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现学科育人价值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2023-11-09卢玉琴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新课标笔者育人

卢玉琴

摘 要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积极践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始终秉持学科育人观念,在教学立意中凸显人,在课堂活动中引导人,在语言实践中塑造人,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学科育人 情境 思维品质

英语是一门强调语言实践与运用的学科。《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把落实立德树人作为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准确理解核心素养内涵,全面把握英语课程育人价值。课程目标从强调学科本位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转向了育人导向的素养目标,构建起由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的关联整合的核心素养目标。从育人的高度整合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四个方面,即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能力,获取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内涵,比较文化异同,汲取文化精华,涵养内在精神,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基于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为深入贯彻其中蕴含的教学思想,笔者在近期一堂校际交流公开课Different places, different lives中,立足“育人”的教学立意,紧扣“学生精神成长”的思想主线,做了“真”“思”“善”“行”四个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以求实现课堂教学的有序推进,实现英语课程的育人目标。

一、在导入中孕育“真”

新课标明确要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作为教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真正打动学生,既要有求真务实的观念,更要有真情实感的素材。笔者在导入活动的设计上就紧扣 “真”字,以自己在仙本那旅游时所拍摄的视频材料作为导入,带领学生观摩当地青少年真实的日常生活、居住环境等,启发学生结合自身日常生活实际,大胆推测对方可能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一张张真实反映当地风土人情的照片,配上文字讲解,立刻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一下子就“热”了起来。因此,使用包含育人意蕴的真实素材,以丰富鲜活的信息材料帮助学生身处真实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求知欲,才會令其产生深入学习与探究的动力。

二、在对比中激发“思”

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要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指导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能够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发展跨文化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树立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探索与发现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培养其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体现学科育人的重要功能。本课的题目是Different places, different lives,分别介绍了来自苏格兰某小岛上的青少年Calvin和印尼爪哇岛某小村庄的青少年Mawar的不同生活。在学生理解文本的基本内容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表格的形式将文本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将文中两位主人公的生活与学生自己的生活从多方面多角度不断对比分析,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对于不同地方不同生活的理解,为挖掘更高层次思维及后续追问搭建脚手架。

三、在追问中弘扬“善”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实现师生课堂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上的有效提问能够增强英语教学活动的目的性和艺术性,更能帮助教师在“双减”背景下,提高课堂效率,从而实现在提问中实施教学,在追问中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设计关键的核心问题将课堂学习任务串联起来。根据学生已有认知和实际水平,紧扣教学目标,设计符合整体性趣味性又不乏育人性的课堂问题,因势利导,不断追问,充分调动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表达,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性和批判性思维去解读文本,解决问题。

本课是一节阅读课。笔者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基于英语阅读的思维层次和逻辑,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问题串,循序渐进,不断追问。首先,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字面阅读,即通过阅读识记理解文本信息。笔者设计了T/F的问题,即判断正误,帮助学生梳理文章基本内容。其次,笔者带领学生进行解释性阅读,即帮助学生应用所获得的知识或信息解决问题。笔者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字里行间的细节,并通过不断追问帮助学生分析课文,加深理解,调动思维,归纳总结。最后,在分析对比不同生活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进行评判性阅读,即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提高学生释义和评价的能力,同时,通过推理推导出符合逻辑的结论。笔者通过追问“Why do we have so many differences?”等问题,层层递进,逐渐深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品质。当然,学生的表现也证实了这样的追问是行之有效的。可见,教师的启发和有效追问,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发展思维,学会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

四、在活动中引导“行”

新课标提出了英语学习活动观,指明教学设计与实施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活动,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表达个人观点和态度,解决真实问题。一个富有向善意义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和合作创造性,引导学生从善而行。因此,在课堂最后的环节,笔者将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小组活动紧密结合,创设具体化情境,引导学生迁移创新,真正做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运用,在活动中身体力行。

笔者所设计的具体活动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记者要采访Calvin和Mawar,并就他们的住所及生活情况拍摄视频,以便让更多人了解并帮助他们。要求四人一组,一人扮演记者,两人分别扮演Calvin 和Mawar,一人扮演学生志愿者,用本课所学目标词汇及句型完成整个采访活动。鉴于前面已经充分梳理并理解了课文,且通过不断追问,学生对课文也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从而能达到迁移创新类活动的目的。笔者引导学生针对语篇背后的价值取向与作者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分析和思辨,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思想观念,多角度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创造性地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促进能力向素养转变。这些创意十足的想法让整个活动精彩纷呈,既实现了在教学立意中育人的目标,体现了正确的价值观;也让学生把助人为乐的热情融入更接地气的实际行动中,达成了课程目标。

人的成长既是全面的,又是具体的。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应积极践行“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始终秉持育人观念,在教学立意中凸显人,在课堂活动中引导人,在语言实践中塑造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猜你喜欢

新课标笔者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珠”育人