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税收优惠政策利弊
2023-11-10徐永阳
徐永阳
(作者单位:响水县审计局)
一、税收的功能与特征
二、税收优惠政策的利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加上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以及历史等因素,从而呈现出城乡、东西部、行业发展状况差异较大的景象,由此带来了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所以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进行调控,公共政策中的税收优惠政策便可以有效地缩小行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从而带动各行各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税收优惠政策对“三农”的利
我国的“三农”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展相对滞后,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关注“三农”问题。农业、农民、农村涉及许多民生、基层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我国在增值税法中规定了许多农业方面优惠政策,通过对购粮企业增值税抵扣的方式来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通过间接的方式对农机、子种、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税收优惠,有的地方对农机、肥料开展二次补贴政策,使得农民种粮成本大幅下降,通过这些税收优惠政策来打通农业生产的上下游,从而达到让农民增收的目的,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真正做到藏粮于民。
税收优惠政策支持了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也激发出土地潜在价值与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践行了我国绿色发展生态的理念,税收优惠政策也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制度保证,随着更多的优惠政策在乡村地头实施,会进一步释放乡村的活力,有利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早日实现,使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距。
(二)税收优惠对高新技术发展的利
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经济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精尖技术的支持,高精尖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研发费用的大量投入,国家为了鼓励企业对研发费用的投入,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采取“真实发生、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办理方式[2],由企业依据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自行计算加计扣除金额,不但简化了税收优惠申报流程,而且提高了研发费用的扣除比例,同时也降低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促使高新技术企业更加愿意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可以把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型人才培养中,激发出企业更大创新活力,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新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的快速优化升级,加快高新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真正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对人才的补助、对研发的投入、对设备的更新,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税收优惠政策也会形成“虹吸效应”,越来越多的无人机、高铁、桥梁等高端技术的产品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把我国打造成由低端产品的输出国到高新技术的输出国的技术型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激发出各行各业创新热情,把我国打造成世界最有潜力的创新型国家。
(三)税收优惠政策对家庭的利
税收优惠政策对家庭的影响主要通过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来实现。个人所得税中明确了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继续教育等情况的应纳税额的定额扣除,达到降低税赋的目的,从而提高家庭生活的品质,家庭可以把这部分收入投入到亲子、旅游、消费、教育等领域,更好调动相关行业的参与度,进一步促进相关行业发展,盘活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网状的发展结构,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渗透式的发展模式。这有利于真正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良好家庭和社会氛围,构建稳健的家庭社会体系,通过对家庭成员税赋的调节,使得家庭稳定和谐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小单元,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体现出了优生优育家庭理念得到了较好贯彻和认可,健康稳定的家庭结构对于社会的健康稳定具有重要铺垫作用,个人所得税优惠扣减政策,节约了家庭的开支,有利于促进生育率提高,优化我国的人口结构,是对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种弥补,同时也会带来很多育儿产业的发展。
(四)税收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利
我国小微企业数量占企业比重已超7 成,小微企业的纳税额占比也是较大的,小微企业还带动了就业。小微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方便小微企业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优化了小微企业的报税流程,小型微利企业在预缴和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通过填写纳税申报表,即可享受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小型微利企业应准确填报基础信息,包括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国家限制或禁止行业等,信息系统将为小型微利企业智能预填优惠项目、自动计算减免税额,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减少办税流程,节约小微企业时间成本。
为有效控制漳州核电工程前期费用、提高资金使用率、降低项目建设成本,根据项目前期工作实际进展及FCD 前工作计划,前期投资以不超过投资估算总资金的10%为原则进行控制,综合研判FCD前工作量,签订可量化的FCD前工作协议,通过工程量核算方式减少前期费用投入约3亿元。其次建立支付、变更管理台账,对项目管理费、设计费、设备费、建安费进行从严从紧控制并与兄弟核电厂对标参考,优化完善FCD前支付控制曲线。
国家税务总局还给予税率的优惠。在2023 年1 月1 日至2024 年12 月31 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 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3],这样可以进一步释放小微企业市场活力,提高市场的活跃度,提高小微企业的竞争力。
三、税收优惠政策的弊
税收优惠政策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我们要全面的认识税收优惠政策利弊,充分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对其不利的一面要加以分析研究,克服其不利的方面的影响,下面简要阐明税收优惠不利的一面。
(一)税收优惠政策缺乏统一性
这几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较快,税源种类较多,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较大。国家为了进一步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对很多税种进行了合并和改革,如营业税改增值税,在改革过程中,国家就赋予了很多税源的优惠政策;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需要,为了吸引企业来本地投资建厂会再次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这些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有的是以通知形式公布,有的是以会议纪要形式记录备案,缺少有效的统一规则,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只是被少数企业知晓,甚至有的优惠政策可能是给个别企业量身定制的,可能会导致权力寻租的出现,侵占国家税源。
缺乏统一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会造成相同行业不同区域的企业缴纳不同的税费,会影响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没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可能被行业淘汰或面临破产风险。
(二)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公平性
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离不开市场公平性。由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相对欠发达,地方政府会设置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不少企业为了恶意避税,把企业的注册地放在我国西部城市,例如,许多影视公司把注册地放在新疆的鄂尔果斯[4],把实际经营地放在东部城市,这样有效地避开了正常的税收负担,达到了少缴税目的,这样必然会带来市场主体竞争的不公平性,给那些依法纳税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市场上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不利于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会使有潜力的企业得不到快速发展,不遵守规则的企业反而获利,影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税收优惠政策缺乏公平性,不仅会影响企业、个人、团体的良性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诚信风险、道德风险、环境风险、金融风险等不确定因素的风险,影响社会的长治久安,阻碍生产力发展。
(三)税收优惠政策缺乏长效性
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一般期限较短,具有阶段性、地域针对性,如某地发生自然灾害,政府会对该地区某一段时间内出台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来引导该地区的经济恢复,产业复苏。但是仅仅靠一段时间内的税收优惠政策,往往不能够彻底解决该地区的经济恢复问题,还需要其他财政、货币、信贷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来刺激经济有序恢复;过分依赖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可能制定出短视行为税收优惠政策,只考虑局部问题,没有看到全局问题,只考虑眼前问题,没有考虑长远问题,影响税收的长效性和公信力,影响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或者有的政策短期看是有利的但是长期看是不利的。
税收优惠政策缺少长效性,很多优惠政策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对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贯彻落实都需要时间,对执行税法优惠政策的工作人员是巨大的考验,一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出台,需要税法执行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缴税人员花时间去学习、去领悟、去运用,有的政策刚开始被学透弄懂,在实践开始时贯彻执行,却出现执行时间已到期的尴尬状况,因此,缺乏长效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便于在实践中运用和推广,违背了制定政策的初衷。
四、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税收优惠政策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积极利用其有利的一面,对于不利的一面也要正视、反思、改正,使之达到制定优惠政策的目的,尽可能地减少税收优惠政策制定过程和操作过程中的漏洞,下面对于税收优惠政策的弊端,简单地提出几点建议:
(一)坚持税收优惠政策统一尺度
不管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过程还是执行过程,都要坚持统一尺度。税收优惠政策在制定过程中要充分征求各方的意见,多次审查其合法性、合理性、可执行性,从源头周密规划,使其政策不存在可利用漏洞,一视同仁地对待纳税主体,让纳税主体感受到税收政策的公平性。
由于现实中经济活动比较复杂化和多样化,在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有时可能遇到税法中没有明确列明的情况,执法者可能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这时更需要坚持统一的尺度,统一的标准,科学化、规范化执法,这样才有利于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不可以选择性执法,避重就轻,需要执法者维护税收优惠政策的权威性。
(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评价监督机制
要让税收优惠政策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就需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税收评价和监督机制。把全年税收优惠额度纳入全国统一财政预算管理中,科学测算出每年各地区优惠额度,全盘谋划税收优惠的执行制度,把预算数和实际落实情况数进行比对研究分析,总结出税收工作中的不足,以便下一年度积极改进完善优惠制度,及时堵住优惠政策的漏洞,避免对税基侵蚀的加深;对每一项优惠制度都要建立统一口径的评价机制系统,科学地评价各项优惠制度给经济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程度和优惠政策的反馈机制,及时掌握税收优惠政策的动态变化,坚决避免税收优惠制度带来不公平的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建立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的监督机制[5]。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如有没有真正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调节社会资本的流向;有没有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需要靠税收监督机制来查验和核实。税收的监督机制不仅要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还需要工作人员到实地走访基层,全面了解各行业税赋情况。
(三)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的立法程序
目前,我国很多税收优惠政策的法条、制度比较零星、分散,缺少统一的制定程序,很多优惠政策出现在地方政府的红头文件中,而在国家税务总局对外公布法律法规中却找不到,因此,相关优惠政策的出台需要第一时间对社会公布,否则让相关企业执行起来就比较困难;各级政府在制定税收优惠政策时,需要前期开展调研、预估等程序来考虑政策影响范围,后期还要及时了解反馈的数据,以便对优惠政策的及时调整。
五、结语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平稳发展阶段,为了调节各行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税收优惠政策发挥调控作用。税收优惠政策对区域、行业平衡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吸引资本流向国家重要建设的地方。我们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积极一面,也要积极反思税收制定过程中的不利一面,不断完善税收配套机制,给税收优惠政策提供健康的使用环境,使得税收优惠制度真正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税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