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蔬菜产品农残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探讨

2023-11-10李晓楚

园艺与种苗 2023年9期
关键词:投入品农药蔬菜

李晓楚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农业农村局,山东临沂 276017)

农药是蔬菜生产中必要的投入品,它有效地解决了蔬菜生产中病虫危害问题,为蔬菜生产提供了保障。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蔬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农药残留,影响蔬菜品质,为消费者身体带来安全隐患;农药在土壤、水等处积累,污染蔬菜生产环境,进而影响下季作物品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蔬菜产品优质安全,蔬菜农残检测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建设完善的检测监管体系势在必行。笔者基于多年从事蔬菜农残检测监管经验,对蔬菜产品检测监管方面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以供探讨。

1 蔬菜产品检测监管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

1.1 农残检测监管体系不完善

蔬菜农残检测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配合,共同完成检测监管工作。在蔬菜产前以预防为主,主要是对农业生产投入品进行有效的监管,预防违禁农业生产投入品流入蔬菜生产主体;在蔬菜生产过程中,实施过程防控,防止违禁农业生产投入品在蔬菜上施用;在蔬菜产品收获期开展农残检测,阻止农残超标的蔬菜产品进入市场;产品进入流通后,加强市场监管,对蔬菜产品进行抽检,发现蔬菜产品农残超标及时处理,并沿线追溯,把好蔬菜产品进入厨房的最后一道关口。在具体检测监管工作中,指导蔬菜生产主体加强蔬菜生长期科学种植和管理,利用农艺措施培育强壮的植株体,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一旦出现病虫害,应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科学安排防治频次和农药用量,控制病虫危害,降低农药残留程度;在蔬菜产品即将上市期间,严格实行蔬菜农产品投入间隔期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农药残留。这需要市场监管、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卫生、农业执法、公安等多部门协作配合,从源头抓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共同落实各单位职责,协同作战,才能有效地做好蔬菜农残检测监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在食品安全整治、农产品专项整治、农产品创建达标、农资专项整治等活动中,各单位才会抽调力量配合完成目标任务。在日常工作中,各单位、部门基本各自根据职责从事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各负责一段,信息不能有效共享,配合不密切,导致蔬菜产品安全工作有重叠、有间断,蔬菜农残检测监管工作系统性不强,不能全面覆盖,有可能出现农残超标蔬菜流入市场、进入厨房、端上餐桌。

1.2 蔬菜农残检测监管机构不健全

在机构建设上,县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辖区蔬菜农残检测监管工作,设置农产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和检测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农残检测监管工作。乡镇设立农残监测站,村居设立农残快测点,在部分蔬菜生产基地建立检测室,形成县、乡、村、基地4 级农残检测监管体系。从具体实际看,县级蔬菜农残检测监管机构基本健全,配备工作人员和仪器设备从事检测监管工作,有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和一定的工作经费,能够按照年初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基本具备独立检测样品的能力,但不具备时空全覆盖检测管理能力;乡镇农产品安全监测站和村级快检点对县级农产品安全检测监管覆盖面进行了补充,具备配合县级开展农产品检测监管的能力,但在独立开展农产品检测监管方面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乡镇农产品检测监管职责在农业技术推广站,有的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专职人员只有1 人,并且负责农业的各项工作,人员不足、技术力量不够、设备不齐等成为农产品安全检测管理的薄弱环节。村级农产品快检人员,受经费限制,一般选用村委中年轻、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担任,受业务素质和村居工作任务的影响村居农产品检测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村居农产品快检点近似虚设。蔬菜检测监管工作重点在蔬菜生产区域,遍布在农村,县、乡镇、村级农产品检测管理人员不足,专业水平不高,设备落后,检测能力差,检测信息数据不准等,成为对农产品安全有效检测监管的制约因素。

1.3 县乡蔬菜农残检测监管人员专业水平不高

蔬菜农药残留的检测对专业知识、检测技术的要求非常高,监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在实际工作中,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动手能力差,导致出现蔬菜产品精准化验和分析误差;检测监管机构人员对本区域内蔬菜种植面积、品种、栽培形式、管理水平、销售方式等缺乏足够了解,实时检测存在困难;对投入品市场、农资门头不熟悉,对农业生产投入品进销货实行的合格证制度、台账制度、登记制度和废弃物回收等各项制度不能够全面了解,检测监管工作缺乏针对性;针对蔬菜生产监管重点时期、重点范围,工作计划不周密,出现检测监管空档,监管实效不高。

2 蔬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的原因分析

2.1 违规使用农药

违规使用农药是蔬菜农残超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对农药使用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用于蔬菜的农药,实行禁用、限用、间隔期制度。在实际生产中,有些违禁农药往往价格比较低,病虫害防治效果好,但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大,而蔬菜种植主体安全意识淡薄,仍将其应用于蔬菜生产中,这是造成蔬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的重要原因;也存在有的农药经营户违规购进,地方监管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有些蔬菜种植户在蔬菜生产中违规使用,造成蔬菜产品高农药残留问题发生;商家生产、销售的农药品种繁多,有的在蔬菜上禁用或限用,蔬菜种植户不了解农药的适用范围,出现了在蔬菜上应用的现象;有的蔬菜生产主体为有效控制病虫害,对蔬菜使用农药未遵从间隔期制度,在间隔期内提前收获,造成蔬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2.2 不合理使用农药

易发生病虫害的蔬菜主要来自于采用保护设施种植的蔬菜,在保护设施内,蔬菜植株密度大,光照不足,通风性差,或多年重茬;农业科技不普及,蔬菜种植管理技术落后,农艺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造成蔬菜病虫害特别容易发生、扩散。在蔬菜未发生病虫害时,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控策略,通过喷施农药有效预防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蔬菜发病后,蔬菜生产主体为及时有效控制病虫害,加大用药浓度和使用频次控制病虫害的蔓延;有的可以通过农艺措施预防控制的病虫害,直接使用农药进行防控,特别是使用杀虫剂时,很多情况是在农药有效期内重复喷施,蔬菜植株体内吸收并大量积累;有的只出现一种病害,在喷施农药时,不顾病虫害实际发生情况,多种农药混配使用;有的蔬菜种植户文化素质低,对农药的性质、作用不甚了解,也缺乏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科学理解和掌握等,造成农药使用量大,残留严重。

2.3 外界因素影响

农药大量使用后,在一个时期内没有被分解而残留于生物体、收获物、土壤、水体、大气中,有的是以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存在环境中。有毒成分在蔬菜生长环境中积累,被蔬菜吸收后残留在产品内,形成蔬菜产品残留超标问题;用农药污染的水浇灌蔬菜,被吸收而成农药残留;使用方法不当也是导致农药残留超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有的蔬菜生产主体往往不注重喷药技术,实行大量用药、大范围喷洒,蔬菜植株和土壤积累了更多药量,在蔬菜种植基地环境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出现了恶性循环的现象。

3 蔬菜产品检测监管体系探讨

3.1 构建完善的蔬菜农残检测管理体系

优质蔬菜产品是种植出来的,产品检测只是一个手段,用于证明蔬菜产品的品质。基于此,把蔬菜产品检测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由多部门配合,盯紧源头,管控生产环节,强化技术服务,抓产品质量,抓蔬菜产品检测,扎紧最后关口,才能生产出优质蔬菜产品。为此,在检测管理体系建设上,应建立蔬菜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分管农业的县级领导为联席会议召集人,分管市场监督、公安等部门的领导为副召集人,各有关职能单位、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制度和信息通报共享制度,共同推进蔬菜产品检测管理工作的开展、深入。在工作上,各成员单位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遵从联席会议决议,共同做好农残检测管理;在日常管理上,市场监管、农业综合执法部门要做好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农药禁用、限用制度,农药进货台账制度及合格证制度,严厉打击生产、出售违禁农药行为,全面实行销售登记制度和废弃物回收制度。具体在蔬菜生产中,农技推广部门要大力推广实用先进技术,推广抗病虫品种,指导蔬菜种植主体实行合理轮作,精准农艺措施,培育壮苗,合理肥水,推广物理诱杀等农业技术,做好农艺防控,减轻病虫危害,科学用药,减少用药量;要发挥农技人员专业特长,深入基地,指导蔬菜种植户科学生产;在蔬菜检测上,农产品检测部门应切实发挥农村蔬菜农残快速检测站作用,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对蔬菜生产投入品销售进行有效监督,对蔬菜产品就地快检;建立蔬菜产品普检和抽检制度,让蔬菜产品检测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发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优势,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针对蔬菜生产、农药科学使用、病虫害预防和绿色防控等,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分类型精准培训,提高蔬菜种植主体的水平,为生产出优质蔬菜产品打好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等单位应加强对乡镇、村居农产品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人员水平,做好分散蔬菜种植户产品检测,指导蔬菜生产基地利用速测仪对蔬菜产品进行产品快检,保障蔬菜产品的品质;大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培育建立蔬菜生产标准化园区,引导蔬菜基地发展“三品一标”产品。

3.2 构建蔬菜农残检测管理配套体系

蔬菜农残事关食品安全,蔬菜农残检测是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的屏障,职能部门应该加大对蔬菜农残检测的重视,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支持。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不断提高蔬菜农残检测的质量和水平;在人员配置上,培养一批懂专业、爱专业、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蔬菜农残检测,提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加大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宣传,让蔬菜种植主体了解生产销售农残超标蔬菜对社会、对自己的影响,掌握应施农药的作用、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减少在蔬菜生产上的农药使用量,降低可能出现的蔬菜农残超标几率;实行标准化蔬菜生产,制定完善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既定规程实施生产,是降低蔬菜农残超标的一条有效途径。借助产业振兴政策,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采取合作经营、基地+农户、标准化园区示范带动等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投入品,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组织检测,统一组织销售,有效解决农业生产违禁投入品滥用、泛用、多用的问题;在蔬菜产品销售上,全面推行蔬菜合格证制度,通过抽检和自检,合格产品发放产品合格证,合格证包含蔬菜品种、产地、生产投入品使用、栽培时间等信息,可通过蔬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进行查询;建立健全农残检测问责制度,增强蔬菜农残监管检测部门和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蔬菜农残检测结果的有效执行;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探索引入社会化服务体系,以职能部门为主,社会服务机构组织落实,共同完成蔬菜生产检测监管工作。

3.3 制定科学的检测管理模式

建立检测管理和信息交互平台,把农资市场、蔬菜生产主体、蔬菜市场、行业部门监管工作动态等结合起来,实现对蔬菜生产实时监控。在蔬菜农残检测管理上,把蔬菜生产分类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防控。具体实践中,按蔬菜生产规模分三大类进行分类管理:集约化蔬菜生产经营为一类,经营主体一般实行设施栽培,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管理,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基本实行标准化栽培,建立了生产台账制度,农业投入品比较规范,在检测监管上主要做好投入品监管和产品检测;散户连片栽培为一类,该类模式面积大,种植户繁多,技术水平悬殊大,病虫发生相对严重,检测管理复杂,也是监管的重点和难点,针对这一类型就要从源头抓起,杜绝违禁农药的使用,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艺防控能力;散户零星栽培为一类,这类为农户自种自用,剩余销售,虽然对农药使用小心谨慎,但对农药知识了解不足,易出现农残超标问题,这类蔬菜种植户的检测监管主要是抓源头的投入品市场,防止出现使用违禁用药情况。在三大类的基础上,按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分别加强监管,蔬菜设施栽培病虫害发生高于露地栽培,农药用量高于露地栽培,是检测管理的重点。要针对不同的模式,科学制定检测监管方案,明确检测的对象、时间、品种、栽培方式,分门别类地制定检测监管计划,确保检测监管成效,保证生产出的蔬菜是放心菜。

4 结语

做好蔬菜农残检测管理,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对农残检测管理工作的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和协调机制,落实责任制度,保证工作经费,落实人员,是推动蔬菜产品检测管理深化细化的关键。同时,生产优质蔬菜产品,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蔬菜产品检测管理工作才能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才能为城乡居民生活提供放心的蔬菜产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投入品农药蔬菜
成立20余载,水产投入品3.0时代,这家动保企业凭何成为养殖户的“首选热爱”?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进一步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监管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奇怪的蔬菜
规模化奶牛场投入品的管理
试谈水产养殖投入品制售企业应该如何面对农业农村部的监管
蔬菜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