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护岸形式与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023-11-10肖璇
肖璇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635)
城市河道的整治及生态修复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生态学中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广东省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规划万里碧道生态廊道前景,对城市河道的整治与景观生态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通过对城市生态学的追溯,以城市河道的生态整治为研究方向,并以东莞市石马河流域雁田水凤岗镇非中心区段景观提升工程为实际案例,分析探索城市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对策。
1 城市生态学理念与生态河道的联系
1.1 城市河道生态化发展
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和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与生态学相呼应。城市生态河道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重要组成,河道建设在各大小城市逐步展开,河道整治主要是以防汛巩固为安全前提,在此基础上周边配套逐渐跟进,景观绿化也加速提升,渐渐形成一个滨水空间。滨水空间环境景观设计涉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历史文化与地区生活方式的承继等物质与文化精神领域的众多方面。滨水空间具有两大类生态系统,分别是水生系统和陆生系统,该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滨水河道进行生态化景观改造,进而提示人们保护和恢复湿地环境。
1.2 城市河道护岸形式生态化
城市河道建设的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护岸形式的多样性,在满足安全性构造的同时,需考虑生态重建,将护岸形式与生态景观融合构建,既要满足安全防洪,又要达到可持续的生态平衡,生态河道的建设具有安全性、亲水性、观赏性和互动性,是人与自然交流发展的开放空间,亦是人们追求的高品质生活环境和生态服务的多功能区域。
2 东莞市运河综合整治景观提升工程案例分析
2.1 项目概况及现状
该项目位于东莞市凤岗镇,河道为南北走向,景观提升建设河道总长为9.85 km,红线范围内总面积约76.54 万m2,包括景观提升工程建设红线与防洪工程建设红线。景观工程与防洪工程相结合,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同时,综合整治水环境,提升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现有植被基底较好但荒草杂草丛生,多为低矮灌木及地被,缺少乔木种植层次。岸线属未经改造的土质驳岸,结构稳定性较差,土质等结构受到水流的冲击容易流失,后期需疏浚河道并提高河流岸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保证河道内行洪顺畅的同时避免河岸溃决影响周边设施,保障人们在河道周边活动的安全性。
该工程防洪设计标准为50 年一遇,堤防级别为2 级,河岸挡土墙及穿堤建筑物为2 级,路肩挡土墙等次要建筑物为3 级。由于河道两岸居民建筑较多,为了合理利用红线范围及保证河道两岸慢行系统贯通,防洪断面形式以直墙式悬臂挡墙为主,局部为复合式斜坡式挡墙。该景观工程在原有石马河干流防洪的基础上进行,与防洪工程同步建设。
2.2 设计目标及原则
凤岗镇城市发展目标为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生态优美的宜居中心和客侨魅力小镇,石马河流域雁田水凤岗镇段将建设成满足居民康体、休闲、文化、生态、经济功能等地域特色的城镇型碧道。该工程结合凤岗镇石马河河道进行景观提升,改善生态驳岸,修复滨水生态空间,增加滨水植物多样性,恢复水生态环境,打造人与河流、滨水生物互动共生的生态碧道。从而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建立完整连续的生态廊道,满足市民与游客对生态、运动、休闲及游憩的功能需求。设计原则为生态优先考虑,防洪安全为重,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参与、与水的亲和性,建设应考虑与自然和谐共存,保证生态功能完整性和可持续性,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持续增长,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时制宜,创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滨水空间。
2.3 主题构思
在满足城市防洪的前提下,不改变现有河道护岸的形态,增加河道的可亲水性,形成“河面—堤岸—沿河路”的视线联系。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等体现滨河亲水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防洪工程建设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城市文化的延续。通过凤岗镇石马河沿线打造碧道,串联凤岗镇绿地、山体等自然资源,促进城市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引入步行、跑步、骑行等多种活动,满足居民活动需求;沿碧道根据需求布置多样的配套设施,增加碧道的使用功能与便捷性;碧道与城市道路间无缝衔接,如路口设置碧道指示牌及碧道特有斑马线等。
2.4 设计要点
该工程建设在防洪工程基础上进行景观优化,该防洪工程河道护岸形式多变,较多采用直立挡墙形式,与马道高程落差3~6 m,整个河道显得狭小拥挤,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为修复河道生态景观,需要对防洪工程护岸形式进行生态绿化升级,打造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景观生态河道。传统的直立式挡墙结合绿化爬藤及挂花箱形式遮挡混凝土墙面,以及遮挡墙面的排水口水流痕迹,设计成生态且容易养护的垂直绿化墙。局部护坡形式不再单一地采用植草砖形式,利用护坡的平缓设计不同叶色地被混拼方式,运用多弧线形态穿插于滨水空间,并搭配高低不同的灌木,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化带。生态挡墙和梯级护坡形式改善传统单调的堤岸形式并提升了景观生态趣味性,搭配河滩多年生草本粗犷种植,使河道护岸形式与生态可持续完美衔接。
2.5 分区设计
根据东莞碧道建设总体规划要求,设计内容主要为雁田水凤岗镇非中心区段上、中、下游段河道两岸沿线绿化景观提升、景观节点(广场、景墙、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廊亭、生态停车场)、配套设施(坐凳、廊架、垃圾桶、栏杆等)、景观桥及海绵城市建设。该景观工程根据防洪堤防的4 种形式(二级护坡形式、直立挡墙结构、生态挡墙、梯级护坡)将其进行景观生态提升,使其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河道景观,改善周边环境。堤顶道路由人行道(2~5 m)+自行车道(1.5~5.0 m)组成的慢行系统贯通两岸。
2.5 护岸形式生态化改造
2.5.1 直立式挡墙结构。该直立式挡墙为混凝土结构,高达3~6 m,形式单一,破坏河道生态平衡。在防洪设计的基础上,将生态理念融入硬质化护岸,既达到景观效果,又让人与河道更亲密接触。堤顶设慢行系统贯通,中间通过绿化带隔离人行与骑行,在富余的背水侧种植一排开花大乔木,整齐排列,开花季节是一道壮丽的沿岸风景线。直立挡墙硬化过多,在墙脚下通过挂铁丝网种植爬藤,遮挡硬质的混凝土面,挡墙过高的在上方挂花箱,种植垂落的藤状植物,原本单一造型的直立挡墙通过绿化提升了美观度。传统混凝土马道全部改为沥青路面,根据现状设2.0~2.5 m 宽,作为滨水道游览线服务于当地居民。滩地种植大片生态自然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细叶芒、狼尾草等,坡脚雷洛护垫上填土种植水生植物,既生态美观又丰富岸线景观。
2.5.2 二级护坡。根据河道现状,防洪设计将部分河道护岸设为二级护坡形式,全部采用连锁式护坡砖结合撒草籽。由于河道多年平均水位位于一级护坡处,为防水流冲刷堤防,一级护坡仍采用联锁护坡砖结合草籽和野生花籽,二级护坡坡脚高于多年平均水位线,采用不同叶色地被混拼方式,运用多弧线形态穿插于滨水空间,并搭配高低不同的灌木,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化带,营造多样性的自然群落。一级护坡坡脚局部设景观驳岸石结合水生植物种植,打造出生态平衡的游览观赏线。堤顶慢行系统贯通,并结合周边环境将局部空地进行景观设计,增加驿站和居民活动区域。
2.5.3 生态挡墙结构。该部分挡墙采用生态框阶梯护坡,生态框样式多样美观,并在其中填充土壤种植多样地被,既可达到防洪安全,又可种植开花植物增添景观色彩,让传统的挡墙形式变得生动有趣。挡墙与马道之间的河滩地设步道和观景平台供居民游憩,植物以开花地被及多年生草本为主,该区域为动植物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也为居民提供休闲的生活去处。
2.5.4 梯级护坡。根据堤顶的基础设施与周边环境结合,该段将二级护坡进行改造升级,将其建成不同落差的阶梯型护坡。除了标准的台阶形式,一部分梯级与花坛结合可用来当坐凳,一部分做成梯级式花坛,种植多样开花植被。阶梯与植物搭配变化,将护岸形式打造得更有趣味性。该段堤顶慢行系统与竹塘公园衔接,周边居民较多,需要一定的活动区域,于是考虑在滩地设活动广场与亲水平台,并结合多年生草本粗犷种植,坡脚种植多样水生植物,恢复河滩内生态平衡,为周边鸟类提供生存环境,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使人与自然紧密联系、共存发展。
2.6 生态植物选择
堤顶绿化带选择大乔木、灌木和地被分层次种植。乔木主要以花期长、造型优美的树形为主,灌木选择叶色丰富的不同造型,地被种植花期长且好养护品种,将堤顶沿线打造成色彩斑斓的生态绿带。堤顶节点采用大片乔木与开花地被组合,设计成一片观赏性林园,林间设小径让游人往返。护坡利用地被混拼的图案造型贯穿滨水空间,搭配不同灌木,让河道两岸景观丰富多彩。挡墙下种植爬藤主要有络石藤、爬山虎、常春藤等,使硬质挡墙达到生态效果,河滩部位考虑到多年洪水位,种植均采用低矮多年生草本,打造原生自然河道景观;堤脚水生植物多样化,千屈菜、风车草、水烛、鸢尾、再力花及美人蕉等,恢复河道生态循环系统。
2.7 建设形式
2.7.1 透水铺装。堤顶慢行系统采用透水沥青,重点景观节点采用透水砖铺装,停车位采用植草砖等。在满足生态环境需求的同时,增加渗透,促进雨水及时下渗,减少径流产生。
2.7.2 下沉式绿地(下凹绿地)。用于道路、绿化带和节点内。下沉式绿地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下凹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200 mm 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凹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且可用于调蓄的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该工程根据实际用地情况,在适合的节点位置设置部分下沉式绿地,暴雨时增加蓄洪空间。
2.7.3 植草沟。用于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及城市绿地。植草沟有转输型植草沟、干式植草沟、湿式植草沟。该工程采用湿式植草沟,通过卵石层缓冲过滤地表径流,将雨水通过排水沟排到堤顶排水涵;雨量大的时候,通过卵石层的的缓滞,多余部分满溢到堤岸绿化带之中。
3 小结
该工程目前正在紧张施工中,通过在防汛安全基础上改善河道生态,打造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景观河道岸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