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熟猪肥肉在缔子中的运用

2023-11-10史万震

现代食品 2023年16期
关键词:虾球肥肉胶体

◎ 倪 松,史万震

(1.常熟理工学院后勤保障部, 江苏 苏州 215500;2.常熟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500)

缔子又叫“胶”“糁”,在食品工艺中又被称作“糜”。缔子是用新鲜动物性原料粉碎成粒、米、茸、泥形态,加水、蛋、盐、淀粉以及其他原料搅拌混合制成的黏稠状复合型食料[1]。缔子在质地上可以分为硬缔、软缔、嫩缔;在粉碎程度上可以分为粗缔、细缔。缔子可独立制作菜肴;可作为花色菜肴的粘合剂;也可利用缔子的胶性复合其他食材制作菜肴。缔子通过对原料的粉碎和再组合,可以改善原料的色、香、味、形、质、营养等。比如,鸡脯与鱼肉混合粉碎做成混合丸子,其营养、味、质等都会有较明显的提升。可见,缔子在烹调工艺中有着显著的优点。

1 缔子对原料的选择

缔子应选择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较低的生鲜肉。生鲜肉中,蛋白质存在许多亲水基因,如氨基、羧基、羟基等,原料在粉碎及食盐作用下,亲水基就会暴露和游离在蛋白分子表面,促进蛋白质与水的水化形成胶体体系,使松散的肉糜具有相当的黏度,并凝聚成团形成复合食材。脂肪具有相当强的憎水性,会降低表面蛋白质大分子的活性,不利于亲水基的溶出。可见,蛋白质在缔子制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脂肪在蛋白质亲水基溶出成胶体之前加入,会影响蛋白质胶态体系稳定性,不利于缔子的制作[2]。

2 油脂在缔子中的作用

高蛋白低脂肪的鲜肉虽然能够提高胶性,但缔子若缺少足量的脂肪,又会影响菜品的风味,为此,在缔子胶体形成后,可根据缔子的特性加入一定量的脂肪。缔子胶体形成代表着活性的亲水基已经溶出,并形成了胶体体系,此时加入的脂肪会被胶体均匀包被,形成乳胶悬体。可见,待缔子形成胶体后加入脂肪,脂肪对胶体特性不会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反而可以提高菜品的油润性,并增强菜品的香味。例如,制作清炖狮子头时,需分别刀工处理肥瘦肉,瘦肉先加盐搅拌上劲后再拌入肥肉末;再如,鸡糕缔子在加水、盐搅拌上劲吃透水后,再加入脂肪搅拌均匀,其目的就是在不影响缔子胶性的前提下,提高缔子的风味性。在脂肪使用上,餐饮行业中通常采用生动物肥肉或植物油,往往忽视熟肥肉在缔子中的作用和运用,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搜索,没有发现相关研究文献,为此,本文对其进行研究。

3 熟肥肉特性分析

熟肥肉是指生肥肉用葱姜酒调味,采用蒸或炖的方法小火长时间加热至8、9 成烂状态的熟肉。熟肥肉通过使用前的预加热,形成了与生肥肉不一样的特性,主要体现如下。

3.1 去除了腥味,增强了香味

随着传统养殖方式的改变,大部分生肥肉具有一定的腥味。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葱姜酒可起到较好的去腥增香作用,特别是酒在小火长时间加热中会与肥肉中的脂肪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香气馥郁的酯类。可见,熟肥肉不仅可以滋润缔子的质感,而且能够赋予主料脂香味。

3.2 质感软烂,便于消化吸收

生肥肉具有较结实的质地,但在长时间加热过程中,其硬度和剪切力均呈现下降趋势,弹性则呈升高趋势。这赋予了熟肥膘较好的质感,有利于食用者的咀嚼和吸收。

3.3 排出了部分脂肪,肥而不腻

生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达90%,但生肉在蒸、炖的过程中,部分油脂会外溢在汤水中,而缔子中的熟肥膘只使用肥肉部分,对于降低菜品的油腻感具有较好的作用,也利于肥肉在胶体中的稳定性。

3.4 脂肪结构改变,更利健康

生肥肉中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人们普遍认为,摄入过量的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生肥肉在小火长时间炖制过程中,胆固醇也会随油脂的外溢而外溢,因此,酥烂的熟肥肉可以降低过量摄入胆固醇的风险。研究表明,红烧肉在炖制过程中的饱和脂肪酸总体呈下降趋势,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总体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长时间小火炖煮可提高猪肉中油脂的营养价值[3]。

综上,熟肥肉不仅可以帮助缔子在油嫩性上得到补充,也可以优化其保健安全性。

4 熟肥膘在缔子中的运用分析

熟肥肉具有酥烂的质地、浓郁的香味,从烹调方法来看,熟肥肉适合短时间加热烹调方法的缔子;从质地搭配来看,熟肥肉适合软、嫩质感的缔子;从口味来看,熟肥肉适合任何口味的缔子。综合来看,熟肥膘适合嫩缔、软缔的制作,适合的原料也非常广泛,比如,禽、畜、水产等。

缔子在运用生肥肉作为润化剂时,一般是把肥肉粉碎成泥或切成颗粒。生肥肉泥一般用于软、嫩缔,因为生肥肉有较大硬度,脂肪含量也较高,软缔、嫩缔烹调过程加热时间比较短,所以颗粒状生肥肉不利于咀嚼,也不利于肥肉对缔子的润化,但生肥肉粉碎后就能避免质感和润化的不足。生肥膘颗粒一般用于硬缔,硬缔一般采用长时间的烹调方法,比如,炖、烧等,长时间的加热可以使肥肉颗粒与瘦肉一起达到酥烂的质感,并富有较好的颗粒感和其他滋味[4]。

熟肥肉适于软、嫩缔子的使用,那么,熟肥肉是否与生肥肉一样必须粉碎成泥后再拌入缔子中呢?熟肥肉具有酥烂的质感,如果在嫩、软缔子中加入熟肥膘泥,熟肥膘泥虽不能发挥其酥烂质感的优点,但在香味、营养保健特征上能体现其优势;如果嫩、软缔子中加入熟肥膘颗粒,熟肥肉质感、香味、营养保健特征都能充分体现,但如果软、嫩缔是细缔,熟肥肉颗粒会影响缔子的整体细腻性。可见,熟肥膘泥一般适合细软缔、细嫩缔,熟肥肉泥在优化主料的同时,能与主料构成一致的细腻质地,比如,鱼丸、撒尿牛丸、鸡糕等;熟肥肉颗粒一般适合粗软缔、粗嫩缔,熟肥膘颗粒可以与主料构建一致的颗粒感和和谐的质感,比如,鮰鱼狮子头、面包虾球、珍珠肉丸等[5]。

5 菜例实证

为了证实以上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设计了以鱼圆、面包虾球为代表的细软嫩缔、粗软嫩缔,在加入不同猪肥肉时的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细缔中加肥膘泥,能使主辅料质感达到一致,为此,鱼圆试验分别采用生猪肥肉泥、熟肥膘泥作为润化剂进行2 组对比试验;在粗缔中加入肥膘泥或粒,对主料质感影响不大,为此,面包虾球试验分别采用生猪肥肉粒、熟肥膘粒、生猪肥肉泥、熟肥膘泥作为润化剂进行4 组对比试验。具体试验方案见表1。

表1 菜例实证试验方案表

表2 菜例实证感官评分标准表

鱼圆2 组试验主要食材:鲜鲢鱼净鱼肉500 g,凉水750 g,食盐32 g,淀粉64 g,各类型猪肥肉各100 g。工艺流程:鱼肉漂洗后沥净水,放入粉碎机中加水粉碎,加盐搅拌成胶体,再加入相应状态的猪肥肉泥和淀粉轻轻拌匀,2 ℃温度环境下冷藏2 h,成型放入冷水锅内小火煮成熟。

面包虾球4 组试验主要食材:鲜基围虾净肉500 g,食盐6 g,料酒12 g,面包糠200 g,各类型猪肥肉各100 g。工艺流程:虾肉压碎成颗粒状,加食盐、料酒搅拌成胶体,拌入相应猪肥肉,成型拍面包糠,2 ℃温度环境下静置1 h,油炸成熟。

各试验成品由多人在同一时间段内进行品尝并作出评价,鉴于鱼圆、面包虾球都属于同属缔子菜,为此采用同一评价表。评价标准包括外部形状、内部质地、气味和口感3 个方面,具体评分标准如表 2。

感官评价小组由10 人组成,结果取平均分,得分越高越佳,结果见表 3。从表3 中鱼圆评价指标可见,试验组1 在内部质地、气味和口感及总得分上略高于试验组2,外部形状得分无差别。1 组各项得分略低于2 组的原因在试验操作中发现,生猪肥膘在搅打成泥后有较大的黏性,这种黏性要远远大于鱼圆嫩缔的黏性,使得生肥膘泥无法以泥的状态均匀分布于鱼胶。熟肥膘泥因为预先加热至八至九成烂,部分脂肪也在加热中被排出,为此,熟肥膘搅打成泥后黏性比较弱,能以泥的状态较均匀分散于鱼胶中。因此,在细嫩缔中熟肥膘泥运用效果,要好于生肥膘泥的运用效果。

从表3 中面包虾球评价指标可见,4 组对比组面包虾球外部形状上都能保持圆整饱满;在内部质地上,第4 组得分最高9.6 分,其次为第2 组8.4 分;在气味和口感上,第4 组得分最高10 分,其次第2 组8.5 分;总得分第4 组得分最高29.6 分,其次为第2 组26.7 分,说明熟肥肉颗粒在面包虾球的应用中效果最好。归其原因,虾球在外部形状上,熟猪肥肉泥黏性最弱,因此在外形饱满度上就会略低于其他3 组。

表3 感官评价结果表

在内部质地上,第1 组生肥肉泥脂肪量虽然与第3 组生肥肉粒的脂肪含量一样,但生肥肉泥的分散性及出油率要远远高于生肥肉颗粒。因此,第1 组脂肪的高渗出使其质感显得不够紧实,弹性差;第3 组虽然不会像第1 组一样过大影响弹性,但生肥肉颗粒短时成熟质感偏硬,不能赋予面包虾球最佳的口感;第2 组熟肥肉泥分散性也较高,但在前期熟化过程中排出了较多油脂。因此,面包虾球成品弹性要高于第1 组,低于第3 组,但第3 组肥肉颗粒较硬的质感降低了其得分;第4 组熟肥肉颗粒一方面对弹性影响最小,另一方面酥烂的质感与虾缔的鲜嫩质感起到了相得益彰的和谐效果,因此在质感上分值最高。在气味和口感上,熟肥肉因预先的热处理和调味,有着较好的气味和肥而不腻的口感。因此,气味上第2 组、第4 组要好于第1 组和第3 组;熟肥肉颗粒更有颗粒感,因此第4 组在口感上要好于第2 组,分值最高。

通过生、熟肥肉泥2 组鱼圆的对照试验可见,生肥肉泥与熟肥肉泥都适合运用于嫩缔的润化材料,但从营养价值角度及最佳风味效果角度看,熟肥肉泥更适合运用于细嫩缔的润化。生肥肉泥、粒及熟肥肉泥、粒的4 组虾球的对照试验可见,熟肥肉粒在虾团中具有最佳效果,说明熟肥肉粒确实适合在烹调时间较短的软、嫩粗缔中运用。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运用上,熟肥肉泥一般适合细软缔、细嫩缔的润化;熟肥肉粒一般适合粗软缔、粗嫩缔的润化。

猜你喜欢

虾球肥肉胶体
瑞士公交与蒜香虾球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有求必应”的黄金虾球
黄河水是胶体吗
恭喜里 推出秋季新品
吃肥肉
要肥肉还是瘦肉
大数字小生活
非一般五味虾球
一块肥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