的系统。虽然这两个系统之间的工作内容、管理范畴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就其本质属性而言,财政业务系统与内部控制与监督系统是密切联系的。只有将两个信息系统进行有机融合,才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顺利开展,提高资金及资源配置合理性与有效利用率。但是现阶段,由于各级事业单位对财政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较早,但是相应的系统规范运行制度却制定得较晚,进而导致事业单位部分内部控制与监督措施无法与预算管理系统、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等进行融合,导致系统的功能未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三、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管的方法

(一)强化单位全员的信息化意识

在各级事业单位推进现代信息化建设,形成统一正确的认知思想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事业单位全员只有对信息化建设形成正确认知,才能够积极参与到本单位现代信息化建设之中,进而为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奠定良好思想基础及群众基础。对此,各级事业单位应该对内做好现代信息化技术及建设必要性的宣传推广活动,促使本单位全体员工在思想层面接受和认可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这一发展策略。尤其是各级事业单位管理层应该发挥好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深刻认识并支持内部控制及监督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实际行动给予本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信息化建设与完善提供最大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在信息化环境下不断加强和完善好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此外,各级事业单位员工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认识和了解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开展宣传讲座、交流会议等方式,帮助内部员工了解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提升执行流程的熟悉度。

(二)加快推进统一化的财政业务系统开发

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各级事业单位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内部控制与监督水平,营造廉政工作之风,就必须要注重开发统一化的财政业务信息系统,以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效率与质量。对此,各级事业单位应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实际运营情况、发展新需求等,合理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发一套统一化的财政业务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财政部门应该牵头对不同事业单位的财政业务系统进行统一筹划与设计,并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财政业务系统开发与建设规划,在系统实际运用中加强有效指导与引导。

针对现阶段各级事业单位运行与发展中存在的系统不兼容、财政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各级事业单位还应该以本单位的财务部门为主体,制定应用型系统编制的统一规则。并严格按照制定的规则进行财政业务系统开发与建设,这样就能够有效保障各软件与事业单位各项业务之间的契合度。除此之外,为了促使财政业务系统能够更好地为各级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服务,事业单位还应该要求使用该系统的各类用戶分析当前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不同业务特点及本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的实际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这样就能够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的信息化水平与成效,促使内部控制与监督系统发挥最大效用。

(三)持续强化会计信息质量,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财政管理要求及需求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保障。各级事业单位在制定与执行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时,应该结合当前本单位的财政管理新要求及需求,将制度重点放置于预算、决算、成本控制方面,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及监督制度的有效性。此外,也要在内部控制与监督流程中借助相应制度形成内部权力制衡,促使各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进而有效实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目标。首先,针对预算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决算等信息系统,各级事业单位应该严格按照政府部门所设定的支出分类要求设置科目表。这样就能够便于财务部门在后续会计核算工作中及时发现填报错误、预算项目漏洞等问题,进一步保障好事业单位预决算信息的精准度和一致性;其次,针对政府采购、项目建设等审批流程,各级事业单位应该对采购、订立合同、质检入库等各环节中不相融的岗位进行统筹布局,通过对财政业务系统设置访问权限,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样就能够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内部控制与监督不力所引发的徇私舞弊、贪污腐败等违法违规现象。

(四)定期做好内控体系安全防护工作,保障信息安全

事业单位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加强内部控制与监督,需要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化环境是一个高度开放、门槛较低的环境。对此,各级事业单位需要及时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以最大限度保障本单位信息安全。首先,各级事业单位应该定期组织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监督信息化软件及硬件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网络安全漏洞并进行维护。针对硬件设备,各级事业单位也不能抱有侥幸心理,需要对其进行定期检测与系统更新,避免计算机硬件老化影响信息安全;其次,各级事业单位还应该注重做好财务信息等重要信息的备份工作,保障信息安全;最后,各级事业单位应该在检查本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执行效果的同时,关注内部控制中的信息安全性,以此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顺利安全开展。

(五)加强对内部控制与监督报告的分析及应用

各级事业单位应该认识到内部控制与监督报告并不仅是数据结果、内控成效的一种反应,同时也蕴含着较深层级的应用价值。对此,各级事业单位应该针对内部控制与监督报告积极组织召开专题分析会议,深度挖掘报告中蕴含的应用价值。在这过程中,各级事业单位应该坚持问题导向,做好内部控制与监督的查缺补漏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制度,并针对单位运行薄弱环节及存在潜在风险的工作制定防控措施。尤其是资金管理、国有资产监管、政府采购等环节。此外,各级事业单位还应该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业务流程,实现重点工作领域内部控制与监督全覆盖,发挥好内部控制与监督最大效用,进而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水平。

(六)加强队伍建设

工作人员是推动各级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的重要助力,也是提升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水平、推动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对此,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各级事业单位应该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组建一支高素质、专业强的内部控制与监督队伍,进而为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才保障。首先,各级事业单位应该提高人才选拔标准,合理优化人才审核流程,从源头上提高内部控制与监督队伍的综合能力;其次,各级事业单位还应该对在岗工作人员定期开展专业培训活动,深化落实好以德为本管理原则,在保障内控人员基本权益的基础上进行内部控制与监督意识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内控意识,促使其了解自身在推进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中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顺利开展;最后,各级事业单位还应该对员工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尤其针对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等重点工作环节,应该促使员工深度把握好信息化技术,这样既能够提高业务质量,还能够减少内控风险。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和完善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管理能力及社会服务质量,对于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此,各级事业单位应该深化认识和重视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价值与优势,并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阶段性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新需求等,对本单位的内部控制与监督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监督水平,推动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监督单位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填单位 要推敲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看错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协办单位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