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建引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

2023-11-10李丽芬周海燕

广西教育·B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党建引领民族团结

李丽芬 周海燕

【摘要】本文结合党建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的引领作用,论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将“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办学治校全过程的策略:聚焦理论认同,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育人的高度;创新课堂,拓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育人的维度;形式多样,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育人的空间;创新模式,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技能育人的深度;打组合拳,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服务的温度,进一步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党建引领 民族团结 课程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6-0014-04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决策部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步入新时代,民族中职学校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抓好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引领各族青少年扣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第一粒扣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这也是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时代特征和明确指向。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是广西的一所中职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的65.85%。当前,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探索中,如何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相融合,如何在党建引领下进一步发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有的育人成效?多年来,我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使命担当,紧扣新时代民族工作主旋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己任,积极探索构建具有民族区域发展特色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充分将“党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到实处,从思想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技能育人、服务育人等方面,发挥党建工作引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天然优势,将民族團结进步教育贯穿学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切实推进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一、聚焦理论认同,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育人的高度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要突出政治引导,提升思想引领的高度。我校把思想政治组织优势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显著优势,以铸牢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引导学生自觉坚定“四个认同”。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我校注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人,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激励人,引导全校师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增强民族团结理念和共筑伟大“中国梦”的决心。我校通过聚焦“立心”,着眼“走心”,指向“入心”,引领师生同心同向、同频共振,让学生从思想上增强“四个认同”;充分发挥科研、管理、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协同效应,系统宣传、学习党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信自觉。我校通过优化整合校内实践教学平台,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现代职业教育技能实训,让学生在传承、创新中自觉增强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同,从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创新课堂,拓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育人的维度

在党建引领下,中职学校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坚实阵地,通过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堂,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走深走实。我校搭建以思政课为引领的“思政课+专业课+社团活动课+社会实践课”四级课程体系,开设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项课程,打造师生全员参与的“五进五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路径。其中,“五进”即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进班级、进宿舍、进社区、进教材;“五好”即好课堂(上主题教育课)、好学员(评团结进步模范)、好声音(唱民族歌曲)、好戏曲(演民族曲艺)、好读者(说团结进步故事),由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我校还注意深度挖掘学校各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思政课与各类课程同向同行、互融互促;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参观学习、教学竞赛、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体验式学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以深刻的学理、活泼的实践,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另外,我校注重开发特色课程和教学资源,将优秀的民族文化有机融入现代职业教育,如将优秀的民族文化融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服装设计与工艺美术专业、茶叶加工专业、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等专业课程体系,制订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侗族图案应用设计》《汽车内饰品设计与制作》《侗族油茶文化》《三江侗族农民画》等特色校本读本、专著共9本;通过工作室化项目教学,使课程项目作品化、产品化、商品化,逐步实现“一生一手艺”的高素质民族文化技艺人才培养目标。由此,学生通过专业联动和系统的民族文化技艺学习,强化了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成为具有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我校还通过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向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技艺课程直播,在线收看超过7万人次,由此进一步拓宽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维度。

三、形式多样,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育人的空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稳定的精神基因。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校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精髓,充分认识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由此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文化育人空间,引领师生形成同心文化理念。

一是打造“同心”文化品牌。我校致力打造“同心铸匠”党建工作品牌,同心铸匠魂、育匠人,形成“谋大同,合人心”的同心文化理念。线下,我校建设民族同心园、非遗博物馆、同心长廊等文化阵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互嵌入式的生活学习环境;线上,我校采用“数字+民族”模式,设计学校非遗传承虚拟教室、AI智能识别系统“非遗动起来”、数字孪生虚拟模特、“职小二”民族特色数字IP及文创产品。由此,我校通过丰富线下线上“同心”文化品牌,进一步凝练和完善具有民族特色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引领师生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二是夯实公共文化阵地。我校融合党建文化、民族文化,倾心打造由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长廊、同声楼、同望亭、同乐廊、非遗学堂等组成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特色阵地。同心园设置有民族建筑景观、少数民族非遗技艺知识展板及师生民族文创作品等,便于师生了解各民族的璀璨文化;设置有广西革命英雄故事展板,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艰苦奋斗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各民族师生坚定“四个认同”。依托校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色教育阵地,我校牵头组建了柳州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联盟,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育人影响力不断外延,共接待了区内外中小学研学活动团队1万人次。

三是开展多元文化活动。我校依托基地建设,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多项沉浸式主题活动,如上一堂民族团结党课、组织一次民族团结主题党日活动、写一篇民族团结作文、看一部民族团结影片、讲述一个民族团结故事、举办一次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等,形成“月月有课程、有大师、有节庆、有宣传”的工作机制。校内随处可见各民族师生一起学党史,共同开展学侗绣、打油茶、制作民族服饰、跳踩堂舞、唱侗歌、画农民画、吹芦笙、玩背篓绣球等民族技艺学习和趣味竞技活动,爱国情怀和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传承和发展。近年来,我校多元文化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学校侗族大歌合唱团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自治区级奖项5项,师生曾代表柳州市多次在中越青年文化交流会、广西文化旅游推介会、柳州国际网球公开赛上演出。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各民族师生学习和传承民族技艺文化的兴趣,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和民族自信,加强了民族交往认知、互学互鉴,实现了民族交往交融,做到“一”中有“多”,“多”中有“一”。

四、创新模式,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技能育人的深度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使其进一步成为一种思想自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校将各民族优秀文化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机载体,并融入现代职业教育,用心用情培育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职业新人。

一是打造特色育人模式。我校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己任,积极探索“1+X”证书试点、现代学徒制等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收集各类侗族服饰及手工艺品、歌舞作品,分析其文化内涵、技艺表现形式和艺术规律,构建了“侗寨五娘”非遗技艺现代传承“五融合四主体三进阶”育人模式,变封闭式传承为开放式传承,变静态保护为活态传承;搭建了教学研展产商实践平台,实施非遗“作品→产品→商品”三进阶转化措施,激发了全体师生的非遗创新发展动力。如师生共同开发侗、苗、瑶多个民族创新服饰作品,部分服饰作品登上了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际时装周舞台,并获得最佳设计师等多个奖项。

二是构建非遗传承模式。我校构建以党员教师为首的非遗传承技艺教师队伍,依托非遗大师工作室,规范技艺传承的教学理论框架;建立了学生创客空间,教授学生传统技艺与创新理念;通过引入文创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校级技能大师、企业技术人员、校内骨干教师一对一分组指导,构建和形成了非遗传承人+校内教师(校级技能大师、专业骨干教师)+专业学生的“三级”传承人队伍,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作品。“三级”传承人队伍的三个层次协同推进,有效提升了我校民族文化技艺人才培养实效。

三是创建政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我校以民族非遗技艺传承创新项目为纽带,整合教育、民族事务、文化等有关部门,以及文化产业和民族技艺行业等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优势力量開展民族非遗技艺的实践与创新工作。校政合作建设了“广西民族服饰(侗族服饰)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等阵地,为孵化民族文化技能人才提供了固定平台;校校合作成立了学校民族文化非遗研究院,探索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方式方法,并与卓越师资学院联合,面向全国举办民族非遗人才培养师资班,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学实践研究;校企合作创立了民族文化品牌“侗礼”,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商校企合作等。如我校与企业共建侗寨五娘产业学院,政校企三方明确办学方向,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与国家和地方的产业发展密切结合,培养学生的广阔视野和实战能力,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同时为振兴广西不断培养技能型人才。

五、打组合拳,提升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服务的温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我校积极贯彻职业教育要主动向服务乡村振兴转型的政策导向,探索了“技能振兴+文化振兴+教育振兴+产业振兴”的组合拳发展模式。

一是构建优良的学生资助关爱机制。由于学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众多,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较大,我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制订细则和管理办法,构建了以政府奖助学金为主,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校及社会奖助相结合的关爱体系,让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子女都能享受国家资助政策,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怀,在共享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促进定点帮扶村乡村振兴。我校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与广西融水民族卫生学校结对帮扶,在优化管理、学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结合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特色,初步形成常态帮扶模式;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对定点帮扶村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搭建网络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户打通农产品销路,精准解决农户种养的“痛点”,突破农副产品销售的“难点”,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时落实“送技能防返贫”等帮扶措施。

三是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培训作用。我校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深入推进“送培入村”,将单一的学校“送培”模式发展为政校企三位一体“送培”模式,充分发挥了职业学校“造血式”乡村振兴的作用。如面向技能人才紧缺领域和家庭经济困难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大力开展叉车技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员培训,开展锅炉操作、电梯操作、电梯维修、观光车司机培训,还开展挖掘机操作与维护等项目培训,提升民族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我校通过创建手工刺绣专业合作社,开设广西民族刺绣与手工培训班、广西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技能培训班,挂牌成立民族刺绣技能提升培训基地等,实现政府参与、工匠带头人与学校的合作,将非遗技艺传承、专业培训与产业带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侗绣真正成为群众在家门口创收、增收的指尖经济,实现为乡村生活更富裕献“力”,为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献“技”,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献“策”。

总之,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学校要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重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致力于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资源,通过思想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技能育人、服务育人,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在实践探索中逐步铸牢中职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实践认同,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式发展、高质量科学发展凝聚强大的合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更大的作用。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研学实践教育与劳动教育研究专项重点课题“中职学校开展研学实践教育促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022ZJY166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丽芬(1986— ),广西兴安人,中级社会工作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德育工作;周海燕(1973— ),广西灌阳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建工作、教育教学管理。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党建引领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之歌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共治的探索与实践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豫园街道党建引领下非公企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探索
建设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引领强村惠民工作的研究
党建引领 社会协同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